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的是
主要目的和任务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目前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含农村小学教学点)有53万所,占中小学校总数的88%,在校生1.62亿,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1%。这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引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东西部的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为农民提供经济、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的种植、养殖和其它技术,进一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程规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109万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495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详细介绍
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需保留的教学点,平均每点投资概算3000元。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每点投资概算1.6万元。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平均每点概算15万元。在按照三种模式完成基本配置的基础上,各地可结合实际确定相应的配置标准。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校生1.62亿,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1%。这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引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东西部的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为农民提供经济、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的种植、养殖和其它技术,进一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规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109万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495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中央投资3.64亿元,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村地区的29229所小学、2350所初中,已配备57140套教学光盘播放设备、5016个卫星教学收视点、410个计算机教室。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国家投入10亿元,地方配套9.1亿元,在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6省、山东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工作共建成20977个教学光盘播放点、48605个卫星教学接收点、7094个计算机教室。覆盖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5%左右的农村中小学,覆盖中部六省21%左右的农村中小学。覆盖西部试点省925万中小学生,学生覆盖率为27%;中部试点省644万中小学生,学生覆盖率为21%。试点地区同时覆盖了中央确定的9个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地(市、州)县。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成立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制定试点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对试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协调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效保证了对工程的宏观指导。按照国家三部委“试点工作以省人民政府为主组织实施”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真正把试点工作当作促进农村教育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试点工作由省级政府负责,根据总体规划、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本地区试点工作规划和方案,负责试点工作组织和工程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整合力量组建了试点工作办公室,负责工程的建设规划、方案论证、招标工作、设备的应用与管理、资源建设与教育教学整合研究、检查验收等工作。地(市、州)、县各级政府也相应成立了以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试点工作期间,各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了大量的检查组、协调组、指导组和专家工作组赴一线工作,有效地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项目学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级责任明确,上下协调通畅。做到了工作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目标清楚、任务落实,为试点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领导和人员保障。2、管理制度完善,措施得力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针对工程的各重要环节,制定了一系列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的文件,指导工程实施,规范试点工作。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教基[2003]22号);《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审核意见》(教基厅函[2004]30号);《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教基厅[2004]5号);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设备招投标采购管理办法》(教基厅[2004]8号);《关于公布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项目设备招标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单的通知》(教基厅函[2004]37号);《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验收管理办法》(教基厅[2004]14号);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复的各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地根据三部委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使试点工作的招投标、设备接收安装、运行维护、教师培训、资源建设、教学应用等实施过程有了保证。3、工程资金专户管理,配套资金落实试点工作所需经费采取由地方负责、国家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予以适当补助的办法。西部地区中央投入总资金量的2/3,地方投入1/3;中部地区中央投入总资金量的1/3,地方投入2/3;山东省的试点工作所需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筹措,中央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在省级设立试点工作资金专户,全部工程资金纳入该专户管理。试点地区采用多种方式落实配套资金,工作策略和具体措施各有特色,其中省级财政承担了主要配套资金责任。大部分试点地区采用了省、市、县三级配套的办法;如贵州省按5:2:3的比例落实了省、市、县配套经费。少部分试点地区按省与地、省与县、或地与县二级配套,如安徽省地方配套资金由省和县两级负担,省级财政承担80%,县级财政承担20%;河南省配套资金由省、市两级政府按1:1承担;吉林省地方配套资金由地区(市)、县配套落实,省里安排资金扩大了试点范围。重庆市针对是否实行“一费制”、是否属于三峡库区和经济发展差异等情况,按不同比例落实了区县配套资金。还有部分试点地区的配套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如内蒙配套资金全部由自治区级财政来承担。4、招标过程规范,效果良好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设备招投标采购管理办法》(教基厅[2004]8号)文件。为保证招标采购工作的质量,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完成了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的资格预审,遴选国内著名企业参与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设备招投标采购管理办法》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招投标的各重要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强调了三点:一是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招标人,二是只有资格预审合格者的集成商及通过合格预审的产品才可以参加招标,三是招标采购全过程由纪检监察部门实施监督检查。试点工作专项资金的使用,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为指导各省做好工程设备招标采购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专门举办了招标工作国家级培训班,结合试点工作的实际,对各试点省负责招标工作的70名同志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工作程序的培训,为各省的招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地十分注重对招标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精干队伍,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制订标书,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操作,并结合各地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具体制定标书,整个招标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湖南省的招投标工作严肃认真,纪检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具体组织方式也有所创新,一是招标代理机构通过招标产生;二是对三部委资格预审没有涉及到的配料、设备施工材料、软件供应商进行省级资格预审;三是所有配套设备和施工材料都通过招标采购。招标结果显示:省级组织招标既能结合各地实际、落实了地方的工程实施责任和监督责任,又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彩色电视机34寸价格为1600-1700元,DVD机价格为250-300元;计算机教室平均在15万元左右。5、培训工作扎实,骨干队伍初步形成试点工作中先后举办了三期国家级培训班,为试点地区培训了1000多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各试点地区进行了省、市(地、州)、县级和学校的四级培训。各试点省从试点工作开始就始终把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制定了本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方案,明确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根据学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以学员为本,采取分班教学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在经过省、市(地、州)、县、校本培训之后,有些骨干教师除承担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外,也具备了相当的硬件和软件维护工作。从与受训教师的座谈中反映,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培训的教学安排和组织管理表示满意,并且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的培训要求,在实践中有比较显著的表现。实地评估表明,约有80%以上的学员能够独立安装卫星设备和调试计算机数据接收系统,能够培训学校的其他教师,能够下载资源并适当用于教育教学等。陕西省教育厅按照国家三部委项目方案的要求,提出了以“配置为基础、培训为重点、科研为先导、应用为核心”的工作原则,编制了《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教师培训工作管理手册》,其中不仅包含在基地接受培训时的要求,还包含校本培训工作要求,如:工作原则、管理制度建设等,在培训技术的同时也对加强管理的方法进行了培训。宁夏创造了“资源教师”(经过上级培训过的教师)“以一带五”的经验,要求每一位经过上级培训的教师要带五位其他教师学会使用技术。贵州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培训活动,使一线教师带着问题学习,提高了培训的效果,推动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积极推行参与式培训方法,鼓励农村教师利用网络发表意见,合作学习。湖南把培训和实地观摩相结合,先建试验点,进行观摩学习,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体系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各校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是经过激烈竞争后选拔出来的优秀份子。6、加快资源建设,服务教育教学为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真正出效果,教育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教育部整合部内有关单位的力量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进一步加大对基础教育资源库、同步课堂、卫星数据资源建设的力度和资源征集、引进、评审与整合的工作速度,为教育教学服务。通过试点工作的实施,按照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配合三种模式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育部面向社会征集、遴选、审核了34个出版单位选送的1116个条目、5272盘片的教学光盘。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经组织开发制作与其教材配套的覆盖小学1-6年各学科的相关光盘。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11个半小时播出“空中课堂”电视节目和教育部网站信息广播节目,内容包括“中小学同步课堂”“教师培训”、“农村实用技术”等,所有建点的中小学校都可以收看到。教育部-李嘉诚西部教育扶贫项目,已经建成总容量达148GB的教学资源库,这个资源库与试点工作所征集的资源整合后,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免费向全国农村中小学开放,很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欢迎。贵州省黄平县教育局长高兴地说:资源内容很好,而且仅免费接收资源一项,全县每年可以减少几十万元的支出。教育部和文化部共同推进的“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大量的电子图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文艺戏剧节目等,将会以光盘、卫星广播等多种形式免费向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开发制作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农村中小学使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如:四川省在省网络资源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四川省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中心”,鼓励、支持各试点地区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中心。指导、规范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软件的综合应用,建立三种模式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的教育资源配套服务长效运行机制。河北加强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要求省内中小学教材出版单位开发制作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来源的多样化。7、狠抓教学应用,效果初步显现为了加强三种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004年6月在甘肃召开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现场会。初步总结和交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经验,研究和部署搭建了硬件环境以后,如何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会议观摩了天水市以普及教学光盘应用为特点、三种模式普遍走进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强调要充分发挥三种模式的功能和作用,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让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让广大农村学生能够与城市的学生一样,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天水会议在试点工作中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各地普遍召开现场会进行落实,“以面向学生的教育教学应用为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观点在试点地区形成广泛共识。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推进三种模式在农村教育中的应用,制定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案。整合力量,强化教研,排出课表、安排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陕西西乡县教育局发挥中心校的辐射作用,将教师运用三种模式组织教育教学的交流活动制度化。宁夏建立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教学示范点,发挥带头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活动。三种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后,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正如一些学校的校长所说“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项目的实施,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给他们带来了三变: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三多:主动收集教学信息的老师多了;自觉研究教学的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三提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广大学生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是他们学习的好帮手,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直观,便于理解,愿学、易懂、记得牢。如英语课程,使学生英语的发音更加准确,普通话讲得更加流利。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搭建的平台,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应用正在逐步推广。有许多项目学校对区域的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使他们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浏览、查找资料等技能,同时普及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用技术,把远程教育发送的种植、养殖技术的视频资料刻录成VCD,免费向村民传播。贵州遵义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央确定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试点地区,这两个地区依托农村中小学为100%的乡镇党委、70%以上的农村党支部提供了进行远程教育的场所和条件,实现了资源整合,节约了资金。同时,试点地区农村中小学,为更好地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告知家长在指定时间到学校进行收看。学校还建立了的资料片库,采取免费借阅方式,由学生帮助家长借到家中自主收看,不仅做到了“家长需要什么学校就播放和提供什么”,而且保证了节目课件的及时归还。为避免学校教育与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教育在学习时间上的“冲突”,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试点地区结合学校教育工作特点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普遍采取“5+2”等学习形式。即周一至周五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周六、周日、晚上和节假日为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学习培训的时间,并根据农业生产时节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采取农忙时少学、农闲时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等方式,基本解决了学校教育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在时间上的“冲突”,达到了“双促进、两不误”的效果。8、可持续发展机制正在形成,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保证工程后续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各地在实践中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设备维护、教师培训、资源建设、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以及日常运营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各地加大力度在财政预算内安排或提高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在新实施“一费制”的地区,可以在杂费内通过信息技术收费解决运行经费的问题;如果略有节余,还可以支持教育教学资源和部分设备的补充。--各地教育厅与中标设备供应商和工程集成商密切合作,签订了三年左右的主要设备维修合同,规定了中标企业在设备维修维护中的责任。--在县级设立维修小组,与设备供应商和工程集成商合作维护。如余庆县电教馆与设备供应商和工程集成商签订了设备保修期间的代理维修合同,设备供应商每年向县电教馆支付一定数额的维修费用,由县电教馆负责设备维护工作,这样即解决了维修响应慢的问题,又部分解决了费用紧张的矛盾;--建立机制,稳定队伍。许多地方将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与参加培训的教师签订了合同,如果被培训人员要离开,将把培训费用退回,供其他老师培训使用;--通过多种形式积累资源。各地采用多种形式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集中起来,交流共享。湖南试点地区在资源建设中,除增加投入扩大购买量外,集中力量搞好自我开发和校际共享,并特别是强调应用与共享,而不普遍提倡自制课件。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依托一所中学或小学,成立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心研究组(室),进行三种模式的教学交流活动。 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贵州、陕西、宁夏、重庆、湖南、安徽等省的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组对试点工作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结合各地的情况反馈,总结出如下基本经验。1、三种模式基本适应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工程的实施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农村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应用把优秀课程引入农村小学的课堂,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中广泛应用,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卫星教学收视点把课程资源、教学素材、“空中课堂”送到学生的面前;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室为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创造了条件,并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通过试点,农村中小学将三种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当地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的三种建设模式经济实用,符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基本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2、工程采用集中连片的实施方式,有利于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三种模式应用的推广通过集中布点,各省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调集力量,加强对连片布点地区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监督。集中布点在当地初步形成了信息化的环境,为普及现代远程教育,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当地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连片地区通过观摩教学、巡回指导、教师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运用三种模式进行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对于整体提高当地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规模效益的形成,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能够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与各地、各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相结合,与正在推动的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了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集中连片实施降低了工程的物流成本和维修维护成本,也使以县为主的维修维护本地化成为可能,提高了日常运转的保障能力。3、工程投入机制基本适应我国农村实际,通过各级政府分担可以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工程投入采取了地方负责、国家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予以补助的办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的投入能力增强;地方投入一定的资金也增加了他们实事求是推进工程的责任感。各地采用多种方式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大部分试点地区按省、地、县三级配套,少部分试点地区按省与地、省与县、或地与县二级配套,还有部分试点地区的配套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制订不同的资金配套方案,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确保了配套资金的落实。试点表明,工程的投入机制基本符合我国农村实际。4、三种模式可以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高教育为农服务的能力试点地区农村中小学三种模式建设搭建了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贵州、湖南等省的中央确定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地区,农村中学已经成为当地乡镇党委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主要阵地,农村小学已经成为当地村党支部党员干部教育的主要依托场所,实现了资源整合,节约了资金投入。同时,试点工作还有效地推动了“三教统筹”,提高了教育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农村中小学正逐步成为农村文化中心、党员干部教育中心、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中心。5、试点工作的组织行之有效,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三部委出台了一套规章制度。印发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验收管理办法》等文件。为保证招标采购工作的质量,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了设备供应商和集成商的资格预审,遴选国内著名企业参与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在教育部门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建立了一支包含工程管理、培训、技术服务、招标采购、评估验收、项目设备应用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队伍和管理专家队伍,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靠保证。6、资源建设和教师培训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试点工作中,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内容涉及课程资源、教学素材、专题教育、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经制作完成了与教材配套的、适合农村中小学使用的小班教学类教学光盘180张。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安排11个半小时播出“空中课堂”电视节目。三部委加大资源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但从教学应用的角度看,适应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素质教育的资源严重不足。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以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各试点地区普遍对工程布点学校选派的教师进行了培训。但试点工作表明:对于农村教师来讲,一次培训还远远不能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有一个不断培训、反复培训的过程。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水平也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要加大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