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点指的是几点呢?
13点指的是下午1点。13点是下午的一点。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从夜里的十二点是零点到下午的一点是十三点。比如说我今天下午一点去超市上班了。比如说我今天下午一点在家里洗衣服。比如说我今天下午一点在家里午休。比如说我今天下午一点在家里吃的午饭。13点基本信息:根据一天二十四小时计时法,一天从凌晨一点开始计算,再到二点、三点.、四点、五点、六点、七点、八点、九点、十点、十一点、十二点。十二点叫中午。中午过后人们通常叫下午一点就是十三点,下午二点叫又叫十四点,下午三点叫十五点,下午四点叫十六点,下午五点叫十七点,下午六点叫十八点,晚上七点叫十九点,叫法如此类推。13点的意思就是指过了中午十二点以后,下午一点,也就是指13点。因为大家都知道,每天一天的时间是24小时循环,从深夜零点到中午12点,这是12个小时,然后从午后一点也就是13点到深夜零点,这又是12个小时。这就是一天24小时的由来,所以13点就是下午一点。
13点指的是几点?
下午一点。中国十三点是指二十四小时制中的下午一点。按24小时制,13点简称中午一点,13点使用的24小时制来计算时间,而通常我们习惯使用12小时制计算。零点到六点叫凌晨,七点到十一点叫早上,十二点到十四点叫中午,十五点到十八点叫下午,十九点到二十二点叫晚上。时间单位: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十三点是什么意思?
十三点的意思是方言。指不明事理,傻里傻气的人。十三点,汉语词语,拼音shí sān diǎn,注音ㄕˊㄙㄢㄉ一ㄢˇ。说法来源:“十三点”来源于赌具牌九中的“幺五”、“幺六”两张牌。这两张牌都是“短对”,碰在一起不配对,暗指人的言行“不对”。六和七加起来是十三,还可成为一句歇后语,如“他这个人有点幺五么六”,故意把“十三点”这个不入耳的话“歇”去。出处梁山伯为了振兴门风,告别母亲大人去念书了,他有一个书童,叫四九;祝英台为了不和马文才结婚,女扮男装,深造追寻真爱去了。她也有个书童,叫吟心(同样女扮男装)。在很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祝英台遇见了梁山伯。她被山伯的文采风度所打动,很想委身下嫁于他。于是总是在旁敲侧击,好让梁山伯明白自己的心思。谁料想那梁山伯仿佛一个榆木脑袋,他始终不明白英台对他的感情。而两位书童:四九和吟心之间也产生了很暧昧的情愫。与主子相同,同样是一出“凤求凰”。四九与主子一样,总是一副不明就理的样子。梁山伯主仆俩的迟钝,让祝英台主仆俩很伤心。在上海话中,“梁山伯”的发音基本上就是238,加起来就是13,书童“四九”,加起来也是13。为了纪念这两个反映迟钝,不懂风月的男人。后世就将脑筋迟钝,缺弦的人称为“十三点”。
13点是什么意思?
13点,汉语词汇,意思是为24小时制13时,或12小时制下午1时,俗语是痴显然敲乱钟,上海话是痴,出自《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是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难道有十三点,当然是出了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所以,“十三点”就是代表人的性格“癫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