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件

时间:2024-10-07 03:26:59编辑:阿星

问一下小学语文课教案该怎么写? 有人了解的告诉下哟,非常谢谢大伙

草虫的村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观 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周密( 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颐和园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  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⑴ 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  教学步骤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 )的公园。  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  (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  (用“ ”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  ▲长廊  (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  (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  (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  (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  长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  ▲佛香阁和排云殿  (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  (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 (雄伟高大,金壁辉煌)  (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昆明湖  (1)导游讲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  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 。  (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这句话。  ▲十七孔桥  (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  (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 )、有的()、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17孔桥真( )!  (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  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  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啊??求帮助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数学教学案例
圆锥的体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指名让学生回答)
生:回答 (师总结)
师: 圆锥有什么特征?(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粮堆,沙堆。你们知道它们的体积怎样求吗?如果用货车来运,需要用几车?引出(圆锥的体积)
(二)学习探讨
1、学习探究圆锥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 把“圆柱”转化“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 今天我们也根据这种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你们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吗?(学生兴趣十足)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带来的试验用品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不等底等高。
师: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样(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来知道自己的猜测的正确与否。(试验)
2、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
学生试验,小组交流。
各个小组的意见反馈。
师小结:我发现有的小组是用水来做的的试验;有的是用沙来做的试验。你们都能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V(圆锥)=1/3V(圆柱)。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小组的同学别具一格,用的是一个圆柱体形状的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两个与第一个圆锥大小一样的圆锥,这样就得到了三个大小一样的圆锥,也得到了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提出表扬!
3、师生共同完成例题,师针对个别情况进行训练。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选择题。
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1)54立方米 (2)6立方米 (3)9立方米
2、东东的家里有一个圆柱形水桶,装满水是30千克,需要几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容器来装?
3、书上的一些题目。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 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因为旧知是新知的的基础,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达到知识的共享。我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的转换,在练习题的的设计上,注重了对学生的图形测量能力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创设情景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特别是对出现不一样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这节课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根据实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精选5篇】

【 #课件#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1.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学习目标:   1、学会“把、哥、都、依、安、享、受”8个字,会认“鞋、脱、船、静、港湾、温暖”8个字。认识3个偏旁“父、阝、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重难点:   学会8个字,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鞋柜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在文中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听听字音是否都读准了,互相帮一帮。   二、在“摆鞋子”游戏中巩固生字读音。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放到鞋柜里。   2、想一想鞋子一家会说什么?谁能说一说?   3、鞋子是一家人,我们一家人在晚饭桌上聊些什么呢?再读读课文。   4、出示图片,学生感受温暖的家,自己练习读第二节诗。   5、充分感受后,完整地读诗。   6、愿意把诗送给爸爸妈妈吗?请试着背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三、巩固认读,指导书写。   1、抽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巩固生字认读。   2、在小组里识记要学会的字,代表在全班交流。   3、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法,指导书写。    2.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一、教学目标:   1、分辨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   3、读词读句,巩固识字和积累词句。   4、读背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学古诗《画鸡》。   三、教学时间: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以及字的偏旁归类。   (一)我会连   1、观察本题,讲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结:要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3、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来巩固本题。   八名学生手拿声母卡扮成青蛙,18名学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妈妈。   (二)读读比比   1、看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一差,下面三组字都是独体字加偏旁。)   2、选一组进行音形义的比较,突出字形的比较,然后口头组词。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几组形近字的比较,并组词。   4、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来交流。   (三)我会找   1、创设情景:瞧,苹果园到了!谁在干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一)我会读   1、谈话: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展示独木桥,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旗”。   2、把词语分成几部分,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1)指名个人“过桥”。(一个读一排词语)   (2)四人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过了“独木桥”,我们又到了“我会读读说说”的游览区,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4、指导学生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   ”画出来,用“——”把“有什么”画出来。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小组赛读   3、背诵古诗    3.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1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离原   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枯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火烧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又(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4.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独立分析字的笔画,正确书写“巾、衣、本、牙”四个字。   2、听故事,讨论怎样才能见到雪孩子。   3、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的练习。   1、独立说说“巾、衣、本、牙”四字的笔顺并书空。   2、玩一玩“我说你写”的游戏。学生说一个字,例如:“以”,找另一个同学书空笔顺。   3、写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术   1、出示“木”字,抽生读一读,书空写。   2、你能给“木”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本、术、禾)   3、出示“力”,请你变魔术,加两笔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办、为)   4、出示“巴”字,请你给它加偏旁,看能变成哪些字?(把、吧)   5、你还能给哪些字变魔术?   互相说一说。   三、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   1、出示词语:青蛙、刺猬、熊、蛇,你觉得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动物类)你还能说出哪些动物名称来?   2、第二类:黄色、红色、绿色,是表示颜色的,请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3、第三类:围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请说说表示衣物的词。   4、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一类的?   四、照样子说一说   1、例句: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2、句式:谁真怎么样?   3、请依照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九九歌》   1、自由朗读,看你从中能读懂点什么?   2、你知道这首儿歌讲的什么意思吗?   3、教师介绍有关节气的知识。领学生揣摩儿歌的意思。   4、读一读,争取能背诵。课后背给爸爸妈妈听。   二、听雪孩子的故事。说一说,怎么才能见到雪孩子?   1、听老师读两遍故事,可让学生提一些关于内容的小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   2、分组说一说,怎么才能再见到雪孩子?老师不要讲太多的自然常识,让学生问、学生答。   3、试着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语文天地的学法指导: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1、想一想,你从这些字中发现了什么?   2、收集这样的字,写在本子上,再和伙伴们交流这些字的特点。    5.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从身体部位的词语中识字。   2、读准词语,尤其读准轻声词。   3、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掌握一种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背诵、记忆古诗。   教学难点   养成积累生字、词语、诗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到了几种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回忆一下,有哪几种?(通过天气来识字、通过数量词来识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字。   二、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和词语:   眉毛、鼻子、嘴巴、脖子   手臂、肚子、小腿、脚尖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这些词语都是关于身体部位的词语。   6、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身体部位的词语,另一个同学指。   三、读一读   1、出示词语。   胆子、粽子、镜子   爸爸、妈妈、哥哥   故事、月亮、时候   2、同桌互读这些生字和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名词后加“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老头儿。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娃娃、猩猩。   四、汉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2、这些字有一笔是一样的,同学们说说是哪一笔?   3、猜一猜,写这样的汉字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点在什么时候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教师指导。   5、学生书写,教师巡查。   五、日积月累   1、指导学生初读《寻隐者不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教师指导学生演读。   (2)同桌表演朗读。   (3)先自己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4)背诵。   六、读一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妞妞赶牛》,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有不会的字,当当小老师。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   4、读了《妞妞赶牛》,你有什么发现?你从前读过这样的绕口令吗?   5、回家和父母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准。   七、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让我们齐背《寻隐者不遇》、齐读《妞妞赶牛》,在背诵声和朗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集锦5篇)

【 #课件# 导语】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这是一首儿童诗,写“我”和爸爸、妈妈在看书。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一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识目标: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九个字,会写“又、手、书、本”四个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看书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掌握“手、书”两个字的书写。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拿出各种各样的书,激发学生:你看过这些书吗?平时在家里,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些什么书?谁来告诉老师?   2.告诉学生:读书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以《看书》做题目的课文。   板书“看书”,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拼读准确了,再往下读。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读得不好的可请教同学,或者问问老师。   3.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然后再把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并想想:文中写了谁在看书?   三、看图学句   (一)读第一节课文。   1.看图一:图上画的是谁?(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2.他们手上的书像什么?出示第一段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看谁找得最快。   3.指导朗读。   师:看他们读得多认真啊!你们能这么认真地读书吗?   (1)自由练习读。先一句一句地读好,再连起来读。   (2)小组互读,看谁读得好。   (3)老师范读,学生评一下老师,说说老师读得好不好。   (4)表演读,看谁最勇敢,读得好。   (5)练习背诵第一节课文。   (二)读第二节课文。   1.看图二,小妹妹在干什么?谁来描述一下?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爸爸、妈妈和“我”的书各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后评价。   (2)听录音(或师范读),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读的。   (3)自由练习读,多读几次,读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4)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读句子,说句子。   爸爸看_______书,妈妈看_______书,我看_______。我的书_______。   (6)背诵全文。   四、拓展延伸   师: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小组交流。   五、学词写字   1.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写在词语花篮里。   2.重点指导“手”“书”两个字,其余两个字可以先自己练习,再指导。   六、教师总结    2.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数出学过字的笔画数,井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课前准备   挂图、纸做大转盘、词语卡片、字卡、纸做花瓶及红花、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流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火”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分别写上“三画、四画、五画”)。   a.集体认读。指学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   b.齐读:“我会填”。(板书)   2、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鼓励学生善于想办法,增强其成就感)   二、看看读读   1、课件演示文中插图或出示挂图。(不出现文字)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3、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木船、小河、野花)   a.齐读。   b.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c.对口令。(甲说数量词,乙说事物名称)   4、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   a.小组讨论。   b.汇报交流。   如: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一条弯弯的小河上停着一条小木船,两只鸭子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草地上盛开着几朵野花,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欢蹦乱跳,高兴地汪汪直叫,多美的一幅画呀!   三、扩展练习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文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3.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预习生字,做字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出示课件)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读音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本篇儿歌一共有几个小节?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分别出示课件)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1)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张—弓长张”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出示课件)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2、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4.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2、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3、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图生字卡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语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   3、分析本课生字并记忆   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②、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方法,交流记忆。   ③、猜字游戏。   (二)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三)指导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4个汉字,同桌读一读,找找关键笔画。   2、自己描红,重点描出关键笔画。   3、教师出示范字。请学生上前找到关键笔画提醒大家。   4、展示评价。   (四)、课后延伸:观察美丽的夏夜(课件)   引导学生去观察美丽的夏夜,看看它美在哪里?    5.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歌以拟人化的形式,让孩子们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们的快乐心情。   【设计理念】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感悟,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教学中以读为主,让“读”这一主要的语文教学方式贯穿教学始终。结合教材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读出文字美、意境美。   3.扎实体现语文工具性、人文行统一的特点。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达到师生与文本与自己对话,充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荷、珠等生字,会写朵、机等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小伙伴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是教学重点。   2.体会小伙伴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多媒体,步入文境   1.谈话导入,学生认读生字卡“荷叶”一词。   2.识记“荷叶”二字。教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   3.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汇报学习生字的情况。   (1)指名读。   (2)齐读、男女对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3)哪些字是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记住它的。以前不认识的字,你会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同桌读课文,纠正错误。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交流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本课生字。   2.重点交流易错字或难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上一篇: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