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

时间:2024-08-18 20:20:04编辑:阿星

土木堡之变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在历史上的丢人程度仅次于“靖康之耻”。本来是皇帝带兵耀武扬威的出去打仗,这种阵仗有个专有名词叫“御驾亲征”,一般这样的情况都会士气高涨,战无不胜。但是明朝这次青史留名的御驾亲征非常意外,不但没有打胜仗,皇帝都被人捉了去,被人绑了肉票的皇帝长时间滞留异邦,朝廷被人家贪得无厌反反复复的讨要赎金毫无办法。最后甚至成了一处闹剧。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兵分四路,向大明帝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进攻。

当时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皇帝手下有个著名的太监叫王振,此人之所以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奸恶,祸乱朝廷,最大的原因是土木堡之变差不多完全是此人一手促成的。

蒙古入侵,朝中如临大敌,积极商讨对策,王振却十分兴奋,这样一个阴阳怪气的太监,他却一直有个梦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本来皇帝已经派出驸马井源出兵作战,井源出兵后局势也稍有缓和。但是第二天就传出来一个惊掉下巴的消息:皇帝要御驾亲征!

这全是王振的主意,他想建功立业,可惜自己又不能亲自带兵出战,只好忽悠皇帝,皇帝是他的学生,比较听老师的话。于是朱祁镇下达了亲征 的命令,召集大军二十万,厉兵秣马,跃跃欲试。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兵家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如果没有,那就是去送死。朱棣远征时,往往筹备后勤时间长达几个月。王振只用了五天,然后就出发了。王振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人数足以辗轧敌人,别的都无所谓了。他知道蒙古也先的部队只有三万人,二十万对三万,唾沫都能把敌人淹没。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大军出征。

八月一日,大军到达大同,大同刚刚打了败仗,守将见到王振,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大同之战的惨烈,王振开始害怕了,于是他一改之前的豪情,立马下令班师。如果这样尽早撤回,也就不会有土木堡之变了。可惜这个作死的太监王振非得搞点花样儿。他的老家蔚县属于大同管辖,到了家门口,王振想炫耀一下,于是大军转变方向,向蔚县出发。这条路其实是回京的捷径,可惜王振又出了幺蛾子,说现在是秋收季节,大军经过,必会践踏庄稼,大军行了五十里,忽然又下令掉转方向,回大同,取道居庸关回京。

快到居庸关时,也先已经尾随上来,开始出击试探,发现这支队伍很不禁打。八月十日好不容易到了土木堡,距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里,进入怀来,所有人就会安全了。

这时王振又说话了,还有一千多辆车没有运到,大军暂时不能入城,就在这里等待!

车辆等没有等到不说,结果等来了也先。八月十四日夜,也先发动攻击,明军大败,次日又中了也先的诡计,明军猝不及防,全军崩溃,二十万大军四散溃逃,官员死伤无数,各种军马辎重尽为也先所得。

太监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揪住衣襟,大呼:吾为天下诛此贼!用铁锤把他脑袋砸了个稀巴烂。

此次战役,大明帝国二十万大军被瓦解,京师精锐尽在其中,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六十六名大臣战死,皇帝朱祁镇被俘。

这就是明朝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当时明朝国力鼎盛,远胜于瓦剌,所以这不是一次正常的战役,兼且皇帝被俘,故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的后果是什么?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对该王朝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土木之变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对战双方是明朝、瓦剌。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就是公元1449年7月,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在明英宗朱祁镇出发之前,朝廷有以吏部尚书王直为代表的官员反对皇帝御驾亲征,当时明英宗朱祁镇还是不顾反对出发了。在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这个人物虽然是权宦,当时对军事、实战并不通晓,由于受到明英宗朱祁镇的宠信,在这次征战中,虽然说明英宗朱祁镇是御驾亲征,当时实际上是王振在指挥,虽然明朝这次对战瓦剌失败的原因不能完全归结在他身上,但是这次惨败,王振也要负很大部分的责任。 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后果就是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活抓、俘虏,这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来说,是一个非常屈辱的事情。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之后,他的弟弟明景帝朱祁钰继位。这也给后面明朝皇权交接混乱留下了隐患,如果明英宗朱祁镇没有被俘虏,明朝没有顾忌到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还是比较年幼不考虑让其继位等等原因,明景帝朱祁钰大概率不会继位,也不会发生后面英宗回朝、二圣并存的局面。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政治打击很大,在土木堡之变后,不仅皇帝被俘虏,很多当时一起随军出征的文官武将也在这次败仗中被杀害,还有一部分人在英宗复辟之后也被清算。由于有这次皇权不正常交接,朝堂的党政也很严重,不少大臣为了自保,诬陷构害,也有很多无辜的朝臣被牵连。

什么是土木堡之变?你有哪些了解?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一段屈辱的历史,当时的宦官王振,极力劝阻明英宗御驾亲征。最后出现了兵败结局,使得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皇帝被俘虏,对于明朝来讲,是一件奇耻大辱。如果朱元璋和朱棣知道这件事情,可能会气到从棺材板里跳出来。明英宗朱祁镇并没有征战沙场的经验,长期处于深宫的他,听信了王振的谗言,一心想要御驾亲征。可能在英宗眼里,瓦剌不堪一击,打仗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一众大臣口水说干,也没能改变英宗的决意。一、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的屈辱历史皇帝被俘是一件奇耻大辱,这样的事情除非出现在王朝末期,否则就难以让人接受。明英宗时期,明朝国力十分强盛;按照常理来讲,瓦剌几万人,不可能是大明几十万军队对手。可对方却完成了逆袭,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不仅打败了明朝军队,更是俘虏了明朝的皇帝朱祁镇。这一切都是明英宗不听劝告的后果,我想他在被俘时候,内心一定充满了后悔和担忧。二、了不起的英宗,被俘还能受到礼遇被俘虏的皇帝,通常都不会有好的待遇,这一点可以参考靖康之耻。宋徽宗父子被捕时候,所受到的待遇,可以用非人来形容,连带他们的妻儿,也受到了金兵的虐待。明英宗朱祁镇,打破了这样一个传统。瓦剌俘虏明英宗之后,原打算利用他皇帝的身份,来长期勒索大明王朝,换取他们需要的钱财和物品。可朱祁镇自身的修养和为人,使得瓦剌对其十分尊重,也礼遇了这位被俘虏的帝王。后来即便失去了威胁,也没有降低对他的待遇,还将他礼送回国。明英宗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传奇。他被俘虏以后,能够被礼遇并送回来;又苦熬几十年,顺利回到了皇位上,并实施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上一篇:莉莉和青蛙和弟弟

下一篇:双叶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