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16 15:36:42编辑:阿星

新课标语文一年级《所见》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一年级《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一年级《所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诗、林”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重点:认真6个生字,会写“诗、林”。   难点:体会诗歌美好的意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乡间小路。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赛诗会。导入:今天,月亮姐姐给小朋友带来了几首诗,要来考考小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画》、《静夜思》、《春晓》、《村居》的课文插图)。   2、(出示课件所见的插图),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简介:《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在山村赏景时把自己所见到的情景写下的一首诗。   4、教师范读。   5、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小树林。每棵树上都藏着一个带音节的生字)   ①指名读;②齐读;③开火车读;④小组读。(重点指导:所、蝉)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六朵花)。每朵花里都藏着一个不带音节的生字。   ①指名读;②齐读;③分男、女生读。   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5、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了解古诗大意   过渡:袁枚在小山村里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学习第一句。(课件: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走在山间小路)。   ①引导说出图意(板书:贴图、黄牛和牧童)   ②你们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件出示:牧童骑黄牛)   ③指导表情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课件: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放声歌唱)   ①问:牧童高兴地唱起歌,他的歌声怎样?   ②谁能把诗中描写这个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歌声振林樾)(贴图:树)   ③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牧童的歌声停了,知了叫了起来)   ①问: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想像说话)   (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渴立)   ②指导朗读。   ③教师范读。   4、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师生配合)   5、配上动作激趣朗读。   6、全班朗读。   四、练习背诵   1、看板画,练习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男女生竞背。   五、写字训练(课件出示在田字格里的生字:诗、林。偏旁以红色闪烁)   1、学生认读。   2、口头组词。   3、指导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提醒学生“林”字左边“木”的捺变成点。   4、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6、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课外拓展(课件《小儿垂钓》整首诗和插图)   1、教师解说诗意,激发学生有朗读的意愿。   2、教师范读。   3、教师领读。   4、回家把《小儿垂钓》这首诗读给父母听。 ;


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教学预设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预设   学习古诗《所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第四组教材《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可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温暖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就要迎来好玩的夏天了。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生自由发表意见)   2、你们的夏天可真有趣。可以放牛、可以捉虫子呀!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他特别喜欢走动。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呀,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首《所见》。   (板书课题)配乐指名读,   谁认识这两个字?你怎么认识的呢?指名读课题。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诗人袁枚看到的和你们所说的一样吗?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录音范读、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学生一边听一边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小牧童、树上有一只蝉、一片小树林,小牧童骑着黄牛在小树林里唱歌)   3、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多读几遍。   4、离开了古诗,这些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生字认读——指名读并小老师读——-齐读)   师出示卡片,学生认读,启发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字。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 蝉;平舌音:所   所:(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   闭:门+才,大家做动作,闭上我们的眼睛、闭上我们的嘴巴   立:立正、起立就是这个立   蝉:虫+单,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呀?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热呀,热呀!人们也就叫他“知了”。学生畅谈后出示蝉的图片   牧童:放牛的孩子   捕:是一个动作。   5、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跑回了家,躲进了课文中,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好的。齐读古诗。   大家读的真好。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好不好?请四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同学,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他同学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朗读评价)   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三、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课件出示画面(播放音乐):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课件出示一、二句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学生自由练读——男生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诗,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牧童的自由、快乐、和悠闲)牧童在干什么?他的心情怎样呢?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再读这两行诗,看看是什么感觉?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哦!(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齐读)   师: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声那么嘹亮!好听吗?“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课件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   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在牛背上听到了什么呢?(因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会儿。   他可能怕吵着别人了。小树林里没别人,他是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他想把这只蝉捉回家)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生:因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树上,大树上有一只蝉,所以我这样想。   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学生体验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引导孩子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可千万别把蝉吓跑了。(齐读)   师:你们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指名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指大树上的“蝉”)   师:哎呀,树太高了,爬不上去呀!怎么办那?快帮小牧童想想办法呀!(生讨论交流想到的各种方法)(踩石头、踩牛背)   师:小牧童终于捉住了这只蝉,你高兴吗?   师:这只“蝉”就是你的了,你可要好好对待它哟!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这个小牧童?喜欢就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吧?   师: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我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指导背诵,读出第一句的愉快语气,读出第二句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诗、林”,学生认读。   2、师范写,生跟写。   3、分析结构和字形,给生字组词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6个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课文动画   思考: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自学质疑。   1、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解决疑难。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2、小组内交流自学。   3、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简述诗意,熟读成诵。   1、教师简述诗意。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联系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   (六)拓展: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七)指导生字

上一篇:商团网

下一篇:股票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