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信息

时间:2024-07-25 02:44:59编辑:阿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怎么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是2000-03-31在河南省濮阳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277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0900719176285H,企业法人王寿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石油天然气及矿藏的勘探、开发、加工、制造、综合利用和产品销售,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应用、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油水井小修、大修;水源井维修,加药热洗,机械采油技术服务,电机修理;油气集输、储运、储气库注采管道巡护服务,油库运行管理;盐(卤水)资源开发和污泥回注;消气防技术、消气防工程、消气防业务、消气防(地震科普、救援、危化品处理)培训;供电供应,电力安装、运维、修试;油气水分析、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及相关业务的研究、应用,石化产品检验;仓储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物资质量检验;车辆和设备修理、管杆泵修理;地面工程项目的建设安装及维修,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安装及维修,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油田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承包国外油气工程技术项目;水务、热力、通信、园林绿化工程,保洁服务、住宿、餐饮配套服务;小商品零售业务,废旧物资销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原油田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怎样

在该公司工作是很好的。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中原油田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但同时也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该公司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会和晋升通道,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此外,据官网了解到该公司的福利待遇较为优厚,包括社保、商业保险、年度旅游等多项福利政策。公司还注重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条件和便捷的配套设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中原油田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油气勘探、生产等方面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开发。该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好的口碑和市场声誉,实力较为强大。综合来看,它是一家具备较强实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如果您对该公司感兴趣,可以通过招聘网站或者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并结合自身情况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怎么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是2014-04-18在河南省濮阳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濮阳市五一东路371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0900F76590587U,企业法人赵金献,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的经营范围是:环境监测与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监测与能源审计,节能规划,设备监测及特种设备安全监测,产品质量监测,计量监测,标准化研究,化学剂质量检验,油气水井测试、测井,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在河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15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原油田简介

中原油田包括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主力上游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油气产品销售等业务,用工总量4.42万人。

中原油田发现40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深化地质研究,强化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全力保障能源供给,累计生产原油1.45亿吨、天然气995.06亿立方米,上缴税费993.9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 社会 发展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始终坚持以改善职工群众生活质量为天职,始终坚持以弘扬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石油石化优良传统为原则,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绿色企业等多项荣誉,2005至今连续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中原油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第二大油气田,总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中原油田发现于1975年,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天然气化工等综合优势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2011年,中原油田年产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跨入千万吨级油气田行列。目前中原油田共有职工家属24万人,在岗员工8.6万人,资产总额680亿元。


中原油田在哪

中原油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二大油气田,主要勘探开发区域东濮凹陷横跨河南、山东两省6市12个县区,总部位于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河南省濮阳市。油田资产总额288.5亿元,职工家属22万人。累计生产原油1.12亿吨、天然气339亿立方米,上缴各种税费120多亿元。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中原油田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天然气化工等综合优势的国有特大型企业。
南阳油田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田基地位于南阳市宛城区,工矿区横跨河南、新疆、安徽、江西、黑龙江5个省区和非洲尼日利亚等3个区块,是一个集石油勘探、油气开发、油品炼制、基本建设、规划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南阳油田不属于中原油田。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初步思路与构想

颜世强 王黔驹 庞振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全国地质资料馆 北京 100037)地质资料信息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具有可被重复利用、不断开发、能够长期提供服务的重要功能。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海量的地质资料信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地质资料管理方面长期存在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程度不高、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较低、服务及产品体系有待完善、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资源保障、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等工作的需求,急需快速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以下简称“两化”),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 “两化”建设的含义“两化”是通过充分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地质资料信息的集中度和关联度,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依托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分布式、多元异构的地质资料信息多部门、多层次服务,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促进产业化发展,逐步构建和扩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其核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地质资料服务;基础——促进多单位、多部门、多专业、多领域、多层次分布的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开展公共服务;重点——解决体制不畅、机制不顺、信息服务分散、服务与需求脱节等问题;长期目标——以集群化为手段,促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方式,研发服务产品,提供增值服务。2 “两化”建设的基础2.1 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信息资源据统计,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近6000亿元,形成各类成果地质资料百万余种、原始地质资料数亿件、重要钻孔岩心数亿米以及数千TB的数字化资源,为“两化”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2.2 建立了较完善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制度《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等一系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两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2.3 建立了较齐全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构全国形成了国家和省两级汇交管理体制,设立了各级政府所属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全国地质资料馆及各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相关服务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两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2.4 具备了较成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技术能力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技术、目录查询及电子阅览服务系统、基于SIG的网络共享服务技术等一批成熟的技术方法,为地质资料信息集聚、挖掘与共享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形成与发展、上海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等经验,以及全国地质资料馆等单位近年来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成果、多元化服务方式与手段探索经验等,为探索“两化”建设提供了借鉴。3 “两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3.1 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体制不顺全国汇交管理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两条线脱节,严重影响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3.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政策法规不配套有关地质资料保密、保护的政策法规不配套,制约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我国地质资料数据客户服务政策和机制存在不足:地质产品及用户分级分类管理不完善,产品价格机制不健全,服务收费不统一。3.3 地质资料信息汇聚、整合、开发程度不够全国没有实现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的集群统一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体系,把地质数据转化为服务产品的意识不强;对资料信息挖掘不够,限制了服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3.4 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后,数字化、网络化推进较慢全国地质资料服务统一平台建设滞后,分散在不同专业、不同单位的地质资料不能有效提供服务。数据信息分散管理,形成信息孤岛,标准化程度低。地质资料数字化积累仍显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更新、维护及积累机制,全国地质资料数字化程度为40%,制约地质资料现代化服务水平的提高。3.5 资料馆藏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资料馆藏机构的日常业务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资料库房、装具、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等基础设施水平较差。受资料馆工作人员数量、素质等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深入开展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资料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3.6 适应市场经济的地质服务市场有待建立我国地质资料专题服务市场缺失,产品体系不全,市场主体缺失,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需要建立健全地质服务市场,开发专题地质资料产品,以延长地质工作产业链,推进产业化,传播地质资料信息,提高地质工作服务能力。4 “两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4.1 基本思路以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积聚资源、开发产品、构建平台、集群服务,建设国家和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体系,以地质资料服务集群化促进产业化发展,以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基础,以地质资料增值服务为扩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简单说就是:积聚资源、开发产品、构建平台、集群服务、产业发展。4.2 主要任务4.2.1 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与服务集群体系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体系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及基础保障体系几方面组成(图1)。其核心是组织体系。组织体系建设的目标:树立最终成果信息服务与阶段成果信息服务并重、馆藏机构常规服务与专业机构专题服务结合的服务理念,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建立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核心,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地质资料保管单位、31个省级地质资料信息机构为骨干,紧密联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属有关单位,及各省地调院、环境监测院、地矿局等专业服务单位,依托网络共享服务平台,重要和综合信息适度集中、地区和专业信息多级分布的,全国地质资料信息资料服务集群体系(图2,图3,图4,图5)。图1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体系示意图图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行政管理体系示意图图3 地质资料信息保管与馆藏公共服务集群组织体系图4.2.2 加强地质资料信息积聚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实现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的全面汇交和集群保管;强化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开发服务类、信息挖掘类、专题综合研究类和数据库类地质资料产品;构建多专业、多领域、适应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产品体系;加强已建数据库、重大项目数据的集成整合,建立数据更新、维护和运行体系。图4 地质资料信息专业公共服务集群组织体系图图5 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服务机构体系示意图4.2.3 加快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依托全国地质资料馆,加快推进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形成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积累存储、加工处理、研发服务一体化,在统一的相关技术标准指导下,研发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构建国家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国家级、省级和专业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为主体的网络服务与信息共享体系。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主要积累存储全国成果地质资料及数据,全国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全部目录数据库,重要原始地质资料数据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搭建网络平台,与地区分中心(省级)、专业分中心和行业分中心实现资料数据的统一、协调和规范化管理;通过网上在线服务与地质图书、档案和文献进行开放式数据交换,逐步建立与国际地学资料数据中心之间的开放式数据交换机制。4.2.4 完善支撑体系形成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地质资料信息汇交、共享交换、服务绩效考评等一系列政策与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信息服务产品分级体系和价格体系。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更新与服务机制,建立服务全面、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稳定、覆盖全局的地质工作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地质工作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4.2.5 探索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以产业化思维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加大成果服务宣传力度,开展用户和产品的分类分级,建立客户服务计划和服务反馈机制。积极探索地质资料数据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方式和途径,建立现代营销模式。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同时,利用网络等现代服务方式开展服务,开展资料网络检索、浏览、下载、订购等,实现集群、分布相结合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为政府机构、地质科研机构、矿山企业和个人提供丰富多样产品服务。5 保障措施5.1 理顺全国地质资料的管理体制完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将地质资料行政管理职责向省以下国土资源部门延伸,赋予其监督管理本辖区地质资料汇交的权利与义务。全国地质资料馆履行地质资料业务技术指导职责,直接联系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全国31个省级地质资料信息机构。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全国31个省级地质资料信息机构,做好资料接收、验收、保管和服务工作,依法向全国地质资料馆转交地质资料或地质资料目录,参与地质资料共享服务平台建设。5.2 研究制定地质信息资料服务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地质信息资料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专题规划,纳入“十二五”地质调查规划,并通过年度项目计划予以实施。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程立项实施。5.3 努力探索产业化实现方式和途径广泛征求有关用户和专家意见,系统总结归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部署开展相关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地质资料商务合作、政府采购公共需要产品、政府采购补贴(类似于家电下乡)等形式,逐步培育建立地质资料加工服务中介组织,推进地质资料专题增值服务,积极探索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实现方式和途径,适时引导、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5.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建强国家、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充实地学、信息技术专业力量,积极培养综合服务型人才,提高资料数据加工处理、综合编研和专题服务能力,提升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成果、实物和原始地质资料服务管理一体化。5.5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制定地质资料信息汇交、共享交换等一系列政策与技术标准,建立地质资料汇交与借阅服务、项目立项挂钩机制,研究制定信息服务产品分级体系和价格体系;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更新与服务机制;研究修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强化基层对重要实物资料、原始资料、工程勘查资料汇交管理与服务职责。

石油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信息服务初探

陈婉霞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馆摘 要 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广泛运用的信息技术,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物质基础。作者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基础工作作了一些探讨,提出只有转变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理念、创新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思路,加快石油地质信息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进程,紧跟勘探开发生产热点,才能助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关键词 石油地质资料 信息 服务1 前言2010 年起,国土资源部在全国统一部署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意味着搭建“一个平台”—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现“一个目标”—全面提升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服务水平的时代已经来临。进入 21 世纪后,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广泛运用的信息技术,都为地质资料馆全面实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基础。石油地质资料是石油地质工作者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但存在现阶段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孤岛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必须要走集群化产业化的道路。目前亟须努力提高石油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开发和提高其信息服务功能,扩大信息服务的领域。而石油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根本保证,就是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料信息的基础建设工作。2 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状近几年来,随着西南油气分公司建设“百亿油气田”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领导和专业人员日益重视和加强了地质资料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工作。从 2005 年起,分公司地质资料馆全面开展了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了西南油气分公司成果地质资料数据库,研究开发了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及分布式管理平台。目前,地质资料馆已经实现了成果地质资料在统一的地质资料管理平台上进行科学的建档、分类和管理,并通过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在第一时间进行成果地质资料信息的网络发布和共享,基本实现了油气勘探开发、科学研究等地质资料成果的收藏数字化、管理电脑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资料利用共享化,为西南油气分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科学研究和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起到了服务于生产、科研以及管理的积极作用。通过对“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如今,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已经形成由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馆为一个中心站点、连接分公司内部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四个省(市)七家单位的七个分站点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3 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工作设想近期,中石化对西南地区上游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标志着西南油气分公司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夯实基础,开拓进取,创新务实,为西南油气分公司事业大发展再立新功”的背景下,地质资料馆如何依靠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平台,收集并及时传递地质科技档案资料信息,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全面提升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应用水平,强化科研技术支撑,为科研、生产、管理提供有力技术保障,那就必须在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路子上做出一些探索。第一,要认识到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必须在思想意识上转变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理念。档案管理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利用”。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涉及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能力,都将随着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逐步深入,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只有我们把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理念提高到地质资料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性、迫切性上来,才有可能加大对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各基层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的馆藏机构建设、资料专业管理人员力量薄弱、资料工作经费保障不足的现状,才可能得到相应的改善。第二,在工作思路上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全面实施,将出现在相关石油地质资料主管部门的筹划、协调、组织下,通过构建安全可行的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搭建石油地质资料信息网络共享的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开发地质资料信息产品,根据西南油气分公司科研、生产、管理以及社会公众对石油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实际需求,形成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延伸产品链,集中提高石油地质资料信息专项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规模,达到地质资料信息利用及时、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只有全面推进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才能真正显示出石油地质资料信息作为特殊的能源行业资源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技术服务支撑力度,才能凸显石油地质工作的重要基础作用。长期以来,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工作也在大规模地开展着,但是行业封闭、满足自我服务的现象是普遍客观存在的。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相对信息封闭,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的客观存在。大量事实上的重复投资、重复研究现象让我们意识到,必须要进行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把石油地质信息社会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从而把我们石油地质信息工作的着重点紧紧放在努力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及改善石油地质信息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水平上。一切为了利用。衡量地质资料信息管理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利用石油地质资料及其信息资源规模的大小,利用方不方便,能不能达到全面、系统、快捷的利用目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成果用好了,才能体现出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工作的非凡价值。所以,只有做好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才能全面提高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第三,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推进,有利于全面提升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规模和水平。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根本的落脚点是利用我们管理的石油地质资料,搞好信息服务工作。但是,要搭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方便快捷、开放式的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利用平台,则需要大家(包括石油地质资料主管领导、对应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基层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地质资料利用人员等)的“石油地质资料服务社会”意识的共同提高,需要我们把长期积累的石油地质资料信息资源,通过有效管理和集成组合,通过不断提高地质资料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探索,来为经济建设、社会公众服务。第四,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集群化产业化的进一步实施,会促使地质资料的主管领导和管理人员,认真分析当今社会对石油地质资料信息的真正需求,用主人翁的姿态去积极了解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家底和开展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开发工作,规范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所涉及的分类、收集、整理、整合的标准和行为等,进一步完善石油地质资料馆的信息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建好石油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构建全系统地质资料汇交和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真正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利用的系统、全面、快捷,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手段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第五,紧跟油气勘探、生产和科研的热点,做好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基础工作。目前西南分公司油气产能建设形势相当严峻,“增储”“上产”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在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构建集群化产业化的整体思想指导下,我们要积极跟踪油气勘探、生产、科研的热点,以石油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理念为服务中心,认真做好石油地质资料基础信息工作。2012 年,我馆的重点工作是建立分公司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在分公司的正确部署下,2009 ~ 2011 经过三年时间的艰苦工作,已完成了西南油气分公司下辖的绵阳新皂、龙星公司、新场公司、联益公司、广西地区、云南地区的实物资料清理工作,对应的相关基础信息的采集工作也同步完成。2012 年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油气等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分公司的工作部署,将对西南油气分公司矿权管理内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全面清理,建立西南油气分公司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与分公司拥有的矿权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按上级要求提交分公司委托保管细目。近期我们将在集群化产业化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充分认识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重要价值,拓宽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思路,切实做好石油地质资料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夯实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存贮量,不断完善石油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加强石油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积累和综合集成,完善现有的专业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做好石油地质资料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满足油气勘探、生产和科研以及管理等不同层次的需要,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利用与社会化服务。

中原油田建立那一年

1975年10月成立了东濮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隶属胜利油田,1978年10月更名为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经过三年多的勘探,探明了数量可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油田大规模的开发准备了条件。1979年7月1日,中原油区的第一个油田--文中油田投入生产,当 中原油田
年生产原油23万吨。1981年8月,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改变隶属关系,成为受石油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的独立石油企业,1982年3月改称中原石油勘探局。


上一篇:石油行业标准

下一篇: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