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和陶瓷有什么区别?
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气孔率很小机械强度大烧成温度较高;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气孔率较大,烧成温度也较低,如果把瓷器打破它的断面是光洁致密的,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疏松。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 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与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陶与瓷的区别:1、原料不同陶器是人类早期最依赖的容器,但是陶器有个缺点一一吸水。古人发现这个缺点后,就不断摸索,逐渐发现了瓷土和釉,发明了瓷器。瓷器选用瓷土烧制而成,主要成分是铝和硅的氧化物,一般是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可塑性好、黏结力强,最好的瓷土就是景德镇高岭地区的“高岭土”。2、烧制的温度不同瓷器烧制的温度一般都要高于陶器的烧制温度,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但陶器茶具烧制温度不能烧到这么高的温度,以紫砂为例,在1050℃-1200℃之间,温度过高就会出现问题,小懂曾经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童靴们可以回顾一下。3、坚硬度不同由于烧制的温度不同、原料不同,导致坚硬度有所差异。瓷器茶具的坚硬度比陶器茶具的硬度大,而且瓷器茶具的声音更加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的钢刀很难划出沟痕。4、透明度不同瓷器茶具的坯体无论薄厚都要比陶器茶具更透明,陶器茶具即使薄也并不透明。5、釉料不同瓷器茶具的釉料既可以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制而成,也可以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制;陶器茶具有挂釉和不挂釉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制温度时即可熔融。6、透气性不同瓷土在烧制之前一定要上釉,釉是用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的泥浆,施于瓷胎表面,烧成后呈有色或无色的一层玻璃质,使器物表面光滑、不透水。瓷土很细、很紧,上了釉之后完全没有透气的空隙,而陶器有很强的透气性。这种性能是紫砂器在各种茶具中里夺尊的最大优点。
古代中的陶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1、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陶瓷的四大特点。2、瓷器胎质轻薄,滋润透影,宛若蛋壳,薄如蝉翼,轻若绸纱。3、胎质清脆,用指轻扣,能听到“咚”的脆响,宛若乐器奏出的优美磐声,扣人心弦。4、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5、青花瓷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扩展资料:分类: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碗等。工艺陶瓷:如花瓶、雕塑品、陈设品等。建筑一卫生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等;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锆英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等。粗陶是最原始最低级的陶瓷器,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精陶按坯体组成的不同,又可分为:粘土质、石灰质,长石质、熟料质等四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
历史上各朝代陶瓷器有什么特点?
夏商周时期的陶瓷: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 这一时期的主要瓷窑有:越窑、耀州窑和定窑。主要瓷种是:青瓷。以天青色为主,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秦汉时期的陶瓷 : 秦汉时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还有少量的黑陶和红陶。一般采用泥条盘筑法轮制而成,器型园正规整。有的泥料很精细,有的则掺有细砂,由于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和烧成气氛的差异,颜色也就不同。以质地来分有硬陶和软陶。隋朝时期的陶瓷: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白瓷胎较白,釉已不再明显青泛黄,而是白中微泛灰兰,接近纯白色了。唐代的陶瓷:唐代最著名的是唐三彩,一直到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宋朝时期的陶瓷 : 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 北方窑系的瓷胎以灰或浅灰色为主,釉色却各有千秋,南方窑系的胎质则以白或浅灰白居多。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中国劳动人民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元朝的陶瓷 :枢府窑:元代在景德镇设计官窑,制作精美,装饰花纹中常有「枢府」二字,因而又称枢府窑,景德镇渐形成全国瓷器制造中心也是从元代开始。 青花:青花是在白瓷上用钴料画成图案烧制而成,只用一种蓝色,但颜料的浓淡、层次,都可以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青花简朴而又华美,既复杂又统一,如同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特色,成为瓷器中的主要品种。釉红:釉红是以氧化代替钴料,做法与青花属釉下彩绘,由於还原成雪红色,釉透红,故名釉红,元代继钧窑之后所出现的另一种红色表现方法,烧成不易,是烧制瓷器较难的一种,往往呈灰红色或暗褐色,相当不稳定,产量不多,传世更少。明朝时期的陶瓷 :造型一般都显丰满,浑厚,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胎体般都比清代的厚重,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大明显;正德以后及明末各朝接痕特别明显,胎体更为厚重粗糙,民窑器物尤甚。多有“火石红”的现象,俗称“黄溢”。釉面最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瓷器中,大多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纹饰主要有龙,凤,麒麟,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画面豪放而潇洒,笔意酐畅而纯熟,构图疏简而高古。器足大件器物多为砂底,常有塌底,粘砂,跳刀痕。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平削圈足,壁型圈足,高足等众多形状。款识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署款。永乐以后,开始在官窑器上书写本朝年号款,干支款,图记款等。多以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等。清朝时期的陶瓷:清代瓷器的装饰艺术纹饰、内容、手法最为多样,且因各朝背景、崇尚不同而各有特点。康熙朝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长篇铭文等最具特色,其中刀、马、人、鱼、龙变化及冰梅纹、亭台楼阁纹为其代表纹饰。青花画法多采用单线、平涂,前期粗犷,有明末遗风,后期流畅,勾染皴擦并用达到了阴阳向背、层次分明的效果。雍正朝的纹饰多偏重图案化,比较刻板,除仿明云龙、云凤、云鹤、缠枝花卉外,还盛行以过枝技法绘桃果、牡丹、玉兰、云龙等;画人物渔耕樵读以男为多,琴棋书画以女为多,纹饰线条纤细柔和。乾隆朝纹饰内容最为繁杂,但均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纹饰必有寓意,如百鹿、百福、百子、福寿、瓜蝶连绵、官爵荣升、三星八仙等。画面单调刻板,意境却较通俗,个别的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