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的社会发展
新获无锡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45项,争取到上级各类科技扶持资金2.4亿元。实施重点产学研项目60项。江阴市新申请专利1579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579件,增长21.0%,授权专利6607件,江阴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1件,比上年增加1.5件,江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专利全覆盖。江阴市跻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行列,高新区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列。新获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22家,获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累计达393家。新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34个,江阴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0.2%,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江阴高新区获批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江苏省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5个省级以上创新载体;临港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个省级以上创新载体。江阴市新获批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至年末,江阴市累计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9个,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3个。 北宋初建学宫文庙,元代创办江阴最早书院“澄江书院”,历史上曾先后创办书院10多所,清代所建南菁书院最负盛名。明万历四十二(1614),江苏学政节署移设江阴,享“江南官署之冠”“江南第一衙署”之誉。 宋代葛氏家族一门出进士33名,名震江南,有工部侍郎葛宫、吏部侍郎葛立方,朱熹等俱出其门下。江阴市现有高级职称科技人员1300多名,全国和省级文艺协会会员近百名,各类科技人员5.9万余名。 普通教育初中:36所高中:12所 四星级高中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江阴市第一中学江阴青阳高级中学江阴市长泾中学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江阴市山观中学三星级高中江阴市祝塘中学江阴市澄西中学江阴市要塞中学江阴市第二中学民办艺术特色:天华艺校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至2014年,江阴市募集各类慈善基金总额超过12亿元,自愿认捐冠名基金的企业超过400家,其中认捐金额800万元以上的有30家;市民认捐万元以上的个人和家庭冠名基金31个,其中最多的达50万元。江阴连续三届获评“慈善七星城市”,在全国县级市中排第一。公益慈善社会捐赠指数排名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居第一。2014胡润慈善榜上江阴企业家任元林以2.5亿元捐赠总额位列第四。志愿者多达20多万,为全国县级市之最,誉为“志愿者之乡”。
江阴的经济发展
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7.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9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2.8万美元。江阴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4.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520.9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178.7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0:55.2:42.8,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江阴市民营经济注册资金1876.1亿元,增长18.3%。其中私营企业1562.5亿元,增长20.7%;个体工商户36.9亿元,增长28.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05.3亿元,增长8.0%,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5.6%。上缴税金181.7亿元,增长8.6%。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806.9亿元,增长1.5%。 工业江阴市全年工业用电量212.1亿千瓦时,增长0.2%。完成工业总产值6522.5亿元,下降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021.3亿元,下降2.7%。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802.9亿元,增长0.9%;重工业实现产值4218.4亿元,下降4.1%。在江阴市跟踪统计的15种重点产品中,有4种产品的产量实现增长。江阴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63.8亿元,下降3.6%;产品销售率97.4%,下降0.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27.6亿元,增长2.3%;利润353.7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6.6%,比去年减少2.2个百分点,亏损额17.9亿元,比去年增加3.5亿元。江阴市百强企业中,三房巷集团、华西集团、海澜集团、阳光集团、兴澄特钢、新长江实业等6家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法尔胜集团、双良集团、西城三联、澄星实业、远景能源、华宏实业等6家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10家企业超50亿元,8家企业超30亿元,16家企业超20亿元,28家企业超10亿元。47家工业百强企业利税总额超亿元,其中超10亿元12家。百强企业贡献继续增大。江阴市工业百强企业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049.2亿元,实现利税392.4亿元,分别占江阴市规上工业总量的70.3%和74.4%。 农业全年粮食总产量19.8万吨,下降0.9%;油料总产量2876吨,增长38.1%,其中油菜籽总产量2025吨,增长5.3%;茶叶总产量11吨,增长10.0%;水果总产量7.9万吨,增长9.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为1.2千公顷,增加0.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6千公顷,增加0.1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3.5千公顷,增加0.4千公顷。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4.2万吨,下降4.7%,其中猪牛羊肉2.7万吨,下降3.6%;禽蛋总产量1.0万吨,下降5.7%。奶牛存栏0.6万头,下降1.8%。全年水产品产量2.7万吨,增长3.1%。建筑业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营业收入130.8亿元,增长10.5%;实现增加值67.3亿元,增长9.3%。全年共获无锡市工程质量小组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无锡市“太湖杯”优质工程奖9项,无锡市建筑装饰优质工程6个,3家施工企业和2家监理企业获得无锡市建筑业优秀企业称号。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6.0亿元,增长10.2%。分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0.7亿元,下降17.2%,第二产业投资478.6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556.7亿元,增长17.6%。分注册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24.7亿元,增长44.0%,三资经济投资114.4亿元,增长47.8%,其他经济投资806.9亿元,增长2.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69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6.7%;新增固定资产653.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2.5%。房地产市场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8.9亿元,增长40.6%;商品房施工面积1673.4万平方米,增长25.6%,房屋新开工面积543.8万平方米,增长27.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8.3万平方米,下降 44.6%。商品房销售面积190.5万平方米,增长2.7%,其中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58.2万平方米,增长3.0%,住宅49.6万平方米,增长9.1%;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132.2万平方米,增长2.6%,住宅114.9万平方米,增长2.7%。商品房销售成交总额126.2亿元,下降3.1%;其中住宅销售额101.3亿元,下降3.8%。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1亿元,增长11.3%。其中,城镇零售额465.4亿元,增长12.1%;乡村零售额177.7亿元,增长9.1%;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06.9亿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1亿元,增长8.3%。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家具类增长13.5%,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0.5%,中西药类增长9.3%。开放型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223.0亿美元,增长11.5%,其中出口130.2亿美元,增长20.2%;进口92.8亿美元,增长1.3%。江阴市32个出口企业品牌列入2014-2016年度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数量继续保持全省县级市及无锡各板块领先地位。江阴市新批外资项目49个,其中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17个;完成到位注册外资8.6亿美元,增长5.6%,完成比例位居无锡各板块首位。全年完成服务外包业务合同金额12.2亿美元,增长35.2%;完成业务执行金额10.1亿美元,增长36. 1%;完成离岸业务合同金额7.3亿美元,增长36.9%;离岸业务执行金额6.1亿美元,增长41.8%。外经合作步伐加快。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超5亿美元,投资规模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我市被认定为无锡市“走出去”改革试点地区。交通、邮电和旅游业年末全社会拥有车辆41.9万辆,其中汽车32万辆,增长11.6%。私人汽车快速发展,年末达27万辆,比上年增加3.5万辆,增长14.9%。全年完成客运量7490万人次,下降36.6%;完成货运量3874万吨,下降19.1%。江阴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4006万吨,增长3.7%。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4.8亿元,下降1.8%;发送函件1407万件,下降27.1%。城乡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1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50.4万户,比上年增加5.1万户。全年共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入境游客5.8万人次,下降7.3%;接待国内游客1465.2万人次,增长6.5%。旅游总收入达218.6亿元,增长8.9%。江阴市拥有A级景区8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2家,国家3A级景区2家,国家2A级景区4家,农业旅游点35个。年末江阴市星级宾馆达1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3家,四星级宾馆4家。江阴市拥有旅行社40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3家。城市建成区面积122平方公里,市政道路长度425.1公里;市政排水管道密度4.9公里每平方公里,供水管道长度1525公里,供水总量7074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其中城市液化气供气总量0.4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57856万立方米。财政和金融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569.2亿元,增长16.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0.7亿元,增长10.1%;基金收入198.4亿元,增长41.7%;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70.1亿元,增长3.3%。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7.3亿元,增长9.4%;基金支出196.1亿元,增长4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942.2亿元,增长7.9%;城乡居储蓄存款余额943.3亿元,增长7.6%。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357.4亿元,增长9.3%。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292.4亿元,比年初增加11.0亿元;中长期贷款723.1亿元,比年初增加103.8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4.4亿元,增长5.1%。其中财产险收入17.7亿元,增长13.3%;人寿险收入26.6亿元,增长0.3%。保险赔款支出10.7亿元,增长7.9%。江阴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8.6万户,下降14.5%。证券机构交易金额3959.7亿元,增长82.8%。江阴市共有35家上市公司,36只股票,其中境外上市12家,创业板2家,中小板11家,主板10家。首发融资186亿元,合计融资(包括再融资)484亿元。募集资金总量在全国县级市中继续保持前列。 至2014年年底,“江阴板块”市值超过1880亿元。“江阴板块”成为该市领跑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十二连冠的“功臣”。 江阴市以资本市场促经济转型,后备上市企业达100家。
江阴建设银行哪个网点中午开门
一、一般来说,银行一般中午都可以办理业务,尤其是大的城市。如果是小的县城应该也有人,最晚也不超过1点。如果是办理对个人业务一直都可以,如果对公那最好到1点半去。
二、建行一般网点营业时间时8:00(或9:00)-17:30(或16:30),看各地的政府规定及本地城市的大小,自助银行是24小时营业。
1、个人业务周末是不休息的(除了基金和银证业务以及个人贷款业务外),对公业务周末休息。营业时间依旧为上午9点到下午5点,具体到某一家网点,可以先打95533询问网点电话,再具体咨询。
2、大致时间,城区储蓄网点一律9:00-17:00;郊区关门时间早一点,部分网点周六日可能休息;
3、 省行上班时间是8:30或者9:00开门,下午4:30-5:30关门。
4、会计结算网点9:00-11:30、13:00-16:30,周末不营业。
5、由于南北气候差异,一般个人业务网点周末是不休息的,而对公业务网点双休不上班。一般星期一到星期五是9点到17点,周六日下午4点30就关门了。
江阴新农村建设何时统一实施
2020年底前,全市41个试点村基本完成1898户农村住房建设任务,其他规划发展村庄有序推开。2021年底前,全市41个试点村基本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并陆续交付使用,异地新建试点村启动旧房拆除、土地复垦工作。充分发挥试点村示范带动效应,在全市范围内扩大试点建设范围。2022年底前,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房建设规划、审批、监管、验收、办证政策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江阴特色的平衡农房建设资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路径,全市规划发展村庄全面铺开农房建设工作。一、基本原则1.规划统领2.农户自主3.节约用地4.注重特色。二、重点改革任务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2.制定镇级新农村规划。3.推进审批服务优化。4.规范建房规划许可。5.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6.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7.充分挖掘空间资源。8.强化建设过程监管。9.探索农房办证手续。10.统筹市级配套资金。11.多渠道平衡建设资金。12.加强乡村产业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第十二条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依照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行政法规执行。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第十三条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法相应延长。国家所有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依法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江阴新农村建设置换要求
要求一是允许建成区居民在原址、原高度、原面积的条件下进行翻建或修缮;二是加快推进建成区“不保留村庄”的拆迁进度,腾出土地资源,按照美丽宜居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既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又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群众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三是完善危房鉴定办理手续和要求,对确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适宜居住的危房提前拆迁安置,增加提前安置房屋供给量。 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操作规程,分类指导、共同实施,确保惠民政策及时落地。建议成立建成区老旧民房改造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建成区老旧民房改造工作的规范性。同时,进一步落实经费保障,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增设老旧民房改造的资金预算;另一方面,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老旧民房改造中来。同时,引入金融机构为老旧民房改造提供专项金融支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