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设计

时间:2024-09-27 16:18:15编辑:阿星

帮我查一下“概要总解以希腊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外国建筑史64学时教学大纲(建筑学专业)




绪论 ( 2 学时):
1 、介绍本课所联系的世界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时间与地区,历史内容讲解中将使用的各种主要建筑文化艺术概念及其关系。通过绪论课,学生应对以后教学所涉及的历史文化发展和分布有比较清晰的概括性知识,主动注意建筑历史变革中的各种形式与观念差异,并具有建立在一般建筑学原理基础上进行历史建筑分析的意识。
2 、可探讨原始建筑特别建筑艺术的起源,除有关劳动、交流、装饰本能等原因外,巫术与宗教原因应引起特别重视,因为在基本功能外它,是许多建筑类型、形体模式、装饰主题的基础。作为后继教学内容的引子,它还应使学生有沿艺术的起源去扩展知识的可能性。
古代建筑史
第一阶段:早期人类文明与西洋古典时期建筑 (共 12 学时)
主要包括古代埃及、两河流域与波斯、印度、爱琴海地区以及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建筑文化。
在古代埃及、两河流域与波斯的教学内容中,前者可相对突出地域环境原、始宗教观念同纪念性建筑艺术的关系,后者可相对突出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以使两者起到互补作用。
有关古希腊、罗马应注重社会文化和技术背景对西洋古典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影响,柱式形式和文化内涵的异同,柱式以外的重要建筑形式差别,以及这些差别的历史意义。
课堂教学中古代埃及、两河流域与波斯可作为两个横向分布的相关教学单元,古希腊罗马可作为两个纵向相关的教学单元,并同后续的西方中世纪相联系。
古印度和爱琴海建筑为课外自学内容,学生应了解这两支人类古老文明的存在,知晓代表其建筑成就的古印度文化谟亨约·达罗城,印度佛教文化桑契大窣堵坡,卡利而支提窟菩提迦耶佛祖塔,克里特文化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文化卫城、狮子门等。
一、古埃及建筑 ( 3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
历史分期、国家社会概况、技术水平与一般建筑发展情况等,并结合实例理出各类建筑已知沿革情况的一般线索。
重点分析建筑对象:
金字塔式陵墓,神庙。
重点分析内容:
1 、自然环境与宗教文化对建筑艺术的影响,主要应涉及:总体生存环境形态,有关世界和人生的观念,如永恒与轮回、静态的空间与流动的时间等;国家的主要建筑及其艺术目标同这些观念的关系,围绕艺术目标对石材和灰泥等材料的运用等。
2 、金字塔:形式特征、尺度、同环境的关系、功能性空间序列。综合的静态体量性效果以及动态空间效果同它的配合。
3 、神庙:形式特征、尺度、空间层次、虚实关系,轴线与空间效果。结构与装饰,装饰同建筑造型主体的关系。
5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埃及建筑的特色。
应知晓的实例类型 :
马斯塔巴、昭塞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曼都赫普特三世墓,阿布辛贝石窟,卡纳克阿蒙神等。
思考题:
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征与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艺术效果。
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建筑空间与装饰特色。
二、古西亚建筑 ( 1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古代两河流域与波斯国家历史文化概况与宗教、城市、宫殿建筑概况。
重点分析内容:
1 、自然环境、资源与建筑材料特色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拱券结构、琉璃饰面的发源地。
2 、夯土、砖坯材料同结构、装饰的关系。
3 、结合材料技术与实例展示这一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特色。
应知晓的实例与类型 :
乌尔山岳台,巴比伦空中花园,新巴比伦诚伊什达门,萨艮王宫,帕塞玻里斯王宫等。
三、古希腊建筑 ( 4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历史分期、国家社会概况、要重点介绍的“古典”时代,作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各种文化特征与成就,包括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各种艺术的特色,梁柱结构基础上西洋古典建筑形式的起源。
2 、建筑概况,结合实例理出各类建筑已知沿革情况的一般线索。
重点分析对象:
圣地,神庙,古典柱式,雅典卫城及卫城中的帕提农神庙等主要建筑。
重点分析内容:
1 、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与宗教对建筑艺术的影响,主要应涉及:总体生存环境形态,希腊泛神论及其关于自然环境、人神关系的观念,作为最高等级建筑的神庙及其艺术目标同这些观念的关系,围绕艺术目标对石材的运用等。
2 、宗教圣地:环境、建筑组成与特有的“自由式”建筑布局的特征,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场所特性。
3 、神庙:建造环境环境、宗教活动方式与基本建筑特征。
4 、古典柱式:主要形式包括造型、比例特征,产生的基础与展示的性格,在古希腊同希腊泛神论、哲学与美学观念相联系的应用特征及其意义。
5 、神庙与柱式的综合艺术效果,内外空间、结构与装饰、形体比例、周围环境等相关的综合艺术特色。
6 、德尔斐阿波罗圣地、雅典卫城布局特色,帕提农等雅典卫城主要建筑的特色。
7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希腊建筑的特色。
应知晓的建筑实例与类型 :
德尔斐阿波罗圣地,雅典卫城及其帕提农神庙等主要建筑,以佛所阿丹密斯庙,奥林比亚宙斯庙,城市广场与柱廊,露天剧场,健身场等。
思考题:
古希腊雅典卫城的群体布局艺术。
古希腊柱式与神庙建筑艺术的特色。
四、古罗马建筑 ( 4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历史分期、国家社会概况、要重点介绍的“帝国”时代,注意罗马文化同希腊文化的联系与差别。
2 、建筑概况,结合实例理出各类建筑已知沿革情况的一般线索,古典建筑演变方向的一般介绍,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西方历史进程中在罗马内部空间成为建筑艺术主角的判断。
重点分析对象:
图拉真广场等帝国几何形广场,凯旋门、巴西利卡、万神庙、大角斗场、卡拉卡拉浴场等。
重点分析内容:
1 、中心、围合与十字划分的传统场所观念,以及帝国意识、艺术品味、以拱券结构为代表结构进步和天然水泥等对建筑艺术的影响,主要应涉及:罗马建筑的空间形态、结构与尺度、造型与装饰特色等。
2 、平面与空间形态:建筑平面布局的特征,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地位,大规模完整几何形内部空间的意义。
3 、结构与空间形态:大型建筑中的建筑材料与结构,新技术对内部空间地位和形态的影响,罗马建筑中共券结构的特征。
4 、古典柱式的主要形式特征,在同性格相关装饰性造型以及应用中同希腊的差别。
5 、柱式同拱券结构的关系:新的古典式建筑构图方式,柱式同拱券、墙体结合以及柱列同拱券在空间组合中的配合,西方古典建筑艺术经古罗马形成的新的形式构图。
6 、结合重点分析对象,在展示罗马建筑共性的同时,突出万神庙、大角斗场和卡拉卡拉浴场在空间、结构、装饰方面的特有艺术特点。
7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古罗马建筑的特色。
应知晓的建筑实例与类型 :
图拉真广场,马克辛提乌斯巴西利卡、万神庙、大角斗场、卡拉卡拉浴场、君士坦丁凯旋门,阿德良离宫,以及营寨城、剧场,宫殿,城市住宅,记功柱等。
思考题:
古罗马建筑结构与空间艺术。
古罗马柱式与古典建筑构图特征。
第二阶段:中古时期建筑 (共 10 学时)
主要包括拜占庭(东罗马)、西方中世纪、西亚伊斯兰地区、东欧、亚洲其他地区封建社会与美洲建筑文化。
拜占庭、西方中世纪和西亚与中亚伊斯兰建筑为课堂内容。其中西方中世纪为教学主线,强调西方自希腊罗马以来的历史沿革,拜占庭建筑突出罗马技术同东正教观念及西亚古代建筑艺术的结合,伊斯兰建筑主要介绍其作为一种建筑文化类型的基本特色。
东欧、亚洲其他地区与美洲建筑为课外自学内容,学生应了解基本的社会与宗教状况,主要建筑类型和特征,应知晓的代表性实例有:东欧诺夫格罗夫克圣索非亚主教堂(俄国)、沃土涅谢尼亚教堂(俄国)、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俄国)、斯巴斯基钟塔等(俄国)。亚洲婆罗门教康达利耶—马哈迪瓦庙(印度)等,伊斯兰教泰基—玛哈尔陵(印度)等,佛教吴哥窟(柬埔寨)、佛国寺(朝鲜)、法隆寺(日本)、唐昭提寺(日本)等,宫殿建筑景福宫(朝鲜)、凤凰堂(日本)、松本城天守阁(日本)等,日本神道建筑伊势神宫等。美洲陶底华冈金字塔群,马楚—皮楚城等。
五、早期基督教与拜占庭建筑 ( 2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
1 世纪基督教在罗马的产生,从利用各种即有建筑到合法化后寻找适宜的宗教建筑形式。罗马的分裂,罗马晚期的基督教活动与拜占庭概况,天主教东正教的分裂。
重点分析对象:
西方巴西利卡式教堂,圣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
重点分析内容:
1 、基督教基本教义、活动方式,早期教父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
2 、巴西利卡式教堂的产生,空间型制及其对基督教观念和活动方式的适应性。
3 、以基督教(东正教)教堂为代表的拜占庭建筑的结构、空间成就与装饰特色。
4 、帆拱、鼓座、穹隆等的空间、造型,这种形式古典建筑的未来影响。
5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早期基督教与拜占庭教堂建筑的特色。
应知晓的实例 :
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维达尔教堂,圣马可大教堂。
思考题:
以索非亚大教堂为代表的拜占庭建筑结构与空间发展。
六、罗马风教堂 ( 2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西罗马灭亡后的西方中世纪封建社会, 5 — 9 世纪的黑暗年代与 9 — 12 世纪的经济文化复苏,基督教(天主教)在文明复苏进程中的地位。
2 、封建统治者的城堡,宗教团体修道院,城市重新出现的进程与大教堂建筑。
重点分析对象:
以教堂为代表的罗马封建筑特点,比萨大教堂。
重点分析内容:
1 、教堂平面向拉丁十字的发展,形体向高耸的发展,塔的地位。
2 、被称为罗马风的结构与形象特征。
3 、建筑空间效果追求,宗教意向以及结构对这种意向的局限。
4 、结构向肋架十字拱的发展。
5 、可能条件下展示西欧南北方罗马风教堂的基本差异。
6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罗马风教堂建筑的特色。
应知晓的实例 :
圣伽尔修道院,克勒芒—费杭圣母教堂,美因兹主教堂,比萨大教堂。
七、哥特式教堂及中世纪其他建筑 ( 4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 12 — 14 世纪中世纪盛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国家统一与封建分裂的矛盾,基督教(天主教)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控制。信仰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城市生活与市民、工匠阶层的活跃。
2 、教堂在建筑艺术领域的主导地位,中世纪盛期城市轮廓线特征,其他城市大型建筑的出现及其形式上同教堂建筑艺术的关系,半露木建筑等特色市民建筑。
重点分析对象:
以法国基督教(天主教)大教堂为代表的哥特建筑艺术,巴黎圣母院。
重点分析内容:
1 、信仰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城市生活与市民、工匠阶层的活跃——“野蛮、迷狂”的哥特与“欢乐”的哥特。中世纪经院哲学对世界的神学认识,文艺复兴对哥特的批判与近代的再认识。
2 、骨架式教堂结构特色及其对空间和造型的影响,同罗马风相比较的进步,肋架拱发展中装饰性效果的增强。
3 、在典型罗马风教堂基础上拉丁十字平面的进一步变化。
4 、强烈体现宗教意向的内部空间尺度、导向与相关建筑艺术处理。
5 、教堂建筑外形,其宗教意向与情趣、结构美与过分装饰的发展趋势。
6 、哥特式大教堂的建筑艺术的自身价值,宗教意向与先进的市民精神的矛盾。
7 、可能条件下展示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几个主要地区哥特式教堂的基本差异。
8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哥特教堂建筑的特色。
应知晓的实例 :
亚眠大教堂,巴黎圣母院,乌尔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索尔兹伯里大教堂,西敏寺,米兰大教堂。布鲁日市政厅,威尼斯总督府,乔治旅馆。
思考题:
哥特式大教堂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建筑空间艺术的影响。
哥特式大教堂的宗教意向及空间与造型艺术处理。
八、伊斯兰教建筑 ( 2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主要目标为介绍一种由于环境、建造传统与观念的作用而区别于西方建筑的基本建筑文化特点。
2 、 7 世纪伊斯兰教的产生,基本信仰,中古阿拉伯帝国的强盛与分裂,伊斯兰教地区的形成。
3 、阿拉伯、西亚与中亚伊斯兰教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古西亚、拜占庭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教义的规定与宗教活动对清真寺建筑的影响。
重点分析对象:
比比·哈内清真寺。
重点分析内容:
1 、建筑的基本平面特征。
2 、穹隆、连续券等拱券结构,包括钟乳饰在内的各种方圆过渡,内部空间与特有的外部几何形体特点。
3 、各种方式下的特有图案化装饰特点。
4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中西伊斯兰清真寺建筑的特色。
应知晓的实例 :
比比·哈内清真寺、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泰基—玛哈尔陵,阿尔罕布拉宫(西)。
第三阶段: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建筑 (共 10 学时)
主要包括 15 世纪至 18 世纪的建筑情况,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法国古典主义,巴洛克与欧洲其他国家这一时期的建筑。
九、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 4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文艺复兴概念。城市文明的繁荣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中世纪意大利各城市国家在中世纪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知识分子和城市上层阶级引导的文化革命。 14 思想文化变革的先驱,新兴资产阶级的权力与文化追求,对知识与文艺的欣赏与赞助。对后世西方文化包括哲学、科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2 、知识界对思想与精神解放的追求,风云人物的个人表现。古代知识的日益丰富文化变革的作用。对教会、上帝的态度与基督教同古典文明近现代两个西方文明源头的结合。
3 、一般艺术特征与活动的概况,古典建筑法则的地位,大教堂和其他公共建筑、宫殿、广场所受到的关注,
重点分析对象:
联系教材实例的早期文艺复兴建筑与盛期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坦比埃多、圣比得大堂等集中式教堂,圣马可图书馆、维晋察巴西利卡、园厅别墅等古典建筑构图。
重点分析内容:
1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文化领域的尚古原因,古典建筑原理与形式同人文主义精神的联系,方圆等集中式构图美和理性、上帝与人体美观念的结合等审美观念。文艺复兴的古典艺术在观念和基本形式特征上同中世纪的区别,建筑师的追求。
2 、早期文艺复兴的文化背景和形式相对自由活泼的建筑特点,以及佛罗伦萨大教堂作为文艺复兴建筑开端的标志性意义。
3 、盛期文艺复兴的文化背景和追求严谨古典型式与形体的完整集中建筑特点,以及可作为盛期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性建筑坦比埃多。
4 、同上述内容相关的主要建筑师,建筑作品与著作
5 、人文主义精神在建筑艺术中主要表达怎样的“人”,理性精神同有关上帝的观念如何结合于建筑艺术当中。
6 、圣比得大教堂的平面、结构、空间、形体、尺度、古典柱式等建筑特征,这座建筑作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纪念碑的意义。
7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传播,近代以来对文艺复兴建筑及其历史影响的不同评价。
8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中指明的实例,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特色。
应知晓的实例 :
布鲁涅列斯基,阿尔伯蒂,伯拉孟特,帕拉第奥,维尼奥拉,米开朗基罗等人物。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育婴院,巴齐礼拜堂,圣马可学校,美第奇府邸,文特拉米尼府邸,法尔尼斯府邸,园厅别墅,圣马可图书馆,维晋察巴西利卡,圣比得大堂及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市政广场。
思考题:
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古典艺术。
圣比得大堂的建筑特征级其作为文艺复兴纪念碑的意义。
十、巴洛克建筑 ( 2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新航路的发现、外国入侵与 17 世纪意大利国家的衰落,科学发展和宗教革命对教会权威的威胁,法国、西班牙等国支持下的宗教反动。
2 、文艺复兴所导致的艺术繁荣在特定背景下的延续,宗教对艺术的利用以及艺术家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追求。
3 、巴洛克艺术在意大利的产生及传播与延续,艺术的极端放纵等评价。
重点建筑分析对象:
圣卡罗、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等。
重点分析内容:
1 、以椭圆为最突出特征的空间变化,其流动感同其他时代建筑空间追求的主要区别。
2 、对古典建筑形式要素的利用和对基本构图法则的突破。
3 、装饰性处理的繁琐化与建筑艺术同绘画、雕塑艺术的混合。
5 、动感、斑斓、喧嚣等巴洛克教堂的总体艺术特征,建筑空间中的环境气氛,巴洛克风在建筑艺术中的广泛体现。
4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巴洛克建筑特色。
应知晓的实例 :
圣卡罗教堂,十四圣徒朝圣,圣维桑和圣阿纳斯塔斯教堂,圣地亚哥德贡波斯代拉教堂,保拉喷泉,那沃纳广场。
思考题:
巴洛克建筑艺术的特征及其同古典建筑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十一、法国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建筑 ( 2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以法国为代表的中世纪后期战乱与 15 世纪君主集权制国家的逐渐形成,新君主统治对国家及其和秩序的重视,君主制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暂时妥协, 17 世纪的法国绝对君权政治。
2 、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质量的崇尚,以宫廷为主导的新建筑文化的形成。经验主义合唯理主义哲学的发展,对文艺的影响。中央集权对艺术的要求与维理主义的审美观,古典建筑的再生与走向僵化。
重点分析对象:
商堡,麦松府邸,鲁佛尔宫及其东立面,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重点分析内容:
1 、法国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中古典形式同中世纪形式结合的特征。
2 、法国文艺复兴盛期建筑的严谨感与民族特色。
3 、绝对君权、唯理主义与古典主义建筑艺术理论的形成,
4 、庄重但“冷峻”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色。
5 、巴罗克艺术同古典主义的共存。
6 、对于重点分析对象,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其典型形象,并能通过它们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巴洛克建筑特色。
附: 18 世纪出现的洛可可装饰。
应知晓的实例 :
商堡,阿塞—勒—李杜府邸,麦松府邸,浮—勒—维贡府邸,鲁佛尔宫及其东立面,凡尔赛宫及园林,恩瓦利德教堂,小特里阿农宫,旺道姆广场,协和广场。
思考题: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审美与其历史背景。
十二、泛欧文艺复兴建筑 ( 2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欧洲 15 世纪至 18 世纪其他地区的大体的历史发展概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宗教革命与反动、民族分裂与统一,国家间的冲突,维护集权统治与资产阶级革命等。
2 、中世纪建筑艺术同古典建筑艺术结合的一般文艺复兴建筑,以及巴洛克于法国古典主义的普遍影响。
一般建筑情况:
1 、英国走向较严谨的古典式样的建筑发展概况。
2 、尼得兰地区及中世纪与古典式样为一体的活泼建筑艺术。
3 、西班牙的多种风格并存。
4 、德国等中欧地区的巴洛克为主导。
5 、俄国中古民族风格转向古典建筑艺术。
应知晓的实例 :
英国沃莱顿府邸,白厅宴会厅,圣保罗大教堂;尼得兰地区安特卫普市政厅、市场行会大楼,古达市政厅;西班牙贝壳府邸,阿尔卡拉·德·海纳瑞大学,埃斯库利阿宫;德国阿夏芬堡宫,德累斯顿尊阁宫,乌兹堡宫;俄国海军部大厦等。
图文综合作业:
结合对西方建筑各时代特征的认识,选一种风格进行抽象,作一个当代建筑空间场所设计,并加以说明。要求图文并茂,展示历史知识、与之结合得设计能力和文字说明分析能力。
近现代建筑史
第四阶段: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建筑 (共 8 学时)
主要内容为 18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末的欧美工业社会初期主要建筑状况。应充分联系社会变革导致的机遇与问题,建筑发展中传统与革新的矛盾。
十三、近代社会转折、复古思潮与工业化建筑 ( 4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1 、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的基本精神,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2 、各主要社会阶层在新的社会形态与生产方式中的地位、态度。
3 、考古知识深化与西方列强在扩张中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4 、工业化时代的大城市膨胀问题,新技术与新需求,城市规划与建筑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
重点分析对象:
近代初期的复古建筑艺术追求与特征,体现新技术新形象的铁结构建筑,伦敦水晶宫。
重点分析内容:
• 古典复兴建筑的几种基本建筑特征。同启蒙运动、大革命、考古发现等的关系,以及对形式美的追求。
• 浪漫主义建筑的几种基本建筑特征。浪漫主义文化的兴起、不同阶段,以及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新的社会矛盾、国家民族关系、东西文化交流的联系。
3 、折衷主义式复古建筑的几种基本建筑特征,同商品经济、当时的建筑教育、广泛的艺术知识,以及新材料新结构的关系。
4 、这一时期的复古思潮同以前时代不同的建筑艺术追求与文化意义,在建筑发展进程中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辛克尔、拉布鲁斯特等人基于古典传统的建筑发展。
5 、铁材料的大量生产,以铁为代表的新材料、新结构的特征,在建筑设计还普遍延续传统形式时的应用特点。
6 、大跨、多层,快速、经济等新建筑需要,新结构与传统形式的矛盾。
7 、从工程设计角度突破传统形式的革新。帕克斯顿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其设计背景、建造方式、建筑特点与历史意义。
8 、学生应能以草图方式记忆和表达水晶宫的特征,并能通过它把握具新技术下具有典型意义的变革。
应知晓的实例 :
法国巴黎万神庙,雄师凯旋门,军功庙,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封蒂尔修道院(府邸),丘园中国塔,布莱顿皇家别墅,国会大厦;法国巴黎歌剧院,巴黎圣心教堂,意大利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1851 年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 1889 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埃菲尔铁塔与机械馆。
思考题:
折衷主义建筑的时代性与历史局限性。
水晶宫的建造、材料与形式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十四、各种建筑革新浪潮 ( 4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导致初步建筑革新的背景:社会文化领域从不同角度面对工业化的态度,绘画艺术发展对建筑学的影响,现实需要和技术进步的促进。
重点分析对象: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及其相关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钢筋混凝土与框架结构的出现。
重点分析内容:
1 、工艺美术运动对待工业化生产和纪念性复古建筑艺术的态度,注重民间手工艺的革新方向,拉斯金、莫里斯、韦布等代表人物,人民性的艺术观与服务目标的进步性与实践的局限性,建筑艺术特点,把建筑艺术带向现代社会的历史地位。
2 、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出现与新材料在建筑中的更广泛运用,新艺术运动同它们的关系,走向新型装饰的革新方向,法国、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人物维尔德、霍塔等,装饰性的建筑艺术特点,进步性与局限性。
3 、泛新艺术运动的格拉斯哥学派、青年风格、维也纳学派、分离派等流派与其主要人物麦金托什、恩代尔、瓦格纳、奥别列去与个人及其建筑特点。
4 、戈迪的塑性建筑、贝尔拉格有关形式与构造、空间的观点和建筑特点。
5 、路斯同坚持装饰者的论战及其建筑。
6 、特定历史机遇下芝加哥的城市发展与芝加哥学派的形成,在高层建筑领域取得的技术进步与艺术特点,一般建筑特征,沙利文有关建筑形式与功能的见解及其建筑艺术特点,在现代建筑形成中的地位。
7 、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建筑的早期实例,同铁——钢结构一道对 20 世纪建筑的影响。
应知晓的实例 :
红屋,布鲁塞尔都灵路 12 号住宅,格拉斯哥艺术学校,路德维希展览馆,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米拉公寓,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斯坦纳住宅,马癸特大厦,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巴黎富兰克林路 25 号公寓等。
思考题: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革新的特点与局限。
芝加哥学派在 19 世纪的历史先进性。
第五阶段: 20 世纪上半叶“现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共 12 学时)
主要内容为欧美 20 上半叶建筑走向“现代建筑”的革新与“现代建筑运动”。
十五、工业社会发展与抽象艺术对新建筑的影响 ( 4 学时)
一般历史背景与建筑知识:
工业化迅速进展,实用技术发明大量普及,资本主义社会及新老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加剧,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各种政治、科学与人文学术与文化思潮活跃。于此相关,建筑设计逐渐借鉴工业产品设计,视觉艺术中先锋派抽象艺术成为重要一支,同对待社会的态度相关,并密切影响了建筑艺术。
重点分析对象:
德意志制造联盟,未来派,表现派与门德尔松的爱因斯坦天文台,风格派与里特维德的乌德勒支住宅,构成派与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


平面上空间用什么可以表现 比如说色彩 神马的 说详细点

  单一的平面图形,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使原本二维平面图形通过幻视转化为三维的感觉
  通常就 反转实体
  透视立体
  组合立体
  球里面凹凸

  详细点网上也有资料啊,给你粘点

  平面设计常用表现手法 每当翻开一本版式明快,色彩跳跃,文字流畅设计精美的杂志,你都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即使你对其中的文字内容并没有什么兴趣,有些精致的广告也能吸引住你。这就是平面设计的魅力,它能把一种概念,一种思想通过精美的构图、版式和色彩,传达给看到它的人。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平面设计的规律,灵活运用,我们也能做出美妙的设计。   本系列文章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您介绍十余种平面设计的常用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平面设计的术语:   1.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7.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8.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三)、平面设计的元素 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2.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元素通常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3.关系元素: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元素来决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4.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平面设计的构成方式。 二、元素的运用 (一)点、线、面的构成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1.组形:在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   2.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3.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4.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5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6.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7.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8.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9.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点效果欣赏: 线效果欣赏: 面效果欣赏: (二)渐变 渐变是我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渐变的效果欣赏 (三)重复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重复的效果欣赏 (四)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   近似的分类:   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   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近似的效果欣赏 (五)骨格 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   骨格分为:   1.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   3.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线。   4.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它们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5.重复性骨格:是指骨格线分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有规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连续性的排列。    (六)发射 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四射的光芒就是发射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会产生爆炸的感觉,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发射的分类:   1.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   2.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式已旋绕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绕的基本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3.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箭靶的图形。   发射的效果欣赏 (七)特异 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次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特异的分类:   1.形状的特异: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上的视觉焦点。   2.大小的特异:在相同的基本形的构成中,只在大小上做些特异的对比,但应注意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异要适中,不要对比太悬殊或太相似。   3.色彩的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进某些对比成分,以打破单调。   4.方向的特异: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的,在方向上一致,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意效果。   5.肌理的特异: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造成不同的肌理变化。    (八)对比 对比有时候是形态上的对比,有时是色彩和质感的对比。对比可产生明朗、肯定、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构成对比的关系,包括:大小、明暗、锐钝、轻重等。   对比的分类:   1.形状的对比:完全不同的形状,固然产生一定的对比,但应该注意统一感。   2.大小的对比:形状在画面的面积大小不同,线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对比。   3.色彩的对比: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4.肌理的对比:不同的肌理感觉,如粗细、光滑、纹理的凹凸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5.位置的对比: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对比。   6.重心的对比:重心的稳定、不稳定、轻重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7.空间的对比:平面中的正负、图底、远近及前后感所产生的对比。   8.虚实的对比:画面中有实感的图形称之为实,空间是虚,虚的地方大多是底。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的使用中,要求统一的整体感,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相互烘托。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    (九)密集  密集在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图面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图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向磁场一样,具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密集的分类:   1.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性的点放于构图上的某一点,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于这个点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远离此点愈疏。   2.线的密集:在构图中有一概念性的线,基本形向此线密集,在线的位置上密集最大、离线愈远则基本形愈疏。   3.自由密集:在构图中,基本形的组织没有点或线的密集约束,完全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基本形的疏密变化比较微妙。   4.拥挤与疏离:拥挤是过度密集,所有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是一种拥挤状态,占满了全部空间,没有疏的地方。疏离与密集相反,整个构图中基本形彼此疏远,散布在各个角落,散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效果处理中,基本形的面积要细小,数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或近似的,在大小和方向上可有一些变化。在密集的构成中,重要的是基本形的密集组织,一定要有张力和动感的趋势,不能组织涣散。   (十)肌理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个不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软硬感。   肌理的创造方法:   1.笔触的变化:利用笔触的粗、细、硬、软、重以及笔触的不同排列,而描绘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2.印拓:用油墨或涂料雕刻及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然后印在图面上,便会形成古朴的拓印肌理。   3.喷绘:用喷笔或用金属网与牙刷,把溶解的颜料刷下去后,色料如雾状的喷在纸上。   4.染: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可用液体颜料进行渲染、侵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美的肌理效果。   5.纸张:各种不同的纸张,由于加工的材料不同,本身在粗细、纹理、结构上不同,或人为的折皱,揉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   肌理的效果欣赏 (十一)空间 我们一般所说的空间,是指的二维空间。空间感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点:   1.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大小相同的东西,由于远近不同产生大小的感觉,近大远小。在平面上一样,面积大的我们感觉近,面积小的觉得远。   2.利用重叠表现:在平面上一个形状叠在另一个形状之上,会有前有后、上下的感觉,产生空间感。   3.利用阴影表现:阴影的区分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觉和物体的凹凸感。   4.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细小的形象或线条的疏密变化可产生空间感,在现实中如一款有点状图案的窗帘,在其卷着处的图案会变的密集,间隔小,越密感觉越远。   5.利用平行线的方向改变来表现:改变排列平行线的方向,会产生三次元的幻象。   6.色彩变化来表现:利用色彩的冷暖变化,冷色远离,暖色靠近。   7.肌理变化的表现:粗糙的表面是人感到接近,细致的表面感到远离。   8.矛盾空间来表现:所谓矛盾空间是指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设的空间仲才存在。   空间的效果欣赏 (十二)图与底  图与底存在一种对比、衬托之中产生出来的关系。自然界中蓝天白云、红花绿叶都反映了一种对比与衬托之间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是反转的关系。   图与底在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明度较高的有图的感觉。   2.凹凸变化中的凸的形象有正图感。   3.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的有图感。   4.在空间被包围的形状有图感   5.在静与动的两这种,动态的具有图感。   6.在抽象的与具象的之间,具象的有图感。   7.在几何图案中,图底可根据对比关系而定,对比越大越容易区别图与底。   图与底的反转现象:有时候图与底的特征十分相似,不容易区别,这就是图底的翻转现象。   图与底的效果欣赏 (十三)打散 打散是一种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分为各个部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重新组合。这种方法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结构及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解刨事物,从一个具象的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成分,用这些抽象的成分再组成一个新的形态,产生新的美感。    (十四)韵律 韵律的表现是表达动态的构成方法之一,在同一要素周期性反复出现时,会形成运动感,这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韵律的表现是画面充满生机,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1.一次元的韵律表现:基本形在上下左右做单一方向的反复叫一次元的韵律。这时如果基本形的间隔相同,则韵律变化就少,如基本形价格不一,会产生复杂的韵律感。   2.二次元的韵律表现:像围棋的盘在上下左右方向作反复的叫二次元韵律,基本形可以等间隔,也可有一定的变化。   3.利用渐变表现韵律:根据数理性的规则变化产生韵律,数理比率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可造成渐变产生韵律感。   韵律的效果欣赏 (十五)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分割的效果欣赏 (十六)平衡 在造型的时候,平衡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平衡造成的视觉满足,使人的眼睛能够在观察对象时产生一种平衡、安稳的感受。   平衡主要分为:   1.对称平衡:如人、蝴蝶,一些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形状。   2.非对称平衡:虽然没有中轴线,不是对称的关系,却有很端正的平衡美感。   平衡的效果欣赏 (十七)基本形的各种排列 基本形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在单位元素的群集化过程中,可能变化出无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好。   基本形的排列原则:   1.基本形线装的排列:排列向横向发展,发展成为现状图形,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水平方向或斜线方向发展。   2.面状排列:基本形以二次方向排列,构成面状图形。   3.环状排列:把基本形线状的排列发展成为曲线,使两端连接。   4.放射状排列: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排列,造成放射图形。   5.对称排列:基本形左右对称排列,排列规律、整齐。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我也是学平面的(视觉传达)
  你可以多看些作品,只看这些的话不好记,结合有图的就一目了然,容易理解


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介绍 建筑背景

1、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该塔于1889年建成,现为著名旅游景点。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2、建筑背景:1880年法国刚刚摆脱普法战争中的耻辱,为了显示国力,1884年,法国议会作出决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国巴黎将再次举办世博会,主题是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1886年5月,法国政府面向全球进行世博建筑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条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


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介绍 建筑背景

1、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该塔于1889年建成,现为著名旅游景点。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2、建筑背景:1880年法国刚刚摆脱普法战争中的耻辱,为了显示国力,1884年,法国议会作出决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国巴黎将再次举办世博会,主题是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1886年5月,法国政府面向全球进行世博建筑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条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


上一篇:筷子兄弟父亲电影完整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