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兰贞的剧集信息
8集古装越剧戏曲电视剧。叶文之、钱勇于1998年6月编剧。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与绍兴、嘉兴、湖州、杭州电视台联合摄制,张蓉桦导演,陈国良作曲。黄美菊饰严兰贞,李公律饰曾荣。此剧根据《盘夫索夫》改编,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上都有所发展。获1998年浙江省“牡丹奖”二等奖。张蓉桦获“牡丹奖”优秀导演奖越剧电影由越剧经典折子戏“盘夫”和“索夫”两个部分构成,是著名越剧演员金采风当年的传世之作。2009年,由电影新锐导演陈磊导演拍摄越剧数字电影,由张明惠饰演严兰贞。
严兰贞的剧情简介
写明嘉靖年间,三边总制曾铣为奸臣严嵩父子陷害,被满门抄斩,幸其子曾荣得人相救出逃,暂栖杭州岳庙卖文度日。一日偶遇乔装游湖的严嵩孙女严兰贞,两人倾情相交引为知已。严嵩死党鄢茂卿窥得严兰贞心迹,遂强认曾荣为螟蛉,托赵文华为媒,入赘严府。曾荣万般愤慨,脱身无计。婚后对兰贞冷若冰霜。后经几次盘夫终明真相,曾荣始知兰贞即当日岳庙相遇的陆公子,而兰贞在大义及亲情面前作出痛苦而正确的抉择。曾荣大为感动,夫妻恩爱日深。后曾荣在严府窃得严嵩父子叛国罪证,决意进京为父辩冤,夫妻互赠青丝宝刀,依依惜别。在徐阶、邹应龙帮助下,曾家沉冤昭雪。严氏父子及其余党获罪处刑,严兰贞被发落碧云寺为尼。曾荣感念妻情,弃官出走,偕同兰贞乘一叶扁舟驶向莲荷深处。
盘夫索夫的演出历史
越剧《十美图》于1918年6月14日,由男班费翠棠、王永春、马潮水、马阿顺等上演于上海华兴戏园。后为绍兴文戏时期男、女班的常演剧目,有“骨子老戏”之称。1937年,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施银花、屠杏花演唱的《盘夫》唱片1张。1941年12月19日,徐玉兰在上海老闸戏院与施银花搭档正式挂牌改演当头肩小生,与三大名旦之一的施银花首演《盘夫索夫》,一举获得成功。此后,由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和越剧实验剧团一团,根据姚水娟演出本、刘金玉口录本及桂剧《闹严府》整理,陈羽、徐进、苏雪安执笔。因“盘夫”部分的旧本子比较精练,往往作为折子戏演出,成为越剧著名优秀折子戏之一。而“索夫”部分的旧本子则比较琐碎、累赘,情节也很繁杂,主题和人物都不够鲜明、突出。更由于《十美图》有宣传一夫多妻和风流韵事的问题,所以后一部分也夹杂着一些不大健康的内容。徐进和陈羽在整理这个剧本的时候,去芜存菁,理出了一条忠奸斗争的主要线索、着力刻画了主角严兰贞和曾荣的性格,使戏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过整理、修改以后的《盘夫索夫》,着重描写了严兰贞和曾荣之间的爱情、正义同家仇的矛盾冲突。通过激烈的斗争,前者战胜了后者,增强了两人的了解和相互同情,使严兰贞坚决地站在曾荣一·边,和奸恶的祖父、父亲决裂。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赋予这出戏以积极的思想意义。这个整理本已经成为上海越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陆锦花、金采风等都演过这出戏。1954年10月,由黄沙导演,苏石风美术设计,薛传钢舞蹈指导,金采风饰严兰贞,陆锦花饰曾荣,任棣华饰严世藩,朱东韵饰赵婉贞,冯笑侬饰赵文华,演出该剧于长江剧场,获华东区戏曲会演演出奖,金采风获表演一等奖,陆锦花获表演二等奖。该剧沿袭传统的表演形式,人物登场仍用上场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一套,唱腔全部采用[四工调],旦角化装采用大包头贴水片,舞台装置在“守旧”基础上稍加装饰。此剧中,《盘夫》一折,唱、做并重,很受观众欢迎,常被作为教学剧目授徒。1954年,由姚水娟口述金松整理的《盘夫》一折,由浙江越剧团先参加浙江省首届戏曲会演,姚水娟饰严兰贞、陈佩卿饰曾荣皆获演员一等奖,胡汝慧获导演奖。后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姚水娟获演员一等奖,陈佩卿获演员二等奖。后整理全剧演出,屠笑飞饰演的赵文华极受称赞。此本与上越改本,为各越剧团采用演出。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57年6月出版了《盘夫》的单行本,并被编入该社1962年出版的《越剧丛刊》第二集,剧中主要唱段由中国唱片社和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唱片和音带发行。1980年,上海越剧院携该剧赴香港演出。1981年,该剧由上海电视台摄制成戏曲电视剧播放,严世藩、赵文华两角色,改由钱妙花、竺菊香饰演。
为什么唱越剧的多是女士
唱越剧的多是女士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和文化传统。越剧起源于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最初是有男子的唱班,叫做文戏男班。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越剧逐渐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最终形成了以女性为主体的表演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越剧的发展历史中,一些女演员在表演中发掘和强化了越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使得越剧的女性魅力得以充分展现。此外,越剧的表演艺术风格也与女性的特点相契合。越剧的唱腔柔和优美,旋律性强,非常适合女性的嗓音特点。同时,越剧的女性角色通常具有柔和、优美、婉约的特点,与女性的气质更相符合。因此,越剧成为了女性戏曲的代表之一,也使得女性在表演中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形成了越剧表演中以女性为主体的局面。
求一部古装电视剧女主是忠臣之后她后背上有字,她是一个门派的大师姐她们门派有一种针可以治病
惊艳一枪
主演
角色 关系/昵称
马德钟 诸葛正我 天衣居士之师弟
元十三限之师兄
小镜、梦蝶之知己
陈锦鸿 许笑一 天衣居士
诸葛正我、元十三限之师兄
织女之夫
欧锦棠 元十三限 天衣居士、诸葛正我之师弟
小镜之夫
佘诗曼 小 镜 诸葛正我之知己
元十三限之妻
陈松伶 梦 蝶 诸葛正我之知己
蔡京之手下
文颂娴 呼延灵凤 织女
天衣居士之妻
神针门弟子
石 修 蔡 京 宰相
很多人分不清越剧与黄梅戏,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在听戏的时候都觉得所有的事实都一个样,都是一个调子听不出区别,但是如果内行的人都知道京剧越剧坤曲,黄梅戏等等都有非常大的不同。越剧和黄梅戏确实听起来会比较像,但是二者是有质的区别的,二者的含义不一样,来源也不一样,在唱的时候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一、含义和来源不同越剧是中国的第二大剧种,所以也被称为第二国剧,还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很多国外的人都会把越剧称为中国歌剧。而黄梅戏原名叫做采茶戏,也叫做黄梅调,起源于湖北的黄梅,后来在安徽安庆发展并壮大。在1852年的时候,有一个村的农民金其炳创作了“落地唱书”,后来这种说唱方式就在那一带流行,逐渐演变成农村草台的演出形式,艺人刚开始都是半农民,半艺人的男性,也叫做男班,后来逐渐发展成越剧。而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唐朝时期,黄梅戏和采茶歌就非常盛行了,后来经过宋朝的发展和元杂剧的影响,逐渐开始丰盛。二、演唱方式和情感不一样越剧在演唱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在抒情,而且是以唱为主,声音非常的清扬婉转,还优美动听,也能够让人代入进去,非常具有灵气。越剧里面的题材大多数都是才子佳人,意识流派也非常多,越剧的流派可以分为曲调和唱法两类,艺术家们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在旋律节奏等方面进行变化,形成自己的风格。而黄梅戏一般都是用安庆的语言念唱的唱腔非常的淳朴,而且是以抒情和明快为主,非常具有表现力。黄梅戏在表演的时候有一种质朴的气息,非常真实活泼,因为来自民间,所以能够雅俗共赏还能够陶冶情操,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
越剧、黄梅戏有什么不同吗?
1、含义不同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2、来源不同1852年(清咸丰二年)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创“落地唱书”。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为主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后来发展成越剧。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扩展资料: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梅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