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

时间:2024-08-27 04:50:33编辑:阿星

事情的古今异义

①名>事情。《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②名>特指战事。《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③名>政治事务。《触龙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

④动>从事;做。《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⑤动>侍奉;服侍。《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⑥量>件;样;种。郑处诲《明皇杂录》:“献白玉箫管百事。”


可以古今异义

可以古今异义: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肯定的判断。可以的意思有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不坏,还好;很,厉害;可以凭借……成为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把古文中的字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 可以基本含义 1、表示可能或能够。例: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2、表示许可。例:①你可以走了。②你可以去试一试。 3、不坏,还好。例:①她的英语还可以。②他的作文写的还可以。 4、很;厉害。例:这真闲得可以。 5、凭借;成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什么是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把古文中的字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 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于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古贬今褒等。

行为包括什么

法学理论中的“行为”主要可以从刑法学和民法学两个部门法中进行释义,在我国刑法立法中,行为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次:
(1)最广义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一般意义上使用的,泛指人的一切行为,不论是否为犯罪行为。例如,在我国刑法典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
(2)广义的行为。这种“行为”同犯罪行为含义相同,意指犯罪这种行为。例如我国刑法典第13条关于犯罪定义的规定中使用的“行为”一词,就是包括主观要件(故意、过失)和客观要件在内,有机统一而构成了犯罪的行为。
(3)狭义的行为。这种“行为”专指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的行为,即危害行为。例如,我国刑法典第15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这里的“行为”就是指作为客观要件而不包括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在的危害行为。
在我国民法立法中,“行为”采用的是民事行为的概念统辖表意行为制度。民事行为有下列特征:
(1)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事实的一种。
(2)民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3)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其可以进一步分类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多方行为、财产行为、身份行为、有偿行为、无偿行为、诺称性行为、实践性行为、要式行为、不要式行为、主行为、从行为、独立行为、辅助行为、有因行为、无因行为。
民事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但不包括事实行为。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而民事行为则包括法律行为、效力待定行为、可撤销行为、无效行为四类。


行为是指什么

答:行为是指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它属于社会学名词。我们将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本能行为是由我们的生物属性所决定的,比如我们生来就会吃饭,会睡觉,会对外界攻击进行自我防御等;社会行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比如我们在社会环境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学习和应用等。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行为要受各种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而我们作为社会公民也应该自觉遵守道德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

上一篇:康熙来

下一篇:自我介绍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