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占堆

时间:2024-10-20 07:43:51编辑:阿星

舌尖上的中国???求影评?

  一位身材略微发福的男人,头戴厨师帽,围着白色围裙在现场一边炒菜一边讲解做菜的步骤。而在其身边总会有一两个身材曼妙的女主持进行现场观摩解说,并且还时不时的被油锅里溅出的油吓得惊声尖叫。最后等厨师做好菜后,那一两位女主持就拿起筷子,将菜夹起来慢慢放入唇间,然后紧闭双目,一副被美味所陶醉的样子,嘴里发出啧啧的赞美之词“真的好好吃喔!”上述的这段描述大致是多数电视台美食类节目的惯用套路。厨师、美女主持、现场烹饪这种固定空间所营造的味觉记忆很难将观众留住,而前段时间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却为美食类节目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野,更打开了中国观众长期受食品安全所害的味觉记忆。

  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央视就曾制作过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话说长江》,九十年代的《望长城》,新世纪以来的《故宫》、《新丝绸之路》等等。这些纪录片大都是以历史人文为题材,宏观的展现中国的文化、历史。而《舌尖上的中国》却从美食这一角度切入,通过美食融会贯通展现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微观的表现中国普通老百姓美味背后的人生。从这方面来讲,《舌尖上的中国》显得更接地气。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一部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从本身题材的特殊性延展出了多角度、多元化的观赏效果,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传统价值观、中国的民族文化、民俗风土人情等各种元素,都通过美食背后的故事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共有7集,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的主线都采取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与嫁接。而不管怎样的剪辑,片子都将视角投射到了天南地北的普通老百姓,并且他们大都是以家庭的群像出现在片子中的。云南大理的老黄父子一起腌制火腿;湖北嘉鱼县作为职业挖藕人的兄弟二人;作为职业摄影师的白波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与家人吃饺子;已定居北京的金顺姬回到家乡跟妈妈学做泡菜……几乎每一个美食背后都牵连着一个家庭,承载着家庭的幸福与温暖,折射出浓浓的人情味。《舌尖上的中国》所探讨的问题并非仅“吃”这么简单,它以饮食作为媒介,通过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而这一切,都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对于长期生活于现代都市的人们来说,《舌尖上的中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用走出家门便可以窥视外部世界的窗口。那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族仪式都为观众曾现了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这对于深处世俗的都市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奇观展示。在第一集《自然地馈赠》中,位于香格里拉的卓玛母女二人在凌晨三点步行到30公里外的原始森林采摘松茸。当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枝将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的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一方面,我们不禁对于大自然赐予人类美食而产生崇敬之情,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另一方面,我们更加感叹长久以来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

  《舌尖上的中国》自2011年3月开拍以来,拍摄周期长达半年之久,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剧组跨越国内60多个地区,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区。在中国,如此耗费人力、物力资源的大规模拍摄除了央视之外,恐怕别无二家了。然而,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主流电视媒体,央视已然成为宣扬国家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其发出的声音必然带有某种国家机器或是意识形态的意味。而作为这部央视拍摄的纪录片也必然会带有一种主旋律的声音。

  这部片子将视角对准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以一种平视角度折射出平凡人日常生活的感动,这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每一位观众都可以从这些最民生,最贴近自身的美食中体会到美食刺激味蕾所带来的快感,从而读到一种来源于草根的权力。片子中那些普通劳动者的笑,那些朴实老百姓的安居乐业,那些小商小贩的快乐自足等等,显然与当下中国的现实格格不入,但片子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这个理想乌托邦中,观众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苦闷与不满,试图在这种美好的乌托邦中寻找一丝精神上的缝合与心灵上的慰藉。

  在当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严重隐患的时候,当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苏丹红、皮鞋胶囊等一次一次的挑战着公众的心理防线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假借美食之名,实则内在的宣扬主流国家意识形态真善美的纪录片适时而出,让人们沉醉于影像中的美食而流连忘返,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种种不堪。这种影像的造梦力量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人民的控制如出一辙。

  如果要按照某种主流观点的解读,这部纪录片的全部内容可以用一句歌词来表达:“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看看片中那些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那些恭谦卑良的普通老百姓,那些生活在农业文明里安稳于简单生活的人们,还有那些沿用了前辈祖先遗留下来的智慧和工艺的手工艺者们。我们会不由得发出“这个民族真伟大”的赞叹,继而,会产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对于一部纪录片而言,《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十分可贵的平视的角度去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然而,这种类似主旋律式的温情表达却故意遮掩了现实中的真实面目。或许,关于现实中的更多问题,我们也不该指望央视的纪录片去完成。


求一篇舌尖上的中国2的新闻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2》:国际化元素之变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借美食传人生百味的《舌尖上的中国2》,首集即创下1500万人次的收视纪录,其后引发的美食网购热潮更是持续不减。与国内观众热火朝天地讨论相比,无论从讲故事方式还是收获的影响力来看,第二季的“舌尖”都明显加强了国际化的痕迹。走向国际,美食先行。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部令吃货垂涎的纪录片,事实上承载的都注定要包括一个国家对外传播方式之变。当满足口腹之需的美味令世界折服的时候,需要思考的显然就不仅仅是令他人“口服”的快感,还有该如何跨越从“口服”到“心服”距离的深层次命题。对《舌尖上的中国》剧组而言,到目前为止值得骄傲的一点是,还没有哪位看过片花的国外导演或者制片人不喜欢或者不欣赏《舌尖》系列。英国著名导演菲尔•阿格兰对总导演陈晓卿说:“从《舌尖》里能感觉到一种温暖,一种渴望交流、渴望融入世界、渴望被世界认知的中国人形象。”至此,以食物为出发点、实则展示普通中国人的拍摄初衷,陈晓卿算是做到了。截至今年4月,《舌尖2》的海外发行预售已有20多万美元入账。“我们很看好这部纪录片接下来的海外市场,相信它能够超过《舌尖1》所创造的单集首轮发行超过7万美元的纪录。”中国广播影视节目交易中心海外营销总监张琳介绍说。显然,以国外受众接受的方式展现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形象的魅力,《舌尖2》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际化:从制作手法到内容快50岁的陈晓卿是中国屡次获得国际荣誉的纪录片导演之一。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年轻时注重个人化的表达,而现今则更注重中国纪录片整体的发展。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相同,《舌尖2》探讨的也是食物与人的神秘关系。陈晓卿本身亦是一位美食家,他笑言,《舌尖》系列是自己“事业与兴趣的相结合”。但从导演角度看,《舌尖》系列更是他思考如何与国际优秀纪录片缩短差距的全新尝试。2012年5月,《舌尖1》登陆央视。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彼时令中国观众眼前一亮。“我们看过第一季后,对它的海外市场受欢迎程度是有预期的。”张琳表示,因为从拍摄手法上来讲,《舌尖1》采取了外国观众比较喜欢的镜头语言和“用故事娓娓道来”的方式,“但没有想到,它在国内市场、国内的受众中也引起了轰动。而这种轰动产生的效应又映射到海外,进一步刺激了海外发行。”有了《舌尖1》的经验,陈晓卿和他的创作团队对《舌尖2》采取了更大胆的国际化尝试。“总导演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舌尖2》的受众会更宽泛,不限于中国。”《舌尖2》分集导演陈硕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这意味着,《舌尖2》从制作手法到内容的国际化,都是“有意为之”。这也使得《舌尖2》最后的呈现效果包括:镜头节奏加快、人物故事性加强……于是也使得一些评论质疑:怎么从“舌尖上的中国”变成了“舌尖上的中国人”? 会讲故事的纪录片但对陈晓卿而言,这种效果是符合预期的。“现在所有的节目都是快节奏的。不仅在国外,国内也是这样。由于蒙太奇手法的熏陶,观众已经适应了快节奏。”陈晓卿说。而强化人物的故事性,更是中国纪录片与国际接轨的标志之一。陈晓卿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清楚这个道理的。他有一位日本导演朋友曾经拍摄了一个关于大白鲨故事的纪录片。纪录片讲述了一只小白鲨离开母亲怀抱、跟随父亲去往遥远深海的故事:小白鲨起初有些畏惧,甚至跟不上大队伍。深海的一些其他鱼类也来欺负它,直到有一天,它一口把一只电鳗咬死,这才恢复了男性的刚毅。一天,这位日本导演请陈晓卿去他的工作室做客。一进门,各种鲨鱼的模型迎面而来,用陈晓卿自己的话说,他“彻底崩溃了”,“敢情那些呲牙咧嘴的镜头全是做的?”日本导演还告诉陈晓卿,小鲨鱼的故事其实是他自己成长为一个男子汉的故事。陈晓卿听了,更加“崩溃”。但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后来获得了艾美奖。美国探索频道曾经播放的一只印度猴子的故事也让陈晓卿印象深刻。这只印度猴子被叔叔赶出家门,后在另外一只猴子的帮助下最终实现了“复仇”——“这不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桥段吗?”陈晓卿说。“纪录片必须要讲故事。”陈晓卿后来慢慢意识到,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在不违背真实的情况下,增强纪录片的故事性是普遍做法。享誉世界的纪录片《人类星球》如此,《列国图志》等作品也是如此。在这样的理念下,《舌尖2》已经播出的《脚步》、《心传》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且因分集导演叙事风格的不同,被网友戏称为一个是“公路片”,一个像“武侠片”。“之后,还会有‘家庭伦理剧’。”陈晓卿毫不介意地说道。这也是《舌尖1》与《舌尖2》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后者更注重突出食物之外的人的故事,注重故事间的衔接与经营。以《脚步》为例,电视讲述了西藏小伙爬数十米高的大树采蜜、职业养蜂人谭光树夫妇颠沛在路上、一位父亲为了女儿花5年时间学捕鱼……结尾处,镜头重新切回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解说词“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意味深长。多用短句,便于国外观众理解陈晓卿说,他的国外同行们喜欢《舌尖》系列,就是因为,在中国美食的博大之外,他们透过食物看到了中国人不经常被看到的一面。为了讲好故事,《舌尖2》的每一个拍摄点都力求做得精细。“平均拍摄素材和成片的剪辑比例是150︰1。”《脚步》的导演陈磊介绍道。除了内容与镜头,在文案的表述上,《舌尖2》也预先给国外翻译留下了空间。“总导演提醒我们去繁化简,多用短句,多用外国观众理解的语言。”《相逢》的导演陈硕表示,“比如,1000元一斤,我们需要把价钱换算成公斤;再比如,‘公元20世纪’需要调整为‘一百多年前’。”在原计划将于5月16日播映的《相逢》中,陈硕将讲述一个有关1949年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的故事,通过食物去讲述台湾的族群融合。为了便于外国观众理解,陈硕简化了解说词中对迁徙背景的历史介绍,将之转换成一句简单通俗的语言:“中国军队带了一批人去台湾……”如此种种,不胜枚举。陈硕与另一位分集导演曾赴法国留学,他因此还介绍其他分集导演赴巴黎进行外景拍摄。尽管最后成片只有十几秒的镜头,但取景巴黎以及与台湾的摄影师和灯光师合作,这都是《舌尖1》中未曾有过的尝试,客观上也构成了《舌尖2》国际化探索的一个注脚细节。据了解,《舌尖2》的海外版制作(包括英语翻译、配音)将于近期陆续展开。与《舌尖1》时不同,《舌尖2》的海外推广其实伴随着央视纪录频道海外版的落地。据张琳介绍,纪录频道已于去年开通在海外的频道,但《舌尖2》会在国内上映一年后登陆频道的海外版。与此同时,央视西语、法语、阿语、俄语等外语频道也将实现在海外落地。“这可能会影响《舌尖2》海外版权的销售金额。”张琳表示,但比《舌尖2》更重要的,乃是作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中国媒体“走出去”的大势所趋。呈现现实问题和中国故事那么,问题又回到内容“把关人”身上——中国故事靠什么吸引人?两年前,《舌尖1》播放带来的高收视率,一度让媒体认为“中国纪录片的春天已经到来”。但陈晓卿今天仍说,“春天”还有点远。他对久负盛名的BBC(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推崇有加。在他为年轻的分集导演们开列的“书单”上,《人类星球》、《美丽中国》、《列国图志》等都是BBC的作品。“什么时候我们(像BBC一样)有一批忠实的纪录片观众,而不是某一部或者某两部纪录片受追捧;什么时候我们的观众愿意掏钱买票进电影院看纪录片,那时才能说纪录片的春天来了。”“这至少是中国软实力输出的一种最简便的方式。”但陈晓卿厌恶把这种方式称作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知识分子对老百姓,政府对老百姓可以叫‘人文关怀’。我们都是苦命人,不配。”他说,自己只是在拍摄中看到一些东西,站在和被拍摄者一样的立场上去呈现。“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每个人看都不一样,《舌尖》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以《舌尖2》新的视角,人们发现少了些《舌尖1》中其乐融融的团圆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包括乡村留守儿童的孤独,包括为孩子打拼的一直行走在路上的夫妇、为挣点钱靠双手割麦的“麦客”……“可能后面还有更心酸的。我们觉得多多少少要更真实一点。否则就真是春晚了。”陈晓卿说。他对中国纪录片未来的看法与对中国形象对外输出的看法一脉相承。他认为,如果让世界看见中国,中国必须更加开放,能够允许不同的纪录片存在。“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讲输出,而是多元化的、能够允许别人来挑刺。”为此,他和创作团队特意在《舌尖2》中让泪水多过口水,将现实的社会问题隐含在亲情、隐含在美味中。《舌尖2》开播之际,他写下这样一段话: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经历着无数的苦痛和喜悦,只是中国人善于把痛苦藏在心里,而把喜悦用四季的食物呈现在餐桌上。美国《华尔街日报》转引一位在美华人的话说,“都不用说瞥一眼这部片子,光是看网上的评论就足以让她这样假装高端冷艳国际化的人显露出真实的爱国情怀。”这是陈晓卿想让世界看到的:中国人的坚韧、勤劳与苦中作乐。他告诉记者:“你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决定了这部片子的气质。”(记者 邓媛)


上一篇:需求分析说明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