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

时间:2024-06-07 07:28:17编辑:阿星

当什么意思

一、当的释义:1、任,担任:充~。担(dān )~。2、掌管,主持:~家。~权。~政。3、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4、面对着:~面。~机立断。二、拼音:dàng三、部首:彐四、笔画:竖、点、撇、横折、横、横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每当[měi dāng] 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2、上当[shàng dàng] 受骗吃亏。3、适当[shì dàng] 合适;妥当:措辞~。~的机会。由他去办这件事再~不过了。4、恰当[qià dàng] 合适;妥当:这篇文章里有些字眼儿用得不~。事情处理得很~。

当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1、充任,担任:充~。2、掌管,主持:~家。3、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4、面对着:~面。当的部首:彐。拼音:dàng、 dāng。笔画:竖、点、撇、横折、横、横。相关组词:1、当年[dàng nián] 时间词。本年;同一年:这个工厂~兴建,~投产。2、当地[dāng dì] 人、物所在的或事情发生的那个地方;本地。3、当下[dāng xià] 就在那个时刻;立刻。4、当代[dāng dài] 当前这个时代。5、当中[dāng zhōng] 正中。

秦始皇在位多少年?


秦始皇嬴政,公认的千古一帝,13岁继承王位,49岁病死,总在位37年,其中皇帝位11年。前247年,13岁即秦王位。前238年,22岁开始亲政。前221年,39岁统一天下。前210年,50岁去世。前207年,秦朝灭亡。秦始皇在位37年,其中,在秦王位26年,在皇帝位11年。其一生成就主要有: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皇帝,废分封制,立郡县制,创立皇帝制度,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南平百越,北却匈奴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千古一帝,姓赢,名政,公元前259出生于赵都邯郸,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公元前210年于沙丘驾崩,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

秦始皇在位多少年?


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嬴政,公认的千古一帝,13岁继承王位,49岁病死,总在位37年,其中皇帝位11年。查阅司马迁《史记》描述,秦始皇在11年时间里,竟然出巡了5次,要知道当时可没有便利的交通,一次出巡需要耗时很久。死亡之谜秦始皇的死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等处,死因已明,无可置疑。发现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和出言“今年祖龙死”的“仙人”。然而由于一路劳顿,秦始皇到平原津(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赵高奉命写遗书,给受命监军河套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与丧命咸阳而葬。”信还未发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宫(河北邢台市广宗附近)。

武则天当了多少年皇帝

  15年。武则天是唐朝至武周时期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武则天共在位15年。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武则天当了多少年皇帝

武则天当了几年皇帝?   655 年,立为皇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样看来是一共当了15年女皇帝,但是实际掌控朝政是从当皇后开始的,所以一共是50年。   武则天生平   1岁,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父,武士Γ年48岁,任工部尚书,判六曹尚书事。母,杨氏,年46岁。异母兄元庆、元爽稍长,姐一人尚幼。   3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其兄建成、弟元吉。初七,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初八,高祖李渊传位于太子李世民。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为太宗。封武士ξ豫州都督。   5岁,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诞生。袁天罡为武相面,关、望云埔等传说。   12岁,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初六日,高祖死于长安大安宫垂拱殿。武士υ谕吹扛咦嬷谢疾∩硗觯享年59岁。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于陕西三原献陵,庙号高祖,与太穆皇后合葬。之后,与母亲杨氏回文水葬父。   14岁,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χ女美丽聪明有才华,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   16岁,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有州府358,县1551。高句丽、新罗、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长相继遣使朝贡。   20岁,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为太子。   23岁,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太子李治处理。此后,太子隔日听政,朝罢,入侍药膳,武与太子开始接触,两人同在太宗身边侍疾。   25岁,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太宗作《帝范》12篇,赐太子李治。   26岁,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诏长孙无忌、褚遂良辅佐太子李治。太宗驾崩。二十八日,武自诟幸邓鲁黾椅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为高宗,时年22岁。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于昭陵,与长孙皇后合葬。   27岁,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见到武住N涫峡奁,高宗伤感落泪。王皇后暗示武氏留长发,并劝皇上接其回宫。   28岁,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兹牍,为一般宫女,在王皇后身边。   29岁,永徽三年(652年)七月初二,立李忠(即陈王忠)为太子。十二日,户部奏:全国有户380万。武咨长子李弘。   30岁 ,永徽四年 (653) 冬 武 生下长女安定公主才一月之际就夭折。   31岁,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封武孜昭仪。三月十四日,唐高宗应武之请求,加赠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Φ13人官。六月,王皇后的舅父看出皇后宠衰的现实,自请罢官,改封为吏部尚书。十二月十七日,高宗离京师谒昭陵,武从行,生次子李贤于途中。   32岁,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字《内训》一篇。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为“厌胜”事发,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宫,后舅罢知政事。此时,在皇后废立问题上朝臣分为两派: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拥护立武则天为后。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十一月初一,举行隆重的册立皇后仪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长朝皇后于肃仪门。初七,追赠武后父武士ξ司空。武后处死王皇后、萧淑妃。   33岁,显庆元年(656)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为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赠武后父武士ξ司徒,赐爵周国公。三月十七日,武后祀先蚕于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与武后在安福门楼观玄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自魏晋以来,佛事活动从无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后制《外戚诫》献于朝。十一月初五,武后生第三子李显于长安。   34岁,显庆二年(657年)二月十二日,封李显为周王。   36岁,显庆四年(659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以皇族与后族为第一等,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刊入士流。七月,杀长孙无忌及柳]。九月,高宗下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127个,全国疆域进一步扩大。   37岁,显庆五年(660年)正月,高宗与武后及太子在东都洛阳过春节。二十三日,离洛阳到并州。二月初十、至并州。十五日,会见随从官员、诸亲及并州官属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后宴请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宴妇人于内殿。初八,高宗讲武于并州城西,引群臣阅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后一行离并回东都。十月九日,改封武后母代国夫人杨氏为荣国夫人,品第一。高宗初患风眩病,委武后处理部分政务,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都符合高宗旨意。   38岁,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后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高宗采纳并下诏。四月,高宗欲亲率大军进攻高丽,武后抗表进谏以为不可,被采纳。   39岁,龙朔二年(662年)六月初一,武后生第四子李旦于蓬莱宫含凉殿,于殿内作佛事,供玉像。七月初一,以皇子李旦满月,大赦天下,赐宴三日。   41岁,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西台侍郎上官仪谋废皇后失败下狱。十三日,杀上官仪等,赐废太子忠死。此后,高宗视朝,武后垂帘于后,中外称之为“二圣”。武后生生下次女太平公主。   42岁,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武后与太子去泰山封禅,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东自高丽,西尽波斯,各国朝会者随从。又获丰收。   43岁,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之南。初二,封于泰山之上。初三,禅于社首山,武后为亚献。初五,礼毕,高宗御朝觐坛受朝贺,赦天下,改元乾封。六日,宴群臣。十九日,离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赠孔子为太师。二月二十二日,还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庙,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高宗、武后回东都洛阳。令刻《登封记号文》,立于泰山。


溥仪之后谁是皇帝?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3岁登基,61岁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1934年,在日本的控制下溥仪再次登基,成为“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直到日本投降。



扩展资料:

皇帝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

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

汉朝时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在中国,皇帝的逝世叫驾崩。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


溥仪上一代皇上是谁?


溥仪上一代皇上是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年号“光绪”。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人物评价:作为在甲午中日战后兴起的变法维新运动高潮——“百日维新”,是从光绪皇帝发布的《明定国是》上谕开始的,这已为众所公认。从而可以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和领导的变法维新运动,从宣传组织和发动到进入实际推行阶段,又是通过光绪皇帝实现的。

安禄山当了多久皇帝?


安禄山当了两年的皇帝。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安禄山经义父张守珪举荐,受唐朝当局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安禄山暗地准备叛乱,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战马有一万五千匹,牛羊也相当于这个数目。他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进朝奏请没有不答应的。他把张通儒、李庭坚、平冽、李史鱼、独孤问俗罗致身边,让高尚主持书记工作,刘骆谷潜伏在长安当情报人员,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等心腹将领从军队里选拔出来。每个月向他进献驴子骆驼战马猎鹰猎犬的人络绎不绝,百姓被弄得无以为生。

安禄山是哪个朝代哪个皇上?


安禄山是唐朝时期的伪燕开国皇帝。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天宝年间,安禄山经义父张守珪举荐,受唐朝当局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至德二年(757年),为嫡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害,谥号为剌。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成为大燕皇帝,追谥光烈皇帝。早年经历:安禄山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武后长安三年(703年)正月初一日生。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将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开元初年,安禄山跟将军安道买的儿子一起逃离了突厥人。安道买的第二个儿子安贞节任岚州别驾,把他们两个人抓回来了。

最后燕王当了明朝的皇帝没

当了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扩展资料:明成祖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神勇。郡县有遇到灾害的,就免租赈灾,荣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之国多达三十余个,国势极盛。唯独对建文帝忠臣处理过狠。朱元璋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这个内阁制度后来被西方国家所效仿,一直延续。但内阁品级不高,一般要经过翰林院庶吉士锻炼,后来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进内阁”的潜规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王朱棣

燕王的明朝燕王

燕王朱棣即明成祖(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更多详情,可参见词条明成祖朱棣。) 藩王时期 洪武三年(1370年),十岁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之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年)。 即位为帝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他对建文时逆命诸臣,残酷屠杀,大肆株连,杀方孝孺十族。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他还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李自成当了多久的皇帝?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自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李自成当了多久的皇帝?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思想主张“均田免粮”,这既是农民军的起义口号,又是一项政治纲领。这项政策客观上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渴望,因此,起义军深得人民拥护。在“割富济贫”,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的呼声中,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起来。起义军的壮大与陕西的社会环境也有着直接关系,天启、崇祯年间,陕西连年大旱,朝廷不但没有拨付分毫赈灾银两,反而加紧催收赋税,加派横征,罗掘微财,人民群众要求打破这种残酷现状的愿望非常强烈,加入起义队伍就愈发踊跃。李自成及时采纳了谋士李岩的建议,响亮提出了“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割富济贫”的口号,这与人民的愿望非常吻合,义军的声势更是空前地浩大起来。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李自成

历史上有太监做了皇帝的人吗?

太监是皇帝的奴仆,距离皇权最近,有太监因此掌控国家大权,东汉、唐朝的某些太监甚至可以主导皇帝的废立。明代太监刘瑾,常代皇帝处理国事,有“立皇帝”之称;魏忠贤更是专断国政,称号从“九千岁”一直上升到“九千九百岁”。可一遇到皇权,他们立马没戏,刘瑾被凌迟处死,魏忠贤剩下的那“一百岁”,永远也没能越过去。然而,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太监“做了皇帝”。实际上,他生前侍奉过四位皇帝,却没在位一天,所以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但他死去70年后,他的“六世孙”追尊他为皇帝,并给了“高皇帝”的帝号。这么说,他是可以算在皇帝之列的。他就是曹操的祖父,东汉大太监曹腾。胡玫导演的电视剧《曹操》里的曹腾曹腾,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太监皇帝”,也是第二位“高皇帝”(第一位是刘邦)。那么,这样一位太监为什么被追尊为皇帝呢?一、曹腾是曹氏家族崛起的奠基人曹腾发迹之前,曹家只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一个普通的小地主。西晋司马彪的《续汉书》记载,曹腾的父亲叫曹节,字元伟。这里插一句,汉魏之际有三位史书上留名的“曹节”。除了曹腾的父亲外,还有一位与曹腾同时大太监曹节,胡玫导演的电视剧《曹操》,把他说成曹腾的父亲,是不符合历史的。曹腾与太监曹节年纪差不多,同时当太监。此外,曹操有个女儿也叫曹节,后来嫁给汉献帝。算起来,曹腾的父亲是曹操的曾祖父,曹操让给女儿与曾祖父同名。因此,清代学者梁章钜考证,曹腾的父亲应该叫“曹萌”,因为繁体的“萌”字与“节”字相似,在传抄过程中才误成“曹节”的。今安徽亳州市魏武大道附近的曹氏家族墓,曹腾就埋在这里《续汉书》中说,曹萌“素以仁厚称”,即为人仁义宽厚,名声很好。《续汉书》中有他“认猪不争”的故事:曹萌邻居家的猪丢了,到曹家来找。恰好曹家的猪和丢的猪长得很像,猪主人认为曹家猪就是自家猪。曹萌没有争辩,痛快地让邻人把曹家猪赶走了。凑巧,邻家猪自己回去了,猪主人很惭愧,把曹家猪送了回去,并向曹萌道歉。曹元伟笑着把猪留下,没责怪邻人。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乡亲们都赞扬他。曹萌被称为“处士”,也就是说他读过书,但没有做官。因为东汉时还没有科举制度,也没有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主要靠世家大族的推荐,谁不推荐自己子弟呢?曹萌应该还是想出人头地,既然正途走不成,干脆让儿子曹腾去做太监,在皇帝身边,机会总是很多的。曹腾没辜负父亲的期望,进宫30多年,侍奉了4位皇帝,没有出现过失。他从最低级的黄门从官,一直做到大长秋(太监里的最高职务),秩二千石,位同九卿。汉桓帝登基后,曹腾因拥立有功,封为费亭侯,是东汉封侯的少数太监之一。同时,曹腾也聚敛了大量财富。他死后,养子曹嵩(曹操的父亲)继承了他的遗产。汉灵帝卖官时,曹嵩一出手就是一亿万钱,买了个太尉当。胡玫导演的电视剧《曹操》里的曹腾曹腾改变了曹氏家族的命运。曹腾之前,曹家只是个普通小地主。曹腾发迹后,大力提携曹氏子弟做官,让曹家成为一个时代官僚家族,奠定了曹氏家族崛起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可以说,曹腾捞到了曹家的“第一桶金”。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位:曹褒,曹腾的哥哥,三国名将曹仁的爷爷。根据出土文物和历史记载的对比,他当过颍川太守。他的墓在今安徽省毫州市谯城区魏武大道旁的曹氏家族墓群里,与曹腾的墓相邻。曹鼎,关于他的记载,《三国志》里说他是曹腾的侄子,《后汉书》里说他是曹腾的弟弟。根据曹氏家族墓群曹鼎墓出土的文物,他应该是曹腾的弟弟。另外,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现代人类学实验室李辉教授通过DNA研究,认为曹鼎才是曹操的亲爷爷——曹嵩不是夏侯氏的儿子,而是曹鼎的儿子。曹鼎当过会稽太守、河间相等职。《后汉书》记载,曹鼎任河间相时,因贪污受贿被冀州刺史蔡衍弹劾,曹腾为回护弟弟,请大将军梁冀说情,但是没成,曹鼎受到“输作左校”的处罚。史书上还记载了曹鼎的另一个孙子曹休,是曹魏名将,曹操称他为“吾家千里驹”。到了曹家的第二代,出的人物更多。第一位当然是曹腾的养子曹嵩。据也是记载,曹嵩出自夏侯氏。但《三国志》比较严谨,只说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家的孩子。曹嵩继承了曹腾的遗产,在仕途上发展顺利,后来还通过买官做了太尉,位列三公,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

中国古代太监地位如何

古代太监地位低下,古代宫里的太监,地位真的很低吗?其实不然,有的朝代甚至是宦官当政。太监是古代皇宫里的一个职位,一提到太监常常以奴仆的形象出现的,似乎大家都不会把他们当人看。实际上,不管是哪个朝代,或多或少都会有宦官威胁朝政的事情发生。太监是卖身进宫的,本身是没有什么实力了的,但是有的太监会讨皇亲国戚的喜欢从而获得官位,有的皇帝贪财好色,安于享受。将朝廷里大小事务交于贴身的太监去打理,久而久之这个宦官就成为了朝廷里的权力执行者。其中,宦官势力最大的当属唐朝,唐朝的宦官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权。有种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唐朝宦官势力达到了顶峰,皇帝都是宦官们一手扶持起来的。唐朝时军队的大权被宦官所掌控,皇帝想收回都没有办法,唐朝时有个别皇帝其实就是个“光杆司令”,真正的大权掌握在宦官的手里。宦官当政的情况在明朝时得到了扼制,明朝的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军队大都掌握在自己的身上。宦官已经混为给皇帝传达指令的角色了。太监也分为三六九等,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能成为宦官。大部分太监只是宫里打杂的佣人,每年拿着固定的俸禄,没有职位和权力。那些能掌握权力的太监大多数都是受到皇帝宠幸的太监,一般太监在当朝是兴不起风浪的,大多数是因为当朝皇帝宠幸了某个太监,然后这个皇帝没有处理好皇位的继承和权力的分配,导致这个太监拥有的权力过大,威胁到了下一任的皇位。导致后面的皇帝无法拥有真正的权力,这样太监权利就变大了。

上一篇:运营帮

下一篇:杨旻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