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会发生什么?
肯定会相谈甚欢,说不定能成为知己。苏格拉底说过: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的。主要信息: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德语:Sokrates)(公元前469年 ,一说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希腊语(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西方哲学,并为第一道德哲学家所述的西方伦理思想的传统。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没有作品,主要通过他后来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闻名,特别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其他来源还包括同时期的Antisthenes,Aristippus和Sphettos的Aeschines。阿里斯托芬斯(Aristophanes)是一位剧作家,是当代主要作家,在苏格拉底(Socrates)的一生中写过提及苏格拉底的剧本,尽管《希俄斯旅行日记》的片段提供了有关苏格拉底年轻时的重要信息。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与苏格拉底,二者的思想有哪些异同呢?
苏格拉底是西方智慧的代表,一生为维护真理为教育青年而奋斗,而且和邪恶对抗,他的那种宁死不屈的决心被我们称颂。苏格拉底不怕危险的忍受着各种的嘲笑和讥讽在和当时的青年人讨论思考着人生的种种问题。我们的孔子也是在和自己门下的学生做学问,搞教育,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所思所悟。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他们在时代背景、安邦之道、价值取向等方面却有着不同的表达。孔子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混战,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传统社会规范失去了对人们的束缚力,孔子痛心于传统礼制的淡化,所以极力维护。孔子的“仁”是指内心的道德原则。把“仁”翻译为“仁慈”或“完德”,可能会使人产生误解,孔子的“仁”不是具体的哪个品德,而是统摄一切德目的道德原则,是一切德性的总纲。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都强调道德和知识对思想改革的作用,但因背景不同,所以也存在很大差异性。而苏格拉底的“德”并非指道德,而是“知识”或者说是“实践智慧”。他把“德性”等同于科学意义上的“知识”,是为了说明德性的可教性,是为了说明“德性”和“教育”之间的联系。一个人的德性是可以通过各种学习来培养的,所以人需要被教育。无论是东方的圣人西方的圣人都值得我们尊敬,他们都是为人类历史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要比较两者的谁的思想更高,确实很难,但就影响力而言,个人认为孔子的思想影响更深远,而欧洲则是苏格拉底、孟德斯鸠等诸多哲学家、思想家共同努力才有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英语演讲稿。哪位可以指点一下
主要涉及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写之前可以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理论、主张的精髓,进行比较,一定会有很多异同点,可以从中选一个细微的方面来写。面面俱到不太好,因为会导致主题不明确。
写的时候,可以从大处入手,即两人在世界上的影响开始,也可以从小处入手,从一点儿小事开始引入;可以把两个人先分开写,然后总结在一起,当然也可以从开头就将二者融入。
其实最好是可以提到自己,比如说他们的某些主张带给你的影响,如果能有事例说明,加上自己的感情是最好的。
这种演讲稿只是3分钟的,所以内容不要太多,写完后还要好好删减一部分。
希望对你有帮助,也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