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元宫

时间:2024-08-16 21:38:25编辑:阿星

广州三元宫简介

三元宫位于广州市越秀山南麓,为百粤著名道场,已有1600余年历史。 据载,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年),南海太守鲍靓为其女鲍姑建造了一座修道行医之所,因其地处越秀山脚下,故而取名为「越岗院」;又因其位于市北,后人又称为「北庙」。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朝廷钦天监来广州,对当地乡绅说:「天卫三台列宿,应运照临穗城。越秀山气势雄厚,应将越岗院改为三元宫,祀奉三元大帝,以应天上瑞气。」当地乡绅一致赞同,遂集资将越岗院改建为三元宫,塑三元(上元、中元、下元)神像于正殿,移鲍姑像于偏殿。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平南王尚可喜、巡抚李栖凤来宰粤郡,逢大旱,经乡绅要求,敦请罗浮山冲虚观住持杜阳栋来穗求雨,乃大降甘霖。官民欢悦,遂请杜阳棣住持三元宫,由尚可喜发起集资扩建殿堂,先后修建了山门灵官殿、正殿三元殿、钟鼓楼、吕祖殿、鲍姑殿、老君殿、玉皇殿、斗姥殿以及若干道舍。 杜阳棣本为明末进士,曾任主考官,明亡后,不愿为清朝官吏,遂隐居罗浮,任冲虚观住持。后又兼任广州三元宫、惠州元妙观住持。羽化后三观激烈争其遗体,互不相让,最后由官府判定,认为杜原住罗浮,且是名山,应归葬于名山;衣冠归三元宫,建衣冠冢;遗像归元妙观,悬于祖堂以资纪念。 同治年间,有武士黄宗胜,曾随黑旗军刘永福在安南与法军作战,屡立奇功。退役后任三元宫住持,两广总督瑞麟送一匾曰「护国佑民」,悬于殿前。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元宫住持梁宗琪将本宫田产六百二十三亩尽数拨出,兴办「时敏学堂」,为国家培养人才。朝廷敕赐「葆光励学」横匾,悬于山门上。 抗战期间,三元宫遭受严重破坏。光复后,由住持何诚瑞募化重修。「文革」期间,道友被迫离宫,所有神像、文物荡然无存。从1982年起,广州市道教协会开始了全面的修复工作。目前三元宫已焕然一新。整个宫观依山势而建,殿阁逐级而上,院落隐于林木之间,清虚优雅,堪称岭南之胜境。 联络及交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应元路 交通:在广州乘市内公共汽车即可到达 联系电话:86-20-83551548 谢宗晖:《广州市三元宫》,载《中国道教》1988年第5期第50-52页。 顾军、朱耀庭著:《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第122页,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广州三元宫描述

景点名称:三元宫。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应元路11号(中山纪念堂附近)。

参考用时:1小时 - 2小时。

简介:

三元宫坐落于应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广州市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元宫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创建。初名越岗院,唐称悟性寺,明代重修时改名为三元宫(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

三元宫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山门的三元殿为中心,坐北朝南;殿前拜廊东西连接钟鼓楼,殿后为老君殿;两侧自南而北,东为旧祖堂、斋堂、客堂、吕祖殿,西有钵堂、新祖堂、鲍姑殿等建筑。各殿堂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三元宫主殿三元殿宽20.27米,深16.85米,建在北面高一级的石台基上,与钟、鼓楼和拜廊连成一片,在广州古建筑中独一无二。

三元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流行的上元诞、中元诞、下元诞的宗教民间节庆的主要活动场地。


上一篇:

下一篇:情定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