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手握三十万兵权,为何不称王呢?
韩信算是有称王吧,虽然是刘邦封的。前203年,为争功也为根除后患,陈兵齐境的韩信不顾齐地已口头降服的事实,出兵攻打,又大破项羽大将龙且号称二十万的军队,攻占齐国,齐王田广逃走,至此,韩信在汉中拜将以来,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战功赫赫,一路上旧贵族将领陆续受封,而韩信这个从小立志出人头地的人,却得不到相应的封赏,于是在破齐后,派人向刘邦讨封假齐王,因之前打下的赵国已被刘邦封给张耳,“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这一行动,已表明当王的心声,表面遵汉王刘邦,做得柔和婉转而已,如果刘邦当时不分封,实难料会出什么事。刘邦正带张良陈平等文臣谋士和樊哙等武夫在荥阳与项羽死磕,被打得眼冒金星,正等着韩信带兵前来解救,谁知先等来这封求封假齐王的信。(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刘邦气极,破口大骂,张良陈平急忙在桌下踩他的脚。刘邦转身看向张良,张良附在他耳边说,我们与项羽对阵并没有占优,韩信来讨封假王,我们如果拒绝,你觉得他会听吗?刘邦即时醒悟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有如此大的功劳,当什么假王?于是命张良前往齐地,封韩信为齐王,并要他率军前来合围项羽。(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或者题主的意思是说韩信自立为王,自成另一股势力,与刘邦项羽三足天下,此事也有人代韩信作过策划,攻破齐地后,刘项在荥阳相拒,双方都用上全身力气卯着,这时谁有生力军加入谁的赢面就大,项羽也看到这一点,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让他自立,进可操控双方力量,退可自立称王称霸,敌方使者之言,韩信自然不会听入耳。而韩信的谋士蒯彻即后来为避武帝讳史书改为蒯通的人,也对韩信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不称王自立,恐怕会后悔一辈子。对于自己人的建议,韩信没有一口回绝,而是以汉王刘邦“以衣衣我,以食食我”的赏识看重之情,不忍背弃拒绝,蒯彻以文种的忠和陈余张耳的义作为例子,来论证感情放在如此大的台面上的不可靠。说得嘴巴都快流血了,韩信不听。(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人们经常以韩信没有自立而认为他是愚忠和受骗了,而忽视了当时有一种“士”的存在,士的风气在春秋时极流行,有“君主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的观念,如智伯手下三刺赵襄子的豫让,国君中争议颇大的宋襄之仁,宋襄公被后人嘲为蠢猪式的仁义,这是不了解当时的风气。韩信作为旧贵族之后,不可避免的沾染了这一习气,重恩自有厚报。另外,韩信请封假齐王,事实上已被武涉蒯彻所打动,此举意在试探刘邦的容量器量,若没有张良陈平,刘邦就被试出来了。并且,韩信可能认为秦朝不分封采用郡县而亡,汉朝应该会恢复分封制,如此,何愁没有一席之地!这样,韩信不自立便可以理解了。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三分天下?
韩信是西汉建国的绝对功臣,但是最终却被汉高祖刘邦安上谋反的罪名诛杀,其实我们都知道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只是因为他功高盖主,在汉高祖刘邦以楚霸王项羽对峙之时,韩信作为刘邦辉下的猛将手握30万的重兵。此时的韩信有着能够与刘邦和项羽三分天下的实力,但是韩信并没有选择自立为王,这是为何呢?1.刘邦是一名猜忌心非常强的人,他对于韩信也并没有完全的信任。虽然韩信蜀国30万重兵,但是在他军队的高层大部分都是刘邦的亲信,这些高层只是率领自己的部队配合韩信打仗但是他们还是听从刘邦的领导,如果韩信真的拥兵自立那么这些高层肯定会先跳出来反对韩信,如果他们抽走自己的兵力,那么韩信所能领导的军队数量在刘邦和项羽面前根本不够看。2.当时的天下争夺战主要在刘邦和项羽之间,韩信作为刘邦麾下的猛将,自然是项羽的心腹大患,如果此时韩信在背叛刘邦的话,那么刘邦肯定会将其视作自己的大敌,说不准还会逼的两家联手来对抗韩信,韩信虽然用兵如神,但是面对刘邦和项羽的联手也是毫无胜算的。3.通过史料记我们可以分析到韩信自从一开始就没有自立为王的想法,他更想要的是在胜利之后做一方诸侯,而刘邦和项羽自从一开始就是想有着争霸天下的想法,韩信与这两名人物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即使拥有着自立为王的机会,韩信也肯定不会拥兵自立背叛刘邦。所以正是以上3点原因韩信还没有自立为王,但是虽然他为刘邦打下了大好江山却始终没有取得刘邦的绝对信任,最终还是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杀死。
武则天临死之前,为何把政权还给李家?
武则天临死之前,把政权还给了李家的原因源自狄仁杰的一句话。一、武则天临死前的顾虑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性皇帝,在当时男权当道的社会,武则天可谓是开创了新时代。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才华入宫,还被李世民封为才人,但她好强的性格不受李世民的喜欢,所以入宫十几年都没有获得恩宠。武则天于是投入了李治的怀抱,当时李治还是个清纯少年,武则天则是妖娆妩媚的女子,李治一下被武则天吸引。武则天为了不成为随便被人摆弄的女人,她渴望权力,一步一步从后宫争到前朝,还把自己的儿子赶下皇位。武则天登基后增长了武家的势力,在她临死时她遇到了一个左右为难的事情,因为她不清楚该把皇位传给武家侄子,还是把皇位传给自己亲生儿子。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十分好回答,当然是传给自己儿子,但武则天为了得到皇位与儿子的关系十分不好,但却与武家侄子关系十分好,就在武则天左右为难时狄仁杰一句话点醒了她。狄仁杰对武则天说:“历来供奉香火的,都是儿子供奉父母,从未见过侄子供奉姑母的”。二、武则天为何要把天下还给李家呢?武则天是李家儿媳,借着丈夫的权势才有了武家的荣耀,她的存在即代表了武家,也代表了李家。对于武则天一边是娘家人,一边是婆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狄仁杰这句话点醒了她,武则天嫁到李家就是李家的人,对于武家她就是泼出去的水,死后会进入李家祠堂而不是武家祠堂,所以应该把天下还给李家。还有如同武则天把天下给了武家,百姓定不会服从,因为这个天下的皇帝虽是武则天,但她是在李家的祭奠下登基的,本来武则天登基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在把皇位给武家势必会引起天下大乱。等到武则天去世后,李家后人势必会起兵讨伐,到时候武则天可能会成为罪人,甚至连死后的栖息地都没有。武则天把天下还给李家,自己儿子登基她还是母后,该享受的她还是能享受到。三、综上所述武则天死前把天下还给李家的原因是源于狄仁杰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武则天看清现实。
武则天为何将皇位归还给李氏?
死后传位给谁了?武则天历史回顾。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她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权势空前强大。武则天与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早夭。次子李贤被高宗立为太子,这个儿子才能出众,深得群臣敬服。武则天深感这个儿子是她夺权路上的一大障碍,在680年,武则天派人诬告李贤谋反,废其太子称号,不久又派人把他杀死。 于是高宗就立三儿子为太子。唐高宗死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 太后 ,但事实上把持朝政,影响全局。唐中宗打算封自己的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岳父大人韦玄贞为宰相,遭到裴炎的阻止。裴炎有助武则天临朝之功,深得武则天宠信,所以有恃无恐,敢顶撞皇上。中宗很不爽,说了句气话:就是把天下全部给了韦玄贞也未尝不可。裴炎把这话传到武则天耳里,武则天震怒,废中宗为庐陵王并贬出长安,自己接过李唐王朝,称帝即位,是为武周皇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了皇帝,当然要考虑皇位的继承之事,也就是立皇储的问题,这是帝国的一件大事,不容闪失。按一般规矩,皇帝首立长子,次立其他儿子,再次立弟,或是立孙,或是立本姓宗室之人。无论如何,不能让皇权旁落到异姓手上,这是最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按照皇权不旁落异姓的原则,武则天应该将帝位传给武氏。因为考虑到了这一层,武则天废三儿子李显后,强迫四儿子跟自己姓武,徙居东宫,立为皇储。可是武则天的娘家人见此不乐意了,武则天当皇帝,这天下就是武氏的天下,怎么能传给李旦呢?李旦再怎么改姓,他还是李治的儿子,还是李家的后人。武则天的两个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更是积极活动,企图让武则天立武氏后人为皇储,以巩固武氏权力。武承嗣授意王庆之等人上表,要求立武承嗣为太子。 武则天就问,李旦已经被立为太子,为什么要废掉改立武承嗣?你倒是给个说法啊。王庆之就搬出“自古以来未有立异姓为嗣者”的理由,讲了一番大道理。王庆之的道理委实没有错,现在是武氏天下,岂可以李姓后人为皇储。她武则天虽然强迫李旦改姓武,可一旦李旦摆脱她的控制,肯定会恢复李姓,只认父系血统,朝就得结束,这不能不让武则天担忧。 其实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可每一次征求大臣意见,都遭到反对。武则天非常恼火,借故屠杀和罢免一批“拥唐派”,后来再征求意见,群臣就装聋作哑,立武三思为太子的事就搁置下来了,但并未完全消除她要立武氏后人为皇储的心思。真正让武则天放弃立武氏后人为皇储的,恐怕还是狄仁杰那的一番话。698年,武则天询问狄仁杰:我想要改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子,你认为怎么样啊?狄仁杰说:陛下与武氏弟兄是姑侄关系,与庐陵王是母子关系,姑侄与母子,你认为哪个更亲呢?当然是儿子更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等陛下千秋万岁之后就能入太庙,与先皇共享世代香火祭祀;而自古以来,哪有皇帝在太庙供奉姑母的呢? 这一席话无异于一盘冷水,浇灭了武则天立武氏后人为皇储的希望。这句话的要害在于,一代女皇武则天并没有活在丈夫李治的阴影下,但她却无可奈何地活在夫权之下。她万上之上,一言九鼎,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但她却无法改变一个现实,那就是整个社会被夫权所掌控。夫权是旧时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丈夫对妻子的统治和支配权力。 即女方嫁于男方后,便脱离父家而加入夫家,身份、姓氏均依其夫,其子女姓氏也依夫家,其财产不论婚前或婚后所得,一律归夫所有。妻子再能干,也要生男育女,继血统,承祭祀。夫权的形成源于古代婚姻的流变。人类最早出现过群婚制,“男女杂游,不媒不聘”。之后出现过族内婚和族外婚,再后又出来了对偶婚,其中包括“望门居”和“居妇家制”的婚居方式。 “望门居”是指男女分别在自己的母氏族内生产和消费,男子到异姓女子氏族中过着“夜赴晨归”的同居生活,就有点像现在的“ *** ”那样,那会还没有夫妻稳居的家庭生活。而“居妇家制”则进了一步,丈夫到妻方家生活,有点像现在的“上门女婿”,血统按母氏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子女姓氏也随母系。 随着金属器的使用,使犁耕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男子承担了大量的农业重体力劳动,男子社会地位提升,逐渐掌握剩余产品的支配权。经过漫长的婚姻家庭氏族斗争,人们逐渐由“居妇家制”改为“居夫家制”,女娶男嫁变为男娶女嫁。如《白虎通》中说“嫁者,家也。”“嫁”表示女子到男方以夫家为家。“娶者,取也”,表示男子把女子取到自己的家里来。子女从父不再从母,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姓氏按父系确认,母系社会被打破,父系社会形成,在社会中开始体现出鲜明的夫权支配色彩。回头看武则天,她纵是坐有天下,仍然逃不出夫权。夫权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唐高宗、甚至唐李宗族对武则天并无统治和支配权,但整个社会,李氏夫权仍然对武则天有无形的控制。 换言之,武则天虽贵为皇帝,想要什么有什么,似乎天下没有她摆不平的事,但在世俗的眼里,她仍然是李家的媳妇,这一定位或说归属关系始终未曾改变。当时的很多朝臣,根本不认为自己是武周的臣子,而是李唐的臣子,把武则天的权力归为李唐所有,反对武则天立武三思为太子亦是理所当然。或许正是考虑到哪怕作为一个女皇也无法抗衡的夫权,武则天始终不敢强硬地立武三思为皇储。其实,为了权力连儿子都舍得杀掉的武则天,她要真的处理掉两个儿子,立武三思为皇储并不是做不到。 问题是,这样做对武则天有什么好处呢?在夫权根深蒂固的情况下,他立武氏而废李氏,只会让自己处于尴尬境地。就像狄仁杰所说,死后连香火都不配享受,折腾一番又是为了什么呢?或许正是这一点自私的心理占胜了她的偏执行为。 699年,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召回,重新立为太子。至于为什么立李显而不是立李旦,固然是受“立嫡为长”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武则天对夫权的尊重,毕竟,李显是唐高宗生前立的太子,李旦则是她武则天废黜李显后立的太子。让李显归位,表明对李唐王朝的延续,对夫权的尊重,这就顺应了世态民心。想必在武则天内心里,她对婚姻与姓氏这种男权力量,是相当的绝望无奈,留个无字碑,任由你们说去吧。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有儿子武元爽、武元庆。武元爽有两个儿子,武承嗣、武承业;武元庆的儿子是武三思。因此,武则天与武承嗣、武三思二人都是姑侄关系;武承嗣、武三思二人是堂兄弟关系。武则天在世期间,武承嗣、武三思二人都想做太子,进而在武则天之后继任大周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武承嗣曾令其党羽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未能成功。后来,大臣李昭德以武承嗣既为亲王,又为宰相,权势太重,建议罢免武承嗣的宰相职务,武承嗣遂被罢为特进。唐中宗李显重新被立为太子后,武承嗣做太子的幻想彻底破灭,忧愤而死。 武则天还是皇后的时候,曾要立武三思为太子,不过被狄仁杰等人所驳。武则天驾崩后,武三思更加专横跋扈,构陷忠良。与韦皇后、上官婉儿潜通,儿子武崇训跟媳妇安乐公主密谋废节愍太子李重俊,让安乐公主当皇太女。李重俊因此起兵,诛杀武三思及儿子武崇训及其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