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故事地图

时间:2024-10-24 17:46:58编辑:阿星

如何构建用户故事地图

构建用户故事地图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功能,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1. 收集用户故事: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将这些需求记录下来。2. 分类用户故事:将用户故事按照主题或相关性进行分类。3. 组织用户故事:将分类后的用户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或优先级进行排序,并将它们放入一个用户故事地图中。4. 添加细节:为每个用户故事添加更多的细节和描述,以便团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5. 定义任务:为每个用户故事定义具体的任务和行动项,并将其分配给相应的团队成员。6. 持续更新:用户故事地图是一个动态的工具,需要随着需求的变化和团队的反馈进行持续更新和优化。通过这些步骤,您可以构建一个清晰且易于理解的用户故事地图,帮助您的团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功能,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

用户故事地图的使用方法

方法总结自书籍《 蝶变:移动用户体验设计之道 》,作者参考了Jeff Pan的《 User Story Mapping 》

用户故事地图的使用大概分了3个阶段/时期/方面,分别是产品从0-0.5,从0.5-1,从1-正无穷。这里的“产品”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组件,一个大型功能。

新产品功能规划、发布规划。

0.5的标准为是否有开发人员的介入。在开发人员介入之前是产品经理对产品的规划设计,在这个阶段确定产品的整体的基调、走向。

当产品或某一个大型模块在进行功能设计的时候,可以采取用户故事地图的方式,梳理所有功能点,并进行迭代周期的规划。

1)规划“产品全景图”

目的:建立产品/模块的全局印象;参与人员:PM,UE,产品决策者,2~3人参与;法法:根据功能分类记录在卡片上。

2)发布规划

目的:优先级排序,划分发布路线;参与人员:PM,UE,产品决策者,2~3人参与;方法:MVP方法排优先级。

需求讨论、需求拆解、优先级排序。

在开发人员介入后,就具体聚焦于功能的实现方面。这一部分的关注点是:能否实现、如何更好实现。

当产品形态及功能确定后,需进入需求确认阶段。以开发人员为主,确认产品功能的可实现性。

1)需求讨论,大家来找茬

各参与人员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各功能点在流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将意见提出好的解决方式。把讨论借过贴在功能点旁边。过程要谨慎范围蔓延。

2)需求拆解——story下的story细分

将大的story按照开发需要进行拆分。PM不要太设计技术人员的拆分。

3)优先级排序

目的:在一个迭代内,对开发内容小的story进行排序。

产品优化。

产品的出版本发布后的优化和更新。此阶段可能用到用研,调研的数据可以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尽进行展示分析。用户旅行地图可以用在功能整盘复查,发现用户痛点,找出优化点时使用。

1)旅行地图(Journey Map)

目的:着眼全局,查看用户交互路径,发现用户痛点,寻找机会。

适用场景:用户路径明确,产品复盘。用户操作路径的梳理。

方法:按照用户操作路径,将每一个触点(用户与产品发生互动的点)写上。

2)用户体验地图(Experience Map)

目的:处理用户调研数据,确定产品的优化点与优化需求。

适用场景:用户调研数据处理。注重用户在每个触点交互时的体验。

方法:按照用户操作路径,将用户操作、评价、感受写上,得出用户情绪曲线。


上一篇:多少人败给了一个等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