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哲学试题及答案五
1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A. 引力场
B. 生产力、生产关系
C. 阶级、政党、国家
D. 市场经济理论
正确答案:abc
2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的世界,其本质是物质的,其原因包括( )。
A. 整个自然界是物质的
B.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C. 意识现象也是物质的
D. 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正确答案:abd
3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 运动是物质的特性
C. 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
D. 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正确答案:acd
4意识是( )。
A. 物质的产物 B. 人脑的机能
C. 物质的反映 D. 宗教的信仰
正确答案:abc
5客观规律是( )。
A. 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的
B. 事物的本质联系
C. 事物的必然联系
D. 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
正确答案:abcd
6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是(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B.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C. 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
D.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确答案:bcd
7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我们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 )。
A. 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
B. 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C.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D. 一切意识的作用都是积极的
正确答案:bc
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
A. 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 静止中包含运动
D. 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正确答案:bcd
9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论点是( )。
A. 一切物质都有意识
B. 意识的产生是纯生理的过程
C.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正确答案:cd
10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 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 意识的作用能超过物质的作用
D. 意识作用永远超不过物质的作用
正确答案:ac
11物质是( )。
A. 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 不依赖人的感觉的客观实在
C. 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 人的感觉的组合
正确答案:abc
12辩证唯物主义所建立的物质观具有重大意义,它们是( )。
A. 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B. 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特性,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结构区别开来了
C. 物质能够被意识所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界线
D. 强调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正确答案:abc
13对物质运动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
A. 运动只是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
B.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 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D. 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
正确答案:bcd
1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其原因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C. 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D. 有物质即有运动,有运动即有物质
正确答案:abd
15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其原因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C. 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D. 有物质即有运动,有运动即有物质
正确答案:abd
1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 )。
A. 对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B. 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真实反映
C. 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D. 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
正确答案:abcd
1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指导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说明(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
C. 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D.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正确答案:cd
18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
A. 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一,说明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B. 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也只有承认和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C. 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D. 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正确答案:abcd
19有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的说法是( )。
A. 它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B. 它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
C. 它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D. 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
正确答案:abcd
20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之间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 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B. 动物心理服从于动物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人的意识则服从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
C. 动物心理只限于感性形式,而人的意识不仅包括感性形式,还具有理性思维形式
D. 动物心理活动无需语言,而人的意识活动却离不开语言
正确答案:BCD
2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正确答案:cd
2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
A. 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 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 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 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正确答案:abc
23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
A. 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 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 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 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正确答案:abcd
24 “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体现了( )。
A. 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B.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正确答案:ab
25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却有龙的形象,龙的概念。这一情形表明( )。
A.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物质
B. 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C. 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
D.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
正确答案:cd
26人们制造强大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发射地球卫星,这说明( )。
A. 人们不仅可以认识规律,而且可以改造规律
B. 规律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浮现在事物表面的东西
C. 规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D.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正确答案:cd
2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包括(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平衡
C.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阻碍或促进社会的发展
正确答案:cd
28从社会意识层次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可分为如下两种( )。
A. 人个意识
B. 社会心理
C. 群体意识
D. 社会意识形式
正确答案:bd
29意识形态包括( )。
A. 艺术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形式逻辑
D. 哲学
正确答案:abd
30从意识的起源看( )。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C. 意识来源于物质
D. 意识的起源充分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正确答案:abcd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九)
第九章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第一节社会历史和历史观
劳动是历史的开端。“历史从哪里来,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一.社会历史的开端
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的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劳动的要素包括“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又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是专属人的活动,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二.历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
所谓历史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发展动力和一般规律,以及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的理论体系。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过程、物质方面,其中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精神方面,它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于:
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对只能各个社会生活的概括。
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问题。
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作为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任何一种社会历史观都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三.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研究历史的科学的方法和指南,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使唯物主义哲学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观。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说明历史、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指南。
第二节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揭示了社会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同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人类社会是能动的主导的方面。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的劳动实现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历史的发生和发展的。
二.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地域内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密度、构成和人口生产等方面的总和。
人口的质量又称人口的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人口的构成是指根据人口的各种标志,将人口划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而获得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人口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是通过人的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生产维持和延续人类生存的生产活动。
人口和人口生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口的和人口生产的社会制约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口核仁口生产的状况决定于社会和生产方式的需要。
第二,人口和人口生产的状况决定于社会提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
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生产方式首先包括人们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作用于自然界,即人们的生产力,还包括人们在生产中“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方式,即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生产力是生产、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其存在和运动的社会形式。
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四,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第五,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
第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规定和制约着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社会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社会发展规律是存在于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之中,是人类自觉活动的规律,但又是不依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
一.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历史过程的主体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是自觉的、自主的。
历史客体是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观念形态。历史的客体是和主体相对立的,是不依赖于主体和主体的意识的。历史客体除了具有独立于主体的客观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历史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历史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的。
二.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然基础。
所谓“社会发展规律”,就是指构成社会的诸要素或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诸方面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依次更替的内在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强调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
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能动活动
自然界的因果性,规律性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不否认人的意志活动、人们的思想动机、思想关系、政治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0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堂笔记(8)
第八章
第一节社会进步
一、社会进步的含义、内在根据和实现途径: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和前进运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含义:社会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和进步和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和表现。
内在根据:
1、社会进步和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把人类历史以一个社会形态推进到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
2、社会进步还在于社会发展是自我否定和不断扬弃的过程,是辨证的否定,所以后一个社会形态,在整体上高于和优于前一个社会形态,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
3、社会进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4、社会进步是客观的、必然的、其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是曲折前进的。(这是社会进步的实现途径)
二、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或社会进步标准的综合性,其中包括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还包括生产力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选择、简答)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的根本的标准。这是因为:
1、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它具有决定性;
2、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其客观性是指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总是一种既得力量,其科学性是因为,它本身是由物质因素所构成,它的发展程度可以用物质手段精确测定;
3、这个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
三、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和生产力标准的一致性:(选择、简答)
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对客体进行选择和评价时所参照的标准。
1、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标准相一致,是指在阶级社会里进步阶级和价值尺度与生产力标准一致;
2、落后阶级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标准并不一致。
四、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并说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事业:(论述题)
社会进步是通过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具有历史必然性,是不可阻挡的,而社会进步又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不可避免的要遭到旧势力和反动阶级的反抗,这是社会进步曲折性和复杂性的根本原因。
意义: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对此应坚信不移;
2、社会主义建设会有曲折和反复,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3、我们要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吸取经验教训,克报困难,促进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如果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回答意义时,把以上意义中的答题点中的“社会主义”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可。
第二节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
一、资产阶级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的观点:(简答)
1、它们认为理性、自由、享乐是人的本性,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天赋的、自由平等,追求幸福;
2、其主要缺陷是:①他们认为人的本性不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而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②他们认为人性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③他们认为人性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不变的,④他们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所以不能正确揭示人的本质;
3、其进步性是:①在人的神的关系上,突出人的地位,反对神的至高无尚的权威,②反对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对人的统治,③反对了封建禁欲主义,对人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作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或如何理解人的本质)(简答或结合上一题出论述题)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实践中,特别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2、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
3、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补充内容:人的本质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具体性和阶级性。(帮助理解或选择题)
三、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或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选择、简答)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征,社会属性是指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具有社会性。
1、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而社会性是人主要的,根本的属性;
2、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性质;
3、社会属性制约着自然属性,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属性决定的,取决于人的社会关系;
4、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
5、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的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阶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每个人都隶属于一定的阶级,只有带阶级性的人性,不存在超队级的人性。
四、趋利避害和人性自私是人的本质观点的错误(为什么自然不是人的本质)(简答)
1、人性自私的观点是以趋利避害为论据,把它说成是人的本性就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2、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私有利产生以后才有了私有观念,私有制消灭以后私有观念塑性将逐步消灭,所以把自私说成是人的本性是不科学的。
第三节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的显著特点和人的价值的含义以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简答或论述)
特点:每个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既是价值的客体,又是价值的主体,是一者的统一,这是在价值关系上,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含义: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所做奉献的多少。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他们对个人,做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包括个人应获得的尊严和社会提供的保证个人尊严的物质精神条件。
关系:
1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表现;
2、当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不一致时,必须使自我价值服从社会价值,使个人利益服务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意义:
1、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才能获得自我价值,人的价值大小不是取决于自我价值而是取决于社会价值;
2、因此,人生一世主要不是为了索取和享受,而应该把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幸福做贡献放在首位;
3、要加强价值观的锻炼和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努力创造价值,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才能使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高度统一。
二、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或人的价值的实现和途径)(简答、选择)
条件:
1、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条件,包括:①个人的基体素质,②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③个人的意志、品质等;
2、取决于客观条件,包括:①个人所处的时代特点;②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③取决于机遇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发展;
3、取决于机遇,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发展。
三、社会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分工和职务高低的关系:
二者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来一个人所任务越高,从事工作越重要,他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也越大,贡献也应当越多,因而它的社会价值也应当越大,但是职务高低,工作不同,不是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其决定性因素在于它是否为社会做出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
四、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意义,即: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对人生观的其他方面有重要影响。
正确人生观的含义是:人生一世主要不是为了索取和享受,而应该把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幸福做贡献放在首位;
正确人生观的意义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人只有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才能获得自我价值,人的价值大小不是取决于自我价值而是取决于社会价值。
五、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简答)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关系为: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不可分割的。
1、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并且世界观包含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2、人生观影响和制约世界观。
第四节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必然和自由的关系:(论述、简答、选择)
必然指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关系:
1、必然是自由的前提和基础,自然受必然制约;
2、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为:①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②有阶级社会,自由具有阶级性,没有超阶级的自由,③自由不是幻想的,而是在实践中通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获得的实际的自由;
3、既要反对夸大自由否认客观必然性的唯心主义唯意志论,又要反对夸大必然否认自由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宿命论。
二、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历史过程:(选择)
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对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人的活动不得不受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必然性,使自己从盲目力量的支配下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而能够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状态。
关系: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繁荣。
三、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关系:(选择)
人的解放是指摆脱束缚而获得自由,在自然规律面前获得自由就必然认识自然规律,驾驭和使用自然力,不受盲目的自然力量的支配和束缚,在社会规律面前实现,即:人类解放的实现都要通过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
四、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选择)
1、共产主义社会晤人类最现想的社会,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第二、消灭了私有制度,消灭了剥削和压迫,消灭一切差别,人们完全平等;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而,劳动成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第四、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第五、国家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社会实现了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2、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个人而言是指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完整的发展,是使个人潜力和智能的限度的发挥,是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发展实际上意味着人类的解放。
0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堂笔记(4)
第四章认识论
第一节认识论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坚持反映论原则
2、唯心主义认识论以意识的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了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坚持先验论原则。
(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定义
可知论:是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一切唯物主义反映论都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否认人能认识世界或能彻底认识世界,其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只有马哲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定义(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或能动的反引论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对立)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都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本对立。
但也有本质区别: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物质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因而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反映论。
不同:辩证唯物认识论:
A、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B、把辩证法运用到反映论,揭示了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能动革命反映论。
1、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①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应的客观性。
②能动的反映也具有创造性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③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于创造的统一,否认其摹写性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其创造性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形式,关系
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是是简和认识的纵观。
认识主体的属性:1自然性,2意识性,3社会性,4实践性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
主体和主管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主体包括主观。
认识客体的属性:1客观性,2对象性,3社会历史性
认识客体的形式:1自然客体,2社会课题3精神客体
客体不等于客观。
二者的关系:
1、认识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
识关系。
2、二者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这是认识关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关系。
即实践关系,这是人事关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关系。
3、二者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二、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A、它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它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一)、实践的基本形式(简答)
1.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它是处理人与人之家关系的活动。
(二)、科学实践也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探索性常识的实践活动。(定义)(实践和试验的关系)
实践包含试验,试验时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作用)及其意义。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选择)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或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或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简答或联系意义出论述题)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与人的实践需要相关的事物才成为人的认识对象;
②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并阐述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论述)
直接经验:是人们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上或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①承认知识来自实践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
②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
③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①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理解和接受书本知识。
②对每个人来讲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都亲自去实践,一个人的知识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中得来的,所以一个人不仅要实践并且要学习书本知识,接受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4、为什么说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给回答新问题提供了有关的经验材料;
③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④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认识指导实践,对实践有能动作用,正确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认识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答案是(一)里的第1点内容和(二)大点的内容)
(三)、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论述)
我们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一切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同时又要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二节认识的辨证运动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①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其形式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形象性。内容是:现象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其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内容是: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论中的辨论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意义:
割裂二者的统一,片面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论认识是经验论,片面夸大理论认识否认感性认识是唯理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科学理论,反对经验主义,又要重视唯
理论反对教条主义。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简答)
1、要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要经过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一)、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意义(或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只有经过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才能达到;
2、只有经过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才能检验,修正和丰富发展理性认识。
(二)、理性认识回到(指导)实践的条件和途径(简答或多选)
1、回到实践的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
2、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必须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5、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和工作方法,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认识的反复性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简答或论述或为什么说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
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2、人的认识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主观意义:认识受到实践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的限制,所以一个正确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①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是曲折,发展,不断升化的过程;
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对社建的认识并没有完结,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将进一步深化发展。
(二)、认识的无限发展
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实践也是无限发展的,因此人的认识必然是无限发展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无至穷,是认识的总规律。
(三)、实践和认识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其具体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具体实践中相符合;
2、其历史统一是指主观认识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全面发展,必须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
3、认识和实践相脱离,认识超越或落后实践发展,必然导致“左”、“右”倾错误,“左”倾是主观超越客观,认识超越历史的发展阶段:“右”倾是主观落后客观,认识落后历史发展阶段。
四、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简答或论述)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学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
3、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第三节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重点是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1、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要坚持真理一元论,反正真理多元论(选择题)
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选择题)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的认识本性和认识任务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在广度上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的近似正确的反应,认识有待扩展;第二、在深度上,任何真理是对客观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应,认识有待深化。
(二)、二者的关系及意义:
1、二者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重属性;
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3、真理是一个过程,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意义:
1、马列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要坚持马列主义,他也具有相对性,所以要发展它,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所以既要坚持他,又要发展它,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论的错误。
2、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的命运;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机,力量之源。
3、马列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体制,这是要求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体理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这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
三、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
1、二者是对立的,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谬误是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歪曲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范围内,二者有着原则的界线和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
二者的联系:1、二者是统一的,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二者的关系:1、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范围内)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①真理是具体的,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其适用的条件和
范围就转化为谬误;②真理是一个过程,如果认识落后或超越事物发展阶段,
真理就变成谬误;③真理是全面的,完整的,如果把对客观对象某一侧面的反应,当作全体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是:①谬误回到他适用条件和范围就是真理;②从认识过程看谬误是正
确认识的先导;③在批判谬误过程中获得和发展真理;
提示: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考试重点。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联系它的意义考论述题)
(一)、实践为什么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在于它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其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必须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这是主观自身和客观实际都办不到的。
2、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唯有它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真理标准的辨证法(或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不确定性或相对性)
1、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辨证法,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第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坚持实践标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的绝对主义,又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五、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以及坚持它的意义(或两者的含义及关系)(简答或论述)
解放思想就是从落后观念和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关系:二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意义:1、背离它们就产生失误;2、坚持它们就会取得成就;3、只有继续坚持它们才能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15-18】
【 #自考# 导语】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15-18】》供您查阅。 【篇一】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人类的认识本质上是实践的和社会的,是以一定的方法体系和思维方式社会历史地展开的,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发展不仅体现为知识的增加和更新,而且体现为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历史发展,在各种信息大规模增加和人的主体作用高度发挥的时代,使学生了解认识与思维方法,思维方式的关系,熟知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把握现代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思维方式的认识本质 思维方式作为一定时代的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既有其社会的本质,又有其认识的本质,就社会本质而言,任何思维方式都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意识化、观念化的结果,是作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就认识本质而言,思维方式体现着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双向运动,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双向转换过程的深刻体现。 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划分思维方式,它是由内在系统和外在系统构成的,是内在系统和外在系统的统一体,思维方式的外在系统由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三方面构成,思维方式的内在系统包括知识信息系统、动力调控系统和智力智慧系统三个子系统。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一、作为客观辩证法反映的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是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的活动过程的辩证法,是指以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主观辩证法则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是指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人类的主观辩证法是在概念辩证本性的基础展开的。 二、概念体系构成的思维之网 人类的思维反映和把握客观世界是通过概念体系来进行的,概念体系是人类的思维之网,各个概念是这张思维之网上的各个“纽结”,从概念到概念体系,又是概念本身内在矛盾通过判断、推理、假说等具体的思维形式的运动,才能理解人类思维之网的形成和变迁,才能更深刻地把握主观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外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支配整个自然界和社会;人的社会实践的辩证法。 (2)主观辩证法: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主观辩证法则采取主观的、逻辑的形式,同人的自觉活动相联系。逻辑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本身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而为人的思维所独有 第一节 方法和方* 一、方法的发生和发展 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它对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二、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七大基础学科的排序中,数学第一,逻辑学第二。 本小节的教材上的叙述存在诸多问题。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上:什么是逻辑学?辩证逻辑是逻辑吗?等等。 逻辑哲学就是在技术的基础上,以非技术的方式研究逻辑问题。通俗地说,以技术方式研究逻辑问题,形成现代逻辑。与此相对,在这一基础上,以非技术的方式研究逻辑问题,形成了逻辑哲学。 三、方* 方*的意思就是说有了这个方法你就一通百通了。我们经常说要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那个渔就是方法,你知道方法了就可以事半功倍,不知道方法你是事倍功半。所谓研究的方*化,就是使整个研究变得编程化,程序化。 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方法的本质和特征 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工具,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 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手段,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是中介性,此外还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统一性。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工具,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 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手段,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是中介性,此外还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统一性。 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它对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篇二】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既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的过程,又是通过实践而实现价值的过程,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不断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使世界满足人的需要,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在实践基础上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生和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 一、客观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特性在于其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和具体性。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观的唯物主义:真理观的首要问题。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都是客观的。(“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什么是真理(1) “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1914年9-12月) 应该正确地把人们常说的真理区别为客观真理和概念真理。所谓客观真理即客观存在着的,不论人们是否认识而其自在的真理;概念真理即人们通过一定的认识过程,为客观真理赋予相应定义的概念化了的真理。一般说来,后者已经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是以无限对无限。一方面,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有无限种客观需要,有无限的认识能力,可以变换无限的认识角度,在无限不定的层次上和时间里,用无限变换的概念,去认识和阐述真理。另一方面,认识的客观对象是无限繁多的,认识领域是无限是广泛的。 任何哲学家都不该怀疑真理的存在。如果有人否认真理的存在,那就意味着他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废话。 第一节 真理 二、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其间也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真理和谬误 •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 2、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 (1)、两者相比较二存在,相互贯通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绝对真理(absolute truth)和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 观的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1)真理的绝对性 • A、任何真理都是包含在认识中的客观内容,不能被****,这一点是无条件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必须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 B、人类按认识的本性是可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就必须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 (2)真理的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 A、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事物, 就必须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 B、承认我们的认识尚有待于深化,就必须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1)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A、相对包含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 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 (2)、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 3、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判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人类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的表现。 人类思维,按其本性和可能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这是思维的非至上性。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正是由于这一矛盾的运动,才推动了真理的发展。 第二节 价值 • 一、什么是价值 价值是事物(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及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种对于主体有用即有价值的东西,有用的程度越高,满足主体需要的范围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 • 二、价值的特征 • 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的特点 • 三、价值与评价 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统一 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两大原则的根基,在于马克思所说的客观尺度和主体尺度的存在和作用。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有区别。 【篇三】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文化的本质、结构和功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关系,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使学生树立一个这样的观点:即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要善于吸取、借鉴外来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外来优秀文化中国化、让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以此加速中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使中华民族重振雄风于世界 第一节 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概念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由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广义的文化是以各种各样民族的、区域的、世界的文化形态出现的,它的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它映现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它具有三个特点: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多样的形态。 二、人类发展和文化存在 人类与文化的关系,是主客体的双向建构关系。一方面,人类是创造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又具有超越主体的客观形式,具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人类社会特有的遗传机制。 文化的发展从总体上划分为两个阶段:1、建立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基础上;2、建立在“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基础上。 • 文化的发展是人发现人自身的过程,文化成果又加速社会的发展。 三、两种不同的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于唯物史观基础上阐述文化与社会和人类相互关系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P694-): 1、人类改造世界和改造人本身的活动是文化的起源和基础。2、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的标志和准绳。3、文化是具有自身利益相对独立性的“自己构成自己”的过程。 西方文化哲学的四种类型:理性主义的文化哲学、自然主义的文化哲学、结构功能的文化哲学、符号主义的文化哲学。它们的局限性主要有(P696-):1、无限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2、夸大了历史的偶然性而否认历史的规律性。3、夸大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运用范围,抹杀了文化进步的内在标志。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一、文化的分类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文化本身领域看,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 从文化的主体承担者看,文化可分为个体、群体、民族、世界文化。 从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文化可分为主、亚、反文化。 从文化的发展看,文化可分为原始、古代、现代以及未来文化。等等。 文化和文明是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二、文化的一般结构 思考:什么是结构? 文化结构指文化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联结方式。 文化系统的表层要素,是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背后,是人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活动方式,即“活动模式”或“活动样式”。 从文化产生过程看,文化是人们活动模式(经验)的保存和传递。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看,主要在于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活动方式。 在活动方式背后,是以文化符号的形式表现的“文化观念”。 文化产品、活动方式、文化观念是构成文化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不同类型的文化在基本结构上的共性,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性,并不排斥文化的民族性。 三、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具有信息功能;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具有认识功能。 第三节 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 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是从历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性、新旧交融性等特点,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培养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而传统文化中的缺陷、糟粕又造就消极落后的国民同性。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极其重要的内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密切相关,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我们要用批判继承的眼光,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三、文明(civilization)是文化进步(advancement)程度的标志(sign,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的法律化、制度化程度。 【篇四】 本章要求学生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以及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作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使他们能充分把握人的本质,实现其人生价值,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而竭尽自己的力量。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性的具体性 • 人性是指人在自己的社会或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人性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依据,人的本质在于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 • 二、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 • 个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现实关系和观念发展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它使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能应付自如,显示出更强的主动精神和创造力,因而就更为自由,在人类的历史活动中,人类越来越自觉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自身的解放,从而使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可能一步步变为现实。 • 原理链接: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 • 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 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他进入人的社会后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逐渐社会化的结果,人的个性是指属于个人特殊品质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人的个性化即逐步形成作为自己特殊品质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的过程,在社会范围内普遍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标。 第二节 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的内涵 通过创造物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人满足自己的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显示了人本身的价值,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创造客体价值的过程也是实现主体自身价值的过程,作为一种主体性价值,人的价值的实现包括主体能力、主体作用、主体地位等全部主体性内容的实现,其中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人的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 三、人的价值的评价 价值评价是主体的观念活动,是主体对于价值对象的价值功能的判断。 价值只是对主体而言的意义,因而必须以一定的主体作为评价的基准。 对于客体的价值的评价就是对于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的判断。 人的价值是一种主体价值,在人的价值中主客体关系转化为主体自身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的关系。人是通过实现自己的工具性价值去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的意义的判断。 人的价值评价包含如下两方面内容:第一,人是否实现了自己的工具性价值,几是否创造了客体价值。这是人的价值评价的基础。第二,人在实现工具性价值的同时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主体性价值,即他的工具性价值是否真的成了实现自己主体性价值的工具,这是人的价值评价的实质内容。 对人的价值评价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一定行为主体的“自我评价”;2、他人、社会对他的“社会评价”。 人的价值区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自我价值是人对于自身的意义。人的社会价值则是人对于社会的意义。人的价值评价尺度归根到底应是社会的尺度。 运用社会的尺度评价人的价值,就是看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评价人的价值必须采用历史主义的态度。 第三节 人的自由 一、必然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一个主体性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充分的体现,人不能摆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不能超出客观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找自由,这就是人的自由的限度,但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决定,并通过实践把选定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获得自由,自由与必然是相互依存的,自由与必然的区分是相对的即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三、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就社会整体而言。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也就是人类的解放,人类解放就其一般意义来说,包括人从自然力和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两方面含义,人类解放即获得自由度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为不同的水平,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阶段,是更高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理想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二)
客观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人类全部社会历史
C.自然界及其发展史
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辨的哲学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6.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客观唯心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A.夸大运动的绝对,洼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9.时间和空间()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B.事物数量的增加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茌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原理
1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己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是()
A.相对主义诡辩论
B.唯物主义决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16.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A.法官审理案件
B.农民在田野里种庄稼
C.医生给病人作手术
D.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
1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9.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这里是在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从感觉到知觉,认知觉到表象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21.人在价值关系中()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22.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
D.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
23.事物内部变化不平衡,会导致()
A.事物的根本质变
B.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
C.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部分质变
D.事物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24.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A.自然条件的单纯富绕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25.人口因素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另
2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27.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商品的交换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资本的组织形式
2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迸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29.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3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3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2.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3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庋的自我完善
34.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D.思想路线
35.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
C.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36.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上一篇:西行默示录
下一篇:日历2016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