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出售

时间:2024-07-04 05:53:45编辑:阿星

倒卖数据判多少年

倒卖数据信息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涉嫌非法倒卖公民信息数据的认定依据1、获利金额。个人非法获利1000元以上,单位非法获利 5000元以上,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情节严重。2、获取信息人次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多次的,构成情节严重。3、信息用途 行为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用于非法活动或者其获取的个人信息被用于非法活动的,构成情节严重。二、非法倒卖数据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4、主观方面:故意。三、倒卖数据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倒卖数据和购买数据怎么定刑

法律分析: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等。为情节严重。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数据买卖多少条判刑

【法律分析】买卖数据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本罪情节严重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犯罪的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做大数据真的能赚钱吗?

瞧您这话说的。当然能挣钱了。而且是能挣大钱。传统意义上,我们并不将谷歌列为大数据公司。但他其实是干的是数据挖掘的活,他收录了所有网上公开的数据,从中间按关键词,挖掘出用户需要的数据。然后赚了大钱,现在全年营收应该是千亿美元级别的。比如我们三大运营商,核心业务其实是数据传输,靠这个每天一个亿的小目标是妥妥的。还有全国各地正在建的各种大数据中心是做数据存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icloud,一个季度可以挣10亿美刀。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用的今日头条,也是做数据挖掘的。不过谷歌挖的是数据,头条挖的是用户。记住用户的阅读历史,猜测用户的阅读喜好,然后有目标的推送阅读内容。今年也就是2019年,今日头条打算靠这个挣1000个亿软妹币。那您说大数据挣钱么?

大数据是怎么赚钱的?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你刚刚用百度搜索了什么物品,转而打开一些购物应用就会有与之相关的推荐,这是为什么?当然这些应用不会去监听你的手机,是你的行为数据让这些购物应用知道你现在想干什么。

拿淘宝来举例, 注册应用会填写一些数据,例如名字,手机号,收货地址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应用来说就是可用于分析的数据,还有其他的数据例如:应用中关注的人,理财习惯,看过的网页,点过的赞,甚至是发过的红包,这些数据可被称之为行为数据,这些行为数据会变成标签再从凌乱的标签中找到你真正的兴趣,然后建立一个用户肖像。





例如,如果你打开一篇带有足球内容标签的文章,这不意味着你真的喜欢足球,也有可能是你不小心点进去的,所以现在需要这些应用通过更多的行为数据来判断足球类文章是否真的对你的吸引力。
这时就需要一套算法来计算。

于是就有了这套算法
行为权重是指:是否有评论,点赞,转发,收藏。访问时长是指:顾名思义就是停留时间。衰减因子:是指看一类文章的时间间隔。
因此,每次你打开关于足球的内容,都会生成兴趣权重。通过在一段时间内累积所有的足球兴趣权重,并进行进一步的算法计算。除了这个算法,应用还可以通过你购买的物品,物品的价格从而计算消费权重。最后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整合,就能分辨出和你相似的人,从而把用户分类,但是这些数据智能计算偏好,而不能计算出个人属性,如你的性别、教育程度等。这就得把已知性别和教育背景的用户需要用作样本,一部分用于估算,一部分用于测试准确性。如今,主流应用上计算用户性别的失误率已经不过10%。最后,各大应用厂商可以获得这样的用户肖像,最后各大广告商就可以精确地找到他们想要的消费者。

当知道你的兴趣偏好之后,在你刷到广告的前一刻,这些广告商会在后台竞价,竞价最高者的广告会呈现在用户面前。并且各大应用厂商采集的数据不仅仅对应着你的账号,而是对应着你手机的识别码,所以就算不注册不登录,你的行为数据一样会被采集,同时广告厂商都是相通的,一个厂商采集到了有用的数据,其他的应用厂商也会知道。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不用害怕,我国早有法律规定,商业用途的标签不能去精确的定位到个人,从而保护你个人的信息安全,同时苹果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关闭IFDA从而限制各大应用采集你的信息。


如何处置旧手机数据安全?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手机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人们淘汰下来的旧手机越来越多。如果能解决大量旧手机的闲置问题,既能充分利用旧手机,又能避免个人隐私泄露,两全其美。变废为宝有新招

日常生活中,旧手机有很多种处理和利用方式,如能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改造,便能发挥旧手机的“余热”,实现它的剩余价值。

如果有家人喜欢阅读,可以把旧手机数据清除后,当作一个电子阅读器,不仅可以离线阅读,还可以在线阅读。旧手机还能成为媒体播放器,如果用户再连接上环绕立体声扬声器,可以尽情地享受美妙的音乐。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电子相册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么,旧手机如何变成电子相册呢?先将旧手机恢复出厂状态,卸载没用的应用。然后安装一款自己喜欢的电子相册应用,按自己的喜好设置显示模式,前提是要记得连接好电源,并禁用自动锁屏。

用户还可以先清除旧手机的数据,下载一款监控类应用,将旧手机放在家里充当摄像头,新手机则充当监控器。如果家中出现安全隐患,便能及时收到信息。一部闲置的智能手机加上适当的应用,就可以替代安防监控设备。

正确处理保安全

无论根据个人需求对旧手机进行改造后再利用,还是通过回收渠道合理处理旧手机,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都需要事前清除手机内存储的数据。那么,怎样才能彻底清除旧手机内的数据,规避信息泄露风险呢?

对不再使用的旧手机,大家可通过“恢复出厂设置”或“一键删除”功能来删除存储的数据,但这并不能真正清除数据。据专家介绍,数据就好比是一本书,上述简单操作只是删除了书的目录,但书的内容还在。也就是说,用户在手机上“删除”文件,其实系统只是将该文件的指示路径删除,普通人找不到该文件了,然而实质内容信息依然存储于手机内部,原有数据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恢复。要彻底清除旧手机内的个人信息和使用痕迹等,还需深入进行重复覆盖、复写处理。

对于技术“小白”来说,要想完全删除数据,就需要下载专业的“文件粉碎”类软件,对淘汰手机进行重复覆盖、复写处理。用户可将手机连接至电脑,先将手机内的信息全部删除、粉碎,再向手机内写入新的大型文件(如占用数据量较大的电影、电视剧等),尽量将其空间占满。如此填充擦写、重复覆盖处理至少3次,即可保证旧手机内的个人信息和痕迹被彻底清除,达到数据无法恢复的状态。

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利用

旧手机回收,看似简单,但要做得让人放心并不容易。如果市场不规范,就算技术人员当面进行数据删除操作,也难免出问题。二手手机市场鱼龙混杂,二手手机已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之一,并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针对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痛点、难点、堵点。比如,健全手机回收顶层设计,建立正规的回收体系,并对各环节实施全程管控,才能让这个市场活跃起来。

目前,国内针对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的配套法规并不完善,补贴政策相对缺失,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补上短板。同时,还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比如,可以要求回收商在处置二手手机时,先彻底删除内部数据,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备份,不得将用户隐私信息非法倒卖,如有违规就要受到严惩。手机厂商则需建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和企业逆向物流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回收合作。

只有建立健全正规的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交易规则,严打非法处理行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才能打消用户顾虑,让旧手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上一篇:导游年审

下一篇:倒置荧光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