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距

时间:2024-08-18 13:31:31编辑:阿星

什么是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距、震源深度?

1、震源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
2、震中
是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即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震中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
3、震中距
观察点到震中的地球球面距离称为这一点的震中距。根据震中距离大小,可将地震分为地方震(震中距≤100公里)、近震(100公里≤震中距≤1000公里)和远震(震中距>1000公里)。
4、震源距
震源距是指某一指定点至地震震源的距离。
5、震源深度
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h)。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浅源地震占全球地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迄今测到的最深震源深度为720公里。

扩展资料
灾害破坏: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在大陆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1、直接灾害破坏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2、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此外,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继发性灾害,如通信事故、计算机事故等。这些灾害是否发生或灾害大小,往往与社会条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震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震中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震中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震源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震源深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地震


什么是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距、震源深度?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震中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震中距:观察点到震中的地球球面距离。震源距:震源距是指某一指定点至地震震源的距离。震源深度: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h)。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根据距离,地震可分为3种1、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2、近震震中距为100~1000千米的地震。3、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扩展资料震源参数测定1.从地震波记录测定或估计震源参数时,除利用体波记录外,也可利用面波记录。一般采用波谱分析或理论地震图方法进行分析。2.用波谱分析法时,一般是先求出震源参数同理论震源波谱的某些特征量之间的联系,然后用傅里叶分析法从地震记录求出观测的震源波谱和相应的特征量,再根据上述联系推算震源参数。3.用理论地震图方法时,可用尝试法先假定一些震源参数,并选定地球结构参数,然后计算出观测点的理论地震图,再同该点的观测地震图对比,根据二者是否符合再确定实际的震源参数。4.也可利用适当的最优化的反演方法,直接求出与观测量拟合最好的震源参数,而不要反复尝试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震源深度百度百科-震源距百度百科-震中距百度百科-震中百度百科-震源

上一篇:博识多通

下一篇:n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