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时间:2024-07-10 12:35:54编辑:阿星

李鸿章的内容简介

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与晚清的命运密切相关。李鸿章最初以科举入仕,几年后弃文从武,先是投身曾国藩的湘军,之后自己组建淮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一路青云直上。他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他出访欧美等国,试图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为日渐没落的清政府挣得一点儿喘息的空间。《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由他代表清政府出面缔结的,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这样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主要情节公元一八二三年二月十五日,正是清道光三年的正月初五,根据民间的传说,这一天是五路财神的生日。  财神生日,自然不容忽视,于是,安徽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的各家各户,从初五的大清早,就忙乎开了,而其中气氛最热闹、上下最忙碌的,当然要数磨店乡的李氏家族了。  今年六十岁的老爷子李殿华,天不亮就起了身,丫环伺候着洗漱完毕,便坐在堂屋里一边喝茶抽水烟,一边等着儿孙们前来“定省”。  毕竟是上了点年纪,心里放不下事,一袋水烟还没抽完,李殿华便坐不住了,他轻咳一声,低声喊道:“李升!”  声音虽然不大,但马上就有了反应,李殿华话音未落,管家李升已经垂手肃立在桌前,低声下气地答道:“李升在,老爷安好?”  “李升啊,财神生日的一应事体都安排好了吗?”尽管李殿华对李升历来办事都很放心,但还是禁不住要过问过问,初五的事情太重要了,这可关系到李家的兴旺发达呢!  李升从老爷的语气中揣摩到了这一点,他恭声禀道:“老爷放心,一切都是照历年的老规矩办的。祭财神的席面已经让厨下预备好了,一共是十大碗,博个好彩头——‘十全富贵’。有安乐菜、豆腐果烧肉、大肉圆子、红烧全鱼……”  李殿华摆摆手,道:“这些不必细说了,你回头吩咐厨房大师傅,十大碗祭菜固然要丰盛,但洁净是最要紧的!事神最讲的便是一个敬字,敬,也就是净啊!”  李升连连点头,附和道:“老爷所言极是。磨店乡,不,整个合肥县,谁不知道我家老爷最是敬奉神明,不然,我们李家哪会有今天!”李殿华啜了一口香茗,接道:“想我李家,祖上是许氏,居住在江右湖口。那年湖口洪水暴发,田宅尽毁,先曾祖迎溪公沿江而下,来到这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举家投靠姻亲心庄李公。我先祖父慎所公也正是在那时,被过继给心庄公以承祧李氏香火,到我李殿华已是改许为李的第三代了。唉,岁月荏苒,光阴催人啊!我李殿华自信忠厚一生、行善积德,无愧于许、李两门祖先,只是……”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李升,接着道:“李升,你虽是管家,我却从不将你当下人看,一来,你是我李家同字,虽远房毕竟是亲戚,二来,你为人忠厚诚恳,所以,有什么话我也不瞒你。我这一辈子,耕读为生,目下虽说田宅小有、衣食无虞,家中丁口也算兴旺,但可惜未能博得半点功名在身,只怕终此生也只是一乡绅而已!唉,我今已届花甲之期,来日无多,将来又有何颜面去见许、李两家祖先于地下乎!”说到这里,李殿华眼中珠光闪闪,声音也哽咽起来。李升怕主人过于伤感,便柔声劝慰道:“老爷,世事沧桑原无定数,名场争雄更非人力可恃。老爷您两次乡试虽未奏捷,但却是尽了人事,只是天时未和罢了。何况,您虽不入仕途,却能以诗书传家,文煜、文瑜、文球、文安四位公子,也都能苦读诗书、力求上进,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咱磨店李家是耕读世家、书香门第?老爷您不必难过,依小的看,日后咱李家定然发达,将来出个公卿什么的,也不见得是什么难事呢!”  一番话,说得李殿华复又高兴起来。他点点头,道:“说得也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将来真有朝廷封诰下来,只怕我是看不到了。不过,这财神生日倒是就在眼前,李升,除了祭神,其他事项像送穷什么的也不可忽视啊!”  李升道:“老爷嘱咐得极是,小的已命下人全都准备好了,府中十口大小缸,均已在四更天时换了净水,这‘填穷’的事情已经完毕,只等天一放亮,先送穷,再祭财神!”“好,好!有你这样一位得力的管家,看来我李殿华真要安享田舍翁之乐了!”  说话间,只听堂屋外一阵脚步声,李殿华的夫人周氏为首,领着长、二、三、四四房子、媳和孙儿、孙女,鱼贯进了屋,老老少少,足有二三十口。  李殿华的夫人周氏,先向老爷行了礼,然后落座在丈夫的旁边,老两口一起等着接受儿孙和媳妇们的问安。  李殿华端坐在太师椅上,笑吟吟地看着满堂儿孙,心中甚是愉悦:“罢了罢了,说什么金榜题名,有这绕膝的儿孙,我意足矣!”他睁大老眼,一个一个地逡视着四房儿孙。长房文煜,今年四十三岁,领着长媳葛氏和三男三女六个孩子,先行跪拜。文煜道:“父亲、母亲安好!”  “嗯,起来吧!”李殿华看着垂手而立的长子,又问了一句:“文煜,你的《晴岚文集》何时付梓?”  “禀父亲,儿这几日正在最后校勘,估计正月十五便可付梓。”“好,好!文煜,你是李门长房,要为几个弟弟做个好样子,你现在虽已开馆授徒,但学问一事,须知永无止境,要日新日日新才是!印行文集,将所学昭告天下,自是读书人本分,但也不可沉溺其中,要知道,读书的本意,是辅佐君王平治天下,你还要在科场上再下点功夫才好!”“是,儿子记下了。”二房文瑜领着妻子夏氏和二男一女,也近前跪拜。李殿华也叮嘱道:“文瑜,你比你大哥年少七岁,今年也该三十,而立之年喽!大正月的,不是为父说你,你喜爱吟诗作赋不是坏事,但是你要知道,如今天子取士,是靠制艺,不是看诗赋!从今日起,要多作些八股文章,才能有朝一日科场得意!”  李殿华也知道自己这个二儿子生性散淡,专好吟风啸月,却不是名场中人,因此,也不对文瑜抱多大希望。三房文球,今年二十六岁,领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也跪拜在地。李殿华摆摆手:“罢了。文球,你元配储氏寿算不永,过门没几年便撒手西去,撇下一儿一女两个苦命孩子,唉!”他长叹一声,接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也不便强求,这样吧,等出了正月,为父再与你寻一头亲事,免得你孤雁无朋,终日里悲悲凄凄,也耽误学业!为父有一老友,日前还曾提过此事,女家姓完,据讲也是合肥县小有名气的才女哩!”文球倒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听了父亲的话,他毕恭毕敬地又叩了几个头,低声道:“请父亲放心,孩儿虽遭丧妻之痛,大志却不曾消磨,儿子这些日子也在开始草撰《妙香亭文集》呢!”李殿华哈哈大笑,对周氏道:“好,好得很,我这几个儿子,倒也随我,一味地舞文弄墨,可算是痴心不改哩!”最后跪拜的,是四房的文安,他搀着妻子李氏,正要往拜垫上跪,半天没说话的老夫人周氏发话了:“文安,你自己来问问安也就罢了,怎么还把你媳妇也带了来?你不知道她不方便吗?”李文安尚未答话,他的妻子李氏却彬彬有礼地回复道:“婆母,媳妇的身子不碍的,郎中已计算过,临盆之期怕还有几天……”李殿华咳嗽一声,端着老公爹的架子说道:“郎中之言不可不信,亦不可俱信,生产大事,关乎两条人命,焉能不百倍小心?我李家如今不图别的,但求一个人丁兴旺、家口平安!”他顿了顿,转对四子文安道:“虽说你在兄弟行中年龄最幼,但今年也是虚岁二十二,况又已经开馆授徒,为人师了,这些道理你应该知道。你们对父母尽孝是好事,不过,凡事均应随机而处,不可过于拘泥古礼。你媳妇临盆在即,就算是一个特例,这几日的晨昏定省,就不必让她亲来,有你每日前来问安,有我那小孙孙瀚章代母行孝,也就足慰我心了。快,命婢女们将四少奶奶搀回房去吧!”

《李鸿章传》段落文言文翻译

天下只有平庸之人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得到赞誉。如果全天下都在骂一个人,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奸雄;如果全天下都在赞美一个人,那么他则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豪杰。尽管这些说话的人,差不多都是些平常人,有见识有才干的几乎一个也找不到,那么让平常人评论超乎寻常的人,难道是一件可信的事?所以誉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欺名盗世之徒;谤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伟人。俗话说:盖棺定论。我却发现有些人死了几十年几百年,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评价。说好的还在说好,说坏的还在说坏,让后世写书的人无所适从。比如说,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他贬到极致;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恰好可以抵消从前得到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像这样的一个人,该怎么评价呢?答案是他是个非凡的人。这个人是非常的奸雄还是非常的豪杰先不说,单是他处的位置与层次,就不是普通庸人的眼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普通庸人的嘴所能随口胡说的。只有理解我这话的意思的人,才可以看我这本《李鸿章传》。


关于李鸿章的参考资料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这是简介,具体的可以看这个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21591.htm


关于李鸿章的传记

李鸿章传记写的人不少,但写的好的确实不多,建议你可以看这两本,一是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可以说作者与传主同属一个时期,有更多了解之同情,二是[美]刘广京的《李鸿章评传:中国近代化的起始(上海古籍出版社),此书视角不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李鸿章。 其他关于李鸿章书籍可参考:韦息予:《李鸿章》,中华书局,1931年。 叶桂生、刘新建:《李鸿章》,黄山书社,1988年。 周军、杨雨润主编:《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尹福庭:《李鸿章》(中华名将系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 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1991年,1994年。 (美)T.L.康念德著,杨天宗、陈力等译:《李鸿章与中国军事工业近代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刘功成:《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大连出版社,1994年。 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1994年。 邓曙光编注:《李鸿章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 成晓军:《洋务之梦:李鸿章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王健、方英选编:《李鸿章:人生畅吟》,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高阳:《李鸿章》,海南出版社,1996年。 诰明:《鬼才李鸿章》,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董守义:《李鸿章》,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 《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 《李鸿章全集》(12册),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 王承仁、刘铁军:《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华明、郑长兴主编:《李鸿章全传》(2册),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年。 翁飞:《李鸿章官场艺术与人际权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维健主编:《李鸿章绝学:官学富贵学解密》(12册),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欧阳跃峰:《人才荟萃:李鸿章幕府》,岳麓书社,2001年。 司马烈人解译:《困经:李鸿章一生的九大布局》,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郑洁、刘文鹏:《李鸿章外交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东野君:《李鸿章圆通变达心术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马道宗:《李鸿章圆经》,台海出版社,2003年。


中堂何曾负天下,万千史书尽负他。到底应该怎样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有人称之"同治中兴"之能臣,又有人称之"卖国贼"。纵观历史,能够给予李鸿章唯一的客观评价就是"忠于社稷"。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忠”这一字,自古以来就是皇室对臣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李鸿章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他没有辜负清朝赋予他的权力,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延续着这个腐朽王朝的生命。19世纪中期的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面临千年未见之变局,落后的封建王朝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时候的清朝可以说是内外受敌,内部太平天国起义,外部各国列强虎视眈眈,而此时李鸿章便清楚地认识到"穷则变,变则通",他开始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的设备来改革军队,民生,工业等方面,开创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可以说中国近代社会的工业起源就是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说将清政府的灭亡硬生生地推迟了几十年。李鸿章最辉煌的四十年也正是清朝最风雨飘摇的四十年。这四十年间,清政府所占据的大好河山正在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而李鸿章在这个时间段上却又正好是主持全面外交事项,这也是他被称为卖国贼的原因。由于时代的局限,清政府的两次变法均宣告失败,而"弱国无外交",作为势弱清廷的代言人李鸿章,面对列强政府的一些无理要求,虽然小心翼翼,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是奈何清政府实力太弱,为了能够延续清政府的统治,只能代表着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卖国条约。但是我们想想,这种条约是李鸿章能够做主的吗?如果不是清廷统治者的上级指示要求,有最高指导意见,李鸿章他何曾敢越俎代庖,自作主张,出卖一分土地?如此将卖国贼的大帽子扣在他的头上,真的是有点冤屈。相反在签订这种条约的过程细节中,李鸿章更是费尽心思减少清政府的损失。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的谈判中,李鸿章遭遇日本人枪击,子弹入骨,险些遇刺身亡,更是让日方让步了白银一亿两;到了辛丑条约的时候,慈禧西逃,李鸿章与洋人和谈,谈到最后也是大口吐血,清廷还要拿李鸿章当替罪羊。但是李鸿章也没有推辞这种责任,每次在清廷面临危机之时,不管是否情愿,李鸿章总是被翻了出来,推了出去,恶人总要有人去充当,李鸿章自诩大清裱糊匠,属实贴切。1901年11月1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唯一能与洋人周旋的人。所以李鸿章的死,令"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帝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以上这几句话完全没有任何夸张之言,李鸿章对于清朝来说,真的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可以算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我们站在中国近代史的角度看李鸿章,他的这种对清朝的忠,却是真正的“负了天下”,耽误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虽然李鸿章主张变革,但是他却想以非根本性的行政体制改革来代替根本性上的政治体制改革,根本是行不通的,正是因为李鸿章的这种侥幸心理,耽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清朝垮台。他作为臣子,又是慈禧宠臣,但却不忠于当朝皇帝,只听从慈禧的命令从而导致屡屡误国。慈禧贪权恋位,架空皇帝,迟迟不肯归政光绪,这本来是违背清朝"祖制"的,而李鸿章作为首辅大臣,国之支柱,不仅没有制止慈禧的这种行为,却带头支持慈禧继续揽权。这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正是“负了皇恩”?李鸿章忠于清廷社稷,但既负了圣恩,又负了天下黎民,但用“卖国贼”一词形容李鸿章,有失偏颇。

李鸿章传的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李鸿章传文言文翻译

1. 《李鸿章传》段落文言文翻译 天下只有平庸之人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得到赞誉。 如果全天下都在骂一个人,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奸雄;如果全天下都在赞美一个人,那么他则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豪杰。尽管这些说话的人,差不多都是些平常人,有见识有才干的几乎一个也找不到,那么让平常人评论超乎寻常的人,难道是一件可信的事?所以誉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欺名盗世之徒;谤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伟人。 俗话说:盖棺定论。我却发现有些人死了几十年几百年,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评价。 说好的还在说好,说坏的还在说坏,让后世写书的人无所适从。比如说,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他贬到极致;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恰好可以抵消从前得到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 像这样的一个人,该怎么评价呢?答案是他是个非凡的人。这个人是非常的奸雄还是非常的豪杰先不说,单是他处的位置与层次,就不是普通庸人的眼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普通庸人的嘴所能随口胡说的。 只有理解我这话的意思的人,才可以看我这本《李鸿章传》。 2. 文言文翻译:清史稿张树生篇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供参考:译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 太平军侵扰皖北时,张树声以禀生身份和弟弟张树珊、张树屏一起领导民团剿杀叛贼。又越出合肥地境,接连攻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尤其是太湖一战,凭五百人冲锋陷阵,击退了陈玉成数万大军,可以说居功至伟,接着又大力推行坚壁清野的战法。 当时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等人都相继修筑堡垒,联成一气以求自保,皖北被搅得支离破碎,只有合肥西向地区得以保全。曾国籓征调张树声守卫芜湖,后又调防无为,升为知府。 同治无年,张树声领军跟随李鸿章支援上海。李鸿章建立淮军,张树声和刘铭传等人分别领导部分淮军,一起攻下了江阴,张树声被升为道员。 李鸿章曾亲自检阅娄门程学启的军队,又派张树声领军支援荡口。张树声攻破谢家桥,追击到齐门,又在黄埭大败敌军,程学启就势靠城驻军,从此娄门一路太平军再未出现。 同治二年,攻打无锡、金匮,在芙蓉山与敌交战,大破敌军,缴获战船器械不可计数,被赐予“卓勇巴图鲁”的称号,授三品官服。张树声乘胜进逼常州。 第二年(同治三年),连续攻打沿河岸连二十多座太平军营地,都攻破了。攻下常州后,继续进军浙江湖州,诏命授予张树声为记名按察使。 同治四年,被授任江苏徐海道。不久又被授任为直录按察史,赴大名督理防务事宜。 同治九年,张树声被调补到山西任职。过了两年,升为漕运总督,代理江苏巡抚之职。 同治十三年,实授为江苏巡抚。后逢母亲去世,离职归家守丧。 光绪三年,张树声被重新起用,授任为贵州巡抚。正赶上广东总兵李扬才占据灵山一带,集结匪军侵扰越南,朝廷下旨调张树声巡抚广西,处理乱局。 事情平定后,升为两广总督,先后剿平了西林苗匪、武宣积匪(原文直译啊,教科书这“匪”肯定要译为“起义军”的,都懂?)。光绪八年,李鸿章母亲去世,归家办理丧葬事宜。 张树声代理直隶总督。又逢朝鲜发生内乱,日本使臣花房义率领500士兵进入王京,强迫朝鲜协议签约。 张树声(接报后)急命吴长庆等人赶赴朝鲜,迫使日方签约退兵。然后吴长庆等夜攻乱党,将乱党从属全部歼灭,朝鲜内乱平定了,张树声又上奏获准,令吴长庆暂时驻防朝鲜。 皇上赞许张树声的能力,加封他为太子少保。第二年,又复任两广总督。 不久,又赶上法国侵略越南,张树声就把法军侵略越南、进逼中国的情况上报朝廷,支持抗法。等到淮军在北宁战败后,张树声自已请求解除总督之职专心治理军队,请求上报后被准许了。 后又被定罪为虚报情况,革职留任。不久,张树声病逝,谥号靖达,在直隶、江苏和本籍合肥建祠纪念。 张树珊另有传记。张树屏,因收复江苏各州县,积累功勋升为副将。 随军征伐捻军,驻扎周家口,多次带兵打胜伏。捻军被平定后,张树屏被升任提督,赐“额腾额巴图鲁”的称号。 后调任山西负责黄河流域的军事驻防。光绪二年,调任驻守河曲、保德。 正逢皖军赶去支援乌鲁木齐,在甘肃一带活动的乱贼曹洪照流窜到后山地区,张树屏正奉命前去视察,接到警情后,乘着大雪追击乱军。乱事平定后,张树声被赐予头品服,被授任为太原镇总兵。 后移防包头,又调防到大同。光绪十三年,请求退休。 到他去世后,李鸿章上报了他的功绩,朝廷给予优厚的抚恤,并在太原建立祠堂纪念他。《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Greysky整理原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 粤寇扰皖北,以禀生与其弟树珊、树屏治团杀贼。复越境出击,连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而太湖一役,以五百人陷阵,击退陈玉成众数万,功尤盛,复力行坚壁清野法。 其时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辈皆相继筑堡,联为一气,皖北破碎,独合肥西乡差全。曾国籓檄守芜湖,调无为,迁知府。 同治元年,从李鸿章援上海。鸿章立淮军,与铭传等分领其众,从克江阴,晋道员。 鸿章亲视娄门程学启军,遣树声援荡口,破谢家桥,逐北至齐门,又败之黄埭,学启遂逼城而军,於是娄门寇道始绝。二年,攻无锡、金匮,击寇芙蓉山,大破之,夺获战舰器械不可称计,赐号卓勇巴图鲁,予三品服。 树声乘胜趋常州。逾岁,攻河干二十馀营,尽破之。 城拔,进复浙江湖州,诏以按察使记名。四年,署江苏徐海道。 寻授直隶按察使,赴大名督防务。九年,调补山西。 越二年,擢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十三年,实授。遭继母忧,归。 光绪三年,起授贵州巡抚。适广东总兵李扬才据灵山,构匪扰越南,朝旨调树声抚广西治之。 事宁,擢总督,先后剿平西林苗匪、武宣积匪。八年,鸿章丧母归葬,树声摄直督任。 值朝鲜乱作,日使花房义质将兵五百入王京,迫朝议约,树声飞檄吴长庆等赴之,遂成约,寻盟而还。於是长庆等宵攻乱党,悉歼其渠,乱乃定,树声奏令长庆暂戍朝,上嘉其能,加太子少保。 明年,还督两广。会法越构兵,即以法人侵逼状上闻。 逮北宁陷,自请解总督职专治军,报可。复坐按事不实,革职留任。 未几,病卒,谥靖达,予直隶、江苏及本籍建祠。树珊自有传。 树屏,以收复江苏各州县,积勋至副将。从征捻,驻周家口,战。


李鸿章传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李鸿章传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鸿章传读后感1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传读后感2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个同受伊藤博文赏识钦佩的清国重臣,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也知道为奴尽职,如是而已。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曾说过:"中国不是清政府,我更不是李鸿章。"但这位总设计师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或多或少具有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影子。从李鸿章到邓小平,在失败经验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史留给了我们太多借鉴与反思。 李鸿章传读后感3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李鸿章传读后感4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李鸿章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中对他的简单概括: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签署不平等条约。镇压太平军,让我感到可气,签署不平等条约让我干都心痛,即使实操办洋务运动,但北洋水师的覆灭让我彻底的认为他是个无能卖国贼。   在一次去图书馆找关于曾国藩的图书时,我看到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对于梁启超,在我们心中无疑是变法英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并且他们在政治上还是敌人。我便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笔下,李鸿章又是个怎样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自己的学识感到羞愧,对梁公的见解感到由衷的敬佩。并且让我们从新认识了这的备受指责的晚清重臣—李鸿章。 书中,梁公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公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公写的一句评价:李鸿章是事势所造英雄,而非造势之英雄。   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见识超出同侪,对当时中国现状深切忧虑,深知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这些方面无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可惜他学习洋务之皮毛、改良经济而不改良政治,最终没有把中国带向富强。再加上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李鸿章传读后感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 咒骂着 及后世之人 痛斥着 ,而 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另外他又是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哀。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这一切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李鸿章传读后感5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作文500字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们大抵是从教科书开始的。中学时期,我们从教科书中比较全面但又极简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知识,也许是受篇幅的限制,又或许受限于教育目标的定位,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个被串接起来的“知识点”、“考点”。教科书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一个定义或结论,这自然是背诵的要点,比如我现在都还记得一点关于“太平天国”的结论: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战斗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等等。教科书对天平天国运动是非常肯定的。李鸿章之流因为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后来又作为清政府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虽在洋务运动中有些许贡献,但几十年以来,在普罗大众心中一直是个反面角色。由此,那时的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也是非黑即白的,难以想象英雄人物也会有缺点瑕疵?反面人物何谈什么历史贡献?现如今,网络上那么多的“键盘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一点这方面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6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后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一)   作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诋毁很多,自我们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历史以来,李鸿章这一“卖国贼”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众人眼中的李鸿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这本《李鸿章传》最为公正。   这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梁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而这本书,确实是围绕晚清复杂的政治时局中,李鸿章的功与过来写的。   以李鸿章的学识,虽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   这本《李鸿章传》给了我颇多收获。   首先,是梁公治史的态度。梁启超和李鸿章是政治上的公敌,但作者曾亲口说道:“这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为自己的敌人写传记,还能脱离世俗的论调,以公允之心来评定,这是一个史家所拥有的胸襟和态度!   其次,是获得了对李鸿章接近真实的认识。从前对他“卖国贼”的认识,在今天读到这本书后,才是真正地把李鸿章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时局、世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李鸿章。李鸿章虽饱受国人非议,却被外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他所犯下的历史过错不少,不学无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签的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惋惜。虽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知体恤百姓,虽从政严谨细心,却不明时局。总的来说,“李鸿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于整个民族的落后,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梁先生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先前对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伟大的开拓者!    读李鸿章传有感 (二)   阅读这本书前,我本人对李鸿章的了解还仅限于历史书上只言片语的介绍:李鸿章,晚清重臣,领导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水师,签订了《马关条约》等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当时的国人痛斥其为卖国贼。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对李鸿章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渐渐明白了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浙甫,号少荃,谥号文忠。出生于1823年的他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可谓是少怀奇志,才华出众。然而,这只是他跌宕起伏的开始:随着道光帝的逝去,刚接过这个担子的咸丰帝似乎还是太过年幼,社会矛盾愈加剧烈,轰轰烈烈的天平天国起义就这样开始了。李鸿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自己的家乡建立淮军,挺过太平天国数次进攻,并在最后打败了顽强的太平军。   从那之后,李鸿章一战成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一度被西方报誉为东方俾斯麦。但其后半生的外交手段却是一大败笔:面对诸多刘强的欺凌,总是想着“拆东墙,补西墙”,却意识不到“两墙都倒”才是最终结果,导致我偌大的华夏古国,被列强们瓜分殆尽,还要赔款。   正如梁先生书中所说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事也是晚晴的历史。一口气读完《李鸿章传》,仿佛切实地看到晚晴在列强夹缝中最后的挣扎。对于李鸿章这一争议人物,梁先生也评价得十分到位:“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成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计划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胜之城,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李鸿章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他仿佛做了一辈子的修理工,想把清王朝这栋残破不堪,摇摇欲坠的破旧楼给修补好,终究还是没能成功,但他似乎已经尽力了。“李是时势造的英雄,并非造时势的英雄”,作为臣子,李鸿章对清朝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一丝谋逆之心,为保全国土日夜操劳,对百姓的饥苦生活于心不忍,对自己的逝去不能再为朝廷效力而感到悲伤与无奈,对祖国的未来感到叹息。   有人说“为什么李不选择像曾国藩一样,激流勇退,把天下交给下一代人?”我觉得,事情总是要有人承担的,也许李鸿章就是选择了承担吧,不管是骂名,诋毁或是指责,他都接下了。功过似乎早已被定好:大败太平军,接任曾国藩,兴办北洋水师,领导洋务运动,最终却一事无成,签订《马关条约》等,或许,这就是李鸿章的命吧。    读李鸿章传有感 (三)   余读任公之《李鸿章传》,感其不幸,痛其衰亡。然细思其人其事,所以有此悲剧者,乃历史与文化所致也。   放眼全球,中国乃四大古国中唯一文化不断者,其两千余年封建历史之长远,所涉疆域之宽广,无一国可出其右者。余研习物理,知物体有特性曰“惯性”,然历史无惯性乎?况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数千年矣,又何能于一朝一夕之间改乎?由此,虽外疆渐盛,而国人眼界闭塞一如往昔。元以下之海禁,清特起之锁国,伤人未满一百,自损何止十万!少荃诞于斯时,所见所习唯封建礼教,眼界尚狭,纵年岁渐长,所见所闻不同,其本性已定,再难改矣。任公斥之为“不学无术”,然又如何有新思想、新学术供其幼年所习?合肥行改革,自守旧制,而世间封建余潮尚如泄洪难挡,有成功之法乎?恐非世人所能料矣。此况乃历史与文化共定矣,非少荃一人之悲。   德富苏峰曾言少荃性情如中国人之性情:冷血、自大、隐忍、脸厚、善辩、狡诈,或有过之,然并非虚妄。自古以来,能处高位者,有几人不似少荃?如唐之房、杜,宋之王定国、王荆公 ,明之严分宜,清之陈午亭,无论忠奸,性格中必有特质似少荃者。此乃中国官场乃至民俗文化所定者,其间玄机,一句“物尽天择”可谓道尽,少荃性格如此,并非偶然。   虽然,少荃亦人杰,若宋则为吕夷简,若明则为徐阶,也可称之一代名相,何至于后期如此不堪?盖其所生时代,新旧交替之时,少荃随旧潮,更被历史所湮灭亦。若晚生数十年,未尝不可如任公一般指点人物,快然自足。若少荃泉下有感,必叹“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尝闻“生不逢时”乃人生一大痛,古之人诚不欺我!   少荃之不幸,乃历史与文化之故,非唯少荃一人。少荃之同辈人,亦遭历史与文化湮灭矣。否则,以中国四万万人,岂会“列国皆有英雄,而我国独无一英雄”乎?此两者威势之可怖,余今日见矣,诚为一叹!

李鸿章传读后感,跪求

  (1)
  相对于一些李鸿章的书而言,梁启超写的李鸿章大体还是基本客观的。里面只有少许对李鸿章的评论有些出入,作为一个后人其实是无权去太多评价前人的一些作为的。因为后人没有处在前人当时的处境,没有承受来自个方面的压力,所以在事后却说出一些轻松的话,我认为是不合事宜的。
  就例如我们站在现在角度去看待梁启超一样,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在我们后世人眼中也不是完全正确地。
  而我在阅读这书之后对李鸿章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要做到各方面都周全,各处都面面俱到是很不容易的。去签订各项卖国条约的人确实是他,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是卖国的。太多的事情都是有前奏的,当一切都已成定局谁去签订其实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一切的事项清廷其实早已大都谈妥,派李鸿章去完成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又怎么到了最后能把卖国这个帽子完全戴在他的头上?难道清廷就可以在百姓辱骂朝廷时把一切罪责都归咎其一人身上?自己却装出一副无辜状?
  本人到认为是一个难得的奇人,他能忍别人是所不能忍是个顾全大局之人。清廷有了此人也是一种福气所在。


  (2)
  重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有感

  近日要求撰写读书笔记,一直忙于工作,说心里话,也懒于在工作之外再写指令性文章,因此拖了下来一直未动笔。在大学时,倒是常常写点心得,也写了些读书观感,但十一年的工作生涯,公文和论文写了不少,提笔写自己的东西不多,偶尔写些游记、生活小景和孩子成长历程,是自我心情的反映,为自己而写,不愿示人。

  这下,有要求写读后感,一时不知该选什么书,手头上有尚未读完的万科老总王石所著的《道路与梦想》,挺有感触,其管理企业、为人做事、个人生活自有一番独到之处,令人佩服,但要专门写读后感,尚未有太多的想法。周五又提到此事,忽然梁启超所著的《李鸿章传》涌入脑海,想前两年回合肥探亲,同学陪我到淮河路李鸿章府浏览,很是仔细地看了一番,记得也在李府买了本《李鸿章传》,留做纪念。但今日再从书架上找到此书,却看到书后的印章为中山大学中区新华书店,已是十一年前在广州读研究生时买的旧书,非两年前买的版本,书已发黄,颇感慨时光的飞速。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本人也是“正宗”合肥人,自是对李鸿章这个产自家乡的历史人物颇感兴趣。本科学了世界和中国通史,正统史学略知皮毛,但不太感兴趣,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史学已吹入新风,不少新史料进入视野,记得当时近代史的老师博览群书,讲了不少新观点,对李鸿章的评价也不流同于课本和一般书籍,印象颇深。前两年《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曾引起波澜,其中对李鸿章、袁世凯的不同解读在社会上热议很久,电视剧开篇就是穿长袍、用刀叉吃牛扒的李鸿章形象,颇具象征意义,一个乐于接受西方新鲜事务的满清重臣形象呈现在荧屏上,我专门淘来此碟连续两天看完。这次重读《李鸿章传》,更是一口气读下来,由于有任务在身,自然感觉又不一样,草草写下几笔,聊以交差。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是最早研究李鸿章的严肃著作,也正如梁公早在 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要了解晚清的历史,读一读此书必受益匪浅。梁启超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在了解李鸿章的同时,也对当时国民性的了解、对国人劣根性的了解颇有启迪。梁公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对李鸿章这位争议人物,评价颇高。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公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但梁启超并没有将当时中国积弱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梁启超在文中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李鸿章,悲在悲在身处于中国积弱最严重的时刻,以一人之力要想改变中国贫穷挨打的局面,无异于饮鸠止渴,根本无法实现胸中大志。所以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其起于淮军,败于甲午战争,遭至骂声一片,但当时中国朝廷上下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抵抗外来入侵呢?当时的西方报纸曾这样评论甲午战争: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腐败无能的官场,自私自利的官员,正如李鸿章自己常叹“吾被举国所掣肘,有志焉而未逮也”,中国又如何能走上富强呢,所以梁启超曰“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指李鸿章),虽败亦豪哉!”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沙皇俄国与大清的条约还没有谈妥(此协约为李鸿章出访俄国根承慈禧太后默许,为抗衡日本出卖东三省的权利求得沙俄的保护而与俄国的达成的秘密协议),俄国公使竟到李鸿章的病榻前,逼请李鸿章签署画押《中俄秘约》。可悲可叹呀!为国家鞠躬尽瘁一生的李鸿章,把嘻笑怒骂的一切权利留给了后人,任人评说。所幸近年来,思想界、史学界空前活跃,让我们得以一窥李中堂的真实面目。


  补充:


  其实,做为政治家,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来多的杰出人物之一。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鸿章的见识超出同侪,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1865 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其沈胥耶!”正是基于这种不甘心自己的国家沉沦的自觉,他以推行“自强新政”即洋务运动为己任。他力主以开放的态度去处理同外国的关系,以新的观念和措施去适应“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把“借法自强”看作救国的关键所在,把学西方作为救国急务,爱国赤诚溢于言表。


  李鸿章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近代的机械制造、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可否认,这些官办或官督商办的企业存在着种种弊端,但西方的机器和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就是对愚昧无知的打击,就播下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种子。招商局轮船所到之处,商品经济总有大小不等的发展。正是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的几百部西书,孕育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代呼风唤雨的人物。李鸿章思想的开明和开放,吸引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甲午战争前,不但严复、马建忠及其他留洋归来的技术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在李鸿章直接领导或势力所及的范围内服务,就是对其学西方的作法持激烈批评态度的郭嵩焘、王韬、郑观应等人,也是李鸿章的朋友或麾下的重要官员。

  李鸿章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虽然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但这是在国力最弱的背景下据理力争所能取得的最佳方案,若让一人去背负整个国家的责任岂不有失公正?在当时国际大舞台错综复杂的状况里,李鸿章机智斡旋处理了很多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在不断的巨大失败和微小的胜利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手段。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李鸿章个人的睿智和深刻、大气和幽默、仪表和举止都散发出浓浓的个人魅力,博得了洋人对他的敬佩和尊重。当时国际舆论对李鸿章评价颇高,日本人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个性严谨,“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示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重纪律,严自治,中国人罕有能及之者”,有“东方俾斯麦”之称。对人,“其待属将也,皆以道义相交,亲爱如骨肉,故咸乐为用命,夫将将之才。”治事,“每遇一问题,必再三盘诘,毫无假借,不轻然诺,既诺则必践之,实言行一致人也。”李鸿章待人处事的态度,让人敬佩。纵观其一生,为国为民不计艰辛和困苦,不畏诽谤和诋毁,一直埋头肯干、默默做事,直至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未尝口及家事。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间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但是,在腐败无能的清廷统治下,李鸿章所做的一切,所进行的一切未触及本质的改革,只能对贫困而苦难的国家进行缝缝补补,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我们庆幸生活在现在的中国,国力日盛,国人地位大增,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一扫东亚病夫的形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GDP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在快速、全面地发展,正朝着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前进。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从没有过的和平盛世时代,个人发展空间也空前广阔,电子信息技术已让我们与世界“零距离”接触,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我们生活在盛世时代的中国,又有何理由不好好工作,从高处讲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尽份心,出份力;往近处讲则是为自己负责,做好这份工,不求做英雄,最起码也不能做庸人。梁启超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值大家共勉。


关于李鸿章的书

1、《李鸿章传》,作者是梁启超。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2、《李鸿章传(修订本)》,作者苑书义,通过记述其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半个多世纪,“坐镇北洋”、“汉臣中权势最巨”的生平,也透视了晚清政局与社会演变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学术性传记,受到学界重视;

3、《李鸿章评传》,作者谢世诚,书采取“传”与“评”、“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结构,全面研究了李鸿章的生平活动和思想。


上一篇:btob李旼赫

下一篇:李嘉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