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

时间:2024-10-14 11:59:26编辑:阿星

什么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导语: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降低成本,然而效果甚微,甚至效益变得越来越低。究其原因,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降低成本,控制支出,并没有将成本控制同企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什么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一、战略成本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   众所周知,企业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借助对企业所处市场发展形势变动的研究,更好地保障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自身优势,从而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长期发展和生存;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是从降低企业的短期成本管理考虑,比较片面。两者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成本管理没有战略成本管理考虑得长远。   2.全局性   战略成本管理更加注重企业的整体状况,按照企业的总体规划发展,进而对自身生产经营方面的状况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通常情况下,即企业对自身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局把控,同时提高对供销商和客户的重视程度。相比之下,以往的成本控制仅仅是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进行考虑来削减支出的,并没有从全局来考虑。但是往往评判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的标准不是只有成本最低这一个标准。   3.动态性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采取战略成本管理的措施,因此,分析企业的有规律性的变化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阶段的战略成本管理。所以,企业应及时地对战略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战略成本管理目标   1.降低企业的成本。第一种途径为减少损耗、提升生产效率、系统地进行组织管理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管理费用;第二种途径为想办法改变影响费用发生的某些要素。但是在无法改变的条件下,当成本达到极限时,再通过降低成本也可能得不到收益,即使得到了也是非常少的。   2.扩大企业的盈利。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这是由于获得的利润越多,该企业的财富值就积累得越多。利润的增加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但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增加成本来达到利润的增加。   3.建立市场优势。战略成本管理除了要求企业关注自身的长期利益之外,也应确保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战略成本管理基本分析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是运用价值链分析。在费用相同的前提下给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或者在成本更低的前提下给客户提供同样的价值,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价值链进行研究是企业战略成本控制的出发点。企业价值链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外部价值链这两种基本类型。   1.企业内部价值链,即企业内部为增加利润而向客户所提供的支持性服务。其中,内部后勤、生产环节、外部后勤、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主要组成部分;辅助内容主要包括采购控制、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监管及基础管理等四项。   2.企业外部价值链,即同企业外部的行为主体与企业间产生紧密联系的价值活动,行业、竞争对手价值链是外部价值链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深入研究,判断竞争对手的成本随后和它进行比对,最后按照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取得成本优势。   (二)成本动因分析   一般来说,成本动因分析以非量化因素作为其研究对象,摆脱了之前成本控制中只关心可量化成本的范畴,从而有助于企业从战略高度对内部成本的管控,进一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战略目标。   三、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成本控制缺乏有效性   这种现象往往出现于产品开发的时候。然而,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顾客群体对产品欧估值的需求持续上升,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这也会令企业产品开发时期的费用上涨,因此当前企业成本管控的关键就是对研发设计成本的有效管理。   (二)忽视售后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有不少企业都觉得一旦实现了销售利润便等于完成了企业战略目标。他们为了降低自身�担、控制成本,经常忽略掉售后服务的质量,这样一来便降低了客户的好感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以及战略优势的形成。   四、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产品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   客户的基本要求是各个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的前提依据。在研发和设计新产品时,研发人员需要实时关注市场动态及顾客需求,从而确定企业的整体研发方向,开发更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同时,企业也不能忽略沉没成本,要努力避免沉没成本的出现。   (二)强化品牌服务意识   企业售后服务的水平和客户满意程度具有密切的联系。企业必须尽快完善自身的售后工作,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消费者利益,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及口碑,把握住优质的客户资源,进一步稳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结语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模块。因为成本管理的结果,从短期来看体现在企业的各项精英指标上,从长期来看它会对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企业的经营一般来看都是其长期的经营状况,所以成本管理更多地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企业的采购环节做起的,通过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减少采购环节来满足生产需要。在生产环节,应该减少材料的支出,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制造费用的开支;到销售环节时,就会尽可能减少销售费用来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尽管传统的成本管理虽然也能达到效果,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利益,但却不能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   战略管理是为了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规划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将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适时地开展战略成本管理将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现在的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商业机密,像企业自身的成本、财务等状况,所以很难得到有关竞争对手的成本等信息,从而导致很难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什么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1、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关键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企业通过在价值链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使能作用、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2、战略定位分析:战略定位就是将企业的产品、形象、品牌等在预期消费者的头脑中占居有利的位置,它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选择,也就是说它指的是企业做事如何吸引人。企业战略定位的核心理念是遵循差异化。差异化的战略定位,不但决定着能否使你的产品和服务同竞争者的区别开来,而且决定着企业能否成功进入市场并立足市场。3、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就是针对特定的企业分析其战略成本动因,它可以使企业了解决定企业成本态势的基本因素。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在企业通过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决定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战略后,还必须以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来引导成本管理的方向和重点,用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的结果作为成本改善的立足点更加有利于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建立的,这类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因,其对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之则会使成本提高。

战略成本管理——新的成本管理(二)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国际上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的,尽管大家对构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是一致的,但究竟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却存在不同的看法。美国学者认为,简单而言,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我国学者对战略成本管理内涵的解释有下面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关注成本管理的战略环境、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业绩,其含义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也有人认为,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在考虑企业竞争地位的同时进行成本管理。还有人提出,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管理。
  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进行正确的界定,应该考虑这样一些方面。首先,战略成本管理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发展,而不是否定,当企业管理伴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进入战略管理新阶段,传统成本管理也应该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其次,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和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相匹配的;最后,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要将成本信息的分析与利用贯穿于战略管理循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应该表述为:企业如何利用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来为战略管理服务。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首先,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应服从于战略管理目标。战略管理目标是企业通过战略管理活动所要实现的结果。从战略管理活动本身去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战略管理的整体目标就是要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其各项活动的开展应该有助于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借助成本管理的基本功能去赢得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其次,战略成本管理目标要符合成本管理系统自身的功能性特征。成本管理系统自身的基本功能就是产生和利用成本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管理需要。尽管战略成本管理是在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战略管理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统,但其基本的功能并没有改变。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战略性成本信息。
  最后,战略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还应该落实在企业成本的持续降低上来。尽管企业在不同的时期,由于要实现和维持竞争优势,所采取的成本管理目标、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但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定位主要还是追求成本的持续降低。这也正是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具有耦合性的一面,只不过战略成本管理更强调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有利于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
  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
  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多选题

主要内容如下:一、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目标成本法模型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3.价值链模型4.产能与瓶颈问题5.成本动因概念二、成本术语与会计报告1.理解成本术语i.变动成本/固定成本ii.直接成本/间接成本iii.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iv.显性成本/隐性成本v.承诺成本/酌量成本vi.产品成本/期间成本2.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三、制造型的成本流1.成本流的步骤2.成本流的公式3.成本流的分录四、实际/正常/标准成本法1.实际成本法2.正常成本法3.标准成本法五、吸收/变动成本法1.为什么采用变动成本法2.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差异3.用两种方法计算营业收益六、联产品成本法1.联产品的生产流程2.基于市场价值的分摊法i.分离点上的市场价值法ii.固定毛利率法iii.净可实现价值法3.物理指标分摊法七、分批/分步/经营成本法1.分批成本法i.分步成本法的步骤ii.废品/返工/废料的处理2.分步成本法i.分批成本法的步骤ii.先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3.经营成本法八、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1.为什么使用作业成本法2.作业成本法的步骤增值与非增值作业我发的是周正业的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方法

  导语: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方法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知识逐渐取代资本成为经济的主导因素,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英、美、日等国学者的大力倡导下,管理会计开始与企业战略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以战略为重点的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把战略管理思想引入企业成本管理中,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CM)。   它是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战略地位为目标,以战略管理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战略价值链分析、战略竞争地位分析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各项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一种成本管理。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特征   (一)战略性,包括观念和目标;   (二)全面性,包括内部和外部;   (三)多样性,包括方法和信息;   (四)动态性,主要是外部市场环境,竞争激励的市场中唯一不变的法则是永远的变化;   (五)文化性,即战略成本管理注重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   三、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成本领先)。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   (一)基本方法   由美国学者约翰・桑克在其著的《战略成本管理》中提出,也是战略成本管理三要素: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它们是在战略管理的分析框架中同成本因素紧密相关的'三个基本分析工具。   1、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中提出的,是指企业为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而发生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价值链分析具体又可分为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和行业的现状与前景;通过对自身价值链的分析,消除不增值因素,在不影响竞争力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知己知彼,洞察全局,并由此形成企业成本管理的各种战略。   2、战略定位分析法   所谓战略定位,就是指企业如何选择竞争手段,并与对手抗衡。企业首先要对自己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地调查分析;然后确定企业所应进入的行业,所适合立足的市场以及所需开发的产品;最后确定以何种战略来保证企业在所选择的行业、市场和产品中站稳脚跟,击败对手,获取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   3、成本动因分析法   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推动力和原因。战略成本动因主要是站在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研究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成本驱动因素。波特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十个方面,即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生产能力、利用形式、联系、相互关系、联合、选择时机、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政体因素。丹尼尔・赖利进一步将战略成本动因划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类。   (二)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与其行业情况、企业规模、经营状况、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成本管理方法。管理者通常使用具体方法实施企业广泛的战略,并促进企业依靠关键成功因素制胜。具体方法通常包括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全面质量管理。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BC)是一种基于产品或服务对作业的消耗而导致资源消耗,从而将成本分配至产品或服务中去的成本核算方法。它的基本理念是“作业耗费资源,产品或服务耗费作业”,目标在于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耗费以更加合理的方法分摊到产品总成本中去。   2、目标成本法   是指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为实现目标利润必须达成的成本目标值,而且这个目标值是生命周期成本下的最低容许值。也就是说,成本是事先限定好的,制造过程实际消耗的成本乃至顾客的使用成本都不允许超越这一范围,这意味着企业把成本思考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了产品的研发与设计阶段,从业务长河的下游转移到了上游。目标成本法体现了从设定目标到图纸上实现降低成本的活动,它是一种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方法。   3、全面质量管理   作为执行性动因的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运用一整套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具体地说,就是组织企业全体员工和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因素,经济地研制、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   TQM是公司每个员工理解、满足和超越顾客期望的永不止息的管理努力,尽管每个公司或组织很可能根据自己的文化和管理风格形成自己的全面管理方法,大多数TQM系统仍有以下特征:以顾客满意为中心,致力于持续改进,全体员工参与,高层积极的支持和参与,及时确认质量业绩,不断进行TQM的培训。   四、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整合   (一)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的整合   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运用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中引入作业管理的思想,进行作业成本管理;同时,与目标成本管理思想结合,不仅能把目标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而且通过科学的作业成本计算,可以使供应链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的计划范围内,以确保目标成本管理的成功实现,并通过作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成本信息进一步修正,完善目标成本。两种方法整合点体现在:   1、目标成本的设定和分解   在这一环节要充分利用目标成本法强烈的市场导向性,使得成本的分析范围从生产制造的环节扩大到产品的设计阶段。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目标成本的计算、设定和分解,为企业提供客观、真实、全面和准确的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   2、成本的分析和改进   作业成本法能使设计者减少新产品的生产过程,将生产集中在组成作业的活动中,然后,设计者就会在特定的作业活动中尝试成本的改进,以使新产品的预期成本和其目标保持一致。目标成本法的有效运用也必须结合作业成本法和全面质量管理。在满足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剔除不必要功能引起的不必要作业,降低成本。两者的结合有效地进行了成本流程的事中控制。   (二)目标成本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整合   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是企业为适应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实现成本管理目标而自觉使用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单独使用某种方法是不够的,而是要将方法进行整合,取长补短,这样才更有利企业的发展。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是在市场竞争激励的环境下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质量成本目标管理分为三阶段:产品策划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目标管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成本目标管理;销售与售后服务阶段的质量成本目标管理。   在质量成本目标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运用质量成本分析所取得的成果,指导具体的质量成本经营活动。   从2007年开始,我国加入世贸的五年过渡期已过,我国的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同业之间的竞争,还要与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人才优秀、经验丰富的外国企业进行激烈竞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已迫在眉睫。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以获取成本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成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   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相比,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   1.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传统成本管理只是进行内部环境因素的非全面性分析。战略成本管理认为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不仅有企业的内部因素还包括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如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因素等,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都有影响。   2.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相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战略成本管理的短期目标通常为1年,长期目标通常为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长期目标中有若干个短期目标。为了便于管理,也可将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三类。在战略成本管理中要协调好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3.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   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因此,企业战略成本决策应建立在对与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联系的重大问题的深入了解、透彻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不应草率作出战略成本决策。   4.战略成本管理具有竞争性和前瞻性。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成本的实时控制,而是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着眼于企业长期规划,着眼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战略成本管理不再是仅强调成本的降低和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从构造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成本行为对企业竞争地位影响,提前帮助决策者预测、控制成本活动,制定最佳决策方案,促进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5.战略成本管理注重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具有柔性管理的特点。   所谓柔性也即适应性、变通性。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以往成本管理仅重视内部经营活动的弊端,注重影响企业成本行为的竞争力因素,注重外部供应链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并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通。战略成本管理重视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它既重视成本信息的多样性、全面性又注重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 ;


上一篇:遥控飞机模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