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下一句是什么?
空谷幽兰的下句:“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空谷幽兰,意指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成语出处:余读《晋史·七贤传》,慨然想见其为人,常叹以为微妙之士,贵乎自我,履素之轨,无取同涂,故有谤讟盈于一世,而独行者不以为悔,沈机晦于千载,而孤尚者不以为闷,斯皆心有所惬,游方之外者也。夫幽兰之生空谷,非历遐绝景者,莫得而采之,而幽兰不以无采而减其臭;和璞之蕴玄岩,非独鉴冥搜者,谁得而宝之,而和璞不以无识而掩其光。盖贤者之所为,众人固不测也。《老残游记》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全书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
空谷幽兰下一句是什么?
空谷幽兰的下句:“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空谷幽兰的意思是: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如神。【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人品高雅的人,真想不到在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例子】在这寂寞的碧水潭中,笑容就似那空谷幽兰,悄然的绽放。【语法】作宾语、定语。【近义词】闲云野鹤。【反义词】山野村夫、凡夫俗子。空谷幽兰的近义词:闲云野鹤。【解释】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出自】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适合我治理的地方添不来,适于我流传后世的诗词自己改不来,既然这样,那么我就做个闲云野鹤般的人,自由自在地,在任何地方来来去去地像飞一样活着吧。【示例】即使你是富二代,也不要以为可以像闲云野鹤那样坐享其成。【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无拘无束、来去祥橡困自如的人。
读《空谷幽兰》有感
我在人生低谷与《空谷幽兰》相遇的,起初被封面——这幅充满一种生机与寂静互相探测的黑白图和“空谷幽兰”四个字吸引,带着好奇与期待拿起了这本书。它奇迹的抚平了我心中的郁抑烦躁。
空谷幽兰,山谷中优兰的兰花。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
本书是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以轻松幽默风趣的文字带领你探寻隐士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哲学智慧。
我认知里,隐士往往是社会的精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空谷幽兰》中的隐士分道教教,佛教,知识分子。他们有个共同点是都喜欢安静,享受孤独,却又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修持迈进。
作者采访的也都是多数人眼里的普通人。每经过一座山都有一个故事,他们都十年或几十年如一日的孤独又贫寒,有的守着破庙,有的独居茅蓬。自己种菜,常年就一身破旧衣服。如果病魔缠身,也不治疗也不恐惧,就平静地等待着死亡。他们用很少的物质维持着生活,却又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修行。
是不是说我们修行就要隐居呢? 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寺庙,深山,乡村,都市等等都可以。正如古语所说“正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但是学会与孤独相处,是每一个修行者的必修课。
我们绝大多数人置身滚滚红尘,每天面对的是无数的物质欲,若是我们能每天留一点时间自持修行,哪怕是几分钟!我指的修行是你自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成为一个知名学者,育儿专家,知名作家等等,只要你能每天坚持不懈为之奋斗,在自己的选择的道路上修行,精进。终能成为自己的道。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
《空谷幽兰》这本书涉及到许多宗教方面的内容。我是一个坚定地无神论主义者,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我不否定宗教存在的本身,有它固有的价值。宗教于我而言,它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信仰。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哲学你是可以对它进行反思和质疑的,而信仰不可以。
读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对隐士的好奇,和一定程度上对于物质主义的怀疑,想看看隐居在深山的道士、和尚以及居士们,他们是怎么想的。
以下是摘录的一些句子段落及我的理解,收集起来放在这里。
1、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注——作者对于隐士的描写
2、戒律就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如果你对自己不做要求,修行就会一无所获。(语出任道长)
思——延伸到现实社会生活中,你如果不自持“戒律”,你也可能将一事无成。
3、人们怎样学到这样的修行呢?
基础的东西你哪儿都能学到。有书。要学更深的秘密,当你修行修行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遇到一位师父。但是你不能着急。你要有终生献身于修行的准备,这就是宗教的意思。(语出薛道长)
思——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想要遇到贵人,首先你得拥有一些贵人们所赏的品质,并且终生珍惜发扬这些品质。
4、道教徒寻求的是修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而佛教徒寻求的是摆脱一切身相。
5、你是和尚,不意味着你就是佛。要开悟,很多和尚还得排在好多普通人的后面。(语出志诚和尚)
注——关键在于心,而不在于表象
6、在学习道教方面,您觉得书有用吗?
书就像食物。它们能填饱我们的肚子,但不能填饱我们的心。(语出杨道长)
思——书中所讲与现实是不同的,书是固定的,而现实是流动的,所以不能盲目相信,要活学活用。
7、从本质上讲,佛教和道教是一样的。佛经和道藏讲的是相同的事情。只不过道教强调命,而佛教强调性。但真正修行的人是性命双修的。(杨道长)
注——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