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选调生考试

时间:2024-09-14 01:04:13编辑:阿星

河南省选调生考试时间

河南省选调生考试时间在2月18日。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党中央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发展实施的一项战略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选调生工作精神,结合河南实际,2023年继续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共计划选调1080人,其中,普通类选调生900人,法检专项选调生180人。2023年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定向培养、在职培养、委托培养和非全脱产学习的除外)。报考者必须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报考学历学习期间担任过班级(含班级)以上学生干部且连续1年以上,或获得校级(含校级)以上奖励,或大学期间具有参军入伍经历。境外高校考生须为硕士以上毕业生,且本科阶段在国内高校就读。选调生报名资格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无国(境)外永久居留权。2.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品行端正,诚实守信,作风朴实,具有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远大志向。4.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届本科生不超过25周岁(1997年7月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8周岁(1994年7月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7年7月及以后出生);大学期间有参军入伍经历的,按服役年限适当放宽。5.学习成绩优良,大学期间必修课不能有不及格记录。截至2023年7月31日,须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可放宽到2023年底。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确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如期毕业的也可放宽至2023年底。

河南选调生考试时间

河南选调生考试时间为2022年6月25日上午9:00-11:30。考生于6月21日9:00至25日9:00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河南省选调生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报考选调生人员须符合《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的报考资格条件,同时还应符合以下条件:1、政治素质好,有政治使命感和远大抱负,服从组织分配。2、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3、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的学位。4、学习成绩优良,在校期间曾获得过院系及以上奖励或担任过班级及以上学生干部。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年龄在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放宽到30周岁以下。7、具备拟报考职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

河南选调生报考条件及时间2023

2023年河南省选调生报考条件如下:1、政治思想素质好,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工作实践能力强,务实肯干,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文字综合和沟通表达能力。3、品行端正,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具有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志向,甘于吃苦、乐于奉献。4、学习成绩优良,按时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5、身体健康,能适应基层工作需要。6、应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为1982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应届博士研究生和服务农村基层的高校毕业生为1979年6月30日以敬睁空后出生。7、博士研究生应符合报考省辖市的选调专业意向。8、有《中华人民早唯共和国公务亮瞎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河南省选调生是指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河南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举措,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河南选调生报考条件及时间2023

河南选调生报考条件及时间2023,具体如下:1、政治思想素质好,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工作实践能力强,务实肯干,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文字综合和沟通表达能力。3、品行端正,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具有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志向,甘于吃苦、乐于奉献。4、学习成绩优良,按时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5、身体健康,能适应基层工作需要。6、应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为1982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应届博士研究生和服务农村基层的高校毕业生为1979年6月30日以敬睁空后出生。7、博士研究生应符合报考省辖市的选调专业意向。做一个有用之人的办法1、认真对待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不考虑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只是单纯地对待当下的每一件事情,用心去做。2、带着觉性生活和工作,遇事不着急。多看一看,听一听,把事情弄明白,然后才能做出最恰当的反应,避免误会和工作上的失误。3、把兴趣和事业结合起来,不要把本职工作当做压迫和负担。带着兴趣和信仰去工作,会让自己做事更投入,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4、多关心他人,遇事多考虑共同利益。不以自己为中心,把持我好、你好、大家好的出发点,这样会与他人和环境更协调。

上一篇:论文的格式范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