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高式熊去世

时间:2024-06-03 14:22:22编辑:阿星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分别是谁?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一、启功(1912——2005),男、著名书画家、教育家,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二、沈鹏,男、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三、欧阳中石,男、1928年出生,山东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同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四、李铎,男,1930年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中国著名书法家、军人。 五、孙伯翔,男,1934年10月4日出生于天津武清县,字振羽,别署师魏斋主人。现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六、王镛,男,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生于北京,太原人。七、潘守宇, 潘守宇,又名潘鸿伟,潘登,男,1966年生于陕西宝鸡,工商管理硕士,祖籍山东孔孟之乡人,现任中央美院嘉祥石雕集团总经理,中国书法家会员。八、成忠臣,男,山东海阳人,1964年出生,是当代大儒、思想家、现代水墨画领域的开路先锋和标志性人物。是中国画坛上继吴冠中之后又一位思想深刻,观点鲜明的艺术家。 九、周慧珺,女,1939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十、孙晓云,女,一九五五年八月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在任书协主席。

高式熊的简介

高式熊,1921年生,浙江鄞县人,中国著名篆刻家。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上海市书协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民建书画院院长、棠柏印社社长 。著名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家。其父高振霄乃晚清翰林太史、新中国上海市第一批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书法家。他幼承家学,书法得到父亲亲授,20岁时获海上名家赵叔孺、王福庵指导,擅篆刻、书法及印学鉴定,书法出规入矩,端雅大方;后又喜摹印作,对历代印谱、印人流派极有研究。其书法楷、行、篆、隶兼擅,清逸洒脱,尤以小篆最为精妙,与篆刻并称双美。还著有《西泠印社同人印传》、《高式熊印稿》等专著。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发表。

中国十大书法家

中国十大书法家: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董其昌。1、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2、欧阳询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3、颜真卿颜真卿,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创立“颜体”。代表作:《祭侄文稿》、《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4、柳公权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创立“柳体”。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5、苏轼苏轼,诗、词、散文、书、画等俱佳,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代表作:《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其中《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6、黄庭坚黄庭坚,“宋四家”之一,代表作:《狄梁公碑》《书赠李方叔真迹卷》《荆州帖》等。7、米芾米芾,“宋四家”之一,代表作:《蜀素帖》《虹县诗》《多景楼》》《拜中岳命帖》等。《宋史·文苑传》记载: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8、蔡襄蔡襄,“宋四家”之一,代表作:《万安桥记》、《刘蒙伯墓碣文》等。9、赵孟頫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元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等。10、董其昌董其昌,明代书法家、画家,代表作:《山静日长》、《苏轼和子由论书》等。明末书评家何三畏评价: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黄万里的介绍

黄万里(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早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后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曾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错划为右派,是黄万里一生主要反对过两项水利工程,一是三门峡工程,另外是三峡工程。2001年8月27日病逝于北京。

黄万里的个人著作

《黄万里文集》 2001年8月(无出版社无定价)目录序水利工程学理论钢筋混凝土拱桥二次应力设计法(唐山交通大学论文,1932 年)…(存目)铆钉接头中各铆钉应力推算法(唐山交通大学论文,1932 年)…(存目)混凝土沙石配合最大容重决定强度论(唐山交通大学论文,1932 年)(存目)暴雨洪水统计分析 (康乃尔大学工程硕士论文,1935 年)………(存目)瞬时流率时程线学说 (伊利诺大学博士论文,1937 年)…………(存目)洪流估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56 年)……………………………(存目)工程水文学(水利电力出版社,1957 年) ………………………(存目)沙流连续方程意义的简释 ………………………………………………… 1连续介体动力学最大能量消散率定律 ………………………………… 11连续介体动力学最大能量消散率定律的解释…………………………… 25The Extremity Laws of Hydro-Thermodynamics(Applied Mathematics & Mechanics, Vol.4,No.4,Aug.1983)…………(存目)论水文地貌的演变规律 ………………………………………………… 40关于水文地貌演变的力学分析和统计分析 …………………………… 44地貌演变与治河原理 …………………………………………………… 48增进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途径 …………………………………………… 61关于以堰流水位量测不定流问题 ……………………………………… 72论降雨、川流于水资源的关系 ………………………………………… 77The Velocity Profile Formula along Section of Open Channel FlowDetermined by The Law of Maximum Rate of Energy Dissipation … 82论现行明槽水流的力学分析 …………………………………………… 96水经论丛·治水原理 …………………………………………………… 112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一封信 ………………………………………… 158黄河治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 …………………………… 159改修黄河三门峡的原理和方法(1964 年9 月)……………………(存目)论分流淤灌策治理黄河 ………………………………………………… 165论黄河断流及其对策 …………………………………………………… 187论黄淮海河的治理与华北平原的整体开发 …………………………… 191我看《黄河治理开发纲要》 …………………………………………… 198论江河淮海综合治理 …………………………………………………… 203在水利部召开的《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讨论会上的发言 …… 208三峡工程论长江三峡大坝修建的前提 …………………………………………… 213怎样决定三峡大坝是否修建? ………………………………………… 220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 …………………………………… 225关于长江三峡砾卵石输移量的讨论 …………………………………… 240关于长江三峡砾卵石输移量的讨论(续) …………………………… 250吁请长江三峡大坝即日停工!此坝决不可修! ……………………… 265关于长江三峡修建高坝可行性问题 …………………………………… 267诗文拾零花丛小语 ………………………………………………………………… 273《治水吟草》自序 ……………………………………………………… 277右冠残草 30 首 ………………………………………………………… 279治河咏怀 15 首 ………………………………………………………… 289忆旧感怀 26 首 ………………………………………………………… 299漫游闲咏 29 首 ………………………………………………………… 308许伯伦先生墓志铭 ……………………………………………………… 318敬和克木先生惠诗 ……………………………………………………… 319魏明初先生墓志铭 ……………………………………………………… 320先师罗公建侯讳忠忱廿年祭 …………………………………………… 321哭长江三峡大坝开工 …………………………………………………… 323黄万里自述 ……………………………………………………………… 324黄万里简历 ……………………………………………………………… 326记者访谈录不重水文,何来水利?(宜宏)………………………………………… 327黄万里:洪灾过后谈治水(伍诗一)………………………………… 330“右派教授和他的江河缘”---访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先生… 333但教莫绝广陵散—记水利专家黄万里(赵诚)………………………… 340 补遗编后记下面是摘出序言部分序言 黄万里教授是蜚声中外的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2001年8月是他九十华诞。作为晚辈和学生,与他相处也已经数十年了,总觉得应当做点甚么事,以表达我们对老先生生日的美好祝愿。黄万里教授一生涉猎群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著述丰盛。他立论新颖,常常语出惊人,又能仗义执言,逆流顶风,坚持己见,舌战群儒每每成为学术界和舆论界争论的焦点。世间对此褒贬不一,同时,对他也笼罩着一缕缕神秘的色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诸多言论文章,只是散见各处,未能集于一册,供人阅读、评判和研究。近十余年来,我们在帮助先生打印整理他的讲义和文稿时,手边留下一些资料。于是几经酝酿,方才有了编辑出版这本《黄万里文集》的动机。这得到黄先生的应允,也得到泥沙研究室和水利系师友们的鼓励和支持。将我们现有的资料,经过适当筛选,编辑成册,再请先生过目审校,以期能够赶在他生日之前印出。黄万里教授早年在唐山交通大学学习,有深厚的数学和力学功底。1932 年毕业以后,任浙赣铁路见习工程师。1931年和1933年长江、黄河的大水灾,促使他改行立志,学水利,治黄河,救国救民。在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爱沃华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习水利工程的科目,更潜心研读有关的水文、气象和地理等学科。1935年和1936年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1937 年回国后,任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工程师,四川省水利局工程师,涪江航道工程处处长,从底层的实际工作做起。1947年,担任甘肃省水利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又兼任水利部河西勘测设计总队队长,主持陇西农田水利工程。1948年应邀去东北解放区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全国解放以后,到唐山铁道学院任教。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方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担任教授。1957年,他力陈黄河泥沙问题的严重性,批评苏联专家建议的三门峡水库规划是错误的。指出建库后泥沙淤积将使黄河北干流与渭河两岸大量耕地淤没,居民将被迫迁移,三门峡水库不可以修建。同年,因一篇《花丛小语》,被定为“右派”。1964 年,三门峡水库因泥沙淤积严重而讨论工程改建时,他不顾自己仍然戴着“右派”帽子,积极提出改建意见。“文革”中他更遭厄运,作为“牛鬼蛇神”被扫地出门,从清华新林院的教授洋房被赶到了地板下积着陈年脏水的北院小屋,每月领得20元生活费。后又被送到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改造”,1973年派到清华大学三门峡基地打扫厕所和接受批判。1978年,这时他几乎是全国最后的一名“右派”,终于也得到平反改正。以后他在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室工作,为教师和研究生开设《统计与随机理论》、《治河方略》和《治水原理》等课程。同时继续研究连续介体动力学最大能量耗散率定律,分流淤灌治理黄河策略,华北水资源利用,长江三峡工程,以及明渠不恒定流力学等问题。九十年代以来,他极力反对长江三峡工程的开工,提出了许多十分尖锐的问题,引起世人瞩目。黄万里教授的一些学术观点和意见,常常不为人所赞同和理解,被斥之为“异端邪说”,遭到反对和批判,得不到公开发表和申辩的机会。有的在被历史证明确实是正确意见之后,仍然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当然,他的见解有的不无道理,有的也确有值得商榷之处。鲁迅说过,“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但是,一个完善的社会应当有充分的大度和包容。何况,在影响到国计民生、影响到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多一些对立面,多一些思考和论证,对于正确的决策和更加完善的规划设计,总是一件好事。而且有的问题认识正确与否,还有待历史的检验。如果学术上没有百家争鸣,只有长官意志和“一言堂”,必将堵塞认识真理的道路,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最后受害的将是国家和人民。数十年来,黄万里先生所经历的坎坷磨难,所遭遇的升降沉浮,在我国知识界中是十分少见的。但是,不论在甚么情况下,他对学术的严谨和认真态度,对民众父老、对国家民族的一片赤诚之心,始终没有改变。在他还戴着“右派”帽子的时候,毅然勇敢地站出来,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文化革命中,他一边接受批判和劳动改造,一边却在研究和草拟他的“治理黄河方略”。改革开放以后,他怀着极大的喜悦和高昂的热情,培养研究生,为青年教师讲课,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研究。他常常感激国家给予他这么高的工资,而自责未能对国家做出多少贡献。为了水利系的课程设置,他多次找有关同志,提出应当开设“治河工程学” 的建议。1998 年长江大洪水以后,他更倍感焦急,责备自己过去教学方面的缺陷,主动要求重上讲台,为研究生和教师讲授治河原理课程。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坚信真理必将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总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近些年来,在他身上相继发现多处癌症。他一面积极治疗,与病魔做斗争,一面仍然醉心于长江、黄河等问题的研究,积极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他对事业执著,勇于坚持真理;为人胸怀坦荡,处事光明磊落;对晚辈关怀爱护,真诚平等相待。他在我们泥沙研究室和水利系的师生中,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和钦佩。黄万里先生生活的这九十年,是多么珍贵、多么难得的九十年啊。在他九十华诞之际,我们愿以这本《黄万里文集》,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祝福。由于时间仓促,除我们现有的资料以外,未能专门去收集其他的资料。连黄先生自己手边的资料也未能帮他进行整理。所以《文集》中所列文稿,远非先生著作的全部。但是,他对水利工程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黄河治理与长江三峡工程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文集》尽量予以反映。另外,《文集》还收录有黄先生的部分诗词,散文和几篇记者访谈录。我们希望通过这本《文集》,可以大体了解到黄万里教授主要的学术成就和对一些重大科技问题的见解,可以观察到像他那样一代学人为追求事业、追求真理的执着、艰难和曲折的历程,也可以多少能够从中感受到他那鲜明的个性和高尚人品,欣赏到他那优雅的情趣和秀美的文采。编辑出版小组2001年8月于清华园相关书籍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书名: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作者:赵诚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原价:28.00出版日期:2004.7.1作者简介赵诚,1952年11月生。老三届学生,曾当过工人、炊事员、护理员、建筑公司电工等;1978年考入太原师专(现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1983年春调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任教;1986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师进修班进修;现从事国际政治教学;1987年任讲师,现为副教授。黄万里九十年沧桑孤旅:人的命运河的命运作者:涂志刚这本书可能不是一本优秀的传记,但它肯定是一本真诚的传记。赵诚怀着最诚挚的敬意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又一位良心立传。黄万里长期没有得到机会为治理黄河长江贡献自己的智慧,对于这位把毕生精力献给水利事业的知识分子来说,命运并不是公正的。但在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忍受的压力之下,黄万里保持了健全的人格和开放的心态,这是只有坚持真理的人才能拥有的勇敢。客观地说,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赵诚这本传记还存在着许多遗憾:细节不够明晰,黄万里的形象也不够完整,而且也没有能更多地介入黄万里的内心世界。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这本书作为人们了解黄万里的惟一文本,它的价值是不可磨灭的。最早听说黄万里先生的名字,是在黄先生去世之后,清华的曾昭奋先生在《读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江河万里》。那时候,除了传说中的大禹和课本上的李冰,还有那个为《水经》作注的郦道元,我不知道任何一个和水利相关的名词。以这样的知识背景,我当然无力去理解黄万里先生的学术成果,但黄万里先生对于长江黄河的付出与执着,却是任何一个读者都能够读懂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黄万里的一生都和万里江河连在了一起,1971年,面临绝境的黄万里自以为不久于人世,他留下的“绝笔”是“一死明知素志空,九州行水失斯翁。但教莫绝广陵散,枉费当年劳苦工”。这位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江河的人,江河有知,当把他引为知音吧。与6300公里的长江、5500公里的黄河相比,黄万里90年的人生显得太短。而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位以治水为己任,立志要让大江大河为百姓造福的科学家并没有得到多少大展身手的机会,这是黄万里的遗憾,也是长江与黄河的遗憾,当然,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遗憾。黄万里,1913年生,著名的爱国志士、教育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黄炎培先生的第三子。黄家是个大家族,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像我国早期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奠基人、著名音乐家黄自就是黄万里的族兄。黄万里兄弟姐妹众多,大部分都学了理工科,因为黄炎培相信,危难中的中国最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才。1931年长江大水,水淹武汉三镇100天,死亡超过7万人;1933年黄河十几处决口,人命财产损失无数,在整个民族的阵痛中,已经担任铁路桥梁工程师的黄万里决定出国学习水利,学成后治理黄河长江。严格说来,黄万里或许是中国第一个学习过水文学的水利专家,此前的水利工程师大都长于施工,对于作为水利基础的水文学却不甚了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立志治水的专家不在少数,而大江大河却始终没有找到知音。1937年黄万里学成回国,他从水文学入门,兼修地理、地质、气象,这时候已经是土木工程硕士和水利工程博士了。黄万里在美国曾经驾车四万五千英里,看遍了美国各大水利工程,回国后的黄万里也曾经徒步考察过金沙江、嘉陵江。一线的勘测经验使黄万里迅速成为具有强大实战能力的水利专家,1947年,这种实战能力在他担任甘肃省水利局局长期间得到充分施展,他也得以一展平生抱负,倾心治理黄河。可惜这段经历太过短暂,1949年,黄万里被派往东北工作,那里的水利领导把他困得缚手缚脚,几年之后,两手空空的他,只能选择去大学教书,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培养新一代的水利人才。或许是命运如此,进入了校园的黄万里的命运最终还是和黄河连在了一起。1950年,黄万里成为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一员,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决定上马庞大的三门峡水库工程。和黄万里出国留学前国内的情况一样,苏联派来的专家是搞工程的,他们不懂水文,他们也不了解黄河,而当时国内的水利专家,除了黄万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苏联专家的意见。最后三门峡工程上马,黄万里因言获罪。虽然此后的无数事实都印证了黄万里的判断:三门峡大坝建成之后,渭河变成了一条悬河,黄河每年要断流100多天,而大水更是时时威胁着陕西省。2003年陕西省5年一遇的小洪水竟然酿成了50年一遇的大灾,225万亩良田绝收,500万人受灾,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三门峡水库的原因。而此时的黄万里,已经不能再面对这条他情牵一生的大河了。黄万里境况不佳,在困境中,黄万里既没有走上绝路,也没有放弃独立人格,当年清华校党委宣布他是“右”派的时候,黄万里说:“伽利略被投进监狱,地球还是绕着太阳转。”赵诚说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黄万里真正做到了俯仰无愧于天地,此言非虚。黄河之痛也就是黄万里之痛,而黄万里的命运恐怕让黄河也不得不叹息。几十年来,这位中国最杰出的水利专家却始终不能介入水利工作的前沿。上个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论证的时候,黄万里只有依靠自己几十年前徒步勘测时得到的数据,因为新的资料他无法得到!2001年8月20日,清华大学为黄万里举行了90寿辰的庆典,大家都知道,留给这位当代“大禹”的日子恐怕不多了。7天之后,8月27日,黄万里走完了90年的人生旅程,这个时候,黄河还依然断流,而长江三峡也正准备着“旧貌换新颜”。 《治水吟草》1991年6月(无出版社无定价)     七绝《梦吟绝笔》一死明知素志空,九州行水失斯翁。但教莫绝广陵散,枉费当年劳苦工。【背景】1969年,黄万里与清华大部分师生被下放去江西鲤鱼洲“劳动改造”,黄万里被工宣队怀疑是“国民党特务”,被隔离审查,白天劳动,晚上开批斗会,由于他交代不出自己的“特务罪行”,工宣队对他展开车轮战,时间久了,他身体和精神都顶不住了。最后,被斗得神志恍惚的他,连自己也搞不清是不是特务了,居然给大女儿黄且圆写了封信,叫她帮助回忆。1970年,黄万里在体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终于不支中暑,在从农田回来的路上昏倒了。这时他顾不上血吸虫,爬进农田旁的水沟里,泡在水中,捡回一命。后来,他的病越来越重,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1971年写下了这首七绝。

曹公度的介绍

曹公度,著名鉴定家,著名收藏家,张大千研究专家。性高旷幽默,为人洒脱豪迈;于中国书画鉴定研究特有建树,犹以张大千艺术鉴定研究独有心得。系海派艺术大师陈佩秋及著名书法篆刻家高式熊先生入室弟子,其父为著名词人、书画家、收藏大家曹大铁先生,蒙父教诲熏陶故得教受益匪浅;著有《朽翁杂稿》,深获各界好评。现为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会长,同时也是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另身兼上海金融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上海张大千书画鉴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菱花馆艺文社理事长,四川西蜀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士等职。

曹公度的个人著述

(以出版年代为序)《大台高风》 《汪洋自毅风飞扬》 《无量世界一大千》《“菱花馆”文赋感述》《悼父文》《走不出的鼓浪屿》《说收藏》《人生收藏 收藏人生》《情顷红尘 缘寄鉴藏》《佳节清明桃李笑》《千秋红尘千秋客》《清樽晓对 一灯永夕》《独自成千古 悠然寄一丘》《放眼青山 会当凌绝》《旷世奇珍 绝代风流》《实瓷求是》《拷问时代收藏》《傅山·行草读传灯七言古诗轴真伪鉴考》《明倪元璐行草·读徐九一疏草五言古律鉴论》《堂哉皇哉大风哉》《厚积薄发 情顷艺趣》《弘一大师妙迹集漫言》 《曹大铁先生书画作品鉴定中心序》《大观哲者 天下代远》《大风天下多名笔》 《大风天下 名笔多娇》

高式熊的关于高式熊

高式熊先生不仅篆刻、书法造诣精深,还是著名的印泥制作大师,曾受教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著名书法、篆刻家,收藏家鲁庵印泥创始人张鲁庵先生,得张先生真传。张鲁庵1962年临终前,将“鲁庵印泥49号秘方”托付给高式熊,叮嘱其务必将鲁庵印泥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并将此秘方捐献国家。由于种种原因,鲁庵印泥原有的其它55号配方下落不明,“鲁庵印泥49号秘方”成为鲁庵印泥唯一传世的“血脉”。经过高式熊先生多年奔走呼吁,鲁庵印泥终于被上海市政府批准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报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先生也随后表示将把“鲁庵印泥49号秘方”无偿捐献给国家,其高风亮节令人感佩。齐白石先生曾长期使用高式熊的印泥,并能保证五十年不走色。

按手印的那个红叫什么名字?哪里有卖的?


印泥,一般文具店有销售。一、印泥来历据考古和史书的记载,印泥的发展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秦汉时代就已使用印泥。那时的“印泥”和如今的印泥不同。它是用粘土做的,平时搓成泥丸子,临用时用水湿透。到了隋唐以后,有了很好的纸张,公私书信一律改用纸,简牍也就废止了。人们又改用水调组朱砂于印面,在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到了元代,人们开始用油调朱砂,之后便逐渐发展成我们现用的印泥了。二、印泥原料制作书画印泥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矿物、植物油、植物纤维、天然香料,精工检验,合理配方,手工捣揉制作而成。常见有朱砂、朱镖、八宝等,印泥其配方各有所特点,色泽也有明显之分。 它不同于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扩展资料一、珍贵印泥西泠印社是一个集书画、篆刻一体的学术团体,因濒临西泠桥而得名。在灿若星辰的西泠艺苑中,西泠印泥就是其中的一颗明星。它由百年前西泠创始人吴隐研制,与西泠印社的手拓印谱被并奉为印林至宝。“西泠印泥”系手工制作,有超级朱砂印泥、超级金碧印泥、高级榴花印泥、八宝清芳印泥、极品缨绶印泥等品种,色泽鲜艳、印迹清晰,质地细腻,长期以来倍受众多书画家们的喜爱。二、印泥保养1、印泥存放一定时间,印油就会浮上来,故要经常搅拌,以使印印油和印色均匀。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较暖之处。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渐枯,可适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调匀。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渗。4、印泥最好在瓷缸内存放。因瓷缸既不渗油,又可长期保持印泥质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泠印泥

宁波市书法家协会的理事成员

李兴祥,1998年5月生,贵州省毕节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少年书协理事兼创委会委员波市书协常务理事。2009年8月市书协召开了第起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书协第起草届理事会以及新的领导班子:名誉主席:余明海 周律之 陈启元 沈元发 李忠庆主 席:胡茂伟副 主 席:邹大鸣 毛燕萍 蔡毅 李兴祥 吕益军林邦德 陆爱国秘 书 长:吕益军(兼)常务理事(22人按姓氏笔划)王三五 毛燕萍 方向前 包根满 吕益军朱贤东 许 枚 李兴祥 余 捷 张明珠陆爱国 邹大鸣 林邦德 陈迎平 陈炼蕉周 芳 胡茂伟 胡朝霞 施晓峰 顾旭东谢富国 蔡 毅理 事(38人按姓氏笔划)王三五 毛燕萍 方向前 包根满 石维辉江宇华 吕茂盛 吕益军 朱贤东 许 枚李兴祥 余 捷 张明珠 张忠良 张奕辰杨象富 陆爱国 金海雄 邹大鸣 林兴锋林邦德 陈迎平 陈炼蕉 陈国挺 周 芳胡茂伟 胡朝霞 俞者新 贺 敦 施晓峰施静焕 钱 路 徐雅平 顾旭东 曹国庆谢富国 谢继东 蔡 毅

书法家马公寓的对联民国时期

马公愚(1893—1969),本名范,初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因其斋名“畊石簃”,故又署畊石簃主,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百里坊人。永嘉马氏,自清以来,以诗文、金石、书画传家凡二百年。曾祖昱中(解元出身)、祖父兰生(名元熙),均工诗文书画。公愚幼承家学,稍长曾师承瑞安孙诒让、究心周鼎秦权、石刻奇字。后与兄孟容就读温州府中学堂。

宁波都出了哪些名人?

宁波出了很多名人,这里介绍几位。 钱春华(1911-199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1938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参谋,抗大一分校政治部秘书,抗大总校秘书股股长、秘书科科长,上干大队指导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通化行政公署实业处处长,东北军政大学第1支队政治处副主任、第1大队政委,东北军政大学第3团副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政大学卫生部政委、政治部教育部部长,第四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副部长,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93年11月5日在成都逝世。 方铭(1921—198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1938年10月入党,开国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江南义勇军排长,第3路1支队连长,新四军第1师2旅6团营长,旅部特务营长,苏中军区特务2团参谋长,苏中军区教导第2团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1团参谋长、第3团副团长、第1师副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0军58师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空军陆战第1旅副旅长,空军陆战第1师副师长,空军陆战师(空降兵师)师长,空军伞兵教导师师长,空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第15军副军长,空降兵第15军副军长,空降兵第15军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空降兵第15军军长等职。 1964年4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1981年8月7日在武汉逝世。 李仲麟(1920-200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1938年7月入党,开国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曾在抗大、军委总参谋部爆破训练班学习。曾任八路军总参谋部爆破班班长,新四军游击支队爆破教官,新四军第6支队军工厂厂长,新四军第4师留守处副处长,新四军第4师军工部副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军区军工部副部长兼第2总厂厂长、军械处处长,华东军区车工部副部长,华东军区后勤部军械处处长,第三野战军军械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技术部副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暨第三野战军军械部部长,华东军区军械部部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华东工程学院院长,华东工学院院长等职。 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0年4月11日在南京逝世。 宁波人杰地灵, 历史 文化悠久,一直以来是人才济济,现在来说说其中几位。 屠呦呦,她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来在中医古籍的启发下,终于获得了高效的青蒿提取物,并且抑制率达到100%。青蒿素号称“东方神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更是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包玉刚,是公认的华人世界船王。早在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便达到了顶峰,稳稳地坐上了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美国的《财富》和《新闻周刊》,这两大杂志称她为“海上统治者”和“海上之王”。 邵逸夫,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他旗下的无线电视可以说是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邵逸夫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共建设了各类教育项目达6000多个,历年捐助 社会 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陈逸飞,著名油画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他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著名作品有 《人约黄昏》《理发师》《踱步》《占领总统府》等。现在,宁海前童古镇景点里还循环播放着《理发师》呢。 还有蒋介石、虞洽卿等等,你们心中的名人是哪些呢? 1、中国篆刻"太阴派"开山盟主:赵叔孺 4、新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袁牧之 席。 宁波,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涌现出了诺贝尔医药学奖和“共和国功勋”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屠呦呦,已经写过,再介绍几位从宁波土地上走出的名人,共同欣赏! 刘亚洲,1952年出生于宁波,1970年加入共产党,大学学历。中共中央委员,解放军上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包玉刚(1918—1991),华人世界船王。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香港十大财团之一,被世界称为“海上的统治者”、“海上之王”。历任国际独立油船协会、亚洲船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主席等职。1976年,获英国女王授予爵士,获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日本天皇授予勋章和奖章。 童第周(1902—1979),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 社会 活动家。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副院长。 谈家桢(1909—2008),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生院士。 黄宗羲、王阳明(绍兴人,但过去越州、明州很多地域现在有变动,著书立说基本是晚年都生活在宁波的余姚)、朱舜水、这些都是大家; 周信芳(麒麟童)、冯骥才、余秋雨、沙孟海、潘天寿等在文学上艺术上造诣颇深; 柔石、殷夫不但是烈士,文学成就都是极高的,小时候读过的《白莽》至今记忆尤深; 屠呦呦,效实中学走出的优秀校友。 虞洽卿,上海滩上旧租界首个以中国人命名的道路; 蒋中正,不多说 包玉刚、李达三等宁波帮名人更是把小小甬城昭告天下。 其实宁波名人真的很多,还有很多,欢迎大家补充。 宁波的名人太多啦! “知行合一”王阳明、“诺贝尔得主”屠呦呦、“电影巨子”邵逸夫、“世界船王”包玉刚、“现代郑和”董浩云、“小礼品大王”应行久、“手抄美国税法大全”张济民、“杰出侨领”王宽诚、“水泥大王”张敏钰…… 这里说说我自己从小到大,享受过他们恩泽的2位名人,他们基本都是宁波帮人,和“宁波帮”比起来,马云也只能是小弟啦…… 1、邵逸夫:看电影最多的影视巨子。(宁波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我年轻时经常去的地方) 1932年,为让无声电影“开口说话”,25岁的邵逸夫来到好莱坞,走遍各家影院,接连观看了几十部有声电影,领悟了其中的三昧。从此他每年都会看700多部电影,甚至1天看9部,哪怕是最差的电影,他都会看到底,并认真分析成败所在,为自己的电影提供借鉴。 但对于邵逸夫先生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企业家了,他更是一名杰出的慈善家。自1985年开始,邵逸夫在中国内地持续捐资办学近50亿,建设各类项目六千多个,在捐资助学史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2、应行久:(我家孩子的小学就是应先生投资的小学)1947年应行久去美国创业,开始时在纽约开了家小礼品店,由于经营有方,仅一年就发展到3家店。1973年,他以惊人之举购下当时号称“世界最高的摩天楼”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顶层,开设幸运礼品公司。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他又独资在纽约购下丰泽楼,经营中国菜肴,将公司的经营领域由小品延伸到餐饮业。他创办的大中集团也因此跻身美国华人十大财团之一。1979年6月,应行久被推举为全美华侨总商会董事长,成为纽约华人 社会 声誉卓著的代表人物。 关于“宁波都出了哪些名人?”这个问题,我们翻看 历史 可以得知,下面请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宁波都有哪些 历史 名人。 一、宁波市简介: 宁波,简称“甬”,浙江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宁波是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唐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 二、宁波市名人: 1.方孝孺 (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2.沈一贯 沈一贯(1531年-1615年),字肩吾,号蛟门,别号大圆居士,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明朝大臣、诗人,著名诗人沈明臣从子。 3.张煌言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 4.熊汝霖 熊汝霖(?-1648年),字雨殷,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授同安知县,任内曾率兵渡海,在厦门击败荷兰殖民者。崇祯十四年,升任户部给事中。后降为福建按察司照磨。与孙嘉绩举兵浙江抗清,迎鲁王朱以海于绍兴。1645年,因军功擢升兵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1648年,为拥有重兵的郑彩所杀。 5.沈宸荃 沈宸荃(1615年-1652年),字友荪,号彤庵,浙江省宁波府慈溪县(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清高宗感其忠义,谥之为忠节。 6.乐显扬 乐显扬(1630年—1688年),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为北京同仁堂创始人,曾任清皇宫太医院的吏目。明朝永乐年间,举家迁往北京,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在当时称为铃医。 7.李也亭 李也亭(1807年-1867年),名容,浙江镇海(今宁波市北仑区)人。清朝末年航运业巨商,曾一度垄断江浙沪的沙船业。旧上海和宁波商帮著名家族商业集团“小港李氏”的创始人。 8.严信厚 严信厚(1838年-1906年),原名严经邦,字筱舫,清末著名实业家、书画家,浙江慈溪费市(今属江北区)人。中国近代企业开拓者,“宁波商帮”的开路先锋。 9.叶澄衷 叶澄衷(1840年-1899年),原名叶成忠,浙江慈溪人,生于浙江省宁波府镇海县庄市,清末资本家,宁波商帮的先驱和领袖。 10.虞洽卿 虞洽卿(1867一1945),原名虞和德,浙江宁波镇海人,民国宁波帮商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中外合作办救济机构的机会,任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会长,以救济难民为名,免税从西贡运大米到上海,大发国难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去重庆,组织二民贸易公司、三北运输公司,运输和囤积物资,牟取暴利。1945年在重庆病死。 11.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2.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遗民。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13.万斯大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别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号跛翁,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初著名经学家。 14.万斯同 万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字季野,号石园,门生私谥贞文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清初著名史学家。万泰第八子。 15.全祖望 全祖望(1705年1月29日 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 16.姚燮 姚燮(1805年—1864年),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宁波府镇海县崇邱乡姚家斗(今属宁波市北仑区下邵乡)人,祖籍浙江诸暨。晚清文学家、画家。 17.梅调鼎 梅调鼎,字友竹,晚号赧翁,慈溪人(今江北区慈城镇)。道光十九年(1839)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去世。2006年是梅氏谢世一百周年,现特介绍梅氏的几则轶事,以纪念这位梅骨竹心品自高的宁波书法名家。 18.陈布雷 19.林汉达 林汉达(1900年2月17日-1972年7月26日),浙江镇海县龙场乡(今慈溪市龙山镇)人,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历史 学家。曾化名林涛。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 20.蒋介石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原名瑞元,学名志清、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及军事人物,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21.蒋经国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蒋介石之长子。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故,享年78岁。 22. 胡宗南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寿山,原名胡琴斋,祖籍浙江镇海(出生地今属宁波市北仑区),3岁时随父迁居浙西孝丰(今属安吉)。,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23.俞济时 俞济时(1904-1990),字良桢,浙江奉化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军校教导团第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营长、团长,警卫第一旅旅长,警卫第一师师长等职。 24.柔石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男,本名赵平复,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翻译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 25.殷夫 殷夫(1910年6月11日-1931年2月7日),男,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26.唐弢 唐弢(1913年-1992年1月4日),原名唐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1913年3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村)。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也是中国 社会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27.沙孟海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28.潘天寿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29.陈中伟 陈中伟(1929年1月1日—2004年3月23日),骨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30.蒋梦麟 蒋梦麟(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 “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 浙江宁波奉化西坞人, 他曾出任中国第一任红十字会会长、 国际奥委会第一位中国委员。 他是近代中国著名的 体育 事业领导人, 并两次率中国 体育 代表团出席第11、14届奥运会。因他对中国 体育 事业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 同时他是远东 体育 协进会(亚运会前身)的发起人之一 最有名的蒋介石、王阳明、屠呦呦、包玉刚、邵逸夫……

宁波名人有哪些?


浙江宁波的明星有:1、周星驰,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宁波,中国香港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商人,毕业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周星驰导演的电影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虽然都是无厘头喜剧,但细细品来,真的很不一样。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这里主要是指90年代电影),虽然笑中带泪,但依旧以笑为主,整体的风格色彩流畅明快,人物性格积极向上,如果要说内涵的话,也停留在讽刺的地步。但是周星驰导演的电影就不一样了,依旧在搞笑,但是深度已经超过以往的讽刺了,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才能真正看懂。2、陆毅,1976年1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国大陆男演员、歌手。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祖籍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陆毅一出道就因为颜值太帅被媒体及观众热议,但是长相太过帅气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许多观众过多关注他的容貌而忽略了他的演技,直到去年《人民的名义》再让大家见识到陆毅除了颜值高外,演技也很精湛,观众都期待他能继续奉献精彩的影视作品。3、唐嫣,1983年12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中国影视女演员。祖籍浙江宁波。《仙剑奇侠传三》中,唐嫣的美人紫萱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早期眼睛里的神采到经历过三世情缘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都充分证明了她的演技。科班出身演戏十几年,没有太多眼神变化,没有什么情绪起伏,观众笑称:“唐嫣塑造了两种角色,一种傻白甜,一种紫萱。”2017年几乎无作品也从一方面反映了事实,并非黑粉,却觉可惜。

上一篇:撒娇肉

下一篇:section tv 演艺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