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时间:2024-08-26 21:12:03编辑:阿星

皖江的城市带

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20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无缝对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的人们喜欢这样描绘他们与长三角的关系。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2006年8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目前,皖江城市带已经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奇瑞的蓬勃发展,在芜湖、马鞍山等地带动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50%以上是从长三角转移而来;芜湖机械工业园内,来自浙江省玉环县的机械加工企业集群式转移过来。总部设在上海的全球500强企业美国江森自控公司落户芜湖,与奇瑞共同组建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上海焦化年产200万吨焦炭生产项目落户芜湖市无为县。“通过长江黄金水道,皖江城市带历史上就与长三角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安徽省70%的招商引资来自长三角,安徽省的农民工75%在长三角打工。今后,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仍需要更多依靠长三角的辐射带动。”吴劲松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明确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一方面强化垂直的产业关联,努力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发展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 在皖江城市带8个城市中,芜马铜尤其受到重视,这与芜马铜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关系。沿皖江南岸依次分布,相距1个小时的车程,也让芜马铜率先在皖江城市带中实现经济一体化有了更现实的可能。安徽省发改委在《关于加快芜马铜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了芜马铜沿江产业带的概念,“就是要在长江芜马铜段与沿江高速公路之间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长江岸线和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依托,经过三五年努力,形成加工制造业密集的经济带,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芜湖的汽车、马鞍山的钢铁、铜陵的有色金属……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地特色产业形成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单一产业依存度过高的问题。2007年,铜陵市工业企业700亿销售收入中,铜产业占500亿,铜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30%以上。“铜陵已经着手改变对原材料产业过于依赖的局面。”铜陵市发改委有关人员介绍,铜陵一方面发展铜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正如奇瑞与马钢的合作所昭示的,在芜马铜沿江产业带中,产业的错位互补发展正初现端倪,而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正是一个城市群成熟的重要标志。“汽车产业的带动能力强,能充分带动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2007年奇瑞年产40万辆,带动500多家配套企业,如果奇瑞的生产规模达到50万辆,带动效益会更加明显。”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说,“皖江城市带还在成长之中,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沿江各城市内部以及各城市之间都将逐步形成完善健康的产业布局。” 在铜陵长江大桥附近,海螺集团巨大的水泥运输管道从厂区直通港口,成为当地一道风景。以水泥和型材生产著称的海螺集团,在芜湖、铜陵、安庆三地均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特色鲜明的生产布局,决定于这三个城市临近港口便利的物流条件。依托皖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不少沿江城市的重要目标。2007年芜湖港港口吞吐量为16万标箱,这远远不能满足沿江城市的要求。芜湖市正规划建设一个吞吐量10万标箱、远期目标吞吐量30万标箱的码头,此外,奇瑞还规划企业自用的一个滚装箱码头,海螺则规划新的水泥专用码头。2007年10月,奇瑞全资收购重组了原芜湖造船厂,成立了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船舶制造业将成为芜湖未来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安徽省对皖江城市带现代物流业以及临港工业的发展早有谋划。长江岸线是皖江城市带宝贵的财富,必须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为下一步发展留出空间,为加强岸线管理,安徽省正计划出台“长江岸线资源管理办法”。一条江,串起7座城市。皖江城市带不仅要沿江发展,更要考虑跨江发展。长江北岸的安庆、滁州期待来自“江对岸”经济较为发达的芜湖、马鞍山、铜陵的带动力。吴劲松认为,“沿江经济带最终的形成,必须着眼于长远跨江发展。芜马铜地区要依托现有的过江通道优势和岸线资源,着手考虑跨江发展。

宣城在皖江城市带的作用

宣城位于皖江中游,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它既是皖江沿江城市带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皖江市民文化交流和交通互联的重要枢纽。宣城在皖江城市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它在实现南方以及西方城市的接驳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宣城作为皖江城市带的纽带,既可以将皖江以及它的沿海地区与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区联系起来,又可以创造更大的空间经济发展空间;二是宣城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宣城是皖江城市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促进非第一产业行业的发展,从而激发沿江城市的内部发展,进而拉动皖江沿江城市发展。


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以及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江南和江北两个集中区(以下简称省直管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活动。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示范区规划》),将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示范区的专项规划、示范区内市、县(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制定和修改,应当符合《示范区规划》。第四条 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当坚持科学布局、有序承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自主创新,促进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示范区建设应当采取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先行先试。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对示范区建设的统一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决定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其设立的办事机构承担日常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

  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是示范区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履行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职责。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支持开发园区合作共建和跨区域发展。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快集中区建设;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快集中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区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各类开发园区转型升级。第七条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对本集中区的规划、建设等行使管理权,集中区内的乡、镇、街道接受集中区管理机构的管理,具体职责和管理权限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省直管集中区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协助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做好有关工作。第八条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单独编制本集中区预算、决算草案,定期向省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第九条 省直管集中区、设区的市的集中示范园区的城乡规划,按照下列规定制定:

  (一)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其中省直管集中区的总体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集中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二)省直管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起步区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集中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所属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省直管集中区内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规划建设部门组织编制,报本集中区管理机构审定;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由建设单位编制,报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审定。

  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的城乡规划应当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第十条 示范区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管理制度。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执行国家和省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标准。

  示范区实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筹。全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留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省直管集中区用地计划指标单列。示范区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可调剂使用。示范区外新增耕地指标可调剂给示范区。

  在规划、建设期间,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本集中区的土地管理,省人民政府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在省直管集中区设立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集中区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资金向示范区倾斜,支持各级各类承接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建设。

  示范区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集中示范园区和各类开发园区建设。

  设立示范区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壮大政府融资平台。第十二条 支持示范区按照国家规定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担保风险基金、未上市股权交易所,扶持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企业和新型金融服务组织,推进示范区内免费通存通兑。

  支持设立服务示范区发展的地方金融机构,支持银行、企业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1、地理位置优越: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最靠近长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皖江城市带乃至全省都在泛长三角之内,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位置条件。2、资源丰富:(1)土地资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国土面积75730km2,相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较丰富,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生态更为优良,环境容量更大。(2)水资源:皖江城市带沿江临湖,水资源丰富。皖江城市带河流分属长江和淮河水系,支流众多,水系发达。其中长江干流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号称“八百里皖江”。长江沿岸湖泊星罗棋布,湖泊面积25.3万公顷,占安徽全省湖泊总面积的70%左右,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 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3)矿产资源丰富。皖江城市带处在享有“铜墙铁壁”美誉的全国16个成矿带之一的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上。铁、铜、硫、石灰石等矿产储量丰富,赋存集中,便于开采。另外,皖江城市带与皖北的淮南、淮北两大煤田距离也不远,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大大缩短了两地的交通距离。3、交通便捷:截至2008年年底,皖江城市带区域内公路网总里程达8.2547万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7437公里,分别占同期全省总里程的56%和57%,网络密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年底,皖江城市带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600公里,形成了“四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网,与长三角的接口有六个,另有在建高速公路约500公里;皖江城市带具有岸线资源优势:一级和二级岸线总长近300公里,占总岸线的近四成,特别是巢湖、安庆、池州等地均拥有数十公里的深水宜港岸线。长江深水宜港岸线漫长,发展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皖江城市带集长江、南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快速通道、沿江铁路、主要支流航道等在内的运输能力大、综合配套功能强、与长三角快速高效衔接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到上海也只有3个多小时,而且随着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新建合肥新桥和九华山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让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4、地价低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沿海地区地价不断上涨。2008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个重点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在三个重点地区内最高,为3761元/平方米,已成为全国的“地价高原”,而其地价迅速上涨的势头依然不减,相对于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土地价格较为便宜。5、劳动力量大价低:皖江城市带人口3058万,占安徽省总人口的45%,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较低。据统计安徽省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000余万人,拥有大量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一半或2/3。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崛起,该地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6、政策优惠: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安徽吸引省外和境外资金的重点区域。其中利用省外资金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了70%。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皖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国家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和对外开放5个方面给予的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更是吸引了境内外投资者的眼球,使这一地区的产业承接正在不断升温。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协调力度,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支持。7、科技发达、人才密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一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密集于皖江城市带,安徽全省70%的科教资源在这里集中。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以上,能够为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平台日益夯实,已开始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以合肥市科技和人才优势带动整个示范区的发展。8、产业基础优良:目前,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断进步。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长期融合中,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共生圈,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与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与此同时,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承接平台也更趋完善,共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65个省级开发区,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工业园区,支持政策也日趋完善。合肥、芜湖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承接国内外高技术项目的优势更加凸显。9、市场广阔:皖江城市带及周边区域消费市场广阔。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2008年,安徽及周边的七省一市人口5亿人,占全国的37.5%;城镇化为47.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1662.4亿元,占全国的47.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26亿元,占全国47.5%。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社会消费额,安徽及周边地区都占全国比重近1/2,皖江城市带是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内需的关键区。

安徽的三座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哪个城市综合实力最强呢?

话说小生在这三个城市都待过,浅谈在这三个城市综合实力吧:

马鞍山是一座怎样的城市——马鞍山,一座安徽省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一座“九山环一湖”的城市;一座兴起于钢铁锅炉边的城市;一座金鹰、万达、星巴克都已登陆的城市;一座没有春天和秋天的城市;一座天天抱怨,却始终没有勇气离开的城市;一座我无论去到哪都会想念的城市!

芜湖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芜湖,一座半城山半城水的城市;一座有方特游乐园,全国各地小伙伴都会来玩的城市;一座长江边上的水润之城;一座都市气息浓厚的商埠。

铜陵是一座怎样的城市——铜陵——江南解放第一城!来铜陵看看吧,吴彦祖在那建了一幢漂亮房子!万达广场、雨润广场、嘉华广场都已登陆的城市,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城市生态文明排行方面,铜陵位列第五。近年来,铜陵综合实力攀升,持续改善城市形象。铜陵竟是全国第三的幸福城市!你幸福吗?

马鞍山、芜湖、铜陵这三座城市,综合实力最强的是芜湖。


经济发展水平
2017年,芜湖GDP以3075亿遥遥领先于马鞍山的1738亿,接近三倍于铜陵的GDP1163亿。人均GDP方面芜湖也是大幅领先于马鞍山和铜陵。


虽然铜陵的GDP增速大幅高于马鞍山及芜湖,但十年内马鞍山及铜陵总量超越芜湖的概率不大。




城市定位方面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是安徽省地级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



马鞍山是安徽省地级市,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



芜湖 是安徽省地级市、 安徽省双核城市 、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长三角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芜湖的城市定位明显高于马鞍山和铜陵。
地区面积人口
芜湖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65.4万人。

马鞍山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22.9万人。

铜陵市总面积3008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70.85万人。

芜湖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方面都比其余两个城市基础深厚。
教育方面
芜湖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大学生16.29万人。芜湖领先于其余两城市。

综合来看,芜湖的实力在三城市中最强。

对于评价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在现在 社会 中,不外乎经济发展指标、人口数量以及教育水平等几个方面,因此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对马鞍山、芜湖、铜陵三个城市做一个了解:
马鞍山

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

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马鞍山郑蒲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岸线码头。



地域面积 :

马鞍山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

2017年人口数量:

2017年常住人口:230.2万。



教育水平 :

安徽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经济发展指标: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720亿元

著名景点:

竹海、古树、清泉、钟鼓被称为濮塘“四绝”,采石矶、甄山寺、灵墟山、李白墓园等
芜湖

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双核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

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是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地域面积 :

芜湖市下辖四区四县,总面积达:6026平方公里

2017年人口数量:

2017年常住人口:369.6万人

2017年经济发展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3065.52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84000元

教育水平:

安师大、安工程、皖医三所高等学府

著名景点:

有方特 旅游 度假区、天门山、鸠兹古镇、大白鲸海洋公园、丫山风景区、马仁奇峰、赭山公园、雕塑公园等
铜陵市

铜陵市,隶属于安徽省,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 铜陵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

地域面积 :

铜陵市下辖3区1县,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

2017年人口数量 :

2017年常住人口为170.85万人

经济发展指标 :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163.9亿元

著名景点 :

天井湖、浮山、淡水豚自然保护区、金牛洞、大明寺等

综上所述,分析可得,无论从人口、经济指标等那个方面分析,芜湖都遥遥领先,马鞍山次之,铜陵最后。

不过每个人对城市的感觉以及认识不同,而我在上面所介绍的,只是单从、客观的数字分析。

第一:马鞍山



马鞍山是安徽省地级市,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它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同时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经济实力强劲。



马鞍山市,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马鞍山虽然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但是城市的绿化率却是最高的,高达66%。著名的 旅游 景点有濮塘风景区、采石矶风景名胜区、甄山寺、灵墟山、李白墓园、太白楼、香泉湖、霸王祠等。可以说,马鞍山是非常美丽的城市。


第二:芜湖



芜湖是安徽省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长三角大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在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如今的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



芜湖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芜湖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是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长三角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著名 旅游 景点:方特,鸠兹广场,赭山,中山路步行街,广济寺,丫山,马仁奇峰等。


第三:铜陵



铜陵 历史 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 历史 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截至2016年,铜陵市下辖3区1县,户籍总人口170.85万人。实现生产总值(GDP)957.3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8.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1:59.5:35.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59960元。



铜陵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荣获全国 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这三座城市都去过,给我的感觉都还不错。要说哪个城市综合实力最强,那肯定是芜湖了。

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钢所在地,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





芜湖是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 历史 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2017年马鞍山、芜湖、的生产总值在全省的排名都靠前,铜陵的位次差一些。其中马鞍山的GDP为1720亿元,名义增长率15.20%;芜湖的GDP为3100亿元,名义增长率是14.86%;铜陵的GDP为1150亿元,名义增长率是20.17%。

从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芜湖的经济实力强劲很多,不过铜陵的名义增长率在三者之间是最高的,因此经济还有向好的空间。





三座城市都是省内兄弟,没有必要争个你死我活的,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促进安徽经济的全面发展。

做为一个外地人,江苏人,这三城市都待过,生活最舒服的还是铜陵,为啥,吃喝玩乐消费都很实惠,说真的,在铜陵路边一碗大肠炒饭,大肠面,猪肚面就卖十块钱,而且量大,走过很多城市,从来没有这个价,一份煎饺15个五块钱,鸭血二块钱一小碗,豆干一块钱五块,服不服,关键小姑凉都长的漂亮,打扮时髦,说话声音好听,有点江南美女的味道但又性格开朗,反正走路上看看也养眼。

还有,铜陵房价在三个城市中最低,刚在铜陵郊区买了个房,靠一个湖旁边,环境真好,真的便宜,江苏的一半价钱。以后养老用。

在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安徽各地市总,合肥市为二线城市;芜湖市、蚌埠市、马鞍山市为三线城市;滁州市、安庆市、六安市、阜阳市、宣城市、黄山市、淮南市、宿州市为四线城市;铜陵市、淮北市、亳州市、池州市为五线城市。

因此芜湖和马鞍山的综合实力更强是肯定的啦。下面看一下两市的经济情况。




由于没有找到17年马鞍山的官方经济数据,因此用15年做一个小的对比吧,从经济总量上说,芜湖作为安徽省第二经济大市,有时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从人均上说,马鞍山和芜湖的人均gdp基本保持同一水平线。


最后,还是希望芜湖和马鞍山都能更好的带动安徽经济发展



那说三座城市综合实力那个最强,我认为应该先客观的进行各方面对比才能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自己对家乡的喜爱而各执一词。

首先,我们应该先从地理位置说起。

先说马鞍山吧,小马位于长江下游东南岸、安徽省东部。马鞍山西靠省会合肥,北靠滁州市,东北和东南与江苏省南京市交界,西南与芜湖市为邻,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拥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



再来说说芜湖,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芜湖西北与合肥交界,西南与铜陵为邻,南面东南面与池州市和宣城市交界,东和东北与马鞍山市为邻,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芜湖港是长江江沿岸深水良港,常年可以停靠万吨货轮,所以芜湖也是安徽重要的港口城市。



最后说说铜陵,与池州、安庆、芜湖、合肥为邻,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在省内范围,铜陵是800里皖江最中间的江南城市,北距合肥、南距黄山、东距芜湖和马鞍山、西距安庆和池州均为等距离,在安徽省中南部具有最大的经济辐射潜力。同时,铜陵也是我国华东地区最大、最有人气的 旅游 景点“黄山-九华山-太平湖” 旅游 风景区的北大门。



接着我们从发展产业发展来看。

对于马鞍山说,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开发,是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马鞍山作出了有益 探索 。对港口码头不动产物权进行有效确认,对岸线使用进行公开招拍挂,不仅可以使岸线资源经济价值利益最大化,还使岸线的使用公开透明,避免过度、无序开发。去年10月,马鞍山在全国率先实现港口岸线有偿化使用。“这一创新举措,以招拍挂的方式实现港口岸线有偿使用,让市场在岸线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实现港口资源效益最大化,进一步促进港口经济 健康 发展。

芜湖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地方。在这个沿江三线城市里,“无中生有”的奇瑞传奇、方特神话,令人惊叹。这几年的芜湖,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也在转型升级,在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最快,芜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最后我们从商业来看。

我们来说说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马鞍山已经成功实现“四连冠”。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处处看到马鞍山这座文明城市建设的亮点,我们可以看到马鞍山已经拥有几大商业圈,每到周末,人流攒动。同样芜湖、铜陵的商业圈来说也各有特色。



所以您看了这么多比较,您觉得哪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最高呢?我认为,芜湖相对于其他两座城市可能综合实力还较强一些,因为马鞍山铜陵作为资源型城市还在努力的转型,所以现在来说,芜湖还是更胜一筹。如果您有别的意见,请在评论里进行交流。

我作为一个铜陵人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没有什么专业的东西就是一些自己的体会。

首先我先来讲一下铜陵。也就是我的家乡铜陵很小是安徽省最小的一个市。好像是去年把安庆的枞阳县划分到了铜陵。铜陵有一个大公司就是铜陵有色。铜陵以前是作为能源性城市开采铜等矿产。铜陵以铜文明。铜陵总GDP很低没有马鞍山和芜湖高可是人均GDP却跟马鞍山和芜湖不相上下。城市虽小。五脏俱全。

芜湖就在铜陵的旁边。我在高考结束后曾经去芜湖的方特玩过。感觉芜湖这座城市给人感觉很舒服。并没有给人太大的压力也没有那种大城市的快节奏。芜湖市中心建设的也很好。在我的印象中芜湖的综合实力就十分的强。在城市的建设中也比较完整。芜湖的GDP最近几年在安徽省都排在第二。发展比较稳定。房价也不是特别的吓人。芜湖的大学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这都是安徽省比较好的大学。

马鞍山我不怎么了解也不敢瞎说。但是在安徽省马鞍山的硬实力也是非常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临近江苏省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我觉得这3个城市在安徽省都算比较好的。但是论综合实力芜湖最好。

以上都是自己的观点。


安徽第二大城市是哪个,阜阳,芜湖,还是马鞍山?

虽然我是阜阳的,但是我感觉是芜湖!请看: 芜湖,简称“芜”,安徽第二大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处在长江南岸,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下设鸠江区、镜湖区、弋江区、三山区四个市辖区,管辖芜湖县、繁昌县、 南陵县、无为县四个县。芜湖是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与合肥并称为安徽省“双核"城市。芜湖有文字记载已逾2500年,素有“江东首邑”、“吴楚名区”、“吴头楚尾”之称,明清时期为全国浆染业中心,近代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孙中山语)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芜湖被孙中山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把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安徽开放先锋。芜湖是安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5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大学生16.29万人。 安徽第二「六安」无疑! 1、合肥,作为安徽的老大,有了发展领先的作用。 2、芜湖,因为芜湖最近有了很多大型企业的入驻,给芜湖带来了不少经济。 3、马鞍山,因为马刚刚铁企业,这个城市用自己的资源窜升到了第三名,不过有钱是有钱,但城市发展的不是多好。 4、安庆,作为安徽曾经的省会,最近两年发展的不错。 5、蚌埠,这个曾经排名为安徽老二的城市,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最近两年日落黄花 6、阜阳,是全国交通枢纽,有着安徽北部唯一的4c极民航机场,铁路发达,近两年因为万达的入驻,引起了不少投资 7、淮南,淮南虽然说发展的不是多好,但煤矿资源丰富,给市民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8、铜陵,这是一座小城市,近两年平稳发展 安徽第二大城市,不用说就是芜湖! 芜湖,安徽第二大城市,经济强市,芜湖的GDP仅次于省会合肥!而且芜湖是安徽省第二个将实现“通地铁”的城市!(轻轨交通正在建设中) 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给了芜湖!芜湖也有很多著名企业乃至世界有名如:海螺水泥,奇瑞 汽车 ,三只松鼠等等! 芜湖是安徽第二大城市毋容置疑! 我觉得安徽第二大城市应该是芜湖。 2020年安徽省各市GDP,合肥仍然是龙头老大,地位无可撼动,芜湖排名第二,上图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第二位的芜湖,除了和老大哥合肥没有办法比,但是和第三位的滁州市比,领先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作为一个靠近长江的新兴城市,芜湖市的人口只有377.8万(合肥市人口800多万),但是它的gdp总量和人均gdp都排在了安徽的的第二名,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 从上图可以看出,芜湖的房价在2020年是排在全省第二的,均价达到9506元/平米,由此可以看到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房价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成本也都在相应的提升。换言之,高速增长的房价,联系着人民对城市的认同,希望在这个城市安家,希望在这个城市常住,所以有了买房的意愿,带动了房价的上涨。 芜湖有安徽乃至全国前五的 汽车 制造企业——奇瑞 汽车 公司、还有海螺型材、鑫科新材料公司,西门子公司、日立电器公司、美的公司、杭萧钢构公司、正大饲料公司、可耐福公司,这些公司都极大的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城市的就业机会,及城市周边的配套,这些公司带动了附近的房价,带动了周边的餐饮、带动了周边的商场,除了合肥,芜湖的这些大型企业是其它城市不能比的。 芜湖拥有一本院校2座,分别是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大学的综合实力也是除了合肥以外,领先其它城市的。芜湖还是安徽重要的科研基地,除了2座知名的大学以外,还有普通高等院校8所,在校大学生达到了16万多人,由此可以看出芜湖的教育实力。 芜湖是安徽及合肥以后,第二个通地铁的城市,芜湖的轻轨交通正在建设中,其它城市最多只是在规划中。芜湖紧邻长江,港口码头的吞吐运输优势也是其它城市无法相比的 芜湖方特景区,已经建成运营近10年,已经发展到了4期,每年节假日 旅游 人数可以说爆满,合肥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乐园型景区。从方特当面选址芜湖,也可以看出对这座城市的认可。鸠兹古镇也是近年芜湖大力开发的 旅游 项目,推广力度可谓很大,景区建设的也是很不错的,另外芜湖还有大白鲨海洋公园、丫山风景区、赭山公园、天门山等景区。 所以,我认为,安徽第二大城市是芜湖,大家认为是哪个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客观的说安徽的第二大城市是芜湖,但在我心中,马鞍山还是最好的!阜阳不太熟悉,所以小生只能来说说芜湖和马鞍山了。 首先为什么除了霸都合肥以外芜湖是安徽的第二大城市? 从 历史 文化上来讲:芜湖 历史 悠久,地灵人杰,物华天宝,贤才 辈出,是座名扬遐迩、声蜚四方的古老文化城市。 北宋知名诗人黄庭坚,曾携家寓居芜湖两年,因欣赏芜湖山水,题咏颇多,在芜有多处读书遗迹。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纪念园位于芜湖11中的狮子山上。 中国 历史 上,曾因大米集中交易而形成了“四大米市”。其中安徽芜湖就是其中之一,又被称为“江南四大米市”。芜湖水运条件便利,浩浩长江使它上连九江武昌,下通镇江上海,又有青弋江裕溪河水阳江漳河等内河运输网道,把芜湖作为粮食交易的中心,可以振兴内地经济,其条件自然比镇江七浩口要好同时,江淮稻米舍近求远,无疑将滚滚财源泻往外省在此情况下,李鸿章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奏请将镇江的米市迁到芜湖,曾经芜湖米市也是辉煌一时,所以说芜湖是安徽的第二大城市不为过。 由于水路交通的便利,芜湖的经济发展也是盛极一时。近年来芜湖的经济发展在安徽省来说也是相对不错的。全国最大的儿童欢乐世界方特项目共四期都建在芜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游玩,也拉动了芜湖的经济发展。 所以说,芜湖作为安徽的第二大城市毋庸置疑。 当然在小生心目中还是很认可马鞍山的,毕竟是我的故乡! 马鞍山这个城市有文化有底蕴。李白出生地在全国都有争议,但是在马鞍山采石矶仙逝,并为马鞍山留下了宝贵的诗歌文化。 马鞍山的经济发展,离南京都市圈较近,所以马鞍山人相对于合肥来说,对南京的认同感更强烈。 马鞍山刚刚四连冠全国文明城市,所以说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还是相对较高的,文明的城市文明人,生活节奏比较慢,是一个小而精致的城市! 不过据说马鞍山、芜湖将组建城市群。 芜马城市组群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以及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区域内资源丰富、要素密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芜马城市组群旨在统筹区域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环境资源共同保护,加快芜马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向更高水平发展。芜马城市组群不但将加速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分工体系,而且能创造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走出城乡一体、城乡联动的新路子。 也希望这两城市共同发展,越来越好! 作为一个生长在阜阳,在马鞍山待了五年的我只想对题主说一句mmp。首先说明,我对阜阳和马鞍山都很有感情,所以对题主这种给这俩城市招骂的行为很气愤。 客观地说,安徽城市前三甲无疑是合肥、芜湖、安庆。 1.合肥最大是政策原因成就的。虽然安徽人很不耻合肥的“合全省而肥”,但也改变不了合肥“肥了”的事实。 2.芜湖第二毫无疑问。就城市区位优势来说,芜湖无疑是安徽最有优势的城市,无奈有个超级偏心的爹,所以怎么也长不起来。还好,这两年芜湖也有政策支持了,也在飞速成长(别想当老大,毕竟他爹超偏心)。 3.说安庆为安徽第三大城市是因为安庆的底蕴。作为一个“当年”的省会城市,安庆是安徽底蕴最足的城市,现在还仍然有人说“如果安庆现在还是省会,那安庆将……,安徽将……”。当然,每个人都会吹牛逼,我阜阳人还会说阜阳代辖的界首市当年还是“小上海”呢——谁还不会吹个牛逼? 事实上,“安徽第 大城市”的问题本人还是感觉很滑稽的,用“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表述挺好——合肥芜湖是第一梯队,领头的城市;其他十几个是第二梯队,努力争地位、争资源、争成绩的城市! 毫无疑问答案是:大阜阳。这个问题问在这个时候,说明问得不是目前的规模,问得是配的上大城市的称号。芜湖和小马都是过去,硬伤太多,不必言多。阜阳以自己强大的皖北地理位置,一直承担着交通干道的位置。身兼国家重任,以米字形高铁枢纽,独占鳌头,试问谁敢比你!!!阜阳一个临泉县城,足以媲美芜湖马鞍山(人口基数)。省级机场,国家级高铁枢纽,阜阳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承担阜阳的人才储备使命!试问:谁与争锋…… 毫无疑问,肯定不是我的老家阜阳。个人觉得安徽第二大城市应该是芜湖,第一大城市当然是霸都合肥。 安徽近几年发展的都不错,特别是芜湖发展的非常不错了。 在 旅游 业 方面,芜湖地处皖南国际 旅游 文化示范区, 旅游 资源丰富,有方特 旅游 度假区(已建成四期)、天门山、鸠兹古镇、大白鲨海洋公园、丫山风景区、马仁奇峰、赭山公园、雕塑公园等景区。 在 交通 方面,芜湖交通便利。 国道 :205国道(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广东深圳)、318国道(上海-西藏樟木)、329国道(浙江舟山-河南鲁山)、347国道(江苏南京-青海德令哈)、236国道(安徽芜湖-广东汕尾)。 高速公路 :芜合高速(G5011)、宁芜高速(G4211)、沪渝高速(G50)、溧芜高速(S28)、铜南宣高速(S32)在建高速:沪汉高速(G42S)、芜黄高速(S11)、北沿江天潜高速(S22) 在 工业 方面,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73.9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利润总额298.40亿元,利税总额502.34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1.1%和19.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39.3%。 论经济和发展潜力各方面都是芜湖,有的城市面积大又能怎样呢,蚌埠地域优势以前在安徽最好,只是蚌埠这个城市不务实。GDP连两千亿都到不了,真是不该啊。如果蚌埠务实点,做好自己,安徽第二城应该是蚌埠,可惜现在晚了

上一篇:马文瑞

下一篇:开学第一课2019秋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