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诗句古诗
描写黄山的诗句有: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除此之外还有:1、楼台新紫气,云物旧黄山。2、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3、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4、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5、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6、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7、观止三都景色,无愧名山第一!8、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9、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10、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11、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12、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13、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14、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15、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16、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17、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18、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19、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20、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21、微丹落叶飘飘舞,碧幛晴空万里长。22、出岫寒云常步雨,藏风深谷早交秋。23、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月景更佳。24、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25、眼前云海波澜阔,七十二峰游泳之。
黄山的诗句
黄山的诗句如下:1、《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汤显祖〔明代〕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译文:世人想要沾染金银的铜臭,大多都是往黄山白岳山一带游览。世人都执着于去那多商、多金的徽州,我就连做梦都不想去到那里。2、《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李白〔唐代〕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译文: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3、《黄山绝顶题文殊院》魏源〔清代〕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译文:山峰奇特,石子奇形怪状,松树更是奇异。云在空中漂浮游动,水也在流动,似乎感觉到山也在移动着。华山面对着江南耸立着,花开得特别多,可以用十丈和一万围来表示。4、《游黄山》朱彦〔宋代〕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译文:三十六座高峰直插天际,在上面有瑶池天台琼楼玉宇都住着神仙。嵩阳如果和黄山并排起来比较,还是有一道灵砂泉水的差距。5、《黄山小诗之一》老舍〔近现代〕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译文:天都峰奇丽雄伟,云海深远,莲花峰高耸入云,奇松怪石千姿百态,如莲蕊盛开。要想领略黄山的真正的风采,它的一半风貌展现在玉屏楼的上面。
赞美安徽宏村的诗句
1. 关于安徽宏村的诗句
关于安徽宏村的诗句 1.对宏村西递的赞美的古诗
1.宏村
田新疆
承志树人蕴古镇,卧虎藏龙彰宏村。
青山绿水引诗赋,墨瓦白墙牵画魂。
2.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3.长洲苑外草萧萧,却忆重游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4.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移时伫立西塘上,有酒盈樽敢自斟。
5.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
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吾道真迂阔,浮家尚越吟。
宏村镇(安徽省黟县下辖镇)
安徽宏村,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黄山市黟县东北部,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宏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北纬30°11′,整个村落占地约19.11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由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2016年10月14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地形地貌
宏村镇,大多处于平坦地带,靠山脚却依山势而上。宏村背倚
宏村布局
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整个镇呈“牛”型结构布局
气候特征
宏村镇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7.8°C,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在海拔630米的温泉区,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2.关于安徽的诗句
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
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张仲素 【宫中乐五首】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泻声多。 武平一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
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
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杜甫 【洞房】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
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贯休 【送僧归日本】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皇甫大夫 【判道士黄山隐】 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
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
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 周贺 【送李亿东归】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温庭筠 【送李亿东归】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虞世南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武元衡 【南昌滩】 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名滩拽迟。橹窡动摇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
畲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物色可怜心莫限,此行都是独行时。
元稹 【南昌滩】 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迟。橹窡动摇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
畲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物色可怜心莫恨,此行都是独行时。
郭震 【寄刘校书】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卢藏用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
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幸预柏台称献寿,愿陪千亩及农晨。
薛稷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九春风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花镂黄山绣作苑,草图玄灞锦为川。
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喜奉仙游归路远,直言行乐不言旋。
王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伍乔 【寄张学士洎】 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绕帝王州。
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
张子容 【长安早春(一作孟浩然诗)】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王维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
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
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李白 【宿鰕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苏颋 【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李白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
卢照邻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
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
张濯 【迎春东郊】 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仗前花待发,旗处柳疑新。
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
郑谷 【回銮】 妖星沈雨露,和气满京关。上将忠勋立,。
3.关于“黄山宏村”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1.宏村田新疆承志树人蕴古镇,卧虎藏龙彰宏村。
青山绿水引诗赋,墨瓦白墙牵画魂。 2.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3.长洲苑外草萧萧,却忆重游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4.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移时伫立西塘上,有酒盈樽敢自斟。
5.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
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吾道真迂阔,浮家尚越吟。
宏村镇(安徽省黟县下辖镇) 安徽宏村,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黄山市黟县东北部,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宏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北纬30°11′,整个村落占地约19.11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由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2016年10月14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地形地貌 宏村镇,大多处于平坦地带,靠山脚却依山势而上。宏村背倚 宏村布局 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
整个镇呈“牛”型结构布局 气候特征 宏村镇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7.8°C,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在海拔630米的温泉区,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4.关于赞美安徽的诗句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唐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汤泉
(唐 杜荀鹤)
闻有灵汤独去寻,一瓶一钵一兼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
题小华山
(唐 李敬方)
峰簇莲花小,分明似华山。
鱼符何入罢?深处掩松关。
5.《皖南古村落》的诗句
1.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 《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 《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 《村夜》唐代·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5. 《村晚》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6. 《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7. 《江村》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 一作:梁上)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8. 《村行》宋代·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9. 《村居》宋代·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0. 《江村即事》唐代·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1. 《江村晚眺 》宋代: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12. 《南乡子·秋暮村居》清代: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13. 《夜泊水村 》宋代: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4. 《浣溪沙·江村道中》 宋代:范成大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15.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6.描写皖南的诗词
1、皖南的黄山。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唐代: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释义:
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而闻听山岩下的歌音。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
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隐逸之士,便提盘沽酒并以霜栗当饭助兴。酒至半酣您又发出江涛海啸的歌声,使我的愁绪在酒杯中消失殆尽。
2、皖南的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秋浦歌十七首.其二》唐代:李白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释义: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3、皖南的池州(九峰楼在今安徽贵池东南的九华门上。一作“九华楼”)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释义:
多少感慨从内心涌上不能自已,一声画角夕阳照在楼头。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到哪年愁恨可与芳草一同罢休?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
4、皖南的宣城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释义: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深秋时节梧桐已是枯黄衰老之像。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5、皖南的九华山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释义:
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扩展资料: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
皖南地势以皖南山区和皖南沿江平原组成,有九华山、黄山2个山系纵横其间。皖南地名起源于唐代江南道,雏形于宋代江南东路,成型于元代江东建康道与清代皖南道,定型于民国皖南行政署。皖南代表的文化是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皖南
7.描写黄山的诗句
描写黄山的诗词望黄山诸峰 唐 释岛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因公檄按游黄山 宋 吴黯 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
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 半壁绛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灵。
霓旌去后无消息,犹有仙韶动俗听。 游黄山留题 宋 张冠卿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
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游黄山 宋 朱彦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游黄山 宋 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汤泉 宋 焦静山 渟渟灵水养灵珠,籁定波生注玉壶。
洗尽尘劳多少客,不知还解洗心无。 送温处士归黄山百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峦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石床峰 元 汪珍 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题黄山 明 方勉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同友人游黄山 明 汤宾尹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翠微峰 宋 无名氏 洞里乾坤世莫知,时闻啸鹤带云归。几回洞口乘风立,欲挟飞仙入翠微。
黄山歌 清 汤复 老人今年七十七,家在黄山东之侧。山距吾家百余里,梦寐常劳面未觌。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步步跻攀绝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堕崖坠壑都无谓,纵死兹山意亦得。
黄山行 清 释弘仁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黄山绝顶题文殊院 清 魏源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黄山杂诗 清 孙洤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态千容到始知。 高以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成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总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黄海杂兴 清 余鸿 浮云变幻岂无心,闲看云飞酒自斟。 双壁如门霞是障,群峰拔地笋成林。
雪依片石留鸿爪,台峙层峦理素琴。 钟子难逢谁识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三折岭望黄山 清 董法海 回头三折望黄山,客路匆匆山自闲。 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
辞黄山(之三) 明 黄道周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 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 百丈潭 明 方大治 东风敛夕霏,山色霭晴晖。
天上银河落,潭边白练飞。 深林啼鸟绝,危磴采樵稀。
已冒垂堂戒,岗头一振衣。 朱砂庵 明 江天一 曲磴千盘尽,何曾任凿穿。
本来超色相,不假幻因缘。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
此中饶静解,何事问栖禅。古刹犹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机原在悟,彼岸本无媒。转梵猿常下,传经鸟自来。
他年返初服,结庐向丹台。 游黄山宿狮子林作 清 崔国因 三十年前此地游,禅房草榻暂淹留。
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 自惜鸿泥成往迹,重携蜡屐豁新眸。
山灵见我应相识,青瘦形容似旧不? 百步云梯 明 唐世靖 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 猿惊难上回山木,鸟骇迟飞落野藤。
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屐每凌兢。 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上层。
鸣弦泉 清 释音可 石上悬琴琴醉寒,五更三点是谁弹?清音流出相思泪,月照风吹竟不干。 晚入药谷 清 吴雯清 清鸾峰下步迟迟,为访幽居足已疲。
穿壑板桥惊欲坠,隔林茅屋望犹疑。 桃源旧径依津间,药谷孤楼傍石窥。
仅有残僧相对晚,寒潭清啸少人知。 耕云峰 清 汪树琪 谁驱黄犊逐云行,片片芙蓉欲种成。
布谷春风吹不到,故叫山乐代催耕。 雨不止题壁 清 钱谦益 凭仗鞋尖与杖头,浮生腐骨总悠悠。
天公尽放狂风雨,不到天都死不休! 小心坡 清 余鸿 鱼背崎岖无奈何,小心缓步度高坡。 语儿山路休闲险,世路须知险更多。
文殊院 清 黄起溟 乱云堆里结孤茅,云作斋粮石作巢。老衲有时闲不得,数声清磬落松梢。
登光明顶 清 胡与高 登临不用挽藤萝,绝顶光明霁色多。云过匡庐飞紫盖,岚拖天目扫青娥。
忽分二海成孤屿,细数千峰乱放荷。 下界茫茫仙路杳,乾坤何处是吾窝? 玉屏峰 清 汪士鋐 玉屏峙霄汉,鸟道度松门。
昨日登临处,诸峰屐底存。云生甘在下,嶂出尔何尊。
极目无穷尽,空青抹一痕。 前海观莲花峰 清 石涛 海风吹白练,百里涌青莲。
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云开峰坠地,岛阔树相连。
坐久忘归去,萝衣上紫烟。 云外峰 清 程之鵕 飘渺离奇峙碧空,浑疑云外复云中。
杜鹃开向春光后,烧遍峰头万树红。 鲫鱼背 清 许全治 无意吞舟归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