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驿站

时间:2024-06-23 12:00:04编辑:阿星

国人驿站是做什么的?

国人驿站是深圳市壹网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投资创立的全国首家电子商务创业综合服务平台。致力于帮助有网络营销意识的个人创业者快速获取货源、搭建独立网上商城、管理运作网络销售渠道、达成创业理想并获取丰厚利润。   
平台组建各行各业商家联盟以达到资源共享。   
平台为用户提供独立网上商城系统(分销商系统、供应商系统、代理商平台)。   
平台为分销商提供一手货源,中间无差价,更多互联网热销货源种类仍在不断增加中。   
平台为分销商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营销策略指导、顶级域名注册、网络广告设计、短信提醒、推广服务等等。


驿站是做什么的?

驿站的意思是指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在现代,被作为一些公路旅馆等中转站的代名词,还有生活中存放物件的地方也可称为驿站,如菜鸟驿站、妈妈驿站。周朝时,朝廷设立邮驿,到唐朝邮驿拓展到全国,约有1639个驿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相隔3000里的路程,只需要6天就能送到。由来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汉代开始就设有“驿传”制度,但没有“驿站”一词。“站”来自蒙古语jam(一说此词源于汉语的“驿马”),也作“站赤”(jamcin),在元代时开始普及。正因此字是蒙古语读音,到明初,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将通用的“站”字改称“驿”。但沿用成习,“驿站”连称也已成为百姓的常用短语。

有关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

  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

  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

  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

  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凤凰。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

  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建立在巴黎和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

  在这些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在水平横杆的两端安有两个垂直臂,也可以转动。

  这样,每个塔通过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

  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该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古代通信
【概述】

在远古时候,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邮驿通信逐渐完备起来。
三国时期,曹魏在邮驿史上最大的建树是制定《邮驿令》。
隋唐邮传事业发达的标志之一是驿的数量的增多。
我国元朝时期,邮驿又有了很大发展。
清代 邮驿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邮”和“驿”的合并。
清朝中叶以后,随着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就逐渐被淘汰了。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钟楼矗立着。那时人们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国王托来美二世菲莱戴尔夫之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罗斯岛上修筑灯塔,高达85米,日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的标志。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302年毁于地震。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灯塔,至今已两次重建,现存的建于1611年。
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莱戈恩灯塔至今仍在使用。这座灯塔是建于1304年,用石头砌成,高50米。美国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顿灯塔。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力灯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软地基上建造灯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气体闪光灯塔。1850年,全世界仅有灯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航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建立在巴黎和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在这些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在水平横杆的两端安有两个垂直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通过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该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信号旗】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等。

【旗语】

在15-16世纪的200年间,舰队司令靠发炮或扬帆作训令,指挥属下的舰只。1777年,英国的美洲舰队司令豪上将印了一本信号手册,成为第一个编写信号书的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记"字母,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语字母。1805年,纳尔逊勋爵指挥特拉法加之役时,在阵亡前发出的最后信号是波帕姆旗语第16号:"驶近敌人,近距离作战。"
1817年,英国海军马利埃特上校编出第一本国际承认的信号码。舫海信号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状各异:有燕尾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颜色和图案也各不相同。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0-5-6 17:48 | 检举
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珦下了监狱。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幽王,替褒珦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音sì)。

幽王得了褒姒,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释放了。他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心情闷闷不乐,没有开过一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怎么也笑不出来。

周幽王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有个马屁鬼叫虢(音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骊音lì)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楞了。

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
们回去吧!

诸侯知道上了当,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了。

褒姒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

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连结犬戎进攻镐京。

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那个不开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大运河是什么时候成功申遗的?

大运河申遗获成功的时间是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of China),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扩展资料:中国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与江南水乡上,自北向南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全长2700千米(含遗产河道1011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从元朝开始,国都变迁到北京,国家政治中心转移,元朝忽必烈下令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开凿了元朝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运河从此由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直上山东抵达北京。至此,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漕运,设置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分别掌管运河漕运管理和运河水利管理。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因漕运而繁荣,北方的天津、德州、沧州、临清等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东南地区的淮安、扬州、苏州、杭州也成为繁华的都市,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东南四都”。浙东运河在明清时也同期繁荣。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朝廷制作了大运河全图,第二部分绘制的是从绍兴府经杭州直至京城的大运河,详细反映了运河沿途各府县周边水道、湖泊、山川、河流间沟通关联济运情形,足证浙东运河为中国大运河南起始端。它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后,大运河地位衰落。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成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大运河

大运河什么时候成功申遗的?

大运河申遗获成功是2014年。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15点23分,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扩展资料:大运河申遗范围包括横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在春秋战国、隋朝及元朝时期都曾经历过大规模兴建。依据历史分段和命名习惯,大运河共包括十大河段。申报的系列遗产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遗产类型包括闸、堤、坝、桥、水城门、纤道、码头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行宫、会馆、钞关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和一部分与大运河文化意义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参考资料:浙江省文物局-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把日本叫什么

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古代中国还常以“扶桑”来表示日本。另外,日本还有东夷、海东、东洋、东瀛、蓬莱、瀛州、蓬瀛等称呼。日本,汉字词意是“日出之国”,“太阳升起来的地方”,是古代中国人观看东方岛屿的感觉和称呼,对自身知之甚少的借鉴。
608年,日本羽翼初丰,圣德太子致隋炀帝“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国书,表达不甘屈尊、对等交往的强烈愿望。隋炀帝览之不悦,斥之无礼,并遣使责难。公元660年前后唐高宗时,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武后曰日本”。武后为女皇武则天,“日本”一词正式出现。经过革新,日本将国名正式确定为日本。这一称号迄今已经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


日本叫中国什么

您好,亲亲~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据国号来称呼:例如:唐朝时期称呼中国人为“唐人”,明朝时期为“明国人”,清朝时期为“清国人”。2.支那:中国秦朝时期因为国力强盛而声名远播,国号“秦(Qin)”也经由印度传向西方,这个过程中“Qin”的发音几经变迁(梵语:Thin?Chin,拉丁语:Sinae,英语:China,法语:Chine)。日本在二战之前已经全盘西化,对中国的称呼也沿用西方,将“Sinae”译为“支那”。“支那”一词最初没有蔑视中国的含义,是随着中国的衰弱、日本的强大,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对内仇视教育,逐步变成了对中国的蔑称。3.中国:二战后,在中华民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禁止使用“支那”的称呼,改为“中华民国”或“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简称也是“中国”,所以这一称呼沿用至今【摘要】
日本叫中国什么【提问】
您好,亲亲~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据国号来称呼:例如:唐朝时期称呼中国人为“唐人”,明朝时期为“明国人”,清朝时期为“清国人”。2.支那:中国秦朝时期因为国力强盛而声名远播,国号“秦(Qin)”也经由印度传向西方,这个过程中“Qin”的发音几经变迁(梵语:Thin?Chin,拉丁语:Sinae,英语:China,法语:Chine)。日本在二战之前已经全盘西化,对中国的称呼也沿用西方,将“Sinae”译为“支那”。“支那”一词最初没有蔑视中国的含义,是随着中国的衰弱、日本的强大,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对内仇视教育,逐步变成了对中国的蔑称。3.中国:二战后,在中华民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禁止使用“支那”的称呼,改为“中华民国”或“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简称也是“中国”,所以这一称呼沿用至今【回答】


唐朝给杨贵妃进贡的荔枝产地是那

唐朝给杨贵妃进贡的荔枝是茂名白糖罂荔枝,产地是广东省茂名市。玄宗年间,祖籍高凉(今茂名高州)的高力士,身为唐玄宗的心腹内侍,得知家乡高凉有一种叫荔枝的水果,为讨杨贵妃的欢心,特使人从高凉大园岭采摘荔枝献给杨贵妃。由于荔枝保鲜难,用鲜竹筒盛装保湿保鲜,官府令驿站800里加急快马鞭送入宫中,杨贵妃见到鲜红的荔枝大喜,笑容可鞠,后来人们称这种荔枝为妃子笑荔枝。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既见证了高力士献家乡白糖罂荔枝给杨贵妃的事实,又批评了当朝权贵的腐败。高力士见杨贵妃对荔枝的喜爱,有喜又忧,喜的是杨贵妃吃到他家乡的荔枝后,高力士将受宠倍加,忧的是高力士未料到荔枝保鲜和运输的困难。从高凉通过驿站快马加鞭运荔枝入宫数量难以满足,又劳民伤财。在玄宗末年,得宠的“杨氏家族”腐败引起国民愤怒,皇朝危急之际高力士劝玄宗皇帝下旨岭南停止进贡荔枝,并建议皇上赐死杨妃,以息民愤等。从此,也无人再敢叫该荔枝为妃子笑荔枝。明末弘治年间,何氏祖先从原籍福建迁到广东高州府茂名县根子柏桥村开基创业,发现大园岭这优质荔枝,虽然果实大小和味道还不错,但该母树已年过800,老残致极,结果少。何氏祖先便采用“圈枝”办法繁殖新苗,在大园岭开垦扩种,由于该母树老残枝少,能繁育的苗不多,于是再到周围山岭找到两棵荔枝“圈枝”繁殖,种满了大园岭,面积约100亩。因得知唐朝在此采摘荔枝进贡给杨贵妃,便称大园岭的荔枝园称为贡园。扩展资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诉了唐玄宗命人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的故事,原诗全文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而文中荔枝的来源地有部分专家学者就认为来自于今天的四川宜宾荔枝沟。相传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地而把当地改名为荔枝沟。并且把当年的荔枝树保护了起来,才有了今天的千年荔枝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茂名白糖罂荔枝

杨贵妃荔枝是怎么运输的

  在唐代,由于交通、物流不便,荔枝的产地和消费地相隔甚远,如何将鲜美的荔枝送到遥远的长安城,成了一项关键的问题。据传说,唐代著名的美女杨贵妃是如何将荔枝运到长安城的呢?
  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有一种称为“冰池”的装置,可以将多种鲜果冷藏保存,其中荔枝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荔枝的运输当时采用的就是冰鲜运输方式。
  具体来说,运输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几步:
  1. 摘选荔枝。在每年荔枝的成熟期,挑选品质好、成熟度适宜的荔枝进行采摘。当时每个果园内都会设立一个负责人,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
  2. 贮藏荔枝。将挑选出来的荔枝放进冰池中进行冷藏,以保持荔枝的优质状态,使其在长途运输中不变质。
  3. 运输荔枝。采用马车、牛车运输,将荔枝从产地运到长安城。当时的道路状况非常差,运输过程中需要细心照顾,以避免荔枝的破损或变形。
  4. 销售荔枝。荔枝到达长安城后,由商家担任销售任务。贩卖荔枝的摊位会放在城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吆喝着将荔枝卖给每一个路过的行人。
  总体来说,唐代的荔枝运输方式虽然很不便,运输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确保了荔枝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保持了优质的状态,为人们提供了美味可口的水果享受。


唐朝为什么是最有包容心的朝代?爱唐朝的50个理由

可能让人们选择一个朝代穿越回去,很多人都会选择唐朝,因为唐朝更加开放和自由,也被称为包容性最强的朝代。当然这也跟武则天当上皇帝有很大关系,作为第一位女性皇帝,也让当时地位不高的女人们瞬间翻身,对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做出了颠覆。不过这种风气并没有延续很久,封建思想始终占据主导。这次为大家列举出了50个能让大家爱上唐朝的理由,想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唐朝就一起来看看吧。

有唐一代已经整整1400年了,为何人人都爱梦回大唐?

因为它绚烂至极,是当仁不让的世界中心,是中国人最充满自信的朝代。

因为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站在长安街头就相当于站在纽约街头,一句“东土大唐”就是全球通行证,“唐土”“唐国”“唐人”“唐人街”影响至今。

因为它朝气蓬勃、自由开放。因为它是一个模糊的国,甚至无须筑墙以防外患。

因为它真正实现了国富民强,人人有梦做、有话说、有事干。因为它律法严明,人人都有安全感。

因为它有新锐人物武则天、最风骚文豪李白、最敢说魏徵、最走心思想家玄奘、最先锋艺术家吴道子、最有品生活家陆羽、最倾城佳人杨玉环、最时尚icon虢国夫人、最强悍文化交流佛教、最带感娱乐长安夜宴、最赞美食荔枝、最具流量IP《大唐西域记》。

因为唐朝男人生猛、女人感性,活得讲究,爱海淘,爱快递,爱食养,爱点心,爱生鱼片,而且不歧视女性,也不歧视胖子。

因为它有着黄金王朝的气度、气象和气场,直到今天,仍在为我们时代的文化和生活赋能。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用“绚烂至极”“气象万千”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的朝代,唯有大唐。

01

因为唐朝是国人最自豪、最憧憬的朝代,没有之一。在诸如“最想生活的朝代”“最想穿越的朝代”评选中,唐朝总是排榜首。

02

因为唐朝真正实现了国富民强。“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

03

因为“唐”已成为超级IP。自宋代始,“唐”在海外成为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事物的代称:中国为“唐土”“唐国”,中国人为“唐人”,中国人聚居之地则为“唐人街”。

04

因为唐朝是古代中国的青春期。唐朝人有着其他朝代罕有的少年感:朝气蓬勃、心态开放、敢于冒险、积极乐观、有梦想、有行动力。

05

因为唐朝人超级自信。确实,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大唐(也称“巨唐”)的很多方面都代表着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准。

06

因为唐朝乐队和那首《梦回唐朝》:“今宵杯中映着明月/纸香墨飞词赋满江/今宵杯中映着明月/豪杰英气大千锦亮……”

07

因为“盛唐气象”令人神往。虽然它最初特指盛唐诗,但在后人眼中,这四个字所指代的盛世风貌,可以敷衍数百万字,就像日本作家梦枕貘在小说《沙门空海》中所做的那样。

08

因为那是一个“万国来朝”的时代。据统计,唐朝的289年间约有71个国家遣使来华共582次。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等历代皇帝被尊为“天可汗”,也就是世界首脑。

09

因为唐朝对外国人相当友好。唐朝文臣如晁衡(阿倍仲麻吕)、姜公辅,武将如高仙芝、黑齿常之,等等,都是外国人。据统计,有3000余名外国人在唐朝做过官。

10

因为唐朝注重文化输入。仅针对印度一国,就有玄奘历时17年赴天竺取经、太宗李世民遣使去摩揭陀取熬糖法。

阎立本绘《步辇图》,其内容为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11

因为唐朝也注重文化输出。唐朝是当时最大的留学生进口国,日本就先后派出19批遣唐使。《日本书纪》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12

因为唐朝有制度。下有科举制公开选拔人才,上有三省六部制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正如学者钱穆所说,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13

因为唐朝十分重视法律规制。在律令面前,即使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而唐律的存在,是唐朝能延续三百年的重要原因。

14

因为唐朝为国民提供充足的安全感。有效的律令之下,犯罪现象被遏制。贞观四年(630),全国判死刑者仅为29人。

15

因为唐朝是唯一一个不筑墙以防外患的王朝——唐朝人觉得不需要。

16

因为唐朝的两税法给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了思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由宰相杨炎提出并推行的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落户采用居住地原则,解决了流动人口的身份问题。

17

因为唐朝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而长安,这个当时已经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是那个时代的世界之都,是唐朝的纽约。

18

因为有唐诗。几乎从识字开始,我们就在学习唐诗,唐诗滋养了我们,也塑造我们的遣词造句、审美乃至价值观,已经成为文化DNA般的存在。

19

因为那是一个盛产大诗人的时代。正如高棅《唐诗品汇》中所概括的,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雅,王维的精致,储光羲的真率,王昌龄的声俊,高适、岑参的悲壮,李颀、常建的超凡,各擅胜场。唯有在唐朝,才会不断涌现这么多大诗人。

20

因为那是一个以诗取士的时代。唐朝进士科考试以诗赋为主,只要你能写出像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样的佳句,就能顺利及第。

21

因为那更是一个全民爱诗的时代。李白的头号粉丝魏万,曾辗转数千里追寻偶像的足迹;白居易的脑残粉葛清则在身上刺满白居易诗意图,简直是行走的广告板。

22

因为唐朝文人绝不是弱不禁风的“弱鸡”。他们热衷于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也因此创造了唐诗中的重要门类——边塞诗。《全唐诗》中收入的边塞诗,就有2000余首。

23

因为唐朝才子最会自我宣传。朱庆馀那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貌似描述闺情,其实是干谒——也就是向高位者自荐。

24

因为唐朝人重友情。杜甫说“天下朋友皆胶漆”,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5

因为唐朝有吴道子的画、周昉的簪花仕女、李龟年的曲、公孙大娘的舞。

26

因为颜、柳、欧、赵这书法四大家,唐朝就占了三家,还有张旭、怀素这样的“草圣”。

27

因为唐朝有飞天壁画。余秋雨在《莫高窟》一文中梳理窟中壁画的流变:“人物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

28

因为唐朝有武则天。在她治下,社会更加开放,女性有更大的自由。她们既可读书写字、从政为官,如上官婉儿;亦可轻衣薄裳,甚至追逐时尚,着男装、骑大马。

29

因为唐朝人美得张扬。在长安,五陵有少年,“银鞍白马度春风”(李白《少年行》);水边有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杜甫《丽人行》)。

30

因为唐朝人好游玩。每逢春日,男人们呼朋唤友,往来于花树间,一旦发现胜景就下马饮酒作乐,这叫“看花马”;女人们结伴在郊外漫步,遇到名贵花草,将红裙解下,挂在竹竿上联结成帷帐,就地设宴,这叫“裙幄宴”。

31

因为唐朝人善歌舞。杨玉环以《霓裳羽衣曲》名世,安禄山虽然是个“自秤得三百五十斤”的超级胖子,但跳起胡旋舞来依然“其疾如风”。

32

因为唐朝人酷爱打马球这种高级的运动。武则天当过宫廷女子马球队的队长,她的孙子李隆基也是打马球高手。另外,武则天还是荡秋千高手。

33

因为唐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争强好胜的时代——“夺标”一词即始于唐朝。划龙舟在唐朝之前不过是端午节的祈福活动,到了唐朝成为一种竞技,在终点处挂上长竿锦标,夺得者胜,也就是“夺标”。

34

因为将散乐百戏(包括乐舞、杂技、武术、杂剧等)从表演升级为竞赛表演是唐朝人的首创——也就是说,什么才艺比赛、“超女”“超男”乃至一对一battle,都是唐朝人早就玩过的。

35

因为唐朝女人性感。唐朝流行袒胸装, 诗句“胸前如雪脸如花”“粉胸半掩疑晴雪”可以为证——当然,唐人是“袒胸”,而不是现在影视剧中的“挤胸”。

36

因为唐朝男人风流。盛唐时期流行的“泼寒胡戏”,相当于冬天时举行的泼水节,青年男子赤身裸体、戴着面具尬舞,用冷水互泼,也泼围观群众。

37

因为唐朝人臭美。他们用熏香把自己弄得香气四溢。据陶谷《清异录》,敬宗李湛把龙麝末香装进纸箭中,后妃云集时用竹皮弓射出,浓香触体却不痛,取名“风流箭”。

38

因为唐朝女人什么都敢往头上戴。李贺诗“灰暖残香柱,发冷青虫簪”中的“青虫簪”,是广西出产的一种甲壳虫,有青绿色光泽,被女人们戴在头上。金绿色、外形像蜜蜂的“金虫”也很受青睐。

39

因为唐朝人和我们一样爱海淘。著有《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的汉学家薛爱华在书中写道:“虽然说只是在8世纪时才是胡服、胡食、胡乐特别流行的时期,但实际上,整个唐代都没有从崇尚外来物品的社会风气中解脱。”

40

因为唐朝已经有快递了——从涪州到长安三日可达的“荔枝走道”不就是快递?还是产地直送呢。鼎盛时期,全国共有驿站1639个,从事驿务人员2万多人,物流体系相当发达了。

41

因为“舌尖上的唐朝”令人嘴馋:浑羊殁忽,类似于肚包鸡,只是猪肚变成了羊,鸡换成鹅,鹅腹中酿糯米,烤熟后撇去羊,只吃鹅肉;素蒸音声部,其实就是面塑小人,只是数量略大——一次性塑成七十余件歌伎舞女小人,蒸熟了吃……

42

因为唐朝是古时西餐最为盛行的时代。西域传来的胡饼、烧饼、毕罗成为北方家庭最普遍的主食,而“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43

因为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讲究食养的朝代之一。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及昝殷的《食医心鉴》提供理论依据,“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高人酒味多和药”等诗句则描述实操经验。

44

因为唐朝人发明了“点心”一词。唐朝人普遍采取三餐制,在正餐之外享用诸如贵妃红、金铃炙、玉露团、紫龙糕、满天星等点心,满足口腹之欲,也是生活精致的表现。

45

因为日料里的生鱼片其实源自唐朝——唐朝人酷爱吃“鱼鲙”也就是生鱼片。刀法如神的切鲙高手,切出来的鱼片其薄如纸;《切鲙书》这样的烹饪指南则教人们“大晃白”“小晃白”“舞梨花”等刀法。

46

因为唐朝人不用再跪着。唐朝之前,人们席地而坐,面前一个小几,适于一人食;到了唐朝,高型家具如椅、凳、桌出现,帮助唐朝人实现了从分食制到会食制的转变。

1937年,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寻访唐代墓结构建筑。/ Fotoe

47

因为唐朝不歧视胖子。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杨玉环都是微胖界美女,而她们的惊人魅力人所共知。因此,被问及为何想穿越到唐朝时,很多人的理由就是这一条。

48

因为在唐朝,女子离婚和再婚都是常事。据《新唐书》,唐朝前半期有约100名公主,其中再婚的达30人,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都是数度再嫁。

49

因为唐朝以大为美。长安城内最宽的朱雀门大街,路宽约150米;大明宫占地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是明清紫禁城的4.5倍。

50

因为李敖曾说最想生活在唐朝,理由是:在唐朝,像他这样的人不仅“有话说”,而且“有事做”。


喜欢唐朝的原因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喜欢唐朝的原因有很多,1.辉煌的文化艺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繁盛的时期之一。唐朝的文化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出现了众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如杜牧、李白、王维等诗人,以及敦煌壁画和唐朝音乐等。2.经济繁荣和开放的国际贸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唐朝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达到了顶峰,不仅推动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影响。3.建设成就和城市风貌:唐朝建设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长安(今天的西安)。长安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展现了唐朝的繁荣和开放。【摘要】
喜欢唐朝的原因【提问】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喜欢唐朝的原因有很多,1.辉煌的文化艺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繁盛的时期之一。唐朝的文化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出现了众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如杜牧、李白、王维等诗人,以及敦煌壁画和唐朝音乐等。2.经济繁荣和开放的国际贸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唐朝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达到了顶峰,不仅推动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影响。3.建设成就和城市风貌:唐朝建设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长安(今天的西安)。长安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展现了唐朝的繁荣和开放。【回答】
4.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唐朝建立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实行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人才,注重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奠定基础。同时,唐朝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如改革土地制度、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5.唐朝诗词的魅力:唐朝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许多经典诗词在该时期创作。这些诗词通常表达着深情和豪放的情感,以及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深深吸引着人们的情感共鸣。【回答】
亲,对历史时期的喜好是因人而异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回答】


快递中秋节放假吗


快递中秋节不会放假。 国人中秋节放假的时候,正是快递生意最好的时候。 快递公司生意最好的时候,没有理由会放假。据2018年1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19年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2019年劳动节假期安排的通知》。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快递员主要工作内容是:1、负责区域内的物品送达及货款的及时返回;2、执行业务操作流程,准时送达物品,指导客户填写相关资料并及时取回;3、整理并呈递相关业务单据和资料;4、负责取、派件工作,确保客户及时无误收、发货件;5、扩大本区域取派件业务量,开发客户。

古代时期的杨贵妃真的逃到了日本吗?

有关于杨贵妃逃到日本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真的,而是古人基于美好的愿望而编造出来的。杨玉环原本是寿王李瑁之妻,但是后来唐玄宗因为寿王母妃武惠妃的逝世而在他人的建议之下将身为自己儿媳的杨玉环接入宫中,借此来缓解对武惠妃的相思之情。杨玉环入宫之后唐玄宗对她甚是宠爱,天宝四载时杨贵妃被册立为贵妃。基于当时后宫之中并无皇后,所以身为贵妃的杨玉环实际上等同于后宫之主。安史之乱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是十年如一日,所以连带着杨家也日渐得势,其中身为杨贵妃兄长的杨国忠更是位及宰相。在位后期的唐玄宗并不似在位前期那般勤于政务,再加之一些施行不当的政策,从而给了安禄山可趁之机。而他过于宠爱杨贵妃以及宠信杨国忠的行为则为安禄山起兵叛乱提供了“正当”借口。天宝十四年的时候,安禄山以杨国忠祸乱朝纲为由发动以清君侧为目的的叛乱,即“安史之乱”。马嵬坡哗变动乱爆发之后,朝廷因为唐玄宗对安禄山疏于防范的缘故而一直处于劣势之中,都城长安也因此陷入了危机之中。眼见长安也将被叛军攻陷之际,唐玄宗只能带着杨贵妃、杨国忠以及其余一众朝臣、皇子仓皇逃离长安。随行叛军因为叛军作乱一事而早就心存不满与愤恨,所以他们护送唐玄宗一行人逃亡没多久便发动了哗变,即“马嵬坡之变”。殒命马嵬坡这场哗变主要针对的是给了安禄山反叛由头的杨国忠,故而杨国忠很快便丧命于禁军的刀下。之后禁军又以杨贵妃红颜祸国为由,要求唐玄宗将杨贵妃也一并处死。迫于压力,唐玄宗虽百般不舍却也只能将杨贵妃赐死。安史之乱历经七年才最终被平定,而唐玄宗曾在动乱平定之后派人前往马嵬坡寻找杨贵妃的尸首,但是无功而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才会衍生出有关于杨贵妃下落的多个不同说法,逃亡日本便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在正史的记载中,杨贵妃的的确确是殒命马嵬坡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杨贵妃真的死了吗,还是逃去日本了?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不久,叛军攻破潼关,使大唐王朝的京城长安顿时门户,朝野上下无不大惊失色,唐玄宗皇帝决定逃到蜀地四川,以避叛军锋芒。据史料记载,逃离长安后的不久,唐玄宗一行来到距长安百里之遥的马嵬驿,拥有贵妃之尊的杨玉环,没有想到厄运很快就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突然发生的马嵬坡兵变,导致唐玄宗最爱的杨贵妃被高力士处死,按理说杨玉环之死到此就应该画上了一个句号了,但有些人却偏偏不想让这位绝世美人就这样的死去。他们根据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有的故事说,杨玉环马嵬之变时没有死,而是流落民间当了妓女!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杨玉环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逃往了日本,前一种说法就可以断定是胡编乱造,后一种说法因为是出口转内销过来的,而且又有人证物证,所以乍看起来还煞有此事,但细想之后却感到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首先立足杨贵妃逃亡日本的人所提出的人证物证,没有一个可以证明是与杨贵妃有直接关系的,所以日本的杨贵妃墓、杨贵妃观音堂在中、日早期史料中均无记载!其次,几部被公认为是“信史”的权威史学著作,都认为杨贵妃已死于马嵬驿,而且一致认定了其卒年为38岁,但是到了1936年,一个日本少女,在电视台向所有的日本电视观众,展示了她的家谱和古代文献,并且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假设杨玉环能在马威仪死里逃生,而且也确实逃到了日本,但她也绝不可能繁衍生息,有什么后代。杨玉环17岁出嫁,38身亡,21年间她先后加过两个男人,但却没有为他们生下一男半女!如果说杨玉环嫁给李隆基时没有生儿育女,是因为李隆基年纪已过花甲,失去了生育能力的话,那么他家给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时,李瑁仅比杨玉环大一岁,可是正当年的大唐皇子,而且两个人做了近十年的夫妻,也无一男半女,可李瑁,后来在婚后却生了不少子女,这就证明了杨玉环并无生育能力,那么怎么可能有日本的后代,其实杨贵妃死或者没死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她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女人,千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幻莫测,只是我们这些后人对她的一厢情愿罢了。

上一篇:U魅力

下一篇:重庆儿童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