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

时间:2024-09-14 03:59:02编辑:阿星

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化简后未知数的指数为1,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零)
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都减去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5.注意倒数,相反数,同类项之间的关系。还有在这章的题型。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二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为1)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第三章 多边形
1.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2.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多边形的有关性质
(1)n边形内角和为(n-2)*180°
(2)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3)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0°/n
(4)n边形具有不稳定性(n>3)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用正多边形铺满地板
(1)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可以铺满地板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2)用多种正多边形铺地板,理由像课本上那样书写.
第四章 轴对称
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称为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那么连结对称点的垂直平分线不是该图形的对称轴.
6.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7.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8.轴对称是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
9.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第五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五篇】

   【篇一】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与负数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结合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出题),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⑥非负数就是正数和零;非负整数就是正整数和0。   ⑦“基准”题:有固定的基准数,和的求法:基准数×个数+与基准数相比较的数的代数和;平均数的求法:基准数+与基准数相比较的数的代数和÷个数(写出原数,也可用小学知识解答);“非基准”题:无固定的基准数,如明天和今天比,后天和明天比。   -------------1.2数轴   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和为零)。(例:2的相反数是-2,如:2+(-2)=0;0的相反数是0)   ⑤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无方向性,有两个点)。   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M—N|   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⑦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⑧|a|≥0(即非负性);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值有两个(两个互为相反数)如:|a|=5,a=5或a=-5   -------------1.3有理数的大小   ①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②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③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4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5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   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积为1)如:(-2)×(-1/2)=1。   乘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注意可逆的使用)。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6有理数的乘方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奇负,负偶正)。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新-课-标-第-一-网   ②偶次方等于一个正数的值有两个(两个互为相反数)如:a2=4,a=2或a=-2   注意:|a|+b²=0得:a=0且b=0   强记:a0=1(a≠0);(-1)2=1;-12=-1;(-1)3=-1;   -13=-1;(-2)2=4;-22=-4;(-2)3=-8;-23=-8   ③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   大括号依次进行。注意:12-4×5=12-20(不能把-变+)   ④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10;n比原整数位减1。(注意科学计数法与原数的互划。   ⑤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是精确到哪一位,四舍五入时望后多看一位采用四舍五入。比如:3.5449精确到0.01就是3.54而不是3.55.(再如:2.40万:精确到百位;6.5×104精确到千位,有数量级和科学计数法的要还原成原数,看数量级和科学计数法的最后一个数)。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用字母表示数   1、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偶数(如:-4、-2、0、2、4、)三个   连续偶数:2n-2,2n,2n+2(相差2)。   2、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如:-5、-3、-1、1、3、5)   三个连续奇数:2n-1,2n+1,2n+3(相差2)。   ----------2.2代数式   1、用加、减、乘(乘方)、除等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   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注:单独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写法:数学与字母相乘时,“×”号省略,数字写在字母   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数字与数字相乘时,   “×”号不能省略;式中出现除法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式中出现   带分数时,一般写成假分数形式。   3、分段问题书写代数式时要分段考虑,有单位时要考虑是否要();   如:电费、水费、出租车、商店优惠-------。   4、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   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   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若①分母中不含有字母,②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也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不要漏负号和分母)   单项数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注意指数1)   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   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其中不含字母的   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选代表);   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   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6、代数式分为整式和分式(分母里含有字母);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   ----------2.3整式的加减   ①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简称“二个相同,二个无关”)   ②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类项用括号括起来,中间用+连接)   ③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所含字母部分不变,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变(“两不变”)   ④不含某字母项时,就是某字母项的系数为0   ⑤字母的升降幂排列: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   序排列。   ⑥如果括号外的符号是+号,去括号和符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外的符号是-号,去括号和符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改变;括号前有数字时,要连着符号相乘。    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①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②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③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系数中含字母时不能为零)   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④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代入满足,方程成立。   ⑤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整式或分式),等式不变(结果仍相等)。a=b得:a+(-)c=b+(-)c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a=b得:a×c=b×c或a÷c=b÷c(c≠0)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⑥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个基本步骤,在实际解方程的过程中,五个   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或有些步骤还需要重复使用.因此,解方程时,   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在解方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   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   注意:去分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分母化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⑵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不要漏乘括号的项;不要弄错符号(连着符号相乘);   ⑶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以=为界限),移项要变号;   ⑷合并同类项:不要丢项,解方程是同解变形,每一步都是一个方程,   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样写能连等的形式.   ⑸系数化1:(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把方程化成ax=b(a≠0)   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不要分子、分母搞颠倒(一步一步来)   --------3.2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概念梳理   ⑴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审题,特别注意关键的字和词的意义,弄清相关数量关系,注意单位统一,注意设未知数;   ①解:设出未知数(注意单位),   ②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③解这个方程,   ④答(包括单位名称,检验)。   ⑵一些固定模型中的等量关系:   ①数字问题:表示一个三位数,则有=100a+10b+c(数位上的数字×位数)   ②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时间×速度   甲乙同时相向行走相遇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甲走的时间=乙走的时间;   甲乙同时同向行走追及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之间距离   ③工程问题(整体1):基本公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总工作量;   ④储蓄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⑤商品销售问题:商品利润=售价-进价(成本价)   商品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   ⑥等积变形问题:面积或体积不变   ⑦和、差、倍、分问题:多、少、几倍、几分之几   ⑧按比例分配问题:一般设每份为x如:2:3:4为2x、3x、4x   ⑨资源调配问题:资源、人员的调配(有时要间接设未知数)   (二)、思想方法(本单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小结)   ⑴模型思想:通过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成数学模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   ⑵方程思想: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如:按比例分配、线段的长、角的大小等)就是方程思想.   ⑶转化(归纳)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去   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各种同解变形,不断地用新的更简单的方程来代替原来的方程,最后逐步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⑷数形结合思想:如:数轴问题、在列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时,借助   于线段示意图和图表等来分析数量关系,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直   观地展示出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   ⑸分类(整体)思想:如:绝对值、偶次方、点在线段上(延长线   上、线段外)、角在角内(外)在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和含绝对值符   号的方程过程中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解有关方案设计的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往往也要注意分类思想在过程中的运用.   -----------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①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的,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②消元法解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格式﹛)   2、代入消元法:从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3、加减消元法: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左边-左边=右边-右边)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一定要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相反)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两个未知数,两个相等关系(见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直线与角   -------------4.1几何图形   形状:方的、圆的等   (1)①几何图形大小:长度、面积、体积等   位置:相交、垂直、平行等   ②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   ③常见的立体图形:圆柱(一曲面二平面)、圆椎(一曲面一平面)、圆台、球(一曲面)、长方体(六面八点十二棱)、四面体(三棱锥)、三棱柱(各部分不都在一个平面内,在一个平面内就是平面图形。)新课标第一网   ④点线面体: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几何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展开与折叠: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正方体展开六个面可用“1字型”、“Z字型”模型认识。   (3)三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左视图(从左面看)、俯视图   (从上面看)。   ----------4.2直线、射线、线段   1.特点与表示方法:   ①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不能用延长描述),可用两个大   写字母或小字字母表示;   ②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用端点和延伸方向中的任意   一点表示;端点相同,延伸方向相同的两条射线是同一条射线(两个相同)。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可用两个大写字母或小字字母表示(不能延长)。   2.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是图形,距离有大小。   3.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经过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①线段的比较:叠合法(线段上、线段的延长线上)或度量法。   ②中点: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称这条线段的中点。   ③线段的和、差、倍、分(整体求部分,部分求整体)可以设未知数   ④点在线段上、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甚至在线段外。   -----------4.4角   1、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角的端点为顶点,两条射线为角的两边(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后形成的图形)。   2、1°=60′1′=60″1周角=360度1平角=180度;   直角=90度;钟表上分针每分钟走6°,时针每分钟走0.5°.   3、度化为度、分、秒(整数不动,小数下放);度、分、秒化为度(逐级上调)。   4、度、分、秒的加、减、乘、除(余数下放)运算:对口(秒与秒、分与分、度与度)运算,满60进1,借1算60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①角的比较:叠合法(在角的内部、在角的外部)或度量法。   ②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③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⒈+∠⒉=90°)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不要遗漏)。   ④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⒈+∠⒉=180°)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不要遗漏)。   ⑤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⑥角的和、差、倍、分(角在角的内部、在角的外部)可以设未知数   ⑦方位角:北偏东30º(就是从北望东旋转30º),西南方向:就是南偏西45º   --------------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   1、尺规作图:几何中,通常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这种画   图的方法叫做尺规作图   2、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作一条射线AM(2)在射线AM   上,以点A为圆心,以线段a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M于点B则   线段AB为所求作的线段   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在∠AOB上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P、Q   (2)作射线EG,并以点E为圆心,OP长为半径画弧交EG于点D;   (3)以点D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交第(2)步中所画弧于点F;   (4)作射线EF,∠DEF即为所求作的角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数据的收集   1、全面调查(普查):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3、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4、个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5、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2数据的整理   1、常用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比例关系,即用圆(36   º)表示总体,用扇形表示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   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大小,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3、扇形的中心角计算公式: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图表带来有利于决策的各种信息的同时,使用不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   会给人以误导。在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时,要关注数据的来源、收集的   方法和描述的形式,以便获取更多合理的信息。   备注:①1+2+3+4+------+n=n×(n+1)/2②1+3+5+7+----+(2n-1)=n²   ③2+4+6+8+-----+2n=n×(n+1)④1/2×3=1/2-1/3(1/3×4=1/3-1/4)   ⑤2²º¹³-2²º¹²=2²º¹²×(2-1)⑥98/99=1-1/99   ⑦如果在直线a上有n个点(线段AB上有n个点可以构成(n+1)×(n+2)/2条线段),则共有2n条射线,n×(n-1)/2条线段;   ⑧同一平面内有n条两两相交的直线,最少有一个交点,最多有n×(n-1)/2个交点;   ⑨同一平面上共有n个点(n≥3),其中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连接任意两点,可画n×(n-1)/2条直线;   ⑩平面上从点A发出n条射线,可以组成n×(n-1)/2个角;(角内发出n条射线,,可以组成(n+1)×(n+2)/2个角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复习测试题\x0d\x0a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x0d\x0a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x0d\x0a(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A)0个(B)1个(C)2个(D)3个\x0d\x0a2.一条河流两次拐湾后的流向不变,那么两次拐湾的角度可能是()\x0d\x0a(A)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左拐130度;\x0d\x0a(B)第一次左拐50度,第二次左拐130度;\x0d\x0a(C)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右拐50度;\x0d\x0a(D)第一次左拐50度,第二次右拐50度\x0d\x0a3.如右图,不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x0d\x0a(A)∠B+∠BCD=1800;(B)∠1=∠2;(C)∠3=∠4;(D)∠B=∠5.\x0d\x0a4.已知∠A与∠B互余,∠B与∠C互补,若∠A=50°,则∠C的度数是()\x0d\x0a(A)40°(B)50°(C)130°(D)140°\x0d\x0a5.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x0d\x0a(A)(B)\x0d\x0a(C)(D)\x0d\x0a6.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为()\x0d\x0a(A)6(B)(C)-6(D)\x0d\x0a7.一只小狗在如图的方砖上走来走去,最终停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x0d\x0a(A)(B)(C)(D)\x0d\x0a\x0d\x0a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x0d\x0a(A)近似数5.0与近似数5的精确度相同。\x0d\x0a(B)近似数3.197精确到千分位,有四个有效数字。\x0d\x0a(C)近似数5千和近似数5000精确度相同。\x0d\x0a(D)近似数23.0与近似数23的有效数字都是2,3。\x0d\x0a\x0d\x0a9.如图,∠2+∠3=180°,∠2=70°,∠4=80°,则∠1=()\x0d\x0a(A)70°(B)110°(C)100°(D)80°\x0d\x0a\x0d\x0a10.如图,直线EF分别交CD、AB于M、N,且∠EMD=65°,\x0d\x0a∠MNB=1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x0d\x0a(A)∠A=∠C(B)∠E=∠F(C)AE‖FC(D)AB‖DC\x0d\x0a\x0d\x0a二.用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15分)\x0d\x0a11.10名学生计划“五一”这天去郊游,任选其中的一人带20根香肠,则10人中的小亮被选中的概率是_________.\x0d\x0a12.如图所表示的数学公式是12题b\x0d\x0a\x0d\x0a13.如图(3),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620,则∠2=_______度\x0d\x0a\x0d\x0a14.如图,AB⊥AC,AD⊥AE则图中互余的角有_______对.\x0d\x0aCE\x0d\x0a\x0d\x0aD\x0d\x0a\x0d\x0aBAF\x0d\x0a15.如图,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那么第n个图案中的白色地面砖有________块.\x0d\x0a\x0d\x0a三.仔细做一做(共55分)\x0d\x0a16.(5分)某商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购物满100元者发对奖券一张。在10000张奖券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若某人购物刚好满100元,分别求此人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奖的概率各是多少。\x0d\x0a\x0d\x0a17.(5分)\x0d\x0a\x0d\x0a18.(6分)已知x=,y=-1,求的值\x0d\x0a\x0d\x0a19.(6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确定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x0d\x0a(1)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达到100C时水会沸腾;(2)没有水分,种子发芽;(3)从一个班级中任意抽取5人,结果这5人都是男生;(4)明天本市有雨;(5)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联播;(6)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x0d\x0a答:不确定事件有:必然事件有:\x0d\x0a\x0d\x0a不可能事件有:\x0d\x0a\x0d\x0a20.如图,a‖b,b‖c,写出图中各个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只写结论,写对一个得一分,最多得8分)\x0d\x0a\x0d\x0a21.(8分)如图,∠l=∠2,DE⊥BC,AB⊥BC,那么∠A=∠3吗?说明理由.(请为每一步推理注明依据)\x0d\x0a结论:∠A与∠3相等,理由如下:\x0d\x0a\x0d\x0a∵DE⊥BC,AB⊥BC(已知)\x0d\x0a∴∠DEC=∠ABC=90°()\x0d\x0a\x0d\x0a∴DE‖BC()\x0d\x0a\x0d\x0a∴∠1=∠A()\x0d\x0a由DE‖BC还可得到:\x0d\x0a∠2=∠3()\x0d\x0a又∵∠l=∠2(已知)\x0d\x0a∴∠A=∠3(等量代换)\x0d\x0a\x0d\x0a22.(8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者都相同。\x0d\x0a(1)小明认为,搅均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不是白球就是红球,因此模出白球和模出红球是等可能的。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x0d\x0a(2)搅均后从中摸出一个球,请求出不是白球的概率;\x0d\x0a(3)搅均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要使摸出红球的概率为,应如何添加红球?


七年级下册 期中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复习测试题\x0d\x0a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x0d\x0a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x0d\x0a(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A)0个(B)1个(C)2个(D)3个\x0d\x0a2.一条河流两次拐湾后的流向不变,那么两次拐湾的角度可能是()\x0d\x0a(A)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左拐130度;\x0d\x0a(B)第一次左拐50度,第二次左拐130度;\x0d\x0a(C)第一次右拐50度,第二次右拐50度;\x0d\x0a(D)第一次左拐50度,第二次右拐50度\x0d\x0a3.如右图,不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x0d\x0a(A)∠B+∠BCD=1800;(B)∠1=∠2;(C)∠3=∠4;(D)∠B=∠5.\x0d\x0a4.已知∠A与∠B互余,∠B与∠C互补,若∠A=50°,则∠C的度数是()\x0d\x0a(A)40°(B)50°(C)130°(D)140°\x0d\x0a5.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x0d\x0a(A)(B)\x0d\x0a(C)(D)\x0d\x0a6.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为()\x0d\x0a(A)6(B)(C)-6(D)\x0d\x0a7.一只小狗在如图的方砖上走来走去,最终停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x0d\x0a(A)(B)(C)(D)\x0d\x0a\x0d\x0a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x0d\x0a(A)近似数5.0与近似数5的精确度相同。\x0d\x0a(B)近似数3.197精确到千分位,有四个有效数字。\x0d\x0a(C)近似数5千和近似数5000精确度相同。\x0d\x0a(D)近似数23.0与近似数23的有效数字都是2,3。\x0d\x0a\x0d\x0a9.如图,∠2+∠3=180°,∠2=70°,∠4=80°,则∠1=()\x0d\x0a(A)70°(B)110°(C)100°(D)80°\x0d\x0a\x0d\x0a10.如图,直线EF分别交CD、AB于M、N,且∠EMD=65°,\x0d\x0a∠MNB=1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x0d\x0a(A)∠A=∠C(B)∠E=∠F(C)AE‖FC(D)AB‖DC\x0d\x0a\x0d\x0a二.用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15分)\x0d\x0a11.10名学生计划“五一”这天去郊游,任选其中的一人带20根香肠,则10人中的小亮被选中的概率是_________.\x0d\x0a12.如图所表示的数学公式是12题b\x0d\x0a\x0d\x0a13.如图(3),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620,则∠2=_______度\x0d\x0a\x0d\x0a14.如图,AB⊥AC,AD⊥AE则图中互余的角有_______对.\x0d\x0aCE\x0d\x0a\x0d\x0aD\x0d\x0a\x0d\x0aBAF\x0d\x0a15.如图,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那么第n个图案中的白色地面砖有________块.\x0d\x0a\x0d\x0a三.仔细做一做(共55分)\x0d\x0a16.(5分)某商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购物满100元者发对奖券一张。在10000张奖券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若某人购物刚好满100元,分别求此人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奖的概率各是多少。\x0d\x0a\x0d\x0a17.(5分)\x0d\x0a\x0d\x0a18.(6分)已知x=,y=-1,求的值\x0d\x0a\x0d\x0a19.(6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确定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x0d\x0a(1)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达到100C时水会沸腾;(2)没有水分,种子发芽;(3)从一个班级中任意抽取5人,结果这5人都是男生;(4)明天本市有雨;(5)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联播;(6)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x0d\x0a答:不确定事件有:必然事件有:\x0d\x0a\x0d\x0a不可能事件有:\x0d\x0a\x0d\x0a20.如图,a‖b,b‖c,写出图中各个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只写结论,写对一个得一分,最多得8分)\x0d\x0a\x0d\x0a21.(8分)如图,∠l=∠2,DE⊥BC,AB⊥BC,那么∠A=∠3吗?说明理由.(请为每一步推理注明依据)\x0d\x0a结论:∠A与∠3相等,理由如下:\x0d\x0a\x0d\x0a∵DE⊥BC,AB⊥BC(已知)\x0d\x0a∴∠DEC=∠ABC=90°()\x0d\x0a\x0d\x0a∴DE‖BC()\x0d\x0a\x0d\x0a∴∠1=∠A()\x0d\x0a由DE‖BC还可得到:\x0d\x0a∠2=∠3()\x0d\x0a又∵∠l=∠2(已知)\x0d\x0a∴∠A=∠3(等量代换)\x0d\x0a\x0d\x0a22.(8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者都相同。\x0d\x0a(1)小明认为,搅均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不是白球就是红球,因此模出白球和模出红球是等可能的。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x0d\x0a(2)搅均后从中摸出一个球,请求出不是白球的概率;\x0d\x0a(3)搅均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要使摸出红球的概率为,应如何添加红球?


上一篇:2013高考零分作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