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千年一叹

时间:2024-07-23 07:02:33编辑:阿星

余秋雨《千年一叹》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序言上有答案:

序言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
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以前我在实地考察中国现存原始文化、写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也曾一次次地投入过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但与这次相比,那时总还能转弯抹角地找到帮助和保护。而这次,小小的车队就像几只蚂蚁在荒原上蠕动,任何一种不知来由的暴力都能把它们捻得粉碎。
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硬说自己没有恐瞑,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也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
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
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
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
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在这样一个历险过程中每天写一篇日记,不太容易。
我是随香港凤凰卫视的越野车队进行这次历险考察的,起初谁也没有指望我能坚持把这些国家一个个走完。每天行车十几个小时,沿途买不到什么像样的东西下肚,找到旅馆后还是饥饿不敌困倦,倒头便睡,但伙伴们入睡前都会关切地看我一眼,大家知道我还要熬夜写作。我不会抽烟,要提神只能靠喝茶,但沿途十个国家的旅馆客房都没有开水供应,同车的赵维便每天端着自己的保温杯,满面笑容地到餐厅向侍者讨半杯剩余的红茶,讨来后就倒给我。另外一些伙伴知道我喜欢吃萝卜,每到一座城市便满街找,终于在伊朗买到一种黑萝卜送来,可惜这种黑萝卜实在太难吃了。
很多住地无法写作,我只能趴在车上写,蹲在路边写,所以多数字迹都歪歪扭扭。这些字迹当天就要通过卫星传送万里,接收者看不清,便造成海内外各家报刊发表时的很多错讹。我把原稿放在一个塑料洗衣袋里随身带着,直到进入伊拉克前几分钟才想起,那个洗衣袋上印有以色列的希伯来文,赶陕停车换下,要不然如果被伊拉克海关查到,不知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我怎么能够说得清,这厚厚一大堆装在敌国口袋里的象形文字,居然是什么“日记”?
在穿越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段时,我把这包书稿放在离身体最近的背包里,连每天做梦也都是抱着这包书稿奔逃的狼狈隋景,而且每次奔逃的结果都一样:雪花般的纸页在荒山间片片飘落,匪徒们纷纷去抢,却不知是什么。
为此,我对这样的写作方式珍惜起来,愿意小心翼翼地保存它的原生状态和粗糙状态,只等春节那天车队进北京后就把这包书稿交给出版社,基本上不作整理修改。这种做法有点像现代的行为艺术,一切只在行为过程中完成,不再在行为之外进行涂饰;也有点像中国书法,大笔一挥总有诸多遗憾,却不宜在收笔之后东修西描。根根攀攀、泥污水渍都留着,图个真切。
这也是一种有关写作态度的边缘试验。没有资料可供查证,没有时间琢磨文句,未及修改便已经传送出去发表,比较彻底地阻断了“做学问”或“做文章”的任何企图。我早期的散文还有一点“做”的痕迹,容易碰擦到我已经离开的某些领域,这次终于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白了。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荒原上的叹息总是糙粝的,如果要把它们调理成书斋里的柔声细气或沙龙里的尖声尖气,我如何对得起自己多年前就开始的辞职远行?
时间越长,越庆幸自己的选择。支持我选择的,是广大沉默的读者,因此只管安心走路,神清气爽。
这篇自序,写于二千年一月三十一日深夜,时在黄河壶口,隔窗俯视,见万千激浪全被冻住,无风无雪,无声无息,却严寒彻骨,吐气呵手,方可执笔。离“千禧之旅”结束还有五天。
二千年一月三十一日夜——二月一日晨写,二千零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再版时有删节。


余秋雨《千年一叹》

余秋雨和他的《千年一叹》


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是2000年1月出版的,该书的出版,在社会上曾一度引起热读的浪潮,但我仔细阅读该书,却是在新千年之后的2003年5月。我是一个不愿追赶任何潮流的人,对于读书,也是同样。这一段时间,在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正在发生着一个不寻常的事情,“非典”―――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传染病。正是由于它,刚从南方学习归来的我,就有了一段相对较为平静的日子,可以推远尘世的浮躁,闭起门来品味大师的卓作了,于是我选择了余秋雨。

关于余秋雨,以前主要是一种崇拜,此种心理缘自他的《文化苦旅》。我可以断言,《文化苦旅》是迄今为止我所接触到的最好的、最为深刻的文字之一。

《文化苦旅》的出版,在多年沉寂的中国散文界以及整个中国文坛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那时,读《文化苦旅》的感受用震撼来形容是不为过的。

说它是散文,我亦认同,因为那里的文字是一种充满语言张力、具有审美情感体验的文字,但我更喜欢把它看作是一部反思历史的哲人之作。作者有极高的悟性,文思泉涌,由点及面,纵横捭阖,扬扬洒洒,深入历史的骨髓,透着生命沉思的火花。因此,它是我案头必不可少的读物。

也许是我们的散文作家们在中国散文“小摆设”、“小位置”的境地里浸淫得有些久了,把真正散文的大智慧、大思考、大魂魄失落了。我们一味地追求着一些所谓的自我体验、鸡零狗碎的东西,我们真的缺乏冷静而睿智地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文人命运、人格进行系统地穿透,我们已经被世俗的生活消解了强大的内心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年代,我们浮躁的心已承载不了思考的灵魂,我们无法达到知识的渊博和丰厚,我们只能囿于个体生命和感情做一些小文章,发一些小感叹,甚至玩一些文字的玄虚,有病呻吟,无病也呻吟,……这是当代散文的可悲之处。

选先生的《千年一叹》,既是出于以上的原因,也是对先生《文化苦旅》的那份偏爱,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大灵魂、大气派、大内涵、大境界。那时读《文化苦旅》的感受,真是醍壶灌顶,酣畅淋漓,尤如大潮之波撞击情感的潮汐。我想,《千年一叹》不会让我失望。

先生的作品,最可取之处余以为是语言的锋芒和思考的力量。

他的语言是鲜活的,没有呆板和木讷,永远保持着诗人的品质和韵味,准确、到位、干净、利落。尤其是对视野所及的客体对象,用艺术家审美的眼光,表达给我们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态景观。如反思文明故国、凭吊古迹的文字,具有极强的视角效果和审美的穿透力,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作家笔下希腊的蓝,埃及的黄,以色列的象牙色,伊拉克的灰色,伊朗的黑色,印度的油腻的棕黑色,泥泊尔的绿色……这些代表着各自国家不同的色泽,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和深邃的内涵。

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灵魂的载体,文学的灵魂在思想、在语言。没有好的语言传达深邃的思想,你的思想就会显得平庸。一些当代文学作品为什么仅限于故事情节的离奇怪诞?为什么面临写作资源枯竭的危险而使一些作家走上了低级庸俗的抖售隐私和不顾廉耻的身体写作?为什么一年内文学作品的创作量在上万种而没有一部可以称得上伟大的作品?这些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语言的贫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先生语言的张力,语言的生动,语言的精谨,语言的穿透力,都堪称一流。先生对语言的保鲜方法,在他的自序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他说:“就我个人而言,这次割断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我从学术研究、教育行政到实际考察、随笔写作,经历了不少次彻底的拦断和转换,每次都是在别人认为状态最好的时候离开的,一遍遍从零开始,可称得上是自弃名位、自离积累、自拆楼台,为的是生命的惯性僵化。我是行路者,不愿意在某处留恋过久。安逸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丰沛的泉眼很容易滞留人生,而任何滞留都是自我阻断,任何安顿都是创造的陷阱,任何名位都会诱发争夺,任何争夺都包含着毁损。”

在先生的这段文字里,使我们懂得了文学创作之大忌:生命惯性的僵化。要避免它,就必须主动地彻底地拦断和转换!也就是从零开始,打碎过去的一切。而此举,则需要大勇气和大信心。但为了突破,你就必须这样去做,

思考的深刻,这可以说是《千年一叹》最为耀眼、最为美丽也是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思想是光彩夺目的奇苑!深刻的思想更是美不胜收,具有改变一切的无穷魅力。秋雨先生的思考是深刻的,思想因之而深邃。这是一个作家的文学生命之所在。

在《千年一叹》中,几乎所有的篇章都透着思想的光芒。如他在《交缠的圣地》一文中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冤怨相报、无有穷期的深层原因是这样剖析的:对于耶路撒冷,“三个宗教都以感人至深的方式在这里吐纳着无数信徒的精神寄托,把一层层神圣的悲剧叠加给这座城市。任何像样的宗教在创始之时总有一种清澈的悲剧意识,而在发展过程中又因与民族问题紧紧相连而历尽艰辛,彼此都承受了巨大的委屈。结果,原始的悲剧意识中又加入了历史的悲剧体验,谁都有千言万语却谁都又欲哭无声。这种宗教的悲剧感有多种走向,取其上者,在人类的意义上走向崇高;取其下者,在狭窄的意气中陷于争斗。因此,耶路撒冷的路途也有多种方向,在淤积着无数次毁城血泪的街道上,每天存在着相知、相融、相悦的无限可能。”

那他们为什么不能握手言和呢?这是由于长期的以暴易暴把本该遗忘的恩怨一次次强化了。他们应该多一点遗忘,让往事如烟,然后搁置情绪,用现代政治智慧设计出最理性的方略。

“历史有很多层次,有良智的历史学家要告诉人们的,是真正不该遗忘的那些内容。但在很多时候,历史也会被人利用,成为混淆主次、增添仇恨的工具,有的人甚至借着历史来掩饰自己、攻讦对手,因此更应警惕。……只有把该遗忘的遗忘了,历史才会从细密的皱纹摆脱出来,回复自己刚健的轮廓。”这是先生为此开出的一剂良方,可惜有病的人讳疾忌医。

先生以一个文学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居然借助人类文学的薄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着世界文化的巨大内涵。在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和古老、神秘的文明古国的历史中,以轻扬的散文做着最深刻最潇洒地穿越!

他对世界几大文明衰落原因的思考同样是深刻而严肃的。限于篇幅,在此不再细述。

他在《向谁争夺》一文中对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暗伤有着最清醒的认识。“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里。但是我们今天要用最简明的线索来描绘中华文明,一定会把这种本事搁置一边。中国历史发展最快的段落,也是这种本事最收敛的时期。既以最近二十年的超常发展而言,就是以公开宣布对斗争哲学和争论癖好的放弃为前提的。”

历史是复杂的、多元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历史穷尽,它所反映的只不过是部分的真实,不可能是全部的真实,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对历史的阐释比较起来看,从而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秋雨先生对中西文明由比较而引发的思考,给我们诸多启示。他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敏锐的思维、强烈的忧患意识、独特的文化视角以及对世界文明历史的人文观照,留给我们一部沉甸甸的《千年一叹》。历史仍在继续,先生仍在思考。思考是美丽的,我们还在期待。


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你好 千年一叹是余先生以伤感、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文化之旅。
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
千年一叹,叹的不只是希腊灿烂一时的文化,更多的是失落文明的痛心。
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几千年的发展,几千年的思索,几千年的漫漫长路,文明一路走来,润泽了我们,哺育了我们,我们中华民...
希望我们延续千年。【摘要】
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提问】
你好 千年一叹是余先生以伤感、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文化之旅。
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
千年一叹,叹的不只是希腊灿烂一时的文化,更多的是失落文明的痛心。
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几千年的发展,几千年的思索,几千年的漫漫长路,文明一路走来,润泽了我们,哺育了我们,我们中华民...
希望我们延续千年。【回答】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1   每每翻开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我的手就好像抚摸到了文明的碎片,历史的车辙。历史是沉重而沧桑的,每次回顾都会感到心灵深处传来一声声叹息:“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当曾经的辉煌逐渐走向淡漠,当原本宏伟的建筑在时光的摧残下变成一片残垣断壁,当人们开始不再问津不再关注,那声声叹息变成了无奈,文明在逐渐衰落,历史在逐渐褪色,跟随余秋雨先生一起,沿着古代人类文明的路基前行,我们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曾经显赫一时的文明发源地如今却战壕密布、荒草迷离、匪盗出没。人类,原本是历史文明的开创者,如今却在亲手毁掉自己的文明。   希腊,这里曾是欧洲文明的发样地,如今却只有狭小、陈旧和闲散的人民。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然而希腊人的过分闲散的生活方式是整个社会失去了精气神,有很大一部分闲散走向了疲惫、慵懒和木然。而希腊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精神,也在这种闲散中逐渐衰亡。   埃及,开罗城的残破使曾经的辉煌已荡然无存,而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那段辉煌至今已无法解读,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如同书中对金字塔的感慨: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到它如何到来。当法老将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时,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静静地矗立在广阔的撒哈拉沙漠上,每当黄沙吹起时,更教人感慨万千。   两河,童年童话的产生地,曾幻想着灰姑娘与王子在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里相遇、相知、相爱;曾幻想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除暴安良;曾幻想与中华文明齐龄的它也有一段厚厚的历史!但现实很残酷,战争摧毁了它原本的高层文化,然后又剥夺了一个民族中最勇敢的、最健康的生命,让一群老弱妇孺去承受种种荒唐。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片产生最早的以《汉莫拉比法典》为标志的法律文明的地方,如今是法律最行不通的地方!   印度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所能承担的负荷:人口中有三成摆摊、一成乞讨、六成傻站着;似乎印度人更喜欢闲荡在已经很拥挤的大街上。恒河永远的失去了往日的圣洁与美丽。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   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如今却以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然而究竟是人类创造了文明,还是文明孕育了人类?昔日的文明发源地现在却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脆弱与无能为力。漫天飞扬的泥沙,赤脚如密林的失学儿童,眼神空洞的乞讨者,这还是文明的产物么?几千年前文明从这里开始,几千年后文明从这里已经走上了衰败的道路。我们又用什么去衡量所谓的文明程度呢?   文明是抽象的,面对金字塔,长城,我们可以说这是文明,面对《汉谟拉比法典》,我们可以说这是文明。但是,它们只能说是文明的产物,并不能代表文明。文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的外延太大了,大到可以将宇宙淹没。时间的洪荒中,流逝了太多,只留给我们一些铭记历史的废墟。余秋雨先生曾经写过: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废墟的大地是拥挤的。废墟是时间的见证,见证了文明的由盛到衰,仿佛生命的轮回。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几千年的发展,几千年的思索,几千年的漫漫长路,文明一路走来,润泽了我们,哺育了我们,我们却眼睁睁地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消亡,我们有理由如此漠视文明么?   在看过了那么多文明的陨落,我们不禁思索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但生生不息的缘由。每一个历史文明消亡的原因,中华民族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但在历经历史的风霜后它依然顽强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这同每一代炎黄子孙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密不可分,而在型时代的浪潮中,我们作为华夏的血脉更应当把我们五千的文明延续下去,让它在历史的海洋永远闪烁着耀目的光芒。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2   《千年一叹》是一部日记体游记,创作者是这段时间十分火的文化名人——余秋雨。   之前已经读过了余先生的《文化苦旅》对其中的作者的无奈,深有同感,这次读《千年一叹》就觉的这一定是一篇非常好的作品。   我对余秋雨的作品算是非常熟悉。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余秋雨都能如数家珍般娓娓而谈,好像全世界没有什么地区他都起过,没有什么名胜他没有去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人得话简直非常有道理,学者的气场与风采就来自此吧。   余秋雨自己说他针对这部日记体的游记没有做过有意的改动,就是说每天游玩结束返回宾馆刚开始写出一天的感语。"这种做法很像当代的行为艺术,任何只在个人行为全过程中进行,已不在个人行为以外开展修饰;也很像我国的书法艺术,大笔一挥总有众多的缺憾,却不适合在收笔以后东修西描。"谢谢余秋雨,更是那样的创作方法带来人们最真实的体会;钦佩余秋雨,那样的创作方法也是靠平常如何的积累呀。故此,我真实变成余秋雨的"粉丝"。   千年一叹,这上千年中包括着人类发展史的发源与摧毁。   古希腊,欧州文明行为的发源地,任何神话故事中众神定居的地区。漂亮的爱琴海岸以前矗立了是多少哲人的背影;迈锡尼人的"木马计"广为流传迄今;漂亮的女人海伦多么令人神往;奥林匹亚,古时候与当代体育竞技的起源地;克里特岛上优秀的生活习惯竟然产生在苏格拉底、孟子、释迦牟尼问世的一千年前!奇妙吗?敬畏之心吗?人类的祖先曾经拥有如何的智慧型与造就工作能力。缺憾吗?痛楚吗?那样的文明行为是哪家人造就的?来源于何处?克里特人以前应用过的排水设备直至今日仍有许多大城市建筑学家来观摩教学,她们以前应用过的浴盆即便放进今日莫斯科街边的卫浴洁具店里也只有时……可之后他们都来到哪里?他们是如何悄然无声地离开了?战争,病症,或者自然灾害。   古罗马曾给后人产生是多少精神实质上的财富,但绝情的时间还是将它埋藏,没有历史时间的记述,只能圣殿、石柱、体育场馆、废区见证人着她往日的光辉。现如今的古希腊仅仅摆到以前的古希腊的肩膀,文明行为早就中断,交给大家的是一整片不明的地方。   常从电视机中见到的界面是那样的:在夕阳西下的馀晖中,茫茫无际的金黄沙子上屹立着一座座苍劲的金字塔,没有鼻子的人面狮身像好像在日落中笑容。实在太美,实在太神往。余秋雨的笔下这美丽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呢?陈旧的开罗城,没什么确保的生命安全,称为四星的宾馆等于一个小招待所,没有爽口的食材。这就是说金字塔式的家乡现如今真实的样子。   古希腊坐落于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欧州,属于小国、弱国。印度的经济发展也是落伍。难道说这种以前雄霸于全球的文明古国在现如今的全球,除开有着古代人的墓葬以外一贫如洗何时?余秋雨笔下的希腊人闲暇,埃及人更闲暇。不在意承诺的时间,不勤奋地工作中,连房屋都只盖一大半,农作物是由着脾气乱种,收获只够维持生计只能。   "我们也许不必嘲笑他们这种生活态度……使我疑惑的是,假如金字塔是这个人种修建的,那么,他们的先祖以前承担过世上长期性繁忙的工作,难道说,今日反过来的生态更是那一场艰辛后的大喘气,一喘就回不过神来?   纵览五大文明古国,在近现代都曾被国外帝国主义奴隶被压迫过,包含人们我国。如今这种文明古国大量意味着着落伍与贫困,难道说先祖的智慧型与想像力没有基因遗传出来?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3   《千年一叹》为余秋雨所著,作者非常有名气,抱着好奇和崇敬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实际是一本每日艰苦旅行之间的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万多公里,不畏艰辛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到达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最后又回到中国,几乎整个亚欧大陆古文明,把希腊神话故事,埃及金字塔,耶路撒冷的冲突,侯赛因的陵寝,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和泰姬陵的圣洁娓娓道来,记录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   阅读《千年一叹》,作者余秋雨带我们一起领略文明古国的遗址,慨叹人类文明的精华,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其中既有欢愉和敬仰,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文明不同程度衰落所带来的震撼。从古至今,希腊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遗憾的是,作者看到并记录了希腊的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谈到希腊的文化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没落,并分析衰落的原因:一是雅典斯巴达人旷日持久的内耗;二是内忧外患,又不断远征,希腊始终没有成立一个统一的集权国家。埃及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作者痛心古文字现已无人能识,导致珍贵古文献也无人能懂,对金字塔充满了疑问!作者惋惜古巴比伦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同时也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也给泯灭了。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在伊拉克,祖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但作者看到的现实是太多太多的儿童失学、衣衫褴褛在街上劳作,即使在最好的小学,孩子们上体育课踢的球也是完全没弹力、裂了缝的硬塑料球;在儿童医院缺医少药……在印度孕育古文明、被誉为母亲河的恒河边,作者再次被“恒河晨浴”所震惊,无数黑乎乎的人全都泡在河水里,因寒冷而颤抖,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死后免费被火化、自己的骨灰被撒入恒河;岸边的焚烧恶臭扑鼻。   在文末,作者到达了尼泊尔,感叹世界各国的文明人都喜欢来这里,不是为寻访古迹,而是来沉浸自然;并总结到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上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   作者考察了那么多古文明遗址,一直在与中华文化对比,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只有中华文明,概括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仰仗于地理环境的阻隔,避开了古文明之间的互征互毁;二是仰仗于文明的体量,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吞食,也避免了自身枯窘;三是仰仗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四是仰仗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五是仰仗于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记。   《千年一叹》读后久久不能平静,更加为中华文明而自豪,也更加理性思考和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发展。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4   文明——世域延续千年的漫长路途,惩戒的锋刃和贪婪的箭矢以耻辱的罪名逼迫文明在残败的迟暮下幻灭,渐渐消逝。往昔,文明的鼎盛宛如天涯落幕,于遭受冷漠、众叛亲离之际,独自衰弱。余秋雨先生叹息的笔尖下,圆明园破碎的垣柱,为岁月所勾勒;大流士宫殿兀长的裂痕,为时光所渲染。千年的惋惜,一瞬的叹息,阅览的是文字,铭心的是文明。   倾听爱琴海落寞的悲泣,凝视埃及边境森森军容,文明的陨落以文字的形式完美的诠释,余秋雨先生以坚实的脚步,迈向文明残存的圣地,寻觅文明千年的讯息。已逝的滚滚黄沙,忘却遗留的远去背影。千年一叹,咏叹不止。字里行间的情所依恋的是湮灭于战争之下的废墟。文明与私心的斗争何时归回于尽止?回溯昔年,先人耗尽毕生心血创造了文字、语言,以友好的沟通缔结生死契约,但也正因此,才铸就文明的毁灭。千年一叹,所叹息的正是那为终结之光照耀的文明。   回首今世,我们依赖的现实,终将沦为后世人眼中硝烟般的遗地,或是天灾的降临,或是异域的侵击。人性的蠕虫蛀蚀了孤寂文明,可又有谁能保证。它不会侵食我们的现实文明,无休止的破坏,最终必将迎来灾祸。我们期盼碎石瓦砾间能诞生希翼的萌芽,在饱经风霜之时,给予故地生机。千年以来,多少文明经受着苍凉、荒芜。余秋雨先生踏足至此,发出感叹:“盛极必衰吗?”当希腊帝国厮杀于血之洪流,中华正思念屈原之死。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孤独的沉默,中华文明免遭战争之火吞噬,幸而存活于矛盾之中。那些为之追捧的失落文物,也仅仅作为文明的见证,心灵的宽慰,逝去在文明之峦的顶峰,化为叹息。等待千年之后未来的发掘,他默默祈愿——后世的叹息归结于此,文明之海几近枯竭。   千年一叹,叹于心底,叹于脑海,出于对文明悲愤写作成书本,即使百年之后,早已腐朽,也必要等待——千年之后灵魂为众人的感悟,余秋雨先生的心血之作永垂不朽。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5   追寻历史的脚步,视国家的兴亡,触摸古迹的沧桑,问道荒原的茫茫。——题记   一个古迹,一段历史。   希腊,这个引起人们感叹的名字,在希腊,处处是沧桑的古迹,光荣的历史;在这里,完全可以感受到古奥林匹克的庄严、肃穆。2000多年前,当幼发拉底河开始孕育新文明的时候,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已经开始井井有条的举办了;当许多国家受到战火的洗礼时,希腊仍不失本色,奏响胜利的凯歌。它,一个承载了希腊几千年的`辛酸与骄傲的建筑,一个饱经风霜、经受挫折的建筑,希腊的路在它脚下延伸。它,便是巴特农!巴特农阿克洛玻利斯的中心,白云雪亮,石柱残迹斑驳,一种古典的美弥漫开来。但,当希腊的黄金时代过去后,它还在,这是悲哀还是大幸?“他们都走了……”巴特农喃喃道。是啊,唯有这蓝天陪伴着碧草。   金字塔的辉煌。   埃及,一个古老的文明,正是这个源自于尼罗河的文明,创造了举世无双的金字塔。当年一位工匠的意外的喊叫,惊起了夜空中的黑暗。大金字塔耸立在沙漠中,它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的当一名看客,俯瞰朝代的衰亡,风云的变幻。任何人在历史面前都不值一提。拿破仑气焰如何嚣张,将整个世界都看成沙盘,但当他来到了金字塔下时,也感到了渺小。在高亢的歌喉,怎能抵过撒哈拉的夜风在金字顶端的呼啸声?   黄沙漫天,永远陪伴着金字塔。   斯人已逝,一抷黄土。但他们建筑依存,屹立不倒。也许我们都忘了千年前僧侣的吟诵、祭司的虔诚祷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们忘记了过去,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千年一叹,在叹什么?在叹千年文化的迷失,在叹千年精神的空白,在叹我们内心对千年文化的不屑!游历了名山大川,流连于处处古迹中。波光粼粼的蓝是希腊的颜色;灿烂耀眼的金埃及的颜色:醉人心脾的绿是尼泊尔的颜色……   千年一叹,需要的是毅力与耐心,头脑与思维。千年一叹,叹过去;叹文化;千年一叹,引人深思……   追寻历史的脚步,仿佛回到了历史;追寻历史的脚步,我们才能更好的体会生活。——后记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6   在余秋雨先生辞去院长职位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旅行,独自消失在荒野大漠间十年,去寻找中华文化。在追寻途中,余秋雨先生坚信卢梭之名言: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无法思考。   行走途中,余秋雨先生感觉自己被推到了一个尴尬境地要么今后只敢小声叙述中国文化,要么为了能够大声,不顾死活走遍全世界一切最重要的废墟。因此目的,余秋雨先生告别父母,携手香港凤凰卫视,考察全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址。除感受其它国家、地区优秀文化之外,是要在那未知的数万公里中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于是乎便有了这《千年一叹》   作者出发经过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地,感受到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在学习历史过程,除希伯来文明其余似乎都有涉及。原来希伯来文明诞生于今天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在古代这块地方称为迦南。希伯来人是当今犹太人的祖先。不过,在古代世界中,政治上希伯来人扮演了相对不太重要的角色,它的文明也没有其它文明那么显赫了。   书中所介绍的部分中,我最喜欢希腊。环绕在周围的是那美丽的爱琴海,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而那迷宫的凄惨故事也令人感到惋惜。拜伦也酷爱希腊文明,不仅到这里游历,而且还在希腊和土耳其打仗的时候参加过志愿军。拜伦将希腊看成是文化祖国,可见希腊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希腊的悠闲位居第一。余秋雨先生认为中国人悠闲不起来,不是物质条件不够,而是脑子里课题太多、使命太重。过度悠闲只会导致懒散,安逸的思想则会促成危难的滋生。但希腊终究给我们留下了绚丽灿烂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希腊人的,也是全人类的无价瑰宝。《荷马史诗》就是她最好的佐证。   当余秋雨先生遇到有人在巴特农神庙前发放资料,向全世界的游客呼吁,把巴特农神殿的精华雕刻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请回来时,联想到斯坦因等人当年取走敦煌文物,其中流露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怀,使我读的时候为之一振,它也教育了我要擅于学习。   巴基斯坦是另一个我喜欢的国家。她的国花是素馨花。素馨花外形极似茉莉,香味也极其浓郁。她虽是“花之最弱者”但也是伊斯兰的男子表达对女子尊重的象征。作者进入巴基斯坦时首先看到的是一间破旧的小屋,是巴基斯坦办理过关手续用的,但速度相当快,而办理人员也相当友好。同吴建国先生的相遇、在夜间行车的经历也相当有趣,似乎这挺安逸的,可看到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的赤脚密如森林,又着实令人揪心,在艰难困苦中的坚强才是最值得别人敬佩。   作者整理一路感受时觉得反复的征战,不管是别人打自己,还是自己打别人,都是对文明的破坏。古代中国虽有征战,但只是文明的融合,文化的碰撞,所以也只有中华文化才能延续。这也启示现代保护和平,也就是保护文化。   此次阅读之旅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外国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更重要的是:只有行走,才能了解。

千年一叹的意思是什么?

个人倾向翻译如下:自己的内心该何去何从。就好像进入了万丈的深渊没有出口,深渊内部有千里那么遥远,在这里没有可以助你渡河的摆渡人,除了你自己,其他人想帮也帮不到。出自中国作家三毛语录。这句话相对来说成年人更容易理解,因为小孩子是没有烦恼的,并且有大人一直依赖,所以不会思考和理解这句话。人长大了,就会进入社会,脱离父母,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更人带来困惑,甚至爱情、亲情、友情也会让人质疑和迷惑,即使最关心自己的父母,也有爱莫能助的一天,平时较好的朋友,也可能避而不见,甚至夫妻一场,也会大难临头各自飞。所以,这句话是三毛对人生本质的总结,人生是孤独的,并且越长大越孤独,因为能依赖的人越来越少,并且成年人的自尊心也不会轻易依赖别人。总的来说,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道理,就是人生在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当陷入苦难或者迷途中,解铃还需系铃人,也就是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

千年一叹

离别之后才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份检讨。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却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的确,能够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成为我们的骄傲。我们有著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有着璀璨斑斓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着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独具特色的东西,这足以令我们昂首自豪,而我们却又总是这么的不知足。

余秋雨在评价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升降国旗升降的景象时说,越是对抗,越是趋同。这是件事看起来是如此的悖论。既然是对抗,就一定会有所不同,不同扩大以至于相看两生厌,从而冲突对抗。但在对抗的过程中,大家却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慢慢趋同,乃至化一。如果说相互借鉴好的方面还好,但现实却并非如此。生活中,总有一些身边人做的一些事情你看不过眼,不喜欢,交涉无果。你在内心深处询问自己,他凭什么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一次次情景再现,一回回内心不平,于是,你开始趋同。慢慢地,你惊悚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他,和他做着同样的你曾经讨厌的事,且已成习惯。你变成了那个曾经讨厌的人!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总有一种令你觉得是个奇葩,生活中有那么多琐事,难免会有些摩擦、碰撞、冲突,如果你不幸遇到了奇葩,产生了摩擦,那么请无视奇葩,忘记摩擦,专心修炼你自己。不要为了一时的不愤而有所妥协,有所趋同,因为你父母把你培养的这么优秀真的不容易。

千年一叹不只是一叹千年,历史之外更是洋溢着风土人情。大千世界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自然、坦然、怡然地存在着,比如裸奔,比如贫穷着闲散生活,比如两国的对抗趋同,比如文明的倾覆。正如中国老话:极胜则衰。如今四大文明起源只剩下中国一家从未断歇,对此先前并未有什么感觉,现在才知道这其中的艰辛与不易,我们理应传承延展、倍加珍惜!

生活的贫穷并不生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瘠,而更可怕的是世代精神贫瘠所积累下来的麻木无知,和对自己与他人生命的轻视。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制裁,最后受到惩罚的是无辜的人民。不要再说什么人道主义,这也只是冠冕堂皇的言论而已。我是多么庆幸我们出生在一个以和为贵的国家,我是多么庆幸我们的国家崛起壮大,我是多么庆幸总有人保家卫国、戍守边疆,即使马革裹尸也会征战沙场。

不得不佩服余秋雨的勇气,他可以抛却名利、赌上性命来追溯文明的脉络,而我又能对自己喜欢的事业付出多少?是有所保留,还是全力以赴?总觉得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总觉得我还可以或还应当更用心些。有人说,你们留在那里,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已经是在奉献,在奉献青春。但,我怎么忍心什么都不做呢?远离父母客居他乡,舍弃自由隔绝繁城,身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我不忍心不去做。我惟恐自己学艺不精,无法完成:‘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诺言,我害怕自己努力不够,没有底气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一宣言喊得响亮。我想,我是可以像余大师一样拼上性命的,只要祖国需要,我必义无反顾。

看不同风格的书真的会有不同的感觉,以前小说看了许多,却总是觉得散文无法萃读,且有些不屑一顾,其实这只是因为我对它不了解而已。很多事情只有做过了,才会有所体味,有些评断,有点结果。要多多的开拓自己的视野,尝试不同的风格,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优秀范文【1】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阅读了余秋雨《千年一叹》这本书,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这本书,在也放不下了。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开阔的视野,显示了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对历史和文明更深层次的思考,感触很多,时而警醒,时而心灵震撼。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路途艰险,困难重重,但是他们却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愿意投入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恐惧被震惊所掩盖,被疑问所代替,他们更愿意脱去手套去抚摸人类文明,去苦思避免古代文明崩塌代价的答案。   这本书以游记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国灿烂的古文明,我紧跟随余秋雨的步伐也开启了我的文明之旅,去探索闻名于世的文物古迹,感受千古魅力,同时也兴起了一阵对古文明的叹息,有对它们拥有久远历史的赞叹,有对它们不可思议创造力的惊叹,有对它们悄然无息走入历史的感叹,有对它们今不如昔的悲叹。它们经历了从辉煌到微弱再到衰败,而我们中华文明的运行轨迹,却为什么能避免整体性的崩塌,能一直保持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在中国,我们能书写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我们能用流传了几千年的语言交流,我们能去踏访几千年前古人留下的足迹,我们能不卑不亢的保有我们的文明。   人类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毁灭者。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免俗,厮杀还在持续。血腥的战争伴随着文明的毁灭,人类正在重蹈覆辙。和平是我们所需要的,战争是我们应该放弃的,人类啊,认识你自己吧!   希腊,这个承载古代文明的早期摇篮,有太多的记忆。古代好战尚武、政治保守的斯巴达人拖垮了繁荣进步的雅典文明,以战争推动工艺文明,得不偿失,使一度强悍的迈锡尼显得那么局促和单调,成为了一个干涩无味的悲剧。现代崇尚闲散第一的希腊人,逐步走向了疲惫和慵懒,已跟不上现代世界步伐反被现代文明所遗落。奥林匹亚将健康理念纳入希腊文明并被全人类普遍接受,是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它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是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聚集在一起,现在我们依然用它们的基础思想去思考,把它们的人体雕塑作为触不可及的标本,奥林匹克是永恒的世界坐标。令人畏怯的巴特农神殿,伴随自己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只能带着悲怆的记忆矗立于衰草残阳,巴特农神殿遭遇了来自野蛮的摧残,精华雕刻被送进了伦敦的英国博物馆,“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已故文化部长的话语令人动容,包含着一个文明古国最后的尊严。克里特岛,这个欧洲文明的源头,以一个巨大的未知背景让希腊文明永久的具有探索色彩,使人类不断地开拓未知世界。   埃及,曾经的繁华文明因过度靡费,现在已体力不支而荡然无存,以至于至今还未找到复兴的文化基点。金字塔,这个一来就成熟,临走还是它的古文明,肩负了太多的历史包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疑难,而又无法爽然解读,也无法追根溯源,只能根据考古学家在废墟间爬剔的冰山一角去讲述,只能去等待更遥远的后人去解读。如同余秋雨所感慨:“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悲剧,而最大的湮没不是书籍的亡佚,而是失去对其文字的解读能力。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哭泣的门农石像和完美的女王祀殿,在一次次的文化浩劫之后,在被无情的岁月和贪婪的黑手糟蹋之后,我们再也无法解读象形文字、解读埃及。而中华文明却延续了,秦始皇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文字的统一使我们在当今还能去读几千年的古书,这是其他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以色列,犹太人历经险阻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为了建立这个国家,为了民族解放,犹太人不惜一次次大迁移,不惜背井离乡去外流浪。但他们只要落脚就能快速创造出一个优于别人的生态,也许是因为这个民族太优秀,命运的不公平总是将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们身上,杀戮、奴役跟随着他们,驱使他们去流浪,犹太人的遭遇依然是人类良知深处的'一大隐痛。而现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对峙和敌视还在持续,水火不容,局势令人担忧。在伊拉克,永久辉煌的人类文明史的巴比伦古城却是以“复制古迹”示人,古建筑已被摧残的所剩无几。   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历史,每每回想,都忍不住有一种沧桑的愁绪。多少王朝,经历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生生不息。历史,它以文字、画卷的样子悄然流逝,一去不复返,留给世人的是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程。历史,就像前方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千年一叹,就像歌中所写:“千年走一回,却有阵叹息传来。千年走一回 ,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磐的凤凰再飞翔,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千年一叹,是谁在悲叹,是古哲人,是法老人,还是信教人,抑或是这些文明的民族和灵魂,当残破已成现状,寂寞已成心态,遗忘已成常态,那阵叹息也只能成无奈。合上书页,觉得身心一同接受了一次洗礼,好似涅盘后的重生。   千年一叹读后感优秀范文【2】   针对于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的有关于人类文明的问题,看起来与我们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去尽自己的力量去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而努力。而真正把这些义务落到实处,就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工作,去为这些“大”问题尽力贡献自己的“小”努力。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作者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生活和游历的细节中展示了人性的魅力。从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因为世界是精彩的,同时也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因为我们拥有的是宝贵的。我们的人生相对于人类的发展是短暂的,有些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消失,而有些人却留下了痕迹,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现在的经历可能会很快被淹没,后人可能不在会记起我们,但我们的确应该为后人留下些什么,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珍惜,应该努力,无论后人是否能记得我们,我们都将为自己骄傲。也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千年一叹》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粗看它是作者游历多国的日记,但在深层次它不仅能够带给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促使我们对自己进行反思。读完本书后,我感到受益菲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短文。   历史,每每想起,总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滚滚而来。面对历史的潮流,我一时间竟手足无措。   千年走一回,却有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那两河流域茂密的芦苇丛中传来,也从那恒河畔边传来。是谁?是谁的悲叹?哲人,法老,佛祖?亦或是他们的民族与灵魂?当辉煌已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已经开始了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   历史,究竟是何物?它究竟能影响多少?我一时间理不清头绪,也无法理清。的确,历史已经成了历史,它以文字,画卷的样子悄然流逝,已经过去了,而且永不回头。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程。如果没有了历史,我们就像是哑巴,无从诉说;如果没有了历史,我们就像是一阵风,没有始没有末,没有了目的没有了方向。历史是家,是广阔天地里的一座朴素坚硬的石头房。没有修饰,没有点缀,是我们远航时挂念的故都,是流浪天涯浪子的根。   文明已经衰落了,历史也开始褪色,轻声一叹,人类又投身于新的历史。我们在总结,在回忆,在悲祭我们的祖先。随后毅然走上脚下的路,顺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走下去。   千年一叹读后感优秀范文【3】   《千年一叹》是本日记,记录余秋雨先生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经历,为了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如他所说: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重拾历史,总有一份挥之不去的苍凉感,独语苍凉,在苍凉中独语,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又阵阵叹息声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是谁?是谁的悲叹?哲人,法老,佛祖?亦或是他们的民族与灵魂?当辉煌已成为寂寞,当神庙已经破碎,当人们已经开始了遗忘,那叹息声也只成为无奈。   当翻开《千年一叹》,仿佛开启了我的旅程的大门,跟着余秋雨先生,探索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历史的翅膀最终没有穿越岁月的阻挡,在经历夜色的浓重之后,变得支离破碎,支撑着记忆中千年神话的情节和意境,艰难而执着,如蜗牛爬过的痕迹。   希腊是旅程的首站。抵达希腊时,看到辉煌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它,早已退出争夺辉煌的竞赛,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占据了整个瞳孔,希腊文明的中心是雅典,则它的背景性土壤理所当然是伯罗奔尼撒半岛,它地域广阔,生态落后。其中斯巴达人更是好战尚武,政治保守,把1个发达、进步、繁荣的雅典给活活拖垮了,这便是一切文明难以摆脱的悲剧,虽然太多的征战和杀戮让王城也沦落为1个堡垒,但是它们留下那个永恒的坐标———奥林匹亚,它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并且延续着历史血缘,传承着文化伦理。   从希腊跨越到埃及,历史的车轮带着我们又去丈量这个文明故地的漫漫长途,大的三座、小的若干座的金字塔,还有那尊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雕像,让我觉得人类还是非常无知的,敬仰中,心中疑问成堆:如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用什么工具?靠什么方式搬上去?建造这庞大的建筑需要多大的人口基数?种种问题人类全然不知,更神奇的是,现在从金字塔测得的各种数据吻合得不差分毫,面对这一串串问号,不由得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古埃及人的伟大,不过正因为这一连串问号所以吸引着一代代的后人前来膜拜、探索,去试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还有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提到这些国家,也许脑中就会想到火药库,虽然它们的古文明也毫不逊色,波斯文明,巴比伦文明,居鲁士和大流士两位君主等就是最好的历史的证明,可是现在呢?留给后人的更多是战争、杀戮、驱逐与奴役。犹太民族是古老而特殊的民族,但他们却遭遇着种族灭绝的劫难,二战期间被德国人屠杀了六百万,其中一百五十万是犹太儿童,真是令人揪心的数字。这些地方压集了太多的历史情感和宗教情感,使这些地区空气令人难以呼吸,长久以来各种原因所形成的巨大仇恨,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但愿他们都应该多一点遗忘,让往事如烟,然后搁置情结,用现代政治智慧设计出最理性的方略,只有把遗忘的遗忘了,历史才会从细密的皱纹里摆脱出来,回复自己刚健的轮廓。

如何评价余秋雨和千年一叹

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另有作品名、和作家笔名千年一叹。


余秋雨散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余秋雨散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读完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散文后我们的读书笔记也要开始撰写了,在读完的感受中我们学生一般不知道用怎么样的言语去表达出来。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余秋雨散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余秋雨散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随后毅然地跟随着他们,顺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千禧之旅”的目的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各人类文明的精华,寻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觉得这像是一次冒险。途中他们遇到很多惊心动魄的事,随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余秋雨写到:“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孝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我暗想,对人类,它还有多少耐心?   余秋雨散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如果说,高一的我喜欢看奇幻小说,看完一本扔一本,绝不看第二遍,属于看过就忘型,那么,高二的我看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后,一看再看,再再看,不停地想从那字里行间悟出点什么,令我欲罢不能情不自禁的想抄点什么,写点什么,想点什么。而最可笑的是,期中考试后我们的语文老师让我门看一本书,写读书笔记,我一拖再拖,就是没有那种想要动笔写的冲动,而看了《千年一叹》,没人要我写,我却写了很多。   《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回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分子在几分钟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他们从香港坐飞机来到希腊,然后是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   总结:   有一个事实似乎不必讳避:我们这次见到的人类几大文明发祥地,都已衰落,无一例外。   相比之下,希腊的情况较好。虽然它的国力目前在西方世界处于衰势也不再是国际文化中心,但希腊文明并没有衰亡,不仅仍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shan扬,而且作为这种文明的直接后代也能理解和继承。它的衰落只表现为没有能够保持当初的繁荣势头,但又有哪种文明能一直保持繁荣几千年呢?希腊的悲剧在于,别人可以借着它远年的辉煌而复兴,而它自己却一直没有复兴起来。至于希腊当初衰落的直接原因我看是两个,一是雅典人与斯巴达克人旷日持久的政治内耗,二是既要迎战外敌,又要不断远征,造成致命劳损,但这与希腊文明的内在品性关系不大。这样的背景使今天的希腊人在冷落中闲散自如、与世无争,要争也只是争一点历史荣誉和遗物归属而已,如奥林匹克和巴特农,却有适可而止,显现出一种年迈的健康。   埃及文明就不一样了。一开始就缺少明澈的的理性,沉醉于自负的神秘。当它以庞大的雄姿切断了被外部世界充分理解的可能,其实也就切断了自己的延续生命。底比斯(今卢克索)奇迹的缔造者们只希望自己以木乃伊的方式长存于世或再度复活,没有对后嗣的延续做切实的安排。这些霸占了文明主宰权的法老有喜欢征战,早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就已称霸西亚,这对自己神秘的文明结构有损无益。待到地中海贸易中心由南移北,它就风光不再;但不远不近的地理位置又使它成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直至阿拉伯人轮番讨伐的对象。昔日的辉煌使每个占领者都力图割断它的历史,结果几度下来,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剩下卢克索的尼罗河西岸一些据称纯种的“法老人”后代在不断叮叮当当地修复着祖先陵墓,供外人参观。   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充分成熟的两河文明以商业为主干,并从商业文明伸发出了《汉谟拉比法典》为标志的法律精神。但这种文明整体倾向实用,缺少深厚的人文基座,精神单薄、道德失控、享乐至上,文明更多的地表现为财产的分配和争夺。因此直接诱发大量战争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对商业文明的毁灭是不留余地的,彼此的报复更是比赛残酷。在很长时间内,巴比伦、亚述等地已无所谓文化良知,触目皆是非人性的行径,这真是对汉谟拉比的莫大嘲讽。两河文明也把由商业推动的数学、天文学成果曲曲折折地留给了世界,但在本地,正如不少历史学家评价亚述的穷兵黩武时指出的,战争首先摧毁一切高层文化,然后又剥夺一个民族中最勇敢、健康的生命,结果总是留下一大堆失去文化的萎弱躯体,去承受种种荒唐。   希伯来文明崇高而充满忧伤、坚韧而缺少空间,从一开始就处于动荡不安的流浪中,因此把宗教当作了自己的疆土。但是这种缺少实际疆土的文明终究难于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大格局,可以渗透广远却又处处守制,永远处于自卫图存的紧张之中。然而也正因为缺少实际疆土,它也不容易像其他文明一样土崩瓦解,而总是进退盈缩、悠悠不绝、前景难测。这也就是为什么,耶路撒冷总让人一言难尽,简直成了我们这次旅程中一个小小的'思维陷阱。   波斯文明是另一种类型,几乎是依靠着两个伟大君主的个人魅力才巍然立世的,如果没有居鲁士和大流士,它可能很难ji身几大文明之中。我在波塞波里斯的废墟中停留最久,遥想着这两位古代亚洲巨人是如何把他们知道的世界逐一纳入朝贡者名单的,但也不能不在夕阳残柱间感慨:这毕竟只是天才们的私人霸业,很难继承和延续。他门身后,已是一派充满脂粉气的无能,更不待说今天那里早已是外来文明的天下,很少有人记得古代波斯的赫赫雄风。   至于印度河—恒河文明的衰落,我看在内部原因上,至少有一半与宗教迷误有关。轻视生命、厌弃人世、不负责任,最后甚至连腐朽、恶浊和奴役都能容忍,这就大大降低了文明自身的力度,以至良xiou不分,当智慧程度最高的佛教也终于被剥蚀之后,它就自然地沦为被奴役者。外来势力的残暴使底层贫困的苟且生态愈加蔓延,即使时时爆发民族自尊,却也已丧失文明的尊严。   几大文明衰落的共同规律:   远征   失序   迷昧   保守   中华文明何以硕果仅存、延绵未衰的原因:   这种情景可以借着一个图象来说明。在印度很多城市的街头,晃荡着一些“神牛”,这些牛不干任何事,却可以随意去吃一切它们想吃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在店铺,在摊上,还是在路人的篮子里。他们走在马路中心,堵塞了大量车辆,谁也不敢驱赶,只能跟在它们后面。极度的特权造成它们极度的随意,一派神定气闲,完全不理会这个世界,连眼神也是绝对的不负责任。对我来说,只有看多了这样的牛,才反过来真正认识了从小就看惯的中国牛,才知道中国牛的眼神里饱含着多少辛劳、服从和温驯。   从我们这次考察到的这些文明古国来看,它们之间的早期交流都比较密切,甚至还能依稀找出文明往来的线索,而中华文明则由于东亚地理的半封闭结构,基本上独立发生,独自完成。发生和完成的依据,不是别种文明的影响,而是自己立足的大地所提供的经济生活形态。这种经济生活形态,按照历史学家许zhao云先生的说法,就是“精耕细作”型。   只有精耕细作,才回在可耕地面积不大的土地上养活众多的人口;但正因为精耕细作,必然强化家族、亲缘的聚集,重视安定和延续,厌恶动荡和迁徙。   “离别之后,读懂它——这句话包含着沉重的检讨,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常常嘲笑它为什么不走另一条,它好不容易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捉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悔。我们这一代人生得太晚,没有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为你说话,为你呐喊。我们这些人有过于疏懒,没有及早地去拜访你的远亲近邻,来深入理解你的艰难行迹。我们还常常过于琐碎,不了解粗线条,大轮廓上你的形象,只在枝枝节节上絮絮叨叨。但毕竟还来得及,新世纪刚刚来临,我们总算已经及时赶到。”   这是余秋雨从尼泊尔回到中国的最后一篇日记中所写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国,他们是沿着西奈沙漠、戈兰高地、伊朗山脉一步步量回来的,他们是捧掬着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的水一口口喝回来的,他们是抹着千年的泪滴、揣着废墟的叹息一截截摸回来的,他们是背负着远古的疑惑和现实的惊吓一站站问回来的。   就如上面所说的,我们,我们这些八十年代后知道的太少,说的太多,我们不停地说你为什么不像欧美国家一样强大,你为什么不像欧美国家一样自由,你为什么不像欧美国家一样民主。为什么?《狼群》中有这么一段话:“自由?自由和民主真的那么值得羡慕吗?民主是和经济实力成正比的,我去过的非洲国家哪个不‘自由’?是个人拿把枪上街都能杀人,简直自由过头了。那里的民主就是各派军阀都想独立,打得天翻地覆,很值得羡慕吗?”没有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美国早乱套了。   也正如余秋雨所说,我们虽然错过很多,但毕竟还来得及,新世纪已经来临,我们总算已经及时赶到。 ;


上一篇:余额宝 支付

下一篇:余姚教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