chuguo

时间:2024-06-02 18:42:53编辑:阿星

楚国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


楚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楚国是现在的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以及江苏省、浙江省、贵州省以及广东省部分地区。而历史上先后有先秦时期的楚国、五代十国时期的楚国、秦末时期的后楚,以及金兵扶立的伪楚、汉朝时期韩信建立的楚国、项羽建立的西楚。楚国对应现在的省份楚国是先秦诸侯国之一,其全盛时期最大辖地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贵州以及广东部分地区。我国历史上共出现了六个楚国,首先是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的楚国,它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之后是公元前907—951年的楚国,也被称为南楚,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十国之一。后楚为秦末时期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逐渐建立的政权。伪楚国国号为大楚、楚,也叫张楚,是金兵扶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此外汉朝时期刘邦将韩信封为楚王,第二年被废。而公元前206年-前202年的西楚是由鲁公项羽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政权。


楚国是现在的哪里

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山东省南部、江苏、淅江大部、上海、江西省,最盛时还包括现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扩展资料:1、齐:山东省(鲁南除外)、河北省的东南部、河南省东部2、秦:陕西北部和中部、甘肃东部、四川、重庆,这只是与六国相持附段。在秦昭襄王时,山东的定陶也是秦国的地方,是穰候魏冉的封地。3、燕: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南部,朝鲜北部部分地区。4、赵:山西中北部、内蒙南部、河北中南部5、魏: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与东部6、韩:河南中部、山西上党地区,是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只要取自郑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楚国

历史悠久的楚国

巫山县历史悠久 巫山县历史悠久。 战国间,巫属楚国之巫郡? 巫山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现在巫山县在楚国巫郡的范围之内 (可解释成从政治管辖也可以是地盘是含在巫郡里) 巫山县历史悠久。 战国间,巫属楚国之巫郡。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二百七十七年) 建巫县。 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二百一十年),刘备主荆州,析巫县置北井县。蜀汉章武二 年(公元二百二十二年),县境属吴,隶属宜都郡。 吴孙休永安三年(公元二百六十年)分宜 都郡置建平郡,治巫县。西晋秦始四年(公元二百六十八年)隶属巴东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 五百八十三年)置建平郡,巫县更名为巫山县。 巫山县历史文化厚重,距今二百零四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是亚洲古人类 起源地之一;距今五千年的“大溪文化”则是新石器文化的杰出代表;汉墓群出土的大量 文物证明,农业、手工业自汉代始即具一定规模。 巫山人杰地灵,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优秀巫山儿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 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以李季达烈士为杰出代表,他是 *** 早期革命活动家,一九二一年 赴法国留学,与先期赴法的赵世炎、周恩来、李立三、 *** 、陈毅等一起学习马克思主 义。 回国后历任 *** 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天津市委书记。一九二七年八月被军阀褚 玉璞杀害,终年二十七岁。 重要历史事件:董必武一九二一年八月来巫联络川军援鄂,是 *** 人最早涉足巫山 的一次革命活动;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九日,贺龙率领红三 *** 战川鄂边途经巫山,红军 沿途宣传,为民除害,在群众中留下深远影响;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中国人民 *** 一二 四师三七0团政委陈鹏率部入城,巫山解放;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四川省巫山县人 民 *** 成立。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巫山县划归重庆直辖市。 从原文看 两者意思都有,没有这个县名时,指地界属 有县名时,两都都属。 楚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吗 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诸侯国应该是越国 楚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吗?不是。 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是周朝,800多年。楚国只是个诸侯国,不是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诸侯国是楚国吗?也不是,应该是越国。楚国是周成王分封的诸侯国“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约前1042年建国,前223年灭亡。800多年。 而越国 是在约 前1888年夏后氏少康分封的诸侯国,,《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 公元前110年最后被汉武帝攻灭。 立国1700多年 。越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越国(前1888——前110) 序列 称号 名字 再位时间 (备注) 都城 (一)夏朝时期: 01 越侯 无余 前1888—前 (建国) 前1888年定都:秦余望南(绍兴花街) 02 越侯 丕诚 03 越侯 宗元 04 越侯 绍圣 05 越侯 毅正 06 越侯 子诚 07 越侯 娄 (二)商朝时期: 08 越侯 俶 (衰落) 前1598年迁都:埤中(诸暨店口) 09 越侯 枋 10 越侯 菪 11 越侯 潜 12 越侯 扃 13 越侯 厉 14 越侯 皓 15 越侯 僮 16 越侯 浑淳 17 越侯 仲庚 18 越侯 太辛 19 越侯 咸享 20 越侯 寀 21 越侯 浤 22 越侯 天表 (三)西周时期: 23 越子 诃 前1046年迁都:大部(诸暨枫桥) 24 越子 加佑 25 越子 子升 26 越子 纲 27 越子 汝稷 28 越子 洽 29 越子 杞 30 越子 少连 (四)春秋时期: 31 越子 骝 前770年迁都:山南(东阳六石) 32 越子 逸 33 越子 鲤 34 越子 必高 35 越侯 无壬 前621—前591(中兴) 前621年迁都:嶕岘(义乌稠城) 36 越侯 无译 前591—前565 37 越侯 夫谭 前565—前538 38 越王 允常 前538—前497(称王) 前538年迁都:勾嵊(诸暨牌头) 39 越王 勾践 前497—前494.2(战败) 前491.3—前465.11(复国)前490年迁都:平阳(绍兴平水) 前489年迁都:会稽(绍兴越城) (五)战国时期: (称霸) 前468年迁都:琅邪(山东诸城) 40 越王 鹿郢 前465.11—前459 41 越王 不寿 前459—前449 42 越王 朱勾 前449—前412 43 越王 翳 前412—前376.7(被杀)前379年迁都:姑苏(江苏苏州) 44 越王 诸咎 前376.7—10 ((被杀) 45 越王 错枝 前376.10—前375(被杀) 46 越王 之侯 前375—前363(平定) 47 越王 无颛 前363—前355 48 越王 无疆 前355—前333(战败) 49 闽越王 玉 前333—前 (南退闽江) 50 瓯越王 欧阳宰勋(前333—前)称王 (南退瓯江) 51 闽越王 尊 52 瓯越王 欧阳伟 (—称帝) 53 闽越王 亲 54 瓯越王 欧阳鸿业 (—称帝) 55 闽越王 恒 56 瓯越王 欧阳海宇 (—称帝) 57 闽越王 朝 58 瓯越王 欧侯伯历 称王 59 闽越王 睦 60 瓯越王 欧安朱 (—称帝) 61 闽越王 无诸 前232—前214(被废) 前232年迁都:东冶(福建福州) 62 瓯越王 摇 前232—前214(----) 前232年迁都:大溪(浙江温岭) (六)西汉时期: 61 闽越王 无诸 前202.2—前192.2(复国)前202年定都:东冶(福建福州) 63 南海王 织 前195.3—前178.5(分封)前195年定都:南武(福建武平) 62 瓯越王 摇 前192.5—前185.9(复国)前192年定都:东瓯(浙江温岭大溪) 64 闽越王 獏 前192.2—前176 前192年迁都: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65 瓯越王 欧阳昭襄 前185.9—前176 (—称帝) 66 闽越王 前176—前163(被杀) 67 瓯越王 欧阳建 前176—前163 (—称帝) 68 闽越王 甲 前163—前155(被杀) 69 瓯越王 欧贞复 前163—前138.7(阵亡) 70 闽越王 郢 前155—前135.9(被杀) 前155年迁都:东冶(福建福州) 71 瓯越王 望 前138.7—9(----) 72 越繇王 丑 前135.9—前120(分封) 前135年定都:繇(今福建将乐) 73 东越武帝 余善前135.9—前110.初(称帝/被杀) 前135年定两都:崇安(武夷山)/东冶(福州) 74 越繇王 居股 前120—前110.初(---)。 历史上的楚国疆域有多大 战国时期,湖南属于楚国的地域,楚国都城在今天湖北的荆州,但楚国疆域的最南端在哪里,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近几年来,湘乡、湘潭、衡阳、长沙、益阳等地陆续发现战国时期楚国墓葬。由此可以证明,我国古代楚国最南端应到了湘潭和衡阳境内。 其实,作为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绝对不是湖北湖南的专利,因为综合楚国悠久的历史来看,楚国在全盛期,其地域覆盖过很多的省份,河南、陕西、重庆局部,湖北、湖南、安徽全部,浙江、江苏大部,当时都在楚国的统治之下。 古代楚国是现在的哪里 楚国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一带,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全盛时,辖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连、昭、宜、全、桂、梧、贺、蒙、富、严、柳、象、容共24州,下设武安、武平、静江等5个节镇,即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 扩展资料: 楚国历史位置变迁: 中国古代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各族人民,历史上统称为东夷。入春秋后,楚国崛起,北拓东进,与齐国等争霸的同时,也不断征服和灭亡了东方诸国,主要有: 黄(嬴姓,今河南潢川西北)、英(偃姓,皋陶之后,今安徽金寨东南)、江(嬴姓,今河南正阳西南)、六(偃姓,皋陶之后,今安徽六安西北)。 蓼(偃姓,皋陶之后,今河南固始东北)、群舒(偃姓,皋陶之后,包括舒鸠、舒龙、舒鲍、舒龚、宗、巢、桐等国,今安徽巢湖周围一带)。 楚与东夷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向楚国进贡,有的与楚国通婚。东夷之中历史悠久、国力较强的是徐国。徐,嬴姓,今江苏泗洪南。 它与齐通婚,关系密切,被视为诸夏之国。楚成王灭黄后,进一步东进攻打徐国,尽管齐、鲁等国来救,不久徐国还是被楚国打败了。 徐国的失败,标志着楚国征服东夷的重大胜利,加速了楚与东夷的融合。东夷之徐国,历来文化水平很高,楚与之融合,无疑有助于楚族的发展,并充实了楚文化的宝库。 秦王政亲政后,知楚将项燕擅战,先遣李信为将,领二十万兵马,欲灭楚,败,被入两壁,杀七都尉。再遣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相持一年,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君负。项燕扶持的熊启也很快被俘杀,楚国灭亡。

楚国历史

楚,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普通话拼音读作mǐ),熊氏。 最早兴起於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於秦国。 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 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有争议),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 前704年,楚君熊通为武王,有地千里。 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战事。 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 楚国的族源 大致可分为五说: 华夏说 苗蛮即上著说 东夷说 西方民族说 民族融合说 参阅 楚国的族源 楚文化 语言 在春秋时代,楚语和中原语言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楚国的官名和其他诸侯国不同:楚国宰相叫令尹,司马叫莫敖。 除此之外,《左传·宣公五年》还记载春秋时代楚语的两个特殊词语: 於菟wūtú(上古汉语发音为 aa-laa)为“老虎”(有人怀疑可能和缅甸语 ''kla''“老虎”有关) 谷为“哺乳”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是因为令尹子文名字叫做斗谷於菟,《左传》对他名字的原意做了 解释。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有一句话:“楚言而出”(今译:“他们讲楚语就撤退了”),证明当时的楚语和中原的语言不能通话。 在战国时代,屈原楚辞的词汇也显示出楚国语言的特点。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熊绎及其后代是江汉流域最早的开发者,他们的创业 史是艰苦卓绝的。 《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 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 ”荆山, 在今湖北省西部,汉江两岸。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 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 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 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 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 启山林。 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两言“筚 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至熊仪(若敖)、熊胸(蚧冒)等十余 代君王。 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 苦奋斗的穷日子。 国君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土,甘苦 与共。 面对周边各国存在的威胁,尤其是面对北方周朝军 队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军经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 楚国君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以先王艰苦创业 的事迹对臣民进行传统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寻 求内部稳定和对外发展。 蚧冒之弟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时在公元前740年东周 平王三十一年。 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 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南方大国的崛起。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 都畏惧楚国。 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 楚国“结旧好于诸侯”,迫使周天子“赐胙”,要求楚国“镇尔 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 周天子的话可怜兮兮的,流 露出对楚国的畏怯之情,同时,不得不承认了楚国镇抚南方 夷越的“首领”地位。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 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 缩酒,寡人是征”。 说明楚国不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 长的时间。 楚国在秦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 待。 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纳贡,于是 与齐结盟,各自罢兵。 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 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 公元前638年,宋、楚 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 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 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 濮之战。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晋国 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挫伤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 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 霸”之列。 楚国虽遭此败而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 郊外举行阅兵仪式。 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 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 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 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 披靡。 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吴,灭蔡,后来又灭 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 楚国兼并的 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 安徽、江苏等地。 《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 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 ”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 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 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 ””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 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 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 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 周王朝从衰 微走向瓦解,诸侯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政权。 其中受益 最大的,莫过于楚国。 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 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里”的战国时代最大之 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 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 因。 所谓“楚人”,非但芈姓一族。 楚人的上层统治者,即屈 原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 本为游牧民族,沿汉水南下,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 江、 汉之间的土著居民,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著民族。 按照姜亮夫先生所说:“此土著之民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 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 此时其主要部分,当已 随时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则当为屈子所谓之‘南人’、 ‘南夷’,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 ”” 从周代的情况 来看,江汉沅湘一带的土著居民相当复杂,除了三苗及其遗 民之外,“还有越、濮、巴三族。 他们是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 这里来的”。 先民的迁徙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 出现比较发达的农业以前,迁徙是不可避免的。 狩猎、采 集、游牧以及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都要求在不断的迁徙 中寻求较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 此外,部族繁衍,支系另谋 发展,更是要求迁徙的原因。 同族之间的“不相能”,近亲族 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都会引起大规 模的迁徙。 从土著居民的构成来说,可能还不仅是苗、 越、濮、巴,而是包括“九夷八蛮”,即南中国的诸多部族和民 族。 他们在芈氏之族的统治下,融合成被北方人称为“荆 蛮”的强大的楚民族,并建立了日益强大的楚国。 楚武王前 后,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楚国就完成了对江汉地区许多 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造成“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的 局面。 后来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吞并了吴越,并以咄咄逼 人之势,不断问鼎中原.不断兼并中原各国。 在兼并战争不 断取胜的过程中,多民族的大融合,也就不断地在更大的范 围内得以实现。 楚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具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即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视为光荣和自豪。 屈原《国殇》 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 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与刚强英武的 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是宽容宽厚的态度和广阔博大 的胸怀。 楚国吞并了如此众多的国家。 纵横跨越今天的11 个省,面临的具体情况肯定是极其复杂的。 黄瑞云先生在 一文中说:“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 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 楚国在战争中从 未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见过大量俘馘的 记录。 ”张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中说:“对于 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 其臣民,用其贤能。 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 ”正因 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 性和凝聚力,在横跨大江南北的广大领域,建立起一个强盛 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 同的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 和民族意识。 应该说,这是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 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楚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古代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


古代的楚国是哪里

古代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


楚国在哪里

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
楚国国都在今天的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起初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达八百年之久。最盛时还包括现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
楚族是多元的,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国国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楚国简介

1、由于历史的原因,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徒,其所迁的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是其他周初诸侯所难以比拟的。丹阳:熊绎始居于此,在今湖北省秭归或枝江市。郢都:楚文王(一说楚武王)自丹阳迁于此,在湖北省荆沙西北。鄀都:楚昭王自郢迁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鄢都:楚惠王曾居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陈都:楚顷襄王二十年自郢迁于此,在今河南淮阳。巨阳:楚考烈王十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寿县。

2、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金文中为嬭姓)、熊氏(金文中为酓氏)。周成王时期(一说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01 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楚国国都在今天的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起初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达八百年之久。 楚国,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楚国国都在今天的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起初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达八百年之久。 扩展资料: 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春秋楚国是现在的哪里

楚国在今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山东省南部、江苏、浙江大部、上海、江西省一带。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楚成王时开始崛起,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公元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庄王时期,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到了楚怀王时期,由于用人不当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楚国名字的来源:“清华简”公布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华简”公布后,据其中《楚居》一篇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熊丽时难产,剖宫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楚”(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

春秋时候的楚国是现在哪些地方?


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名称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相传《春秋》为孔子修订,直至今日学术界对此说尚有诸多质疑,并无统一观点。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传》记载之终(公元前468年)、三家灭智(公元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

上一篇:愿望星第一商学院

下一篇:公益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