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期是什么?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到底有多冷?
有历史以来,我国共有6次的小冰期。其中一次是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那时还没有温度计,所以当时的具体温度没法确定,但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广东潮州下起了大雪,足足有一尺厚!广东南方地区,冬天是不会降雪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能够在广东下到一尺多厚的雪,可想而知当时是有多冷!北方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南方的冷空气都是北方过来的。明清400年小冰期广州曾降雪11次。明代小冰河期共记载冷冻灾害72次,清朝则有277次。当时广东境内,北部、西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皆出现了冷冻灾害性天气。南海县、大埔县、惠来县、兴宁县、揭阳县、龙川县等地更是发生了多次冷冻灾害。这一时期广东的雪线甚至抵达了海南岛的北部沿海地带,这里的气温居然曾经降到零度以下。就拿“海南”来说,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 海南琼山冬大寒,六畜冻死; 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 海南万宁冬陨霜——对于无数从北方赶到海南取暖越冬的“候鸟”们来说,这应该很难想象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245~1924年间,广东地区的冷冻灾害主要由降雪造成,雨雪和霜冻天气次之。可见下雪对于广东来说,并不罕见。这一小冰期的降雪,有直接记载的,广州至少有11次,雷州半岛至少有10次,海南岛至少有17次——海南岛比广州还要多!那么小冰河时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地球经历过多次冰河时期,有人认为是地球轨道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太阳轨道的原因。从冰河时期的持续时间来看,应该是地球运动的原因比较小,因为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而冰河时期可以持续几百上千年。因此应该是太阳系或者是银河系运转的一个规律,当整个大星系运行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地球气候就受到影响。明清小冰期也是这样形成的,只是其程度没有大冰期严重,但也对人类活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明朝的灭亡也跟这次气候变化有关联。当时崇祯皇帝登基后,民间灾荒连连,还有鼠疫,就连皇宫里的守城兵将都没能幸免。当李自成的起义兵冲进宫里的时候,有些士兵被鼠疫折磨的瘫坐在地上无力抵抗。在整个明清小冰河时期,经常会出现极端天气,由于当时科学水平不够发达,各种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所以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今地球上的极端天气依然存在,但我们有了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施,让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明朝小冰河时期十分地冷,在南方阳历11月的时候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明史》中的记载:“景泰四年(1453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1454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时代特点:在这场持续了百余年的小冰期中,最为寒冷的一年是清代嘉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16年,因为火山爆发加剧了气候的变化。在嘉庆二十年的4月,当时位于印尼巴哇岛上坦博拉火山突然在沉睡数千年后爆发,指数高达7级,直接对当地的百姓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灭顶之灾,火山灰一瞬间冲入地球平流层,对全球的气候造成剧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