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三国之志

时间:2024-10-06 18:45:56编辑:阿星

《三国志演义》是小说还是历史著作?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曹操逝世后,曹匹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扩展资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同一部著作吗?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不是同一部著作。《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当然也有例外,在日本说的《三国志》,一般指的都是我们口中的《三国演义》(其实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会更容易理解)。另外现在的日本人读的一般是小说家吉川英治根据三国演义编写的《三国志》

三国志中有哪些名句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陷阵之志,有死无生,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即使敌众我寡,末将亦能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译文:决定冲锋陷阵,就要抱着必死的信念;先是看到一点冷光,然后一条长枪袭来像一条龙一样;即便敌方人数比我方多,我也能在万军之中取得敌方将领的人头。即作为将士,在战场上应该有抱着必死的冲锋陷阵的精神。作品评价总述《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现今。

三国志读书名言

三国志读书名言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


三国志是真实的吗?

接近真实!毕竟《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得到历代史学家们的认可的!\x0d\x0a而且最初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是在晋朝为官,并且参考了当时的魏书吴书和蜀书,因此当时他的资料是十分完善的??\x0d\x0a并且在政治立场方面,首先他是蜀官,也许他会怨恨魏灭蜀,但是后来魏的后身晋监督他写,而晋作为篡夺魏的政权,肯定还是会尽量要求他偏向魏国,而吴国与他非亲非故,因此更加能够公平对待。在没有理由篡改的情况下,他当时写的大多数都应当是他所看到的真正的现实??\x0d\x0a至于裴松之的注,首先他所加的大多数都是自己所看到的所谓野史,而正史中所有的几乎已经被陈寿写全了,而野史有一部分可信,可能是统治者所忽视或者所可以掩盖的,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野史是根据民间传说或者说是老百姓对于心中人物的形象所做的艺术添加??\x0d\x0a总的来说,陈寿写的部分大致上都值得相信,但是也不能忽略可能存在的疏漏或者说是一部分的用文笔进行的丰满,但这些也不伤大雅。而裴松之所写的部分则值得揣摩,但也不可都不信,毕竟还是有可信之处的??


三国志真实吗

问题一:三国志是真实的吗 接近真实!毕竟《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得到历代史学家们的认可的!
而且最初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是在晋朝为官,并且参考了当时的魏书吴书和蜀书,因此当时他的资料是十分完善的……
并且在政治立场方面,首先他是蜀官,也许他会怨恨魏灭蜀,但是后来魏的后身晋监督他写,而晋作为篡夺魏的政权,肯定还是会尽量要求他偏向魏国,而吴国与他非亲非故,因此更加能够公平对待。在没有理由篡改的情况下,他当时写的大多数都应当是他所看到的真正的现实……
至于裴松之的注,首先他所加的大多数都是自己所看到的所谓野史,而正史中所有的几乎已经被陈寿写全了,而野史有一部分可信,可能是统治者所忽视或者所可以掩盖的,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野史是根据民间传说阀者说是老百姓对于心中人物的形象所做的艺术添加……
总的来说,陈寿写的部分大致上都值得相信,但是也不能忽略可能存在的疏漏或者说是一部分的用文笔进行的丰满,但这些也不伤大雅。而裴松之所写的部分则值得揣摩,但也不可都不信,毕竟还是有可信之处的……

问题二:三国志真实还是三国演义真实 呵呵,当然还是一三国志为准,毕竟是当时人写的
即使陈寿可能稍有偏颇,但三国演义还是后人在三国志的基础上想象的呢,可信度不是更低吗
当然,我国史学的规则是本朝不写本朝史,本朝历史由后人评说,这点很大气,不过你说的点我也有些赞同的,比如明史就被满清歪曲得厉害,好像明朝皇帝都是昏君,贪官污吏遍地走

问题三:三国志的真实度有多少? 说到三国时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但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认识到,《三国演义》是艺术化的文学作品,由于作者的“尊刘贬曹”情感使其作品并不完全遵从史实。大家更多的是尊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为正史,但《三国志》就能完全反映这一历史事情吗?我认为并不完全,《三国志》与真实的历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首先,让我们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谈起。陈寿(233~297),字承祚,出生于安汉县城(今南充市顺庆区)内。陈寿出生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对峙之时,年轻时师从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后因得罪当时专权的宦人黄皓而仕途受挫。蜀国灭亡后,入晋为官,编订《诸葛亮集》,为晋武帝欣赏,后历经十几年,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从陈寿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三国志》的编撰,是在晋,而晋又由曹魏禅让而来,因此陈寿的《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从《三国志》,为魏帝立本纪,称之为帝,对蜀吴帝只与臣子一起列传,且称蜀主和吴主,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三国志》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对于魏晋禅代之际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尤其显然加以粉饰,多所回护。因此我们说,《三国志》的编撰,多多少少也是要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这也无可厚非,史书本身就是为政治服务嘛。不过因为陈寿出生在蜀国,且曾在蜀国生活、为官,我认为他对蜀国还是有思念之情的,因此,他才会将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而不同于孙吴。
从陈寿可参考的材料看,在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而蜀汉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由于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因此《三国志》中记载的内容总让人感觉史料不足。从三国的篇幅也可见一斑,魏书三十篇,吴书二十篇,而蜀书仅有十五篇,而且魏帝的内容远比蜀主的内容详尽。由于蜀汉缺乏史实材料,因此尽管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但仍然感觉内容不够饱满。
至于陈寿《三国志》对历史事实的尊重程度,我想不应由我妄下定论,它既然能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其内容的真实性倒是可信。
因此,我认为,《三国志》中记载的史实应该都是可信的,但其不足就在于:第一,它受当时政治的影响,以“尊魏”为主导,多少会掩盖掉一些不利于魏、晋的历史,也即魏国的反面材料较少。第二,由于历史材料的缺乏,蜀国的内容有些单薄,相信有许多蜀国的历史事件未被列入,当然,吴国的内容也是应该如此。我们现在看待三国这个动荡年代的历史时,似乎应该更加全面的来看,“尊魏”或是“尊刘”都是我们个人的一家之言.
至于陈寿版本三国志没有的写的东西史实是否存在,陈寿写三国志时由于不象 司马迁等专职史官那样资料全面丰富,所以对材料的选择态度比较严格,宁可不提也不记载没有把握的东西。但是不提并不证明历史上没有。
就拿大家熟悉的《道德经》在汉朝时为《德道经》德在前道在后,而且其中有很多内容在现在的《道德经》已经没有。根据:长沙马王堆女尸墓葬出土。 周仓是演义里面有的,三国志没有,但三国志没有记载不表示历史上没有这个人
论阶级性:《三国志》为晋朝官方作为年代记事一种官方年历,可信度深受怀疑

问题四:三国的人物是否都真实存在? 三国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 只是在后世的 著作中 添加了 更多 的艺术加工 让 文字记述更加鲜活了而已 而且 书籍作者也会加入 自己的不通情感 对喜欢的人物和不喜欢的人物的 描述 必然会出入

问题五:三国志的真实程度 毕竟没有确实经历过,我们没办法确定一段历史记载是否真实,搐能从例如成书年代这样的时间证据上来判定这段记载“相对可信”,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西晋人,他对三国时代的记载就客观而言是比较可信的,虽然也因为他是西晋人,zhengzhi环境下他的言论会有意无意地偏向维护司马氏和曹魏。三国志为什么没有描述张飞的相貌,这我也不清楚,民间也有说他是个儒将的,擅长书法和美人图,不过现只有其书法拓碑【非真迹】

问题六:三国志真的是正史吗 陈寿写的《三国志》基本上就是三国的真实历史。裴松之为《三国志》写的注是对《三国志》的补充。一般来说这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史实。

问题七:真实的三国志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前者是正史,后者是小说,这是最大的区别。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f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而三国志是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 ...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 《三国志》为晋朝陈寿所写,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是写实的,为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演义》为明朝罗贯中所写,是在《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吻合,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若论史学价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论文学价值,后者高于前者。
《三国志》是所谓的正史,而《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记录的历史演绎出来的小说、故事,是文学作品。如果要学历史,当然要读《三国志》;如果是为了于消遣中获取某些历史知识,《三国演义》足已。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主要的区别有三点:
一是体例不同。《三国志》是史书,是对三国历史的较为客观的叙述。而《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虚构的内容;
二是成书时间不同。《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性。而《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
三是承续关系不同。陈寿写作《三国志》依靠的是他自己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而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则主要取材于《三国志》。也就是说,《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母体。
在《三国志》里那个文韬武略、心胸开阔、英雄豪侠的周瑜,到了《三国演义》里却成了心胸狭窄、疾贤妒能的“小气鬼”。 《三国志》中,周瑜从小就多才多艺,年青时就精通音乐。只要奏乐有错误,他必定会发现,发现了就一定会加以指点,所以当时有民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周郎会发现,可以请周郎指点指点)的说法。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吴抗曹,这个战略起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整个战役的指挥计划者实际上是周瑜。周瑜在说服孙权上起了重要作用,而《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激将法激的;利用火攻是黄盖提出来的,后来都改成诸葛亮,这些都是出于突出诸葛亮这个主要人物的创作需要。突出了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喜爱,小说中周瑜的性格特点主要是心胸狭窄,特别忌妒诸葛亮。这是小说为了使不同人物性格区别鲜明的创作需要。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问题八:陈寿・《三国志》所记载的事物,都是真实的吗? 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它上面记载的东西的真实性都值得推敲。
因为,第一,所有的正史都是后边的朝代修的,为了迎合当时的统治者,它不可能吧前代的皇帝说的一个个都像尧舜禹汤似的,而且必要时还要丑化他们。对于自己朝代崛起时的一些丑行,要吗美化一下,要吗干脆不说。第二,修史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前代的实录,比如《明史》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明实录》。但实录也并非就一定就是真实的,因为,从唐太宗开始,皇帝可以看自己的起居注了,也不是所有的史官都不怕死的吧。第三,修史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为尊者讳”,就是皇帝的一些丑行,你不能说,或者不能直接的说,比如《史记》中关于汉武帝的一些事,太史公也只是旁敲侧击,一笔带过。所以对三国志,编写人陈寿因为是在西晋时编,对于前朝曹魏多有忌讳,或多或少会有些隐瞒甚至篡改的存在。
还有作者本身也有主观倾向性,很难说他所收集的资料和写就的文字就一定是整个人物地全貌或者事件的全貌,以偏概全或者故意遗漏,抹黑夸大赞美人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不可能都是真实的。
总而畅之,史书中的东西真真假假,有的东西或是遗漏掉了,或者是故意忽略掉的,也有的东西根本就是修史的时候自己杜撰。读史书要细要精要广,不只要看些正史,那些野史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建文帝的结果,《明史》上很肯定的告诉你他死了,结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史学家认为他没死。这也只不过是众多历史疑案中的一个,读史的同时多看看古往今来的著作也是有益的补充。

问题九:三国志是真的还是假的 《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与《三国志》差不多,但有些故事出于虚构,比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连环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空城计见于《三国志》裴松之的注,真假存疑,一般认为不是真的。《三国演义》中与《三国志》出入较大的地方多见于对刘、关、张三人早期事迹的描写和诸葛亮的神异之处以及关于左慈、于吉等的叙述。其余故事基本与《三国志》相同。

问题十:三国志写的就全是真的吗? 可能也有陈寿个人和当时的环境因素。陈寿的父亲原是蜀汉的运粮官,因为筹粮不及时使北伐一半的孔明不得不退兵,差点被孔明砍了。后来虽没砍也责骂了一顿免了职。陈寿对孔明肯定有微词。 加上写三国志时三国已归晋,陈寿是做为晋臣著史的,自然以魏晋为正统写三国了
希望采纳


上一篇:复仇三女王的宿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