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齿

时间:2024-06-11 13:16:43编辑:阿星

雍齿后来结局是什么?

雍齿去世,谥号肃侯。公元前206年,大约在诸侯会师霸上的时候,雍齿以赵国将领的身份重新加入刘邦阵营,后来随同出关平定诸侯,屡立战功。汉高祖六年三月戊子,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位列开国功臣第五十七名,战功显赫,与平定侯齐受功劳相当。扩展资料:轶事典故:汉高祖六年,刘邦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刘邦说:“这些人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刘邦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刘邦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张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刘邦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邡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

雍齿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雍齿被封为什邡侯。雍齿(?~公元前192年),秦末泗水郡沛县人,原为沛县豪族。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雍齿随从。但雍齿素来轻视刘邦,在刘邦领兵外出的时候,雍齿献出丰邑投靠了魏国周巿,刘邦大怒,回兵攻打丰邑没攻下,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向项梁借兵,再次攻打丰邑,最终把雍齿打跑。后来雍齿从属赵国,再降刘邦。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恩赏功臣封为列侯,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于是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刘邦因此封雍齿为什邡侯(以封地名侯,什邡侯国在今四川省什邡市)。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雍齿去世,谥号肃侯。扩展资料:轶事典故: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刘邦说:“这些人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刘邦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刘邦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张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刘邦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邡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

为什么刘邦不杀多次背叛他的雍齿?

为什么刘邦不杀多次背叛他的雍齿?   雍齿是汉高祖刘邦手下一名大将,但是反复不定,曾多次背叛刘邦,但最终还是投在刘邦麾下。雍齿为刘邦平定天下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是刘邦统一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想杀掉他,但介于他曾立功不少,便没忍心。为什么刘邦不杀多次背叛他的雍齿?   1、邦以其立过许多战功,故未杀他;   2、不再威胁刘邦的统治,虽有功。却未功高震主;   3、为了稳定: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从阁道上看见诸将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窃窃私语,就询问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张良故意危言耸听地说:“他们在商议谋反!”刘邦大吃一惊,忙问:“天下初定,他们何故又要谋反?”张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这些人才争得了天下。现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时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您所仇怨的人。现在朝中正在统计战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这些人怕您不能封赏他们,又怕您追究他们平常的过失,最后会被杀,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刘邦忙问:“那该怎么办?”张良问道;“您平时最恨的,且为群臣共知的人是谁?”刘邦答道:“那就是雍齿了。”张良说:“那您赶紧先封赏雍齿。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了,自然就会安心了。”于是,刘邦摆设酒席,欢宴群臣,并当场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催促丞相、御史们赶快定功行封。群臣见状,皆大欢喜,纷纷议论道:“像雍齿那样的人都能封侯,我们就更不用忧虑了。”张良此举,不仅纠正了刘邦任人唯亲,循私行赏的弊端,而且轻而易举地缓和了矛盾,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动乱。   他这种安一仇而坚众心的权术,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雍齿曾多次背叛刘邦,为何刘邦依然让他封侯拜相?

雍齿是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老臣之一,只不过雍齿不是个好手下,在刘邦伟业未成之前,这货就反水投靠他人麾下,让刘邦处境艰难。后来刘邦得了天下,这货原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局,结果因为功臣们在分封上,对刘邦意见不小,张良献计要刘邦厚赏他最恨之人,这样就能笼络功臣们,打消刘邦与功臣们之间的嫌隙。在混乱的三国时代,涌现出许多光辉的英雄,他们的事迹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诸葛亮是三国中最完美的英雄,这一方面得益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风靡,另一方面也是诸葛亮在人、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原因。但以德高望重、治法严明著称的诸葛亮,有时未必能包罗一切,最典型的就是赦法。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连爱都要和马苏去杀,但为什么纵容法是霸道呢?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诸葛亮一生行为的基本原则,也就理解了诸葛亮侯爵托起蜀汉的艰辛。背叛但还是会重用。由于刘备义陵失去了许多青年才俊,马苏的存在让诸葛亮更加珍惜。马谡的哥哥死于夷陵,诸葛亮对马谡特别好,因此,在诸葛亮出征期间,马谡有机会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按照马本人的说法“公电视之子在此犹,明之父在此见明”。如此亲密的关系,诸葛亮对马苏寄予厚望。马苏犯了一个错误。诸葛亮依法惩治犯罪,这符合他自己的原则。刘备入川后,法正是最得力的谋士,为刘备攻克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益州亲刘派的代表人物,因其出色的才能,得到了刘备的高度认可。因此,在刘备的庇护下,法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法政总是报复性地报复人,喜欢报个人的仇。“当涉及到一顿饭的美德和报复性的委屈时,他一直在报复,未经允许杀死和伤害了几个人。”对于一向高贵的诸葛亮,坚持法治的诸葛亮,此时却无法处置法。虽然当时有人弹劾法政,但“法政在蜀郡太衡,将军应激励公,压制卫府”。但诸葛亮并没有选择对付法政。

雍齿和刘邦是什么关系?


同乡刘邦和雍齿是同乡,虽然二人都是沛县人,但雍齿却是当地的一位豪侠,而刘邦只是一名混迹于市井的小混混。从骨子里雍齿就看不起刘邦,但在陈胜吴广起义以后,刘邦就带领着手下兄弟,扛起大旗走上了反秦的道路。不久后作为势力小人的雍齿就凭借着同乡的关系,攀附上了刘邦。当时正是刘邦刚刚起事的时候,雍齿作为第一批跟着刘邦的老人,在加上是同乡,自然很受信任,于是刘邦就把自己打下的第一个城池“丰”留给雍齿来看守,自己带着军队继续进行着反秦大业。雍齿的相关事迹在刘邦率军于薛城与前来围剿的秦军浴血奋战时,雍齿却是在魏王的一个手下周市的威逼利诱之下抵抗都不抵抗就投降了魏国,这样的举动给了在前线作战的刘邦很大的打击,刘邦立刻率军回来要夺回“丰”,但是却是久攻不下,只能无奈离开。雍齿此番作为,可是让刘邦恨之入骨。刘邦火速回军夺取丰邑,然而数次攻城下来刘邦都没有成功。心中万分焦急的刘邦无奈只能从项梁处借兵五千,又从砀郡募兵五千,这才将丰邑攻打了下来。随后让人意外的是,刘邦捉到了雍齿却没有杀了方,而是选择放了他。

雍齿和刘邦是什么关系 刘邦为何不杀多次背叛他的雍齿

  雍齿出生年月不详,秦末汉初泗水郡沛县人,原为沛县世族。雍齿是刘邦的同乡,《史记》上记载他“出身豪强”。人品一向不错的刘邦,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交上这么一个小人。雍齿是一个例外,用 *** 无赖来形容雍齿也是十分贴切的。   雍齿与刘邦的关系   历史上任何一个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帝王都不能容忍在开战之初,自己内部出现叛降敌军的行为,刘邦也不例外。在《史记》之中记述较详的义军初起时的将领包括曹无伤和雍齿等人。在了解雍齿之前我们先来看下曹无伤的轶事。曹无伤在起兵之初就跟着刘邦的,应该说也是一位老干部,英勇善战。   薛城之战,曹无伤冲锋在前,活捉并斩杀了泗水郡守, 后又随刘邦西征入关灭秦。然而在“鸿门宴”上,曹无伤却背叛了刘邦,当刘邦得知此消息,便立即击杀了曹无伤。同样,雍齿也是这样,“雍齿降魏”,这丰县可是刘邦起义军的老巢,后方根据地,大量的起义军将领的老家都在这地方,心腹之地,交与雍齿防守,由此可见刘邦对雍齿很看重也很信任,但是雍齿在刘邦走后没多久,就被魏国人说降了。刘邦听到后勃然大怒,立马把自己的军队调回丰县,对付雍齿。   “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沛公怨雍齿及丰子弟叛之,……,还收兵聚留,引兵攻砀,三日乃取砀,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攻下邑,拔之,还军丰。”从太史公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刘邦火急火燎赶回去夺取丰县,却数次攻城都没有成功,心里自是十分焦急的,后又从项梁处借兵五千,在占领砀郡得兵五六千,这才总算把丰县给打下来。让人惊讶的是,刘邦这次并没有杀雍齿,反而放了他。   雍齿在刘邦这里逃走后,又来到了项羽的麾下,他觉得看项羽还有几分帝王之相,应该是个不错的君主,可是没过多久,项羽最后也败在了刘邦的手下,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大圈后,命运又安排刘邦和雍齿见面了,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说的就是两人吧。雍齿这次栽在刘邦的手里,大家都觉得雍齿此次可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咯,必死无疑啊。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刘邦因念在雍齿多次战功,不舍杀还是放了他。   刘邦不杀雍齿之因   看到这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替刘邦感到愤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又放过他了?我们回顾下雍齿为汉军所做的贡献。   雍齿的家境背景本是世家大族,所以自我感觉非常好,总觉得高人一等,打心眼里看不起刘邦。秦二世元年,因形势所迫的雍齿随刘邦起兵反秦,此间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这使得刘邦对他很是信任。不否认雍齿确实很勇武,帮刘邦打下许多重镇。但是雍齿数次背叛刘邦,实在是很卑鄙的行为,为什么雍齿多次背叛,刘邦都不杀他,除了雍齿的战功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一开始不杀可能看到雍齿的战功的面上,考虑了一下为稳定军心,所以不杀还封了他。后来不杀,是因为没心思也没时间,急于应对战事焦灼的楚汉之争。这两次都让雍齿钻了空子,逃过了被杀的命运。   那建国后刘邦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本来刘邦对雍齿就是极其厌恨的,对他行赏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那么稳固基业的汉王为何又不趁此机会杀了雍齿?雍齿在后来对刘邦来说如蝼蚁般不值一提,反正留着他也无碍,懒得理他。天下人都知道雍齿是个叛徒,让他受尽天下人的诟骂也是不错的。   公元前201年,刘邦封雍齿为什方肃侯,食邑2500户,治地今什邡雍城。封雍齿为侯以堵众人的非议,这也是不杀雍齿的重要原因。刘邦此人的确心胸宽广,他的眼界要比项羽高,所以楚汉争霸,汉王胜出。


雍齿是怎么去世的?


老死或者病死雍齿(?~公元前192年),秦末泗水郡沛县人,原为沛县豪族。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雍齿随从。但雍齿素来轻视刘邦,在刘邦领兵外出的时候,雍齿献出丰邑投靠了魏国周巿,刘邦大怒,回兵攻打丰邑没攻下,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向项梁借兵,再次攻打丰邑,最终把雍齿打跑。后来雍齿从属赵国,再降刘邦。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恩赏功臣封为列侯,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于是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刘邦因此封雍齿为什邡侯(以封地名侯,什邡侯国在今四川省什邡市)。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雍齿去世,谥号肃侯。雍齿封为侯爵原因张良把诸将的忧虑告诉刘邦,并劝他为了稳定局势的考虑,尽快册封最痛恨的功臣为侯,以其作为榜样,让诸将消除顾虑。刘邦思虑再三,觉得雍齿是再恰当不过的人选,于是马上下诏封他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诸将看到连雍齿都获封为侯爵时,纷纷拍手相庆,此后便不再抱怨、恐惧。不久,诸将根据功劳的大小,陆续得到高低不等的爵位、封地。雍齿从没想到自己能被封为侯爵,因此得到任命后,便兴冲冲地携妻带子赶往什邡就封,并在那里安享富贵、安稳的晚年。雍齿就封9年后薨逝,时在汉惠帝三年(前192年)。雍齿死后,子孙世袭爵位,直到曾孙雍桓担任什邡侯时,因为不肯从军征讨南越,再加上所筹酎金不符合朝廷献祭的标准,因此被削除爵位,时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

雍齿在历史上的原型是什么 雍齿最后是怎么死的

  雍齿是刘邦所有追随他的好友当中最坑他的一个,甚至都不知道该不该用朋友来称呼,他和雍齿之间的关系。说到这个雍齿,两人都是沛县的老乡,有句戏谑之言说:“老乡见老乡,背后放冷枪。”雍齿完美诠释了这个俗语的深层含义。   出生于公元前192年的雍齿,原为沛县世族。公元前209年,刘邦扛起反秦的大旗,雍齿随从。但是这个雍齿跟随刘邦反秦不假,只是此人向来看不起刘邦,在雍齿的眼里,刘邦不就是一市井的小混混么,他凭什么能够领导大家走上革命的道路,谅他也没这个能耐。   心高气傲,脾气又不怎么好的雍齿,做事比樊哙还鲁莽冲动,有的时候连樊哙本人也看不下去,雍齿就是个渣男啊,可是刘邦还是把他收到自己的麾下,为己所用,并且委以重任。   秦二世二年,刘邦和秦军打得热火朝天,秦军的军队来势汹汹,围攻刘邦在丰邑(今丰县)。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后,刘邦打败了秦军,对雍齿十分信任的刘邦,命令雍齿驻守丰邑,要知道,丰县这个地方,是刘邦义军的根据地,义军巢穴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而且此地也是义军大将们家庭成员的所在地,重中之重。   原魏国旧贵族,陈胜的部将周市,受命以复辟魏国收复魏国旧地为名,突然兵临刘邦故里和义军根据地“丰”之城下,因为秦朝统领六国时间并不长,所以旧贵族在他们的故国百姓中还有一定势力和影响。于是旧贵族们便急不可耐地回到曾属于自己的地盘。   此时魏国人周,也效仿其他旧贵族,采取诱降及威逼的两手策略对付雍齿。这就是发生在秦末汉初的最著名的“周市围丰”事件。雍齿这个小人,经不住诱惑,刘邦刚走,雍齿就被魏国人周(音拂)诱反,好不容易打下的丰县,就让雍齿拱手让给了别人,刘邦知道此事后是勃然大怒。   气急败坏的刘邦只好又匆匆收兵,急忙赶回自己的后方阵地,把这个卑鄙的雍齿给收拾了。领兵回来攻打雍齿,居然两次都没攻打下来,直至后来刘邦在攻占砀郡,得兵五六千人,加上项梁所助兵卒五千,集结足够的兵力才重回丰县攻打雍齿,终于将雍齿给擒获。而恰巧这个时候魏国也被秦军所击败,魏王自杀,魏国彻底被打败。   顿感大事不妙的雍齿,一路逃过刘邦的追杀逃到了赵国,投奔赵将张耳。后来,赵国被秦国军队所困,多亏项羽楚军得以解围,雍齿一看项羽是个人才,人多势众很有实力的样子,又改投项羽的门下。   天下的事情总是有太多的机缘巧合,历史不乏偶然现实也总爱开玩笑,雍齿是投奔这个投靠那个,换来换去,最后还是回到了刘邦的手里。在刘邦和项羽的一次交战中,项羽的楚军不敌刘邦的军队,雍齿也就降汉,重归刘邦。   后来刘邦成为皇帝,大封自己比较喜欢的人和一些同姓的亲友,此时,有一些人开始窃窃私语了,在私底下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刘邦拿着分封这件事很头疼,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候张良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张良问刘邦自己最讨厌的人是谁,刘邦如实回答此生最恨的就是雍齿了,张良劝刘邦要先封雍齿,以示群臣。刘邦不解,张良又解释到:你想你连天底下,最厌恨的雍齿都重赏了,其他人的心里肯定也是大有期待的,相当于给众人吃了颗定心丸,当众人都对自己的封赏无比期待又满意。刘邦一天觉得说的很在理,事后也的确被封了个什邡侯。   雍多次叛刘,因战功多而不忍杀,公元前201年,刘邦封雍齿为什方肃侯,食邑2500户,治地今什邡雍城。雍齿呢,真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三番两次背叛刘邦却没有被杀,不仅加官进爵还封了一个地方做小王。试想刘邦是以怎样的心情签发这个通知的,雍齿接到圣旨恐怕是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后,汉惠帝三年雍齿卒,葬于城西,有雍齿祠。   汉高祖最痛恨的人,竟然安然无恙在封地上做了好些年逍遥的什邡王,相反刘邦身边曾经最交好的人却惨死在刘邦的手中,不得不感叹天意作人啊!


刘邦为什么要封雍齿为侯呢

这个行为可以说是千金买马骨的行为,刘邦虽然痛恨雍齿,但是他也正可以利用这份痛恨来稳住群臣,之所以第一个封他为侯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其他人免去忧虑,并不是表里不一而是大智慧。刘邦拿下天下可以说是少不了他们一群老兄弟的帮助,没有那些人的帮助啊,刘邦自己孤掌难鸣,早就被项羽杀掉了,当刘邦拿了天下之后,最先做的就是论功行赏,这是很多天子都会做的收买人心的举动,但是当时很多人都非常的慌乱,也有很多的忧虑。当时楚汉战争刚刚结束,刘邦看见一群将领围在一起,私底下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害怕封地不够,然后刘邦找个借口把他们都杀了,就不用分封了,所以就聚在一起,准备造反。刘邦听了这个消息非常的恐慌,因为这群人如果造反的话,自己恐怕挡不住,他去问谋士自己应该怎么做谋士告诉他,你最恨谁就先分封,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稳定下来。刘邦当时最痛恨的应该是雍齿,雍齿多次背叛刘邦,最后虽然罢手言和,但是在这些功臣中刘邦肯定是最痛恨雍齿的,于是刘邦第一个封雍齿为侯,并不是因为刘邦表里不一,而是为了稳住当时将领们的人心。果然大家都听到了刘邦封雍齿为侯一个个也都不提心吊胆了,因为他们认为就连雍齿都封侯了,自己等人肯定也不会落下的,所以就熄灭了造反的心。

雍齿是谁呀 谁知道哦

雍齿   雍齿
雍齿(?-前192),沛(今江苏沛县东)人。中国西汉初年武将。   出身豪强。秦二世二年(前208),随刘邦起兵反秦。秦军围攻刘邦于丰邑(今丰县)。刘邦打败秦军后,命雍齿具驻守丰乡。雍齿经魏国人周巿(音拂)诱反,遂行背叛;几经反复后,再次归向刘邦[1],邦以其立过许多战功,故未杀他。   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封雍齿为什邡肃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位次居五十七。   汉惠帝三年(前192)雍齿卒,葬于什邡治西郊(元石公社箭台大队)。他的第三代(曾)孙雍桓,袭爵终侯。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九月,发夜郎兵,下牂牁,会番禹。终倨不肯从军击南越;又因所筹酎(音宙,醇酒)金和献祭事不合要求。被削掉侯位,计其后代先后在什邡世袭共八十九年。   治西雍齿墓前有雍齿祠,于上世纪毁。其墓在六十年代土改时被平为农田


雍齿怎么读

雍齿读音:yōng chǐ雍齿:秦末泗水郡沛县人,原为沛县豪族。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雍齿随从。但雍齿素来轻视刘邦,在刘邦领兵外出的时候,雍齿献出丰邑投靠了魏国周巿,刘邦大怒,回兵攻打丰邑没攻下,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收编砀县兵马再次攻打丰邑,又没打下。最后向项梁借兵,第三次攻打丰邑,最终把雍齿打跑。 后来雍齿从属赵国,再降刘邦。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恩赏功臣,大封列侯,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于是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刘邦因此封雍齿为什邡侯(以封地名侯,什邡侯国在今四川省什邡市)。封侯典故:汉高侯。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从楼阁复道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刘邦说:“这些人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刘邦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刘邦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张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刘邦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邡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

雍齿是谁,刘邦为什么恨他又封赏他?

雍齿是谁,刘邦为什么恨他又封赏他?   楚汉争霸,项籍在垓下打败后,刘邦一统江湖。分别先续了秦王朝的郡县制和分封制。一口气封了廿几个大功臣,后面其余的每日争功不休,并且没有多少俗地分封了。有一天刘邦和张良两个人散步,看到一些将士围在一起议论纷纷。然后刘邦问张良,他们在讨论什么?张良说,它们准备起火造反。刘邦惊讶说,为什么呀?   张良解析道,陛下靠这些大臣夺取了天下,现在当了天子,而所封功臣都是平时所亲近的人,所杀的都是平生的仇怨者,大臣们既怕得不到封赏,又怕因平生的过失被杀。刘邦忧虑地说,那可怎么办呢?张良建议刘邦找一个平生最恨而群臣又都知道的人,先封了他,以安群臣。   雍齿简介:刘邦大事不糊涂。于是,即刻置酒,封雍齿为什邡肃侯,食邑2500户,。群臣都高兴地说,雍齿都能封侯,我们就不必忧虑了!于是,一场因封侯引起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雍齿做了十二年什邡肃侯,死后葬什邡旧治西郊。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其后人触犯刑律,爵位继承权被剥夺。前后共89年。   雍齿简介:对于雍齿刘邦心中非常怨恨,但在打江山阶段为了瓦解敌方阵营,况且又是用人之际,故忍了下来。没想到,后来竟然不得不对他先行赏赐。其中心点都是为了建立政权,巩固统治的政治需要。刘邦未必大度,这是一种精心的算计。   刘邦没有杀雍齿,他也在刘邦关键的时候,算是帮了刘邦一把,自己也因祸得福地被封侯。不过,这都是张良的计谋造成的。但这事情还没有完,刘邦一直耿耿于怀。后来在征讨淮南王英布经过沛的时候,与他的父老乡亲置酒高会,使沛的老百姓得到极大的满足。雍齿简介:于是,沛的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封未得,唯陛下哀矜。刘邦说:丰者,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以其为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顾请之,乃并复丰,比沛。所以说,因为雍齿,刘邦一直嫉恨着丰的老百姓,不是因为沛的老百姓哀求,我才懒得再去理你们!刘邦是这样想的。   雍齿简介:雍齿是怎么死的?   到了汉惠帝三年(前192)雍齿病死,葬于什邡治西郊,雍齿的第三代孙子雍桓,袭爵终侯。   直到汉武帝年间,发夜郎兵,他的后代犯了错误,被剥夺侯位,算起来他们家一共世袭了爵位89年。快一个世纪了。


雍齿是什么时候死的?

雍齿去世,谥号肃侯。公元前206年,大约在诸侯会师霸上的时候,雍齿以赵国将领的身份重新加入刘邦阵营,后来随同出关平定诸侯,屡立战功。汉高祖六年三月戊子,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位列开国功臣第五十七名,战功显赫,与平定侯齐受功劳相当。扩展资料:轶事典故:汉高祖六年,刘邦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刘邦说:“这些人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刘邦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刘邦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张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刘邦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邡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

什么时候雍齿死的

雍齿去世,谥号肃侯。公元前206年,大约在诸侯会师霸上的时候,雍齿以赵国将领的身份重新加入刘邦阵营,后来随同出关平定诸侯,屡立战功。汉高祖六年三月戊子,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位列开国功臣第五十七名,战功显赫,与平定侯齐受功劳相当。扩展资料:轶事典故:汉高祖六年,刘邦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刘邦说:“这些人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刘邦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刘邦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张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刘邦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邡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

刘邦不杀多次背叛他的雍齿,你有哪些了解?

按照《史记》和《汉书》的记载,雍齿应当只背叛过刘邦一次,但曾多次“窘侮”刘邦,刘邦也曾想过要杀雍齿,最终却没有痛下杀手,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雍齿背叛刘邦时却未被刘邦诛杀,当是因为雍齿跑得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消息传到沛县之后,沛令意欲以沛县响应陈胜,但萧何、曹参等人指出,沛令为秦吏,靠秦廷方能驾驭沛县百姓,一旦不再依靠秦廷,沛县百姓一定不会听从沛令的号令。在萧何、曹参等人指出问题所在后,又给沛令出了一个主意,让沛令召回在外流亡之人。流亡者有势力,百姓恐惧,不敢不听从,沛令不依靠秦廷而依靠流亡者,仍旧可以驾驭沛县百姓。沛令以为萧何、曹参的主意很好,便派樊哙去召刘邦,刘邦回到沛县,沛令又变卦了,抓捕了萧何、曹参等人的家人,紧闭城门,萧何、曹参等人裸身出沛县,与刘邦会和,刘邦用计,鼓动沛县百姓诛杀了沛令,夺取沛县,沛县豪吏如萧何、曹参、樊哙等均听从刘邦号令,雍齿等沛县豪杰也主动或被动地成了刘邦的属下,刘邦也率领丰沛子弟开始在沛县周围攻城略地。秦二世二年,秦泗川监率兵围困丰邑,刘邦主动出丰邑迎战,两天,刘邦大获全胜,刘邦又命令雍齿守卫丰邑,自己率兵奔赴薛地,与秦泗州守打了起来,秦泗州守不敌刘邦,被击杀,刘邦则继续攻城略地。正当刘邦在外大杀四方之时,雍齿在丰邑接到魏国相国周巿的招降书,雍齿早就不愿在刘邦麾下效力了,见有一颗看上去更强大的大树可以依靠,雍齿果断地投了魏国,并为魏国守卫丰邑。正在外作战的刘邦得到消息,率兵赶回丰邑,但却未能攻下丰邑,刘邦也病了。病了的刘邦回到沛县,怨恨丰邑百姓追随雍齿背叛自己,思索如何再拿下丰邑,听说景驹已被立为假楚王,便想着去找景驹借兵,去借兵的路上,刘邦遇到了张良,也攻下了更多的城池,收编了更多的军队,重新杀回丰邑,仍旧夺不下丰邑。刘邦只好重拾借兵的想法,这回借到了项梁头上,项梁给了刘邦五千兵马,五个将军,刘邦率领自家队伍和项梁借的兵将攻打丰邑,雍齿不敌刘邦,丰邑被刘邦拿下。刘邦拿下了丰邑,为何没有诛杀雍齿呢?《汉书·高帝纪》记载说,“雍齿奔魏”,也就是说,雍齿在丰邑被拿下之前,率领亲信逃了出去,往魏国逃去了,这也是战争时的常态,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就赶紧逃,换个地方东山再起。雍齿在魏国应该也没待多久,按照《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雍齿在秦二世三年以赵将的身份再次追随刘邦平定诸侯。也就是说,大概是在魏王咎烧杀自焚后,雍齿又从魏国跑到了赵国去,在赵国被章邯、王离等秦将围困后,雍齿又脱离了赵国,转投到“故人”刘邦的麾下。其次,雍齿再次转投刘邦麾下却未被秋后算账,原因有三。雍齿再次投奔刘邦,刘邦为何没有跟雍齿算当年背叛自己的账?从《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来看,雍齿当年在丰邑背叛刘邦,应当是整个丰邑的百姓都追随了雍齿的,这也是刘邦三翻四次攻丰邑却不能取的原因——自己队伍中的兵将和自己一样,很多与丰邑人沾亲带故,就算刘邦下了死命令,这些兵将在执行时也会大打折扣,刘邦本人也投鼠忌器。为什么整个丰邑的百姓都甘心情愿地追随雍齿而非刘邦呢?大概跟刘邦的出身有关,刘邦是其父刘太公的庶子,在家就不受重视,父亲经常批评他,认为他不如他二哥,他后来也是离开丰邑,到沛县去打拼,在沛县,刘邦则是如鱼得水,不但有萧何、樊哙、夏侯婴、任敖等一群好朋友,还先后娶了曹氏和吕雉,沛县子弟听说过刘邦身上的种种神迹,都争先恐后地想要依附于刘邦。也许是因为整个丰邑百姓都背叛了刘邦,刘邦才不得不放雍齿投奔魏国,如果刘邦不放雍齿一马,就相当于和整个丰邑百姓为敌,这对于立足未稳的刘邦来说,是危险的。换言之,刘邦没有像诛杀曹无伤那样诛杀雍齿,也没在雍齿可能出逃的路上设伏,是基于刘邦立足未稳的现实。为什么雍齿以赵将身份投靠刘邦之后,刘邦也没对雍齿秋后算账呢?第一个原因是,刘邦已经基于曾经立足未稳的现实放过雍齿一回,雍齿背叛刘邦那事就算翻篇了;第二个原因当是刘邦正在用人之际。秦二世三年,刘邦已经是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但与项羽比起来,刘邦还不够耀眼,刘邦若想在日后做得更大更强,就必须招揽更多的人才,张良那样运筹帷幄的能人是人才,雍齿这种“有力”的悍将也是人才,是人才,刘邦就会照单全收。当雍齿以赵将的身份来降,如果刘邦选择杀掉雍齿,那就等于断送自己招收人才之路,少一个雍齿的影响倒是不大,但若因杀了一个雍齿而使更多人才不能来,损失可就大了,因此,刘邦必须留着雍齿,留着雍齿既是留着雍齿来用,也是使自己招收人才的路更宽广更顺畅。为什么天下大定之后,刘邦也没对雍齿秋后算账呢?按照《史记·留侯世家》的记载,刘邦对张良说,“为其功多,故不忍”,由此可知,雍齿在再次追随刘邦之后,立下了很多功劳,刘邦念雍齿功劳多,所以虽然有杀雍齿之心,但却始终下不了手,这也是刘邦作为帝王的仁慈,有功者不杀。综上所述,雍齿背叛了刘邦,但却没有像曹无伤那样被杀,一共有四个原因。第一,雍齿跑得快,在丰邑被刘邦拿下时就跑魏国去了;第二,当年背叛刘邦的可不只雍齿一个,刘邦若杀雍齿就是与整个丰邑为敌,这对立足未稳的刘邦来说,非常不利;第三,雍齿再次投奔刘邦之时,正值刘邦用人之际,刘邦若杀雍齿,不只损失一名悍将,更是留下不能容人的恶名;第四,天下大定之后,刘邦没有诛杀雍齿,是因为雍齿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多战功,刘邦不忍心诛杀他。

上一篇:北京北京mv

下一篇:浙江企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