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

时间:2024-07-20 15:43:04编辑:阿星

闲怎么读 闲的意思

1、闲:xián 。偏旁“门”简化为“门”。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 。《说文解字》:“闲,阑也。从门中有木”。以木歫门无所往来是闲之范式。

2、本义: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忙”相对。如:游手好闲、没有闲工夫。

3、衍义:引申指“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如:闲置、闲房、机器别闲着。

4、衍义:引申指“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如:农闲、忙里偷闲。

5、衍义:引申指“与正事无关的”。如:闲谈、闲人免进、闲话。

6、衍义:又用作姓。


闲怎么读?

读音:xì基本字义:“𨳿”是“闲”的古文,从门从外。偏旁“门”简化为“门”,本义: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忙”相对扩展资料字形演变:组词解释:1、闲聊[xián liáo] 闲谈。2、闲逛[xián guàng] 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工作太忙,没有工夫~。节日期间到公园~了一天。3、闲扯[xián chě] 闲谈:两人~了一阵子。4、清闲[qīng xián] 清静闲暇:~自在。他一时还过不惯~的退休生活。5、闲游[xián yóu] 亦作“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闲逛。

闲怎么读

闲的读音是:xián。字词拼音为:xián 。字词简义:闲,汉语一级常用字 ,会意字。“闲”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指栅栏,后引申出马厩、范围(常指伦理道德规范)等多种意思 。古籍释义:康熙字典:《唐韵》戸闲切。《集韵》《韵会》何闲切。《正韵》何艰切。音闲。《说文》:阑也。从门中有木。徐曰:闲,犹阑也。以木歫门也。会意。《广韵》:防也,御也,法也。《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又《家人》:闲有家。疏:正义曰:治家之道,在初卽须严正立法防闲也。又《书·毕命》:虽收放心,闲之维艰。又《广韵》:大也。《诗·商颂》:旅楹有闲。疏:陈列其楹,有闲然而大。又《诗·魏风》:桑者闲闲兮。传:闲闲然,男女无别,往来之貌。又《尔雅·释诂》:习也。《诗·秦风》:游于北园,四马旣闲。传:闲,习也。又《礼·经解》: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又《韵会》:马阑也。《前汉·百官公卿表》:龙马闲驹。注: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闲驹。《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注:每廐为一闲。《左传·成十八年》注:每廐为一闲,闲有二百一十六匹。

最好闲来静心读读书

现在 社会 节奏太快,常常无法静心去做一件事,想想,你有多久没有安心捧起过书本了呢?最好是能闲来静心多读书,要是不能,就先读读句子。

推荐世界名著里的10句话,愿有所收益。

1.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海明威 《老人与海》



2.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3.当你拼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

不管是谁,只要下了这个决心,他就会立刻觉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而他的视野也随之开阔了。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



4.不要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费时间的人,而浪费你的时间。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5.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在你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你常常会发现不由自主地被当作知己,去倾听你熟人的隐秘。

你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谈论你自己,而在于倾听别人谈论自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7.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



8.「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9.我们的心是一座宝库,一下子倒空了,就会破产。一个人把 情感 统统拿了出来,就像把钱统统花光了一样得不到人家原谅。

——巴尔扎克《高老头》



10.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读“闲书”

小时候,我的父母称所有的课外书为“闲书”,度娘的解释为供消遣的书,与正业无关的书。在我父母的观念里,“闲书”就是指那些不务正业的,会把当时身为一个孩子的我教坏的书。

抱着如此认知的他们,自然是不会花钱给我买这些“闲书”的,而且也不允许我自己买。

那会儿,我的父亲对于金庸古龙处于一种疯狂痴迷的追星状态,他们两个所有的小说,他都瞒着母亲偷偷地买回来。由于钱包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他买的都是盗版书籍,纸张质量极差,薄得有些透明的纸张上经常会看到被摧残成颗粒状的,生命力异常顽强的芦苇草。

为了防止母亲唠叨他不务正业,父亲经常躲进厕所里看书,一进去,就一头扎进书里的那个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常常忘记时间,忘记自己仿佛已经不存在的双腿。有时被母亲催得急了,父亲提上裤子就往外冲,将他的武侠世界遗忘在厕所的一角,这才给了我读“闲书”的可乘之机。

我也像父亲一样,蹲在厕所,双手捧起书本,便进入了另一个欲罢不能的世界。《天龙八部》的乔峰成为了我第一个崇拜和爱慕的人。我觉得他厉害极了,在那个人人身怀绝技的江湖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的降龙十八掌堪称第一。

有时候,我会觉得父亲跟乔峰很像,粗狂而豪迈、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惩奸除恶,最重要的是他的武功天下第一。在我的心中,我的父亲是天下第一好的父亲,固然他身上有很多的不足,可是这些跟他带给我的欢乐比起来简直太微不足道了,就像几滴墨水掉入到大海里。他常常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然后紧抓我的两条腿像骏马一样地奔跑;他常常拿根棍子递给我,然后亮出他的赤手空拳说先让我三招;他常常扮演大象、大猩猩和大恐龙,满院子地追着我跑......

就这样,我在厕所里带着一种忤逆父母的深深的罪恶感见证了郭靖与黄蓉之间那令人艳羡的爱情,也将西门吹雪和花满楼这两个如诗歌一般令人沉醉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再后来,那些不知道被父亲翻了多少遍的书在厕所里历经了风吹雨淋、烈日暴晒和风霜雨雪后,慢慢地发霉,最后被母亲像扔一堆腐烂发臭的垃圾一般扔了出去。

我慢慢地长大,上了初中的我开始住校,半个月回一次家。班上的好多同学都开始看连环画和漫画书。每次返校时,他们都会带一本新书,看完后再和其他的同学相互交换。然而,即便是在这样氛围的感染下,我依然没有加入他们。因为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像复读机般循环播放着:那些都是“闲书”,会害人,你不能看,你要好好看课本,好好学习。

就这样,初中三年,伴着我的只有枯燥的课本和练习册。到了高中,几乎班上的同学们都在读韩寒、郭敬明、明小溪和安妮宝贝。我的同桌是个小说迷,上课时从来不听老师讲课,手里总是捧着一本儿“闲书”,读得津津有味。她不只读,还自己写小说,写了一个本子又一个本子,写完就拿给我们看。在她烈火一般的攻势下,我像一块儿早已干透的木材一般被燃烧了,这一烧直接将住在心里多年的那台复读机给烧成了灰。

记得当时她将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拿给我,叮嘱我要好好看。那天晚上,翻开书,我像一块磁铁一般被书里那巨大的磁场给牢牢地吸了进去。在老师查完宿舍后,偷偷摸摸地点了根儿蜡烛,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五点钟一字不落地看完了。

上课时,同学都关切地问我的眼睛怎么了,我将嘴巴凑在他们的耳边,说:“昨晚上一晚看完了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太虐了,哭的。” 一种自豪感从心底升起,一直上升到脸庞,化为一个灿烂的微笑绽放在我的双颊。

这次的经历就像大坝被冲开了一道小口子,随着被冲走的浮土越来越多,大坝轰然倒塌,水流像肆意奔腾的千军万马,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大学,除了上课,我基本都是泡在图书馆里,读着各种各样的“闲书”,有关于校园的、爱情的、亲情的等等。

大学毕业后,为了学技能、涨工资,开始读各种各样的干货技能类和职场沟通类的书籍,谈男友后开始读两性情感类的书,有了孩子后又开始读育儿类的书,最近又迷上了莫言笔下的众生百态。

我想这辈子,就这样读下去,挺好!


古人关于闲的诗句

1.有关闲的诗句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寄韩鹏》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 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山。 年代:宋 作者: 鲍同 《中隐堂二首》 问舍知君困欲还,才高那得卧南山。 由来甘井人争汲,却恐心闲身未闲。 年代:宋 作者: 史守之 《赠大慈寺啸翁开士》 挂锡云飞处,心闲境亦闲。 万缘空俗想,一钵饱松关。 身幻从兹化,风高未许攀。 繁华满眼底,付与水潺潺。 年代:唐 作者: 曹邺 《题山居》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秋池二首》 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 况当故园夜,复此新秋池。 岸暗鸟栖后,桥明月出时。 菱风香散漫,桂露光参差。 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 悠然心中语,自问来何迟。 朝衣薄且健,晚簟清仍滑。 社近燕影稀,雨余蝉声歇。 闲中得诗境,此境幽难说。 露荷珠自倾,风竹玉相戛。 谁能一同宿,共玩新秋月。 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北窗闲坐》 虚窗两丛竹,静室一炉香。 门外红尘合,城中白日忙。 无烦寻道士,不要学仙方。 自有延年术,心闲岁月长。 年代:宋 作者: 辛弃疾 《念奴娇 赋雨岩,效朱希真体》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 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 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着。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寄浔阳赵校书》 帘下秋江夜影空,移楼人在月明中。 不将行止问朝列,唯脱衣裳与钓翁。 几处别巢悲去燕,十年回首送归鸿。 那应更结庐山社,见说心闲胜远公。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 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闻。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 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 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白鹭鸶》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年代:唐 作者: 裴迪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就先写这么多吧,希望能够对亲有所帮助。. 2.描述悠闲的诗句有哪些 1.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6.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7. 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 独上小楼云杳杳,天涯一点青山小。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黎扶我过桥东。 11.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12.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13.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4.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以赋诗。 15.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田园生活,山水为邻,花鸟相伴。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亦含“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因此,自古以来众多文人雅士便喜寄情山水田园,以此远离现实烦扰的城市生活。 于古代文人而言,他们需要一处安谧闲适之地,以洗净城市喧嚣生活的烦扰,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城市的生活,车辆鸣笛声响彻天际,耳边尽充斥着键盘的敲击声,时间被文件和应酬所填满,哪里才能寻得一处洗涤身心之地。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3.描述悠闲的诗句 描述悠闲的诗句包括: 1、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原文: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译文: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2、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原文: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3、东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4、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5、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原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6、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描写古人闲情的诗句,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5.描写惬意悠闲的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 3、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程颢 《春日偶成 》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6、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7、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韦庄《菩萨蛮》 8、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 》 9、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 10、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11、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村居 》 12、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佚名《采桑》 1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4、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雍裕之《农家望晴》 15、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顾况《过山农家》

关于闲书的诗句

1.关于书的诗句 杂诗》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唐代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代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陆游《寒夜读书》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明代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2.关于发奋读书的诗句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闲读《随园诗话》(680)

陆放翁,即陆游。

徐骑省,一般指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五代到北宋时期大臣、学者、书法家,江都少尹徐延休之子。十岁能文,不妄游处,与韩熙载齐名,合称“韩徐”。初仕杨吴,担任校书郎。再仕南唐,历任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跟随南唐后主李煜归顺北宋,历任太子率更令、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年,因事贬为静难军行军司马,病逝于任上,时年七十六岁。工书法,与弟徐锴合称“江东二徐”。在文字、诗歌、散文创作方面成就十分突出,与人共同校订《说文解字》,参与编纂《文苑英华》,著有个人文集30卷,《质疑论》若干卷。《全唐文》《全唐诗》《全宋文》均收录有其作品。

李山甫,(1019年—1087年),字明叟,一字公晦,号龙溪钓叟,军事家,诗人,北宋建昌军南城县龙溪保人(今江西省资溪县高田乡龙荫村)。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建宁知县。熙宁六年(1073年)从经略安抚使王韶攻取吐蕃占据的河州,因守香子城有功,升为太常博士、河州通判。元丰三年(1080年),王韶以其才可用,荐于朝廷,授作坊使,任澧州。在澧州妥善处理了当地少数民族的问题。积极参加王安石倡导的变法运动,与之交厚,王安石曾赴其家探访,留有《访山甫龙溪新居题壁》、《访山甫入长山不遇》、《题长山山甫故居》等。

赴举,音fù jǔ,意思为应举。唐宋时指乡贡入京参加礼部试。明清时指赴省城参加乡试。宋·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八出:“争如投上国,赴举夺魁名。”

所知,音suǒ zhī,释义:1、所知道的;知道。汉·王粲《咏史诗》:“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2、相识的人;要好的人。唐·元稹《莺莺传》:“张生发其书於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本条诗话中“所知”应为“相识的人”。

黄祖,(?-208年),东汉末年将领。刘表任荆州牧时,黄祖出任江夏太守。初平二年(191年),黄祖在与长沙太守孙坚交战时,其部下将孙坚射死,因此与孙家结下仇怨。之后,黄祖多次率部与东吴军队交战,射杀凌操、徐琨等人。建安十三年(208年),在与孙权的交战中,兵败被杀。

鹦鹉客,典故。黄祖杀祢衡。祢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东汉末年名士。个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荐祢衡表》,向曹操推荐祢衡,但是祢衡称病不肯去,曹操封他为鼓手,想要羞辱祢衡,却反而被祢衡裸身击鼓而羞辱。后来祢衡骂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黄祖也能善待祢衡。祢衡替黄祖做文书方面的事,孰轻孰重、孰疏孰亲,都处理得很恰当。黄祖拉着祢衡的手说:“先生,这正合我的意,和我心中要说的话一样啊。”黄祖的长子黄射,为章陵太守,和祢衡尤其友善。黄射一次宴请宾客,有人送给他一只鹦鹉,黄射举着酒杯对祢衡说:“希望先生(就鹦鹉)作一篇赋,以此来使嘉宾高兴高兴。”祢衡提笔就写,中间没有任何改动,一气呵成,文辞色彩也很华美。后来黄祖在大船上,宴请宾客,但祢衡出言不逊,让黄祖很难堪,黄祖就斥责祢衡。祢衡更是仔细地盯着黄祖,说:“死老头!”黄祖非常生气,想要打他。祢衡更是大骂,黄祖气愤到极点,就下令杀祢衡。因为黄祖的主簿一向恨祢衡,即刻就杀了祢衡。黄射得知消息后光着脚来救,但没赶上。黄祖也后悔,就厚葬了他。祢衡死时年二十六岁。最后因为和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时年二十六岁。黄祖对杀害祢衡一事感到十分后悔,便将其加以厚葬。

志公,音zhì gōng,意思是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志公,南北朝齐、梁时的僧人,又叫宝志、保志、保公,(418年—514年)。志公禅师是个传说中的“神僧”,据说俗姓朱,是金城(在今甘肃兰州)人。他年少出家,参禅开悟。后居无定所,往来都市,时而吟唱,颇似谶记,众人争问祸福,所言均验。齐武帝以其惑众,曾拘其入狱。但人们仍日日见他散步街头;待查看狱中时,他仍在牢房打坐。齐武帝闻悉此事后,请他入华林园供养,禁其出入。但他并不受约束,仍常来往于龙光、净名、兴皇等寺。至粱武帝建国,始解其禁,并尊奉为国师,时常长谈,请开示法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保志》:“今上即位,下诏曰:‘志公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南史·隐逸传·释宝志》:“虽剃须发而常冠帽,下裙纳袍,故俗呼为志公。”

麒麟儿,音qí lín ér,指颖异的小孩子。古代中国民间多以“麒麟儿”、“麟儿”、“麟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家的孩子。古时王室成员也可代指自己的孩子。“志公偏赏麒麟儿”,南朝《陈书·徐陵传》曰:“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侯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王建,(765年—830年),字仲初,许州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朝大臣、诗人。出身寒微,贫困潦倒。大历年间,考中进士,一度从军。中年入仕,历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秘书郎、太常寺丞,累迁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唐文宗大和四年去世,时年六十六岁。擅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诗作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宫词”,为研究唐代宫廷提供重要材料。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李仆射,即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县(今甘肃省临潭县)人。唐朝中期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元和十二年(816年),出任唐邓节度使,参与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叛乱,于次年(817年)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王建创作《赠李愬仆射二首》,全诗包举唐朝的平蔡战役,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地记录了“李愬雪夜入蔡州”的奇袭过程。

白香山,即白居易。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东都,指唐朝东都洛阳。唐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称洛阳“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交乎风雨,均朝宗於万国”,于是改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吏员品并如雍州。自此唐朝正式实行两京制。韩愈曾经在洛阳任职。本条诗话的《东都》诗正式诗名为《东都遇春》。原句为“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随园诗话》将“嘲”误刊为“朝”。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元稹聪明过人,少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痞卧》,指因为痞症而卧床。痞症是中医病名,指胸腹部胀闷不适而外无硬结之形的症状,也有称腹内有硬块的。痞证的临床表现有:1、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2、还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咳痰或者是腹部坠胀的症状。元稹诗句“一生长苦节,三省讵行怪”,可以说既间接描写了痞症的表现,还对自己为啥得此病进行了反思。

片玉,音piàn yù,比喻群贤之一。《晋书·郤诜传》:“(武帝)问诜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酧,音chóu,意思同“酬”。酧唱:以诗词相互赠答。康熙字典:《正字通》俗酬字。

正旦,音zhēng dàn,指农历正月初一日。另,读zhèng dàn时,指戏曲角色行当,青衣的旧称,有些地方剧种里还用这个名称。

青脐,指肚脐周围皮肤色青。脐色发青或青蓝,为内有寒积、水饮或风寒内伏中州,常与腹皮寒冷、拘急板滞并见。常有腹痛隐隐,喜按就温,肠鸣泄泻,四肢欠温,口淡食少,多涎,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迟或紧。此外,痛证亦可出现脐色发青。元稹诗句“闲观风色动青脐”,说明元稹对中医颇有了解。前面说到了“痞症”,这里又说到“青脐”,从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推知,元稹患有经常腹胀、腹痛的疾病。也许有人会说,青脐也可能指青色的脐橙啊,“闲观风色动青脐”不是正合适吗。可惜,植物学告诉我们,脐橙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甜橙的一类栽培品种,脐橙最早的品种华盛顿脐橙是1870年由巴西的有核塞来他甜橙的枝变而来,20世纪初,脐橙通过数次引种栽培才传入中国。元稹显然是没有见过脐橙的,所以,“青脐”绝非青色的脐橙。

令狐相公,指令狐楚,(766年-837年),字悫士,自号白云孺子。京兆府咸阳县(今陕西咸阳市)人,郡望敦煌(今属甘肃)。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本条诗话之“仁风扇道路,阴雨膏闾阎”句出自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唐长庆四年(824年),唐敬宗即位不久,令狐楚便被起用为河南尹兼御史大夫。同年九月,出任检校礼部尚书,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及汴、宋、亳诸州观察使。

仁风,音rén fēng,释义:1、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2、亦指扇子。《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於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器物》:“扇曰仁风。”

闾阎,音lǘ yán,意思是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老百姓。出自《史记·平准书》:“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闾,泛指门户;人家。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阎,指里巷的门。唐·白居易《湖亭望水》:“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簟,音diàn,从竹,覃声。本义:竹席。冰簟,清凉如冰的簟席。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举进士不第,曾作湖、苏二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约中和元年(881年),陆龟蒙去世。光化三年(900年),唐昭宗下诏,追赠为右补阙。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其诗求博奥险怪,七绝较爽利。写景咏物为多,亦有愤慨世事、忧念生民之作,如《杂讽九首》《村夜二篇》等。文胜于诗,《四舍赋》、《登高文》等均忧时愤世之作。小品文写闲情别致,自成一家。著有《耒耜经》、《吴兴实录》、《小名录》等,收入《唐甫里先生文集》。

包山,音bāo shān,山名。位于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山下有洞庭穴,为地脉。也称为“洞庭西山”。

缃蕤,音xiāng ruí,释义:1、水草名。一名紫荇。清·厉荃 《事物异名录·百草·荇》:“缃蕤,紫荇也。”2、黄色下垂的花朵。缃:浅黄色,《说文·新附字》帛浅黄色也。蕤:草木枝叶下垂貌,《说文》蕤,草木华垂貌。宋·姜夔《洞仙歌·黄木香赠辛稼轩》词:“花中惯识,压架玲珑雪。乍见缃蕤见琅叶。”本条诗话错将“缃”刊刻成“湘”,此二字在古代亦不能通假。

朱竹垞,即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音chàng),号竹垞(音chá),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详见《硬读(267)》

阼阶,音zuò jiē,意思是指正房门口东侧的台阶,或东厢房前的台阶。《仪礼·士冠礼》:“主人玄端爵韠,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 郑玄注:“阼,犹酢也,东阶所以答酢宾客也。”汉·贾谊《新书·礼》:“礼,天子适诸侯之宫,诸侯不敢自阼阶。阼阶者,主之阶也。”《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丁未,齐主至,帝降至阼阶,见以宾主礼。”郭沫若《屈原》第二幕:“正面四大圆柱并列,中为明堂内室,左右有房,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

杜少陵,即杜甫。

灯檠,音dēng qíng,意思是灯架。北周·庾信《对烛赋》:“刺取灯花持桂烛,还却灯檠下烛盘。”宋·陆游《冬夜读书》诗:“莫笑灯檠二尺馀,老来旧学要耘锄。”

蒲桃,音pú táo,古时对葡萄的别称,也称蒲陶、草龙珠、赐紫樱桃、菩提子、山葫芦。明·陈与郊《昭君出塞》:“你有一日蒲桃春酿赏,又只怕鸿雁秋来断八行。”

酂侯,音zàn hòu,或cuó hòu,亦作“鄼侯”。汉代开国功臣萧何的爵号。萧何所封酂侯,酂有两地,音分别为zàn、 cuó。南阳郡酂(zàn)县在今湖北省老河口一带。酂(cuó)在刘邦、萧何的家乡丰沛不远,在今河南永城西酇城镇之地。《史记集解》、《史记索隐》都以为萧何封地应为南阳酂县,大多数参考材料也注“酂侯”音为“zàn hóu”。但据《朱绍侯文集(续集)》“酂侯萧何封地考”考证,其封地应该在河南永城西酇城镇,故“酂侯”实应为“cuó hóu”。《辞海》未注,《词源》也认为应读“cuó”。

马援,(前14年-49年),汉族,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量移,音liàng yí,释义:1、多指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唐·白居易《自题》诗:“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清·顾炎武《日知录·量移》:“唐朝人得罪贬窜远方,遇赦改近地,谓之量移。”2、泛指迁职。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归舟》:“道光辛丑秋七月,由粤西量移苏抚。”

范蠡,(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伍员,音wǔ yún,( ?—前664年),字子胥,春秋楚人。与父兄俱仕楚,后楚王听谗言杀其父兄,员逃亡吴国佐吴伐楚报仇,并辅吴称霸。吴王夫差灭越后,欲释越王句践回国,不听员谏,因信谗杀之。伍员死前预言越必灭吴,后九年越果灭吴。

(待)


闲读《随园诗话》(472)

高景藩,字怡园。杭州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道员。

高韫珍,字淡仙。清代女诗人。高景藩季女。

小青,即冯小青,名玄玄,字小青。明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嫁杭州豪公子冯通为妾。讳同姓,仅以字称。工诗词,解音律。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戚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近现代著名学者潘光旦先生曾著同名传记《冯小青》。小青墓原在西湖孤山。《西湖新志》卷九:“明女士广陵冯小青墓,在林公祠左。” 1955年废。

檀郎,音tán láng,旧时人称美男人为“檀郎”,女子也以其作认夫婿或所爱男子的尊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西晋文学家潘安的小名为檀郎,后遂用檀郎代指夫君或情郎或所喜欢的人之美称。

瘗玉,音yì yù,本义是古代祭山礼仪,治礼毕埋玉于坑。瘗,掩埋,埋葬。也指埋物祭地祭山。例:《吕氏春秋》:有年瘗土,无年瘗土。高诱注:“祭土曰瘗。年,谷也。有谷祭土,报其功也。无谷祭土,禳其神也。”瘗坎,古代行祭地礼时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瘗玉,祭山后埋玉。后有成语“瘗玉埋香”,意思是指美丽的女子死亡。出自南宋·吴文英《莺啼序》:“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回头乐事浮云散,瘗玉埋香今几载?”

淡人,高韫珍丈夫的字。郎君,女子对丈夫的雅称。

甲辰,指雍正二年,1724年。

丁巳,指乾隆二年,1737年。是年,袁枚因为上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未中,流落在京,等待参加乾隆三年的乡试。期间在高景藩家寄住三个月。袁枚自称“主其家”,意思是“管家”。实际上是在他家坐馆,即当家庭教师。见《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五一》

铭墓,指为其撰写墓志铭。

(待)


阅读短文 闲读梧桐 余秋雨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9.“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伺“有种无法官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4分)
21. (1)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伴奏”,这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3分)
(3)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旧书上”意在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漠,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
19.(1)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或:身躯高大,树冠繁茂。(2)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或: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的大度。(讲析:梧桐是这篇托物言志散文描写的形象,对其外形特征的描写集中在第2自然段;对梧桐内在精神特征的揭示集中在第7自然段,也就是作者对“梧桐的寂寞”所作的诠释)
20.相同:①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②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讲析:借物喻人,这“人”与“物”之间定有相似点,当然也有不同点。相同点①在“契合”一词之后,比较好找。相同点②见第3、4自然段,“暴风”一指自然界的现象,一指“史无前例的岁月”(指“文化大革命”)]
21.“风暴”过后,新生命还会充满活力 表现前辈对后代的托举和祝福 应以正义必胜的信心去看待历史的生活(讲析:本题主要测试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及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三小题表达的都是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意念)
22.C E(A项错在“感到寂寞”,原文中说“梧桐的寂寞”“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B项“表现了母亲的细腻”是虚晃一枪,原文中没有这一层意思。D项“从容豁达”不是外祖父所具有的特征)


余秋雨的闲读梧桐赏析,要全面的

余秋雨善于从文化和历史的大视角出发,着眼于小至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大至一国一朝乃至整个历史的长河,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直抒胸臆,纵横捭阖,挥洒自如,读来如胸中荡气,令人回味。从全文看,这里的“梧桐“就是他家楼前的一棵梧桐树,闲”是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的意思,那么,单看题目就是没事的时候看楼前的梧桐树,看似闲来之笔,可是作者又偏偏用了一个“读”字,究竟读出了什么内容呢?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处”这是梧桐生长的位置,正因为它生长在这里,才“整日整夜与我们对视”,整日整夜说明我梧桐与我相伴时日很长,我读它已久。而“对视”是人与人之间眼神的交流,在作者心里梧桐早已是一位熟悉的朋友,所以才整日整夜与我们对视,似乎要告诉我们什么?

于是,“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这棵梧桐大且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是因为他挺拔向上;“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因它叶如长发,披肩掩面。“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躲过了规划的砍伐,又无畏于风雨的洗礼,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

那么,这棵梧桐是怎样面对生命中的风雨的呢?请看下文:夜读梧桐。这夜 “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 疑似风雨大作,临窗而望“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原来,只有风没有雨,面对“粗暴狂虐的北风”它独自“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他的每一片枝叶团结着、簇拥着、颤抖着、呼号着。梧桐这样的的抗衡着来自自然的考验。这让作者联想到了他的外祖父,因为他是一位“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两袖清风,将一生献给了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这种超然的胸襟于此时静默的梧桐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他们同样“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然而,这样一位献身教育,忠心为国的教育家却“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这里只文化大革命)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了。悲哀!

次日,天已大晴经历了一夜风雨洗礼的梧桐光秃苍老,虬枝挺拔“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然而,凋零了满树的枝叶,却仍留一身傲骨;凋零了满树的枝叶,却也是他们今生的宿命;凋零了满树的枝叶,还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梧桐啊!梧桐!你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你深知自然规律,坦然面对风雨,用顽强的意志承受生命中的痛。一日如此、一年如此、一生亦如此。起起伏伏。无言无悔,这该是怎样一种寂寞呀!如果外祖父能忍一时之痛,那一代人笑对生命中的无情戏谑,也许肯定也会迎来今天的晴空万里。

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无人也无法改写,但逝去的却是新一代继往开来的最好见证。看!一位红衣少女雀跃着走来了,在每一篇梧桐叶上留下动听而美好的旋律,带着前人的美好期盼与祝福,步履翩跹地向我们走来了。这时,“我”看到了生命中的希望。

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名为写物,实为喻人。作者借梧桐传达出来的那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文中用外祖父的对命运的屈从与梧桐对风雨的抗争进行对比,向人们诠释了人生的真谛: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梧桐,一株生长极普通的树,却交给我们玄奥的自然之法,生存之道。树犹如此,人亦然。以自然之心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风雨如晦,抗之!春暖花开,顺之!一身傲骨立人间,风雨戏谑笑眼看


读书岁月散文

  如今这个时代能够静下心去读书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了,那些逝去的读书岁月值得我们怀念。

  小时候,我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那时,我的家境贫寒,除了课本几乎再无其它书可读。那些夏日的午后,当家人开始午休的时候,我却在家中的箱柜里胡乱翻腾,试图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明知家里没书,但还是希望奇迹能够出现。我的父母都是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农民,两个姐姐小学就辍学了,家中能有书吗?没想到竟然翻出了一本童话书和小《学生作文选》,我每天都把它们翻过来读、翻过去看,直到自己把好多文章烂熟于心为止。可是放下这些书,我就没书可读了。有一天,我在家中的粮库里找到了一本世界名著。那时候我才上小学,对于书中的好多内容不是很懂,可是只要是书,我就像饿狼看见小羊一样扑上去啃。虽然看不大懂,可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终归还是在脑海中留下了很多书中的人物形象。同时,我心里也隐约有了对人生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幼小的心灵知道了这个世界中有邪恶、有厮杀、也有破灭。看喜剧的时候,我会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笑;看悲剧的时候,我就和主人公一起伤心落寞。

  中学时代,我依然对书有着很深的迷恋。由于功课紧张,几乎在学校里没有时间看书,于是经常在午休的时候,我就把头埋进抽屉中偷偷读书。那三年,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很多书,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那本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世界》。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临近中考试的时期,不知哪里来的动力,使我几乎连续三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在津津有味地看这本书。母亲不让我开灯看书,怕影响我的学习和身体,我就打着手电筒悄悄地躲在被窝里看书。那时候,我的思想和孙少平的命运紧紧相连,读不完他的故事,我总感觉自己仿佛失去了什么。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甚至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都写了下来。一部好的作品总能深深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灵和思想。在《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孙少平等人的伟大和坚贞,看到了他们那颗坚强的敢于克服一切困难的心。

  那年暑期,朋友送给我几本文学杂志,在那些炎热的午后,我忍着酷暑把它们读完了。那时候,我感觉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在这些文字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爱情的纯真。书中的那些爱情故事让我的心仿佛在春天里苏醒,开始有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但是,我又不得不放下不属于我们这个季节的情感,我知道我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现在还不应该被无谓的情感牵绊。但是青春期的懵懂的爱在悄无声息地萌芽,我只有在心底隐约地憧憬着。读了戴望舒的《雨巷》,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走在雨巷中的丁香一般的姑娘,可惜我不是江南的女子,我只是出生于北方一个贫寒农村家庭的小姑娘,对于那种美好浪漫的爱情不敢奢望……

  暑假结束,我考入了凤翔师范学校。这所学校虽然非我想象得那么浩瀚,但也并非我想得那么狭小。每天除了学习专业课本之外,我还可以去图书馆看书。从此,我找到了自己的天地。每天午后就没课了,大家可以自由地打发时间了。有的人去街上闲转,有的人去公园里散步,有的人去自习室里聊天,有的人去网吧冲浪,有的人回宿舍洗衣服、收拾床铺……而我则带上自己的钢笔和本子去图书室,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安静地坐在那里,一边阅读一边摘抄自己喜欢的文字。这种感觉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在学校里,爱学习的人每天都很充实,不爱学习的人都显得很迷茫空虚。我不敢说自己属于爱学习的人,可是我敢说自己是喜欢读书的人。除了利用闲余时间去读书之外,那个时候我也在尝试着进行文学创作了。其实,我上小学时就是一个喜欢动笔的人,上初中时就写过近20多本日记。虽然我没想过将来要成为一名作家,只是喜欢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罢了。日记、诗歌、散文、随笔,我都写过很多,小说我也曾尝试着写过一些。上师范三年级的时候,我进入了校刊编辑部,写得就更多了。一篇《走进“声声慢”》的散文让我在全校有了一文成名的荣耀,从此我更喜欢读书和写作了。

  可是不管生活怎样,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直到走上教师岗位之后也不曾中止。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习惯,一天不读书,我就觉得自己面目可憎,脑子很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相当一部分金钱和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

  我喜欢读书,喜欢在文字的世界里尽情翱翔。我想,在这个有些浮躁、有些嘈杂、有些迷乱的时代,能让心灵得意休憩的港湾莫过于书的海洋了。在书中,我们可以释放太多的精神压力,可以摘掉自己伪善的面具。在书中,我们自由地呼吸着芬芳的墨香,给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时空;在书中,我们可以品读别人的故事,感悟曾经流逝的岁月,找回一个睿智、淡然、洒脱、真实的自我。


读闲岁月哲理散文

生命是一树花开,花开是缘,花落是缘,缘来缘去,走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交替中。我们都是行者,做着一场无预知的修行,或深或浅,或浓或淡,展开着不一样的羽翼,泼墨着不同的风景。若能适时读闲岁月,通透人生,适时放下,自然盛开,抛开拘泥的束缚,轻扣静好,便可一笔清欢,把光阴读闲!

忙忙碌碌的脚步,拥挤的人群,纷杂的是是非非;争权夺利涂染了目光,曾经的纯粹,也随之淹没在物欲横流中。什么时候,才可静静地听听音乐,看本书,排序一下心情的故事,寻找一页心灵的家园?不是人生劳累你,而是你劳累了人生,生活的闲庭小径,在一园子的角角落落,需要一双晶莹剔透,会发现的眼睛,读闲岁月。

大千世界,茫茫红尘,我们都是沧海一粟,尘埃里一朵独一无二的烟花,或许颜色各有不同,形状各有千秋,独特的个性,不同的姿态,决定了不同的人生,也许沧桑遮挽了抱怨,形形色色的诱惑,各式各样的迷雾与波折,累了一声叹息,萧瑟了一扇风景,总是在明艳的背后,是一番的惆怅,总是在花红柳绿的前沿,是风雨交加的日夜,闲适人生去了不知的地方……

好想,揽一窗的清芬,于岁月的画下,聆听花儿鸟儿叽叽,微风徐徐过的温良,已是甚好。在那宠辱不惊的青丝下,吹拂岁月,静静一个人读到净了白,读到透了闲,读到抽芽开花,这朵唯美,已是生活的极致。在人生的底蕴上,郁郁葱葱,花香十里,生出诗意,长出欢喜,这朵清欢,透着悠然自得,透着岁月的闲情。

生活需要细酌慢品,默默揣摩,一笔一画,都在一双手,和一双眼眸。如若在晨露的晶莹剔透中,潺潺清泉脉脉里,浅淡了琉璃白,望过千万风景,一月一云,一叶一花,都是透着纯粹,露着浅淡,那是向往的。世事纷杂在于心,或许无法改变他人,那改变自己吧。不随波逐流,不自怨自艾,人生的独特之处,是人在山处,心在山里,看云是云,读水是水,做最真的自己,去闲庭一园的彩。

静水流深,上善若水,人生极致莫过于此,若能一池染缸里,洁身自好,一窗的净花,云水清欢,闲适自得,读闲人生,读闲岁月,读闲种种。在闲适的早晨,去听露珠里的歌声,带着一篮子欢喜,轻拍清心的调子。那荷花正开着,诗心的岁月正等着,恰好来了,读一句,闲情一句。

生活的.路,漫长而坎坷,时而风雨飘摇,一份快乐的种子,源于简单悠然的心地,怎样在纷繁的路途中,缩短遥远的距离,延长幸福的长度,在于读透人生的课题,在于看待问题的方式,负重繁琐,是添加的借口外衣,简单的复杂化,复杂的沉重话化,如此以来,走起来,怎不蹩脚劳累?

生活需要调味,人生需要简单的读闲,没有逾越不去的坎,没有跋涉不去的浪,怎样做,在于自己,要下雨了,可提前打把伞;跌倒了,拍去尘土再爬起,都是好样的;解读过人生,是否通透了?是否明了?问题那么多,看淡问题的只有一颗心。如果累了,记得歇息一下,给予一个平台,让心放飞在蓝天白云下,晒晒阳光,散开发霉的情绪,已是很好!

心种诗意,拨弄一花一叶的闲得,寄出往事,放逐喜悦,明朗那纸鸢里的希望。在那一帧帧,一页页上,说着相欢,谈着清浅。适时悠然而至,看那云烟生出的繁华,静静去滋生别致喜欢。细读过初月的期盼,清风与流云说闲,流水与青山说闲,左一笔,右一笔,在光阴背面,抽离了阴霾的词句,为人生落下一行闲适浅淡。

读闲岁月,读闲你我,跨越时间的距离,在添置了欢喜的小舟里,波澜万里山川,亦或笑傲江湖,在铺就的阶梯上,做一次轮回的穿越,就这样和光阴说闲,与人生的一道道路叉,一段段阶梯说闲。不论何时何地,读一段,闲一缕,开心快乐的闲庭一隅。修篱种菊,清水煮光阴,心思澄明,人生自然简单快乐。


《随园诗话》全诗及意思是?

随园诗话袁枚飞云依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译文:飞云依傍着远山心一直都在,明月沉落清潭倒影不曾流走。明月如若有情应该记得我了,年年都在异乡看见它。扩展资料: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上一篇:闲鱼二手车

下一篇:贤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