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妄

时间:2024-06-05 20:34:03编辑:阿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综述如下: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释鸠摩罗什译,晚唐五代刻本,汉文珍贵古籍,存藏于国家图书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praj?āpāramitā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怎么理解?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将它当成是虚妄的,只要不去执着它,就会产生智慧。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不同译本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一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1、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4、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5、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经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所有代表着什么,这个虚妄又意味着什么?

阿弥陀佛!
这位师兄,你这不是学佛,是在搞“佛学研究”,这也是很多一大部分信佛修行者误导的例子!
金刚经里,佛说一句擦一句,就是怕后人执着于“佛所说法”,而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区别是,佛所讲的是“道”“理”,大道之理,是真理,而真理是不生不灭的,是无为法!
世间人执着“有为法”,这有为法是第六根“意"根产生的”法尘“!
有为法是有生灭的,是无常的!
佛所”说“ 的 ”法“,是道理,真理,而道理和真理不是佛”说“了才有,而是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不会因为佛说了而多,也不会因为佛不说而少!
佛只是在悟道成就之后,站在宇宙的顶点,看明白了宇宙生命真实运转的情况,”转述“告诉我们 ”而已“!
那位匿名的师兄说得对,你把这四句偈子分开来,搞什么第一义,第二义,这就是断章取义!
佛法是心法,你心能明白就是懂了,你心不明白,在搞这些逐字逐句的”分解“,反倒离真相越来越远!
佛法里没有是非,没有对错,是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见解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看待问题角度不同,所在利益关系不同,而产生分歧。
但是,大道分阴阳,没有对错是非,并不代表没有善恶阴阳!你这句大错!
自古以来,阴派和阳派,善和恶,佛和魔,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凡事相对而存,对立而统一!
这个世间的存在是三维的,是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的!
而真实的世界真相却是四维空间,那里没有空间时间的限制,而人来世间轮回得到人身的时间,相比失去肉体的时间犹如一滴水和大海的比例!
(汝曾做梦否?梦里的你,山河大地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有没有?在梦里梦到”未来"发生的事,而后在现实生活里出现“梦的场景”,是穿越时空,不受时间限制的“预感”吗?)
得到人身来到世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而不是那些 ”世智聪辩的“ 在世间权力金钱势力都能 ”如鱼得水“ 自在逍遥,凭借前世福德营护,今生造业,归去无期!
如果佛菩萨来世间也那样享受福报,还会有出离的心吗?
而这个世间的所有都是因缘和合,众缘和合的”一合相“,一合相者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你自己的容貌,从出生就走向死亡的无常,车子房子,山河大地都不能长久不变的存在,所有有相的事物,都是虚妄的,而在这虚妄世界里却认假作真,认贼作父,贪恋不舍,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看不破放不下这些假相,若见诸相非相,这是以心来”见“,看到那真实的实相,才能见到如来,才能见到自性真实,本来面貌!
金刚经是禅宗见性的基础,破相的金刚,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学佛修行也要依靠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深入经藏,常亲法师友,善知识的引导,大德高僧的经讲,才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处而从之,其不善处而改之“!


求解楞严经中的一段话

这是楞严经七处破妄(又叫七处怔心)中的第三处,要懂这句话,就必须结合上下文一起看3。破心潜在根里(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注释】“我今思惟,知在一处”:“思惟”,即是如来常说的“善思念之”,或正思惟,为依正理而思惟,非依自心、或凡情凡见之妄想分别。然阿难在此所说的思惟,其实都是依照凡俗的逻辑推理,也就是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攀缘附会,并非真正离于六识心之正思惟。佛在经中说,以依正思惟,方有正念正智。是故若依不正思惟,则知见即不正。“知在一处”,知心在某一处。阿难此知即非正知,“不正知”在唯识百法中,是二十随烦恼的一种。又,阿难在此还用了一个小技巧:悬疑(Suspense)——如来问他,再说出他所推论的新的心之所在。“思忖”:“忖”,忖度、推测也。“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琉璃椀(wǎn)”,即今之眼镜。“合”,覆合,即戴在两眼上。“彼根随见,随即分别”:“随”,马上。“根”,眼根。此谓,虽戴了眼镜,但眼根还是照样,马上看到东西,马上就能分别了知其为某物。“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内”,内脏。谓我的心所以不能见到我的内脏,那是因为它并不是在内脏中,而是藏在比较外面的眼根里。因为是在比较外面一点的地方,当然就看不到里面了。“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而我的心之所以又能很清楚的看到外面的景象,没有任何障碍,那是因为它是潜藏在眼根里;阿难之意亦即,此心有如在眼根门口边,背内面向外,所以只能见外不见内。【义贯】(把整段经文合起来贯穿,不改动古文前题下,加字进去使全文变成白话,这种形式就叫义贯,是成观法师的杰作,使白话文读起来不苍白,不失去原味)“阿难白佛言:世尊”,正“如佛”先前“所言”:以心“不”能自“见”身“内”五脏“故”,故知心“不居”在“身内”;又由于“身”与“心”确实是“相知”且“不相”分“离故”,而证心“不在身外”;这么说来,“我今思惟”推断,“知”道心确实“在”某“一处”。“佛言”:那个“处”所现“今何在?”“阿难言:此”能“了”能“知”之“心”,“既”然“不”能“知”见“内”身五脏六腑,“而”却“能见外”境,“如我思忖”推论所得,一定是“潜伏”在眼“根里”。这正“犹如有人取琉璃碗”(眼镜),覆“合”在“其两眼”上一样,“虽”然“有”一“物合”在眼上,“而”却“不”会于视觉有所“留碍”:也就是说,“彼”眼“根”照样“随”时看“见”任何一件东西,“随即”(马上)能“分别”了知那是什么东西。“然”而“我”能“觉了能知”见“之心”,之所以“不”能“见内者”,“为”藏“在”眼“根”内,而非在身体内部“故”;反之,我之所以能“分明瞩”视“外”境,而“无障碍者”,也是由于心“潜”在“根内”之“故”。【诠论】此第三计心潜在根里,其实就是“心在两间”(或中间)的变体。因为前面第一处计“心在身内”被破,于是推论:非在内,应是在外了,而成第二计。接着第二计又被破,又再推论:既不在内、又不在外,那应该是在中间了。而阿难很聪明,他还把这中间给“定位”下来,给它一个确定的位置:潜在根里,否则如来如果问说:你所说的中间到底在哪里?如果答不出来,或说不一定,那佛一定会说:“既然没有一个确定的处所,等于没有,因此你所说的心在两间不能成立。”为避免此后果,因此非找个确定可指陈的处所不可,否则这个立论马上就会遭到被破的命运。在此,阿难说“如戴眼镜”,以比喻心藏在根里,就好象眼睛躲在眼镜后面一样:虽然躲在后面,但是对物照样看的清清楚楚。这个比喻为以眼喻心,而以眼镜喻眼。其论证方法仍是以“喻”为基。【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否”“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注释】“犹如琉璃”:犹如人戴琉璃椀(眼镜)“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否”:“笼”,罩。此言,当那个人把眼镜罩在他的眼睛上,然后当他向远处看见山河时,在近处能看到他这幅眼镜吗?“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合”,合眼。照你的譬喻,你的心如果好象有人以琉璃合眼(汝心即藏在眼根后——如那人之眼藏在眼镜后一样;你说:虽然眼睛藏在镜片后,但还是看的清清楚楚。)当此人于远处见山河时,近处何不能自见他自己的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见眼者”,即退一步说,姑且承认那人真能自见其眼。“境”,外境。“成随”,“成”是成就;“随”为上面所说“随见随即分别”之事。此言,如果那人真的能自见其眼,则他的眼睛便变成外境,因为外境是“被看到的东西”(“所见”),所见的外物、外境应当是无情物,而人的眼睛应是“能见者”,而非“所见物”,然而“能见者”应是有情,非无情物。若眼睛变成“被看到的”所见之物,则成无情之外境,眼睛既成为外境,便不应再有能见之功,因此便不再能成就“随见随即能分别”了知的功能。【义贯】“佛告阿难:如汝所言,”你的心“潜”藏在“根内”所根据的道理“者”,为“犹如”有人戴“琉璃”椀一般。那么我问你,“彼人当以琉璃” 椀“笼”罩在他的“眼”上,次“当”他远“见山河”之时,近者能“见”他眼睛前面的“琉璃”眼镜“否”?阿难回答:“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其“眼”之时,确“实”近者能“见”其眼睛前面的“琉璃”眼镜。“佛告阿难:汝心若”如“同琉璃合”眼“者”,“当”你远“见山河”之时,于近处“何不”能自“见”你自己的“眼”?退一步说,姑且承认你真能自见己眼(这当然是与事实不符的),如“若”你真能自“见”已“眼者”,你的“眼”根“即同”外“境”之无情物,由能见者变成所见者,而失去能见之功能,因此也就“不得成”就“随”见随即能分别了知之事(——然而事实上,你的眼睛确实一直都能随见随即分别了知一切外境,因此逆而言之,你的眼睛并没有变成‘所见’者;因你的眼睛没有变成所见者,所以它并没有被看到;)因此你“若不能”自“见”已眼,“云何”能“说言此”觉“了”能“知”之“心”为“潜”藏“在”眼“根内”,犹“如”有人以“琉璃”眼镜“合”眼一般?【诠论】戴眼镜的人确实能看到自己的眼镜,所以世尊破斥的方法,图示如下(请看图):既然眼躲在眼镜后,能见眼镜与山河;同样的,心躲在眼根里,也应能见山河并见自己的眼睛——但事实不然,人不能自见其眼,故所用的譬喻不能支持、证明所立之前提;亦即,“如人戴眼镜”的譬喻,不能用来证明“心潜在根里”,因为比喻本身的推论,与立论(所立之宗)不一致,这称为“法喻不齐”(“不齐”即不一致),以不齐,所以喻不能与“法合”。又,因明的论证之学中,有一点与西洋的形式逻辑(Formal logic)极不相同,习因明者必须注意,此即:西洋的逻辑将事情的推理(inference)分为两种“可能性”:一、事实上的可能性(Possibility),即时经验上,此推论在现在、过去、未来,都有存在的可能,此种推论称为有Possibility。二、纯理论的可能性(Probability),此种可能性,纯粹是在公式上的推演中达成,完全可以不必顾及经验或事实上能否实现的问题,只要在公式或形式上的推演过程无误,不管所推出的结果是什么,即使再怎么荒谬可笑,只要推演无误,便被认为是可以成立的(Valid)。近代西洋学术中的逻辑推论,多属第二种。反之,佛法的因明学,不仅在理论的形式十分严谨,若于论辩稍有违犯,便会落败;除了形式上的推论外,佛法因明学还兼顾事实或经验上的可能性,乃至价值哲学(伦理、道德、美学、知识论等)上的正与误,都必须考虑到,如有违世间、社会、伦理、风俗之言论,皆不能成为立论之佐证(因),或譬喻,否则即成落败,其所立之宗即不得成立。(拙意以为,佛法的因明学,较之西洋的论理学(逻辑),似乎较“人性化”,较能涵容人类的全体经验。而西洋的论理学,则似乎颇为生硬、偏狭:因为西洋的论理学,可以理论上是一回事,而事实又是另一回事。而佛法因明学则理论与各种事实必须兼顾,此似较圆满。)世尊在第二部分的驳斥中,用了一个技巧:“让步”(Concession),即退一步说,亦即姑且承认对方所作某种理论成立,中文称为“纵”。话虽说是让步,其实正好相反,这正好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策略。表面上看像是让步,其实是在让步中将对方可能反驳或改口(所谓“转计”)的机会,全都先提出来加以驳斥,所以是将对方所有逃生的路全都封死了,所以是“很绝”、很彻底、一网打尽、“先发制人”(Pre-emptive)的一招。世尊在往后的论证中,这个策略用得很多,故很精采。这里所说的“让步”,是指世尊说:如果我们姑且承认说你能自见已眼(乃至以防你强辩说:我是能看到自己的眼睛!)这一节里说。于是世尊在退此一步后,马上进十步说:那么你的眼睛就会变成跟无情物一样,而失却“能见之功”。在此,世尊所用以破斥的,是指斥对方的譬喻会因此而“令有情、无情杂乱”(分不清),亦“令能见、所见杂乱”,以有此“杂乱之过”故,原宗不得成立。【是故应知:汝言‘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义贯】“是故应”该了“知”:“汝”所“言”你的能“觉了、能知之心”是“潜伏”在“根里”,犹“如”有人以“琉璃”眼镜“合”于其眼,这个立论,“无有是处”,不能成立。

金刚经中\“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请帮忙解一下。

金刚经所说,是指出万法的实相——空性。如来,也是空性。但是,空性,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没有”,没有不是空性。就像糖,糖是一块圆圆的或长方形的东西,但糖的本体是甜的,甜味和糖,是一体的两面,你不可能一边吃糖,一边到别的什么地方找一个它的甜味来,对么。空性,也应如是理解,万法,都会显现,但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的,显现与空性不矛盾,就像糖和糖的甜一样。\“若见诸相非相”中的见,并不是指你看见,而是指你如果了知,了知诸相(万法)并非是实有的显现,而是了知万法是显空双运的,那么,\“则见如来”,这里的如来,不是说佛这个实实在在的人,而是指万法的实相——空性。所以,当你了知万法显现只不过是虚幻的,万法的相,是虚幻的显现,而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的,是现空双运的,那么你就\“见到如来了”,见到万法的真实义了。


我心即宇宙 宇宙即我心什么意思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总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世界就是我的思想,我的思想就是这个世界。很经典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自己的意识就是世界的本原,世界随我的意识存在而存在。“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原句是“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的陆九渊所提出的。其中的“宇宙”指的是“世界”;“心”指的是思想。陆九渊说过,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什么意思?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的意思是“认为自己的意识就是世界的本原,世界随我的意识存在而存在”,原句是说:“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源自陆九渊。明朝的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也说了一句类似的话:“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我的心性中存在一切成为圣人的潜能,如果到外在的事物中去寻求成圣的条件和理则,那就彻底错了。”扩展资料陆九渊从小就聪颖好学,喜欢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他说“四方上下曰为宇,往来古今曰为宙。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如此。”万物是不真实的,只有人的意识是真实存在的。物质世界、存在或者自然界都只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只是存在于人的感觉、概念或者观念中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九渊百度百科-主观唯心主义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

【妄想】[佛学大词典]

梵语vikalpa。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据宋译楞伽经卷二举出十二种妄想:(一)言说妄想,谓计着种种妙音歌咏之声,而认为其有自性。(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之事,穷其自性,唯圣者所知,凡愚不了,仅依彼事而生言说。(三)相妄想,谓随事而起见,于一切法相,虚妄计着。(四)
利妄想,谓乐着世间种种财利,不知其物本为虚幻而起贪着。(五) 自性妄想,谓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以自为是,余皆为非。(六)
因妄想,谓于因缘所生之法,起有、无等见,妄想分别而形成生死之因。(七) 见妄想,谓于五阴等法,妄计有无、一异,起诸邪见,执着分别。(八)
成妄想,谓于假名实法上,计度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九) 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十)
不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皆先有自体,不假因缘而生。(十一)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着此与彼递相系属,无有断绝。
(十二)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之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而于此无缚解中产生计着。

 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二真实义品则举出自性、差别、摄受积聚、我、我所、念、不念、俱相违等八种妄想。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举出坚固、虚明、融通、幽隐、罔象虚无等五种妄想。[旧华严经卷五、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宋译楞伽经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佛性论卷二、注维摩诘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三、卷五]


何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自心现量

诸行无常:是指一切法皆是生灭无常相,缘起则聚,缘灭则散,幻化无常,无真实性。就是说生活是不断变化的,一切都是无常,不要执着在无常的幻法上,被名利心、得失心搞得神魂颠倒。
诸法无我:诸法如幻,生灭无常。故应远离一切生灭相,心不执着于诸法,是名诸法无我。就是说要远离人我执、法我执,自心清净,无诸烦恼。
缘起性空:缘起就是随缘生灭,无真实性,故说性空。都是幻有,本自空寂。就是大家周围一切事事物物都是无常的,不要为得失利益,起烦恼心。
自心现量:这是唯识的现量实证,于相离相。就是生活中,见财色名食睡,不起贪嗔痴心。
这些语句,其实是很精深的,涉及到般若、唯识。如果你能懂,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如果不全懂,先慢慢打基础,慢慢修。


上一篇:豆粨

下一篇:餐饮管理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