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怎么养殖?
蝗虫是一种我们常见的害虫,它对庄稼的危害性是特别严重的,不过蝗虫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昆虫,蝗虫不但有营养价值,而且还有食疗的功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蝗虫养殖技术。1、场地选择: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僻静的地方,东西走向,棚养。棚宽3~5米,长因养殖多少而定,场地应略高出周围地面。另也应远离棉田、果园等经常喷施农药的地方,以防蝗虫中毒死亡。2、种卵孵化:蝗虫卵很小,外壳很薄,在孵化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一旦碰破就会影响孵化率。对刚引进的种卵要及时孵化,具体做法是先在养蝗虫的大棚内找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细耙平,然后把种卵均匀撒在上面,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即可。此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如果棚内温度在28℃~33℃,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若利用土粪发酵的温度来孵化种卵,效果更佳。3、幼虫管理:刚孵化出来的蝗虫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采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一些单子叶的嫩草。所以在蝗虫未孵化之前应在棚内种上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作为蝗虫的开食饲料,这样能减少幼蝗虫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长速度。4、成虫管理:只要温度适宜、饲料充足,蝗虫每5~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时间为20分钟左右,共蜕5次皮,所以蝗虫从出壳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其间的管理重点是:蝗虫每蜕一次皮为一龄,三龄以前的蝗虫采食量不大,生存能力差些,所以应精心管理,如遇大雨,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大棚,三龄之后就不怕下雨了。三龄后的蝗虫采食量大增,每天都要供给充足的鲜草让其吃足吃好加快生长。30天左右蝗虫蜕掉最后一次皮,长出了长长的翅膀,进入成年,先后开始交配产卵。5、成虫产卵:长出翅膀的蝗虫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发育,大都开始交配产卵了。雌蝗虫将卵产于土内2~3厘米处,每只蝗虫每次产卵60~80粒,最多可达100粒。如温度适宜,15天左右卵即可孵化。产卵后的雌蝗虫大都先后死掉。自然温度下,蝗虫每年发生两代,第一代称夏蝗虫,其产卵于6月底7月初,第二代为秋蝗虫,产卵于8月底9月初。如早春和深秋都用塑料布进行保温处理,可轻松年养三批,经济效益比自然温度养殖提高三分之一。
蝗虫怎么养殖?
蝗虫养殖方法: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这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叶子作物,准备幼蝗食用。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1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3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2、飞蝗的卵的孵化与管理在气温达到25~30℃(5月上旬)时,即可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按2:1,含水量10%~15%),铺于2~3厘米的器皿中。之后,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飞蝗喜欢群居。3、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3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3龄以上蝗虫可加喂麦麸。1~2天清棚一次,保持棚内干净。蝗虫经5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他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得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棚内相对湿度保持15%左右,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雌蝗在7月10日左右开始产卵。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以此穿土成穴产卵。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将卵围成一个卵块,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蝗虫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35~90多粒,也有极少数超过100粒的。此为夏蝗。蝗卵产于棚内土中,用于孵化第二代“秋蝗”的卵,在棚中可以不动,在温度、湿度、光照等达到孵化条件时,第二代秋蝗幼蝗会自然出土,时间在7月20~25日。准备出售或暂不用于第二代的蝗卵,要及时取出,用湿度为10%~15%的土,一层土一层卵,最后一层是土的装法,装于大罐头瓶中,将瓶口密封,放于5℃的冰箱内保存。产卵前后的饲养条件方法,与3龄以上的蝗虫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天光照要达16小时,饲料要充足和多加些精饲料。5、蝗卵的越冬管理蝗卵的越冬很简单,可让棚中的蝗卵在原地过冬。入冬后,蝗虫产卵区加盖一些杂草,可起到保温的目的。6、蝗虫对食物的喜恶与天敌①.蝗虫的采食范围很广,就像喂羊一样。它喜食:芦苇、茅草、狼尾草、线连草,盘草等。禾本科的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等是飞蝗不喜吃的植物。②.在给蝗虫采集食物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采用带农药的食物。如对采集来的食物认为没有把握时,可在水中清洗后进行喂养。另外,需要注意和提醒的是,初养户的种源可从养殖场或养殖户那里购买,引进蚂蚱或卵均可。
蚂蚱养殖技术
蚂蚱和蝗虫大家肯定都听过,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它们是同一种东西。蚂蚱是很多农民恨之入骨的害虫,蚂蚱对农作物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时候整片农田都会被糟蹋。但是近几年,吗咋养殖成为了一种热潮,因为蚂蚱还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利于人体生长,炸起来非常好吃。那么蚂蚱该怎么养殖呢?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1、选择品种 蚂蚱的种类非常多,并且蚂蚱的适应能力及抗性都非常强,我们可以人工养殖的都棉蝗、东亚飞蝗等品种。每个品种都有不同的养殖优势与劣势,其中我们最常见的养殖品种就是东亚飞蝗。不过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养,选择品种的时候要根据生长时间、产卵数量、体型大小、养殖环境、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慎重考虑。品种的不同就决定了养殖方向甚至是市场,所以我们具实际情况来选择品种。 2、场地搭建 首先我们就要将养殖场地建立在阳光照射较强,通风好的地方,建立时养殖场要高于地面,便于后期的排水。蚂蚱通常是在土壤中进行产卵,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蚂蚱产卵的沙质土壤,然后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叶片,便于蚂蚱的进食。养殖场的面积决定我们的养殖多少与密度,注意养殖场的封闭性,防止蚂蚱逃跑,蚂蚱逃跑后对农作物将会产生毁灭性的危害。做好防水防雨的措施,防止下雨时水量过大淹死蚂蚱。 3、饲养管理 建立好场地后就直接将种蝗投入即可,种蝗会开始交配产卵,产卵后幼蚂蚱逐渐孵化。孵化后6天左右就会开始换皮,这个时候是幼蚂蚱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有足够的饲料保证幼蚂蚱成功脱皮。如果不够的话就会导致蚂蚱的生长出现问题,甚至是换皮失败。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会出现大吃小,被咬伤等各种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当蚂蚱成功换皮五次后,就已经差不多成熟了,这个时候留下部分的产卵蚂蚱,其余的就可以捕捉上市了。 4、防止逃跑 蚂蚱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极大的昆虫,与其他的特种业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人工养殖会使其产生较大的价值,但是也增加了蚂蚱的数量,增加了隐患。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逃措施,在养殖场地周围要设置染好除虫剂的隔离带,场内备好喷雾器,发现有逃跑现象及时喷洒进行捕杀,防止对外环境造成危害。 以上就是我对蚂蚱养殖技术的简单介绍了,大家要注意的是,蚂蚱养殖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一定要定期观察,防止有逃跑现象,所以也间接的表示了劳动力较大。需要养殖户有一定的耐心及精力。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蚂蚱的养殖方法
蚂蚱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那么你对蚂蚱的养殖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怎么养殖蚂蚱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蚂蚱的养殖方法 (一)蚂蚱的生物学特性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蚂蚱,但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两种,即东亚飞蝗蚂蚱和水稻飞蝗蚂蚱。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 B、C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蚂蚱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蚂蚱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等。蚂蚱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二)蚂蚱养殖棚的建造 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便于排水,土壤最好是砂壤土便于产取蚂蚱卵,在养殖棚地面上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以备让蚂蚱食用。建造面积要按蚂蚱的多少来确定,每1万只蚂蚱约需15平方米,用角铁、木棍等建造棚的支架,再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拉锁,以防止蚂蚱跑出和人进出棚之用。棚高以1.5~2米为宜,为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自然条件下养殖蚂蚱,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成。 (三)蚂蚱的饲养管理 蚂蚱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逐渐停食死亡。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粉按1∶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蚱卵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刷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0~15天孵化出小蚂蚱。刚出土的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小。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蚂蚱从出土到成虫约需27~35天,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蚂蚱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蚱约产卵70~100粒。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蚂蚱有喜欢群居和迁飞性,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干扰,令其迁飞,以便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在产卵区加盖一些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防止冻裂。生长期的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要及时出售。 蚂蚱的营养价值 蚂蚱含丰富的甲壳素,营养专家研究认为:甲壳素被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人体第六大生命要素,甲壳素可升高体液的PH值,改善体内酸性环境,可清除人体自由基,抑制过氧化物对人体组织细胞的损害,活化细胞,延缓衰老,能使体内毒素得以排除,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日本将甲壳素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制剂)。因此,甲壳素被营养专家推荐为21世纪人类的最后珍宝。 蚂蚱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支气管炎、止痉挛等,并且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滋补强壮和养胃健脾的功效、久食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入,外用可治疗中耳炎,霜打过的蚂蚱治菌痢、肠炎等。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体内营养成分的结构比畜、禽类更合理。 蚂蚱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脂肪含量5.25%,其主要取食禾本科的青草,不吃其它饲料,据报导,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多趋于食用昆虫,意欲达到减肥祛病之目的,据有关专家研究是未来人类较理想的太空食品,是现代社会减肥、健美的理想食品。
蝗虫的养殖前景,养殖蝗虫赚钱吗
在我国,食用蝗虫历史悠久。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撒上盐、花椒粉等后食用。一些饭店、宾馆对蝗虫进行煎炒烹炸,做出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美味佳肴。对蝗虫深加工还可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渍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目前,蝗虫的巿场需求量每年都在100吨以上,但人工养殖蝗虫产量不足10吨,还有很大的养殖前景,而且蝗虫养殖投入小、产出大,一次性购买种卵,可以长久利用。 昔日人见人恨的害虫,如今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虫,蝗虫的身价堪比大虾,已成了餐桌上、出口食品中的走俏货,农民增收的高端产业。 养殖蝗虫通常有褐色和绿色两种,四五公分长,体态肥壮,个头比平时在农田里见到的要大一些,肉质好,营养价值高。这些蝗虫基本上只吃青草、秸秆,喝露水。-只蝗虫产卵量60—120粒,成长期50天,菜棚养殖,一年可达三拨儿以上,每年每棚最低产500千克成虫。 蝗虫的养殖前景 目前,蝗虫销售渠道很多、饭店、烧烤店、超巿等。宾馆将过油的蝗虫冠以陆地飞虾、飞黄腾达等美名。每千克成虫价格在10元以上。蝗虫在国际巿场销售情况很好,日本、韩国每年都从我国进口数百吨冷冻蝗虫。蝗虫开发、研究、应用前景广阔。目前,蝗虫产业链包括销售虫卵、提供养殖技术等。随处可见蝗虫的身影,一些烧烤串吧也新添了油炸蝗虫、烤蝗虫等菜品。 因为蝗虫一直是农业天敌,所以,蝗虫一旦上了农田,那可不得了。养殖起来还有许多的技术问题,必须要做好监管、防范工作,避免蝗虫危害粮食安全。
蝗虫最新价格?蝗虫的养殖方法有哪些?前景怎么样?
有这样一种农业害虫,对庄稼的损害非常大,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甚至会导致农产品绝收,引发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毁灭性可见一斑,它们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往往旱灾与这种昆虫相伴而生,如今,它已经成为了餐桌上的美食,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有着非常不错食用和药用价值,颇受消费者的喜爱,这种昆虫就是蝗虫,那么蝗虫价格要多少钱一斤?蝗虫养殖方法及前景怎么样呢?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一、蝗虫价格多少钱一斤?蝗虫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高蛋白昆虫,其品种不同价格也不一样,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蝗虫价格60元每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蝗虫价格35元每斤,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飞蝗价格18元每斤,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亚飞蝗价格30元每斤,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稻蝗价格30元每斤。二、蝗虫的养殖方法1、场地选择蝗虫的生命力很顽强,所以蝗虫的养殖场地也是很好选择的,需要养殖户们注意的是,不要选择离农作物种植地很近的区域。蝗虫的胆子很小,当受到惊扰时会逃跑,甚至开始绝食。所以临近公路的地方不宜设为养殖场地。2、孵化管理将蝗虫卵轻轻的撒到地上,然后用细土进行掩盖就可以了。养殖大棚内的温度要一直保持在25-30度之间。同时也要使用日光灯,将光照时间保持在每天12小时。这样过2周,即可孵化完成。3、饲料管理蝗虫需要用牧草进行饲喂,如果有条件,可以自行种植牧草。一般来说,养殖一亩的蝗虫,需要种植2亩的牧草。牧草的品种可以选择墨西哥玉米草、高丹草等等。如果想要蝗虫长得快、长的肥,还需要搭配玉米、小麦、高粱等粮食饲料。4、成虫管理蝗虫从幼虫到成虫需要4周时间。之后就会进行交配产卵。并且在产卵期要控制食量,这样产卵率会有所提高。农民朋友有蝗虫的购买或销售信息,可以发布到云种养平台。它是一个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各种农产品信息都能发布,帮助农民卖出更多的农产品。5、停养措施由于蝗虫是农业害虫,停止养殖之后,不能只是将大棚一拆了之。而是要进行彻底的清除,将虫卵都杀死,避免对周边农作物造成伤害。三、蝗虫的养殖前景1、养殖技术简单,管理较为简便:养殖蝗虫确实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有草(蝗虫只吃单叶草,比如:玉米,小麦,连线草,芦苇草,稗草,等等),就可以养,而且养殖管理也比较方便、劳动量很轻,另外还需要按时投喂饮料,在生理上,蝗虫还不容易生病,不会传染瘟疫,在养殖过程中防疫都免了。2、蝗虫养殖投资少,收益快,一般300元左右就可以建起一座五六十平米的养殖棚,可利用房前屋后、院落或闲散地块,可养1-3万只种卵和种蝗.蝗虫的成熟期在50天左右,一年两季加上孵化期也就在5个月左右。当年就可以返本盈利,以后年份视蝗虫产卵的多少,收入成倍增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综上所述,虽然蝗虫是一种毁灭农作物的害虫,可是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是一直理想的食品,因其味美如虾,还被人们誉以“飞虾”,近几年来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攀升,对于养殖户来说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致富道路。但是任何养殖都是有风险的,想要养殖蝗虫的朋友也要结合自身条件多多考虑,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