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为什么叫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是以【阿道夫·希特勒】为国家元首的纳粹德国的非正式称呼。希特勒将自己认为是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和普法战争后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徳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的继承人,故称他建立的“新德国”为第三帝国。“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尤阿兴姆·菲奥雷斯与其他中古世纪神学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原初意义是指“圣父之国”、“圣子之国”之后的“圣灵之国”,即上帝拯救世界后,完美、无尽止、由圣父、圣子、圣灵统治、以基督为王的第三阶段神国(即三位一体)。到了近代,“第三帝国”的概念已脱离神学领域,而被运用在浪漫主义文学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日耳曼人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大约在公元前半个世纪,大部分日耳曼人开始定居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德意志”一词来源于古德语“diot”一词,意为“人民”,是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的日尔曼部落所讲的方言。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法兰克大帝国。大帝国中有许多讲德语的日尔曼部落,这些日尔曼部落人所讲的方言被称为“德意志”。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兰克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在瓜分各种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东、西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的政治分界线大致就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讲法语的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法国,而讲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的就逐步演变成德国了。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希特勒的目标是拿破仑式的:在德国控制之下,建立一个日尔曼大陆体系。同时,他的手段也与那位大皇帝的相差不远:把德国从国际性资本主义的枷锁之下解放出来,联合所有的日尔曼民族共同组成一个第三帝国,在东欧建立一个所谓“生存空间”。他认为这对于德国的经济安全是有必要性的,正好像拿破仑认为莱茵联邦对于法国的战略安全是有必要性的一样。1933年1月,希特勒如愿以偿成为内阁总理。希特勒上台后成立的内阁,称为“民族团结政府”,此时希特勒还是无法坐享独裁之权力,他在内阁中要受到总统权力的限制和内阁联合伙伴的制约。希特勒的内阁依然在宪法约束范围内,尽管国会的权力受到了严重削弱,但是各党派仍有可能利用宪法中规定的权利,反对希特勒政府,也有可能在民社党违宪时,通过宪法程序表示反对。 总理职位满足不了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一心追求的目标是彻底废除议会民主制,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希特勒手握行政大权后,要独裁还须获得立法权。但是要攫取全部权力并非易如反掌之举。希特勒首先要获得国会对他出任总理的认可,然后打破魏玛宪法的约束,通过一项彻底改变国家体制、使自己不受限制地行使权力的法律,以“合法”程序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这就是“授权法”。希特勒上台后不到两天就决定解散国会,重新选举,改变国会中政治势力的格局。授权法通过后,希特勒公布法令,“取消各州议会,使各州政府完全服从中央。这样,德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并的西占区通过《基本法》,宣布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9月建立政府。同年10月,苏联占领区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东西方关系逐渐缓和的氛围中,东西德国日益走向统一,1990年7月实行了货币统一,1990年10月3日实现了政治统一。
纳粹为什么叫“第三帝国”?第一、第二帝国都是什么呢?
希特勒称自己的纳粹政权为“第三帝国”,自认为是“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继承者。在他看来,他到底继承了谁呢?所谓第一帝国,就是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所谓第二帝国,就是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后所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希特勒看来,这两个帝国,都给德国带来了荣耀,而他希特勒,将带领德国恢复这样的荣耀。第一帝国,要从德意志国家的诞生开始说起了。早期的日耳曼人生活在北欧地区,古罗马时期,迁徙到了今德国北部等地区,形成了许多部族。这些部族都意识到彼此之间的亲属关系,也就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部落王国。后来,法兰克王国建立,统治了西欧,后又分为东法兰克与西法兰克两个王国。其中,东法兰克亡国境内,日耳曼世族家族的势力比较大,这些家族通过相互兼并,形成了五大公国。在抵抗匈牙利人的进攻中,为了保持团结,五大公国推举自己的国王,也就形成了德意志王国。德意志王国建立后,立刻表现出重建古罗马大帝国的雄心壮志。962人,奥托一世出征罗马,罗马教皇为其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随即,罗马教廷承认:神圣罗马帝国就是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随后,在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也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神圣罗马帝国强盛时期,统治的地区包括今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及匈牙利大部、法国东部、意大利北部和波兰西部,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帝国。当然,在真正的封建时代(封邑制),在如此庞大的帝国要一直维系皇权的唯一权威性是不可能的,皇权很快就衰落了,地方的实际权力很快落到了大小诸侯手中。不过,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才在拿破仑的威逼下解散,彻底灭亡。追认为“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自然不可能自己称自己为“第一帝国”的。这个称呼,是20世纪时的德国人追认的。希特勒等人之所以要视自己为该帝国的继承者,主要有2个原因。1、德意志的荣光。以德意志人为主体的神圣罗马帝国,是教皇确认的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这毫无疑问是无上的荣光。希特勒,宣扬自己要恢复德意志的荣光,自然要将自己与这个古老的帝国相提并论了。2、利于兼并。神圣罗马帝国,是由德意志王国发展而来的,后来,因其主体民族为德意志人,也被称为“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除了德国外,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等地都聚集了许多德意志人,甚至希特勒本人也是出生在奥地利。通过这样的历史联系,希特勒可以获得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德意志人的支持,利于其扩张。第二帝国:德意志帝国1871年,普鲁士军攻入巴黎,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建立。当年,法国人用大炮逼着神圣罗马帝国解散,而今,威廉一世在你巴黎凡尔赛宫重新建立起德意志人的帝国。德意志帝国就是在大败欧洲大陆第一强国法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德意志帝国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是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统一后的德意志,工业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出口国,其军队征战于世界各地,以后起之秀的姿态争夺殖民地。不仅如此,东方的日本、大清帝国,也都推崇德意志的军事,派人到德意志学习。可以说,在19-20世纪的世纪之交,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与崛起是全球的热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国内爆发革命,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希特勒想要继承的“第二帝国”纳粹德国时期,德国流行一种明信片,上面印着腓特烈、俾斯麦、兴登堡和希特勒的肖像,文字说明是:国王(腓特烈)所征服的,由亲王(俾斯麦)建成,元帅(兴登堡)保卫,士兵(希特勒)拯救和统一。相比于遥远的“第一帝国”,德意志帝国这个不太遥远的“第二帝国”是希特勒真正要“继承”的。1、思想继承。德意志帝国,就是在“铁与血”中建立起来着,崇尚武力,到后期,又鼓吹“生存空间论”,极力宣扬对外扩张的思想。同时,由于统一后地位的迅速提高,德意志帝国已经开始流行各种大国沙文主义、大日耳曼主义等思潮。当年,青年希特勒正是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带着笑容,以一位士兵的身份加入一战。希特勒的思想,确实是继承了这些德意志帝国时期流行的思想!2、不甘!德意志帝国,一直是很强悍的。当时,德国人认为:德国在一战中表现更为优秀,本不会战败,只是因为“不爱国”的人和“卖国”的人破坏才输的。确实,即使在战争的最后一年,1918年初,鲁登道夫还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取得了大胜,只是因为后方跟不上才无法进一步发展。因此,德国人流行着“刀刺在背传说”。如果不是不爱国的人组织工人罢工,生产怎么会跟不上?如果不是那些被怂恿的水兵起义,德意志帝国又怎么会灭亡?德意志帝国不灭亡,尚有战斗力的德国又怎么会接受如此屈辱的投降条件?这些不甘,是“教训”。希特勒宣称要带领德国人消灭那些不爱国的和卖国的家伙,以及他们所建立的政府(魏玛共和国)!这些不敢,也是“决心”。希特勒宣称自己要带领德国“再来一次”,结束屈辱,重建辉煌!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推出“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的说法,是一次成功的宣传,他将德国历史上的“帝国时代”与自己的政治形象直接联系到一起,将自己的个人形象与腓特烈、俾斯麦等德国人所推崇的人物联系到一起,以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希特勒要从德意志的历史中汲取力量,本无可厚非。然而,希特勒及其支持者,别有用心,将德意志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大日耳曼主义”、“仇视犹太理论”、“铁与血”等思想片面截取,加以放大,制造极端的狂热思潮,最终,即将自己送上了元首之位,更把德国带入了狂热的战争中。历史,是一门学术。学术,当时关键是要讲理性。如果脱离了理性,为狂热的思潮所牵引。那么,历史,一定会为别有用心者所扭曲、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