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央行数字货币,它将如何改变未来生活?
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 1/6、DCEP的未来世界 未来的某一天,你在一家奢侈品商店买包包,付款时,原本满脸堆笑的营业员忽然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你:“对不起,这些钱你不能用,它附加了慈善捐款的签名,只能用于慈善物资的购买。” 你大惊失色:“WTF,钱上还有名字?” 营业员冷冷地说:“当然,这个时代的钱都是有名字的,你是穿越来的吗?” 话音未落,耳边已经传过来了警车声…… 以上是我设想的央行正在推出的DCEP(央行数字货币)的一个未来使用场景。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正在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如果测试进展顺利,且如果国内国际形势需求,我们将在一两年内使用DECP进行日常消费。 那么DCEP跟我们现在用的现金,以及跟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什么不同?跟比特币、脸书正在推的Libra又有什么不同?未来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完全不同的体验呢? 2/6、数字货币与M0、M1、M2 想要知道DCEP央行数字货币与在线支付的区别,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种不同定义的货币——M0、M1和M2的区别。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包括各种纸币、硬币——所以你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钱不属于M0。 再看M1,又被称为狭义货币,它的范围包括全部M0和单位活期存款。特别注意的是,你银行卡里的钱是个人活期存款,所以网银支付的钱也不算M1。 最后是M2,又称为广义货币,它的范围包括M1和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 为什么要搞出三个M这么麻烦? 现代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发行数量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很容易超发,国家要时时掌握 社会 中的流通货币数量,但货币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支付能力并不相同,经济意义也不同,所以还要分类统计。 把一个国比喻成一个家,评估家庭财务状况,M0就是手上立刻就能用的钱,M1代表需要通过银行渠道支付的钱,M2代表属于你但要拿出来变成M0或M1才能用的钱。 你的财富状况取决于M2,但你的支付能力跟M1有关,但如果忽然生了急病,只有M0才有用。 同理,统计一个国家的货币, M0水平越高,越说明大家手里的现金多,生活越安全;M1水平越高,代表居民目前的购买力越强;M2水平越高,代表整个 社会 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越高,通胀压力也越大 。 但随着移动支付被广泛接受,这个统计口径越来越不准了。 比如说,为什么以前把个人活期存款算M2,而单位活期存款算M1呢?因为过去我们的习惯是把钱从银行或ATM中取出来才能消费,而单位的活期存款一张支票就转出去了,前者的流动性明显弱于后者, 但在银行卡普及后,个人活期存款不需要取钱也能支付了,理论上说,个人活期存款也应该算M1;等到移动支付出来后,我们身上几乎没有现金了,支付宝、微信支付上的相当一部分钱,事实上已经成了M0。 所以现在的货币政策,基本上以M2为主。 但支付宝、微信支付毕竟不是法币,只是存款。我国数字支付的发达程度虽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它们都只是基于M1或M2的支付,而非货币。 而比特币、设想中的Libra都是真正的M0数字货币,这些超越国界的可能被广泛接受的数字货币,都会影响一国的实际流通货币量,所以,我们早晚需要真正属于M0的数字货币。 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说一说DCEP与实物货币,与在线支付,与比特币和Libra等非主权货币的区别了。 3/6、DCEP与实物货币的区别 电子货币虽然是现金的电子化,但这个形态的改变,带来了金融功能的改变,比如负利率。 实物现金时代,如果存款是负利率,你要向银行付“存款利息”,那肯定是持有现金,所以货币政策理论上最低就是零利率。 但到了数字货币时代,负利率不光是针对存款,还能通过数字钱包对数字货币收取一定费用,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负利率,你就算持有现金也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快把钱花掉或投资 。 此外,实物货币时代,货币的发行成本随着发行量上升而上升, 但数字货币建立在提前搭建的技术架构之上,不占用存储空间,无实物转移,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发行一个亿和一千亿成本几乎相同,导致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大大增加。 最重要的是,纸币的使用是完全匿名,且交易不可回溯,所以黑 社会 都是用现金交易; 而DCEP 的本质是加密的字符串,其中携带了持有者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理论上任何一份DCEP 从创设到回笼所经历的每个节点都会被完整记录, 这个至关重要的特征,我们后面还要再重点分析。 当然,DCEP和实物货币都是M0,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它与网银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 4/6、DCEP与电子支付的区别 支付宝的“余额”里的钱是M1,相当于支付宝存在银行里的存款;而支付宝中的“快捷支付”跟网银支付一样,用的是你的银行卡里的钱,属于M2。 你用支付宝的“余额”买了一个2块钱的包子,相当于支付宝内部把2块钱转到包子铺老板的支付宝里,如果是“快捷支付”或网银支付,那就是银行把你卡里的2块钱转到了支付宝的存款账户上。 而DCEP属于M0,是现金的电子化形式。 未来,你用手机钱包里的DECP买了2块钱包子,相当于你付了2元的硬币(只是电子化了),包子铺老板得到了2元的DCEP,跟你们的支付宝余额或银行卡余额没有任何关系(假定你没有用电子钱包)。 对于消费者而言,用DCEP的过程表面上还是跟电子支付一样,但实际区别还是很大的。 首先,电子支付转移的是账户上的数字,需要对账户进行中心化实时记账,所以一定要联网; 而 DCEP 是“电子形态”的现金,与账户无关,理论是完全可以做到不联网,只需要两个手机之间“点对点”互联就行了。 当然,具体怎么用,目前还不知道。 其次,电子支付事实上会涉及到银行账户,交易不但实名,而且能触及到信息的层面是比较低的,一个银行职员也能看到; 而 DCEP 不需要银行账户,连手机号都可以隐匿,因此它是有限匿名 ——之所以叫“有限匿名”,因为发行的央行还是可以查到的。 最后, DCEP 和网银、第三方支付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 DCEP仍然是通过商业银行发行,由商业银行以相应的存款准备金向央行发起请求,生成和接收DECP;再由私人部门将手中持有的现金或银行存款转换为 DCEP 后,数字货币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变成M0。 DCEP 是法定货币,一旦国家宣布全面使用 DCEP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收;所以网银、第三方支付唯一的选择是如何为之服务。 DCEP是货币,没有利息,大量持有等于坐等贬值,其数字特征又另其方便存取,大部分人只是将其当成“零花钱”,所以未来的网银和第三方支付更有可能以“电子钱包”的形式为DECP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而央行不预设技术路线,鼓励机构创新,也是有意借第三方支付推广DECP。 知道了DCEP与在线支付的非竞争关系,那么它与比特币和Libra等非主权货币又是什么关系呢? 5/6、DCEP与比特币和Libra的区别 首先看一看DCEP与比特币的区别: 前面说了,DCEP 和纸币一样是主权货币,其发行和流通都以国家信用为背书,与人民纸币 1:1 等值交换 。而比特币与传统货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发行者,依据特定算法产生,完全靠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方法提供流通、记录和安全性。 所以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总量有限,不存在通胀的压力,而且完全匿名,无国界,自由跨境流通。 DCEP不依赖区块链,最多可以利用区块链的一些技术,用于数字货币钱包地址的管理、交易信息的监管,做到交易可追溯。 再看DCEP与Libra的区别 Facebook设计牵头发行的数字货币Libra,从最近的一份白皮书来看,已经回归中心化的货币,不同的是它对应的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等一篮子货币,因而在国际贸易支付清算中优势更为明显。 虽然Libra是私人性质的,不是主权货币,没有国家信用支持,但Facebook全球拥有23亿月活用户,它拥有稳定且多样化的支付流通场景和广泛的、跨国界的用户基础,如果被广泛使用,会对本地的法币产生替代效应。 中国政府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一贯谨慎,但在数字化货币上,却走在各国之前,正是因为比特币和Libra的挑战,它们可能绕过货币监管,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外汇政策的实施效果。 DECP是未来货币主权的一部分,这是它目前最大的意义。但是,很多东西被设计出来后,其发展就脱离了初衷,DCEP对未来的最大影响可能并不是其货币的一面。 6/6、DCEP与计划经济 从目前透露的技术细节看,DCEP的发行、流通过程涉及“三个中心”: 认证中心:央行对DCEPP机构及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集中管理; 登记中心:记录DCEP及对应用户身份,记录流水; 大数据分析中心:反洗钱、支付行为、监管调控指标分析等。 开头提到的那一幕场景,其构想来源于 DCEP 的有限匿名和交易可追溯的特征,这本是数字货币的一个附加属性,但如果未来被广泛接受,这个特征很可能改变整个人类 社会 的形态。 举个例子,上半年,为了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低息信贷投放力度,虽然中央强调不要大水漫灌,要定向滴灌。 但是,钱上并没有写名字,实际结果是,一方面,最终还是大企业拿到的钱多,很多不缺钱的企业又回到银行进行无风险套利;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拿到钱后,并没有投入到生产中,而是进入股市和楼市,导致楼市成交火爆。 这种情况在 DCEP 时代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每一笔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个智能合约,可以附加一些交易条款,使之具有特定用途。 从目前已披露的方案看,DCEP 具备投融资功能,可以内嵌智能合约,在融资过程中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即可实现资金的支付,替代了银行支付结算的功能。打个比方,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发放开发贷款时,可内嵌智能合约,贷款根据开发进度实现自动打账。 极端情况下,我们未来的钱,都含有一些禁止的用途。 现代 社会 每一次经济活动,都对应着货币的流动,现代经济本质就是货币,如果一笔钱的流动都能被限制、监控和追溯全部交易记录,那计划经济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过去,计划经济最大的障碍就是宏观指令与微观经济活动的脱离,类似我们前面说的金融政策导向中小企业与实际资金流向大企业和资本市场的矛盾,而DCEP包括了全部交易数据、附加智能合约,再加上大数据分析,使计划指令的精确度大大提升。 当然, 附加合约的货币也有自相矛盾之处,货币的本质是由国家信用担保的央行负债,具有无限法偿性,而附加的条件越多,价值越低,甚至退化为有价票证,失去竞争力。 只不过,对于一个大政府而言,计划经济具有先天的诱惑力。 如果这一切成真,数字货币会给人类 社会 带来什么呢?是一切井井有条, 社会 充满秩序,效率大大提升?还是每一个人的经济活动都被事先计划好了,时时处于监控状态?
央行发布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
尽管多国已开启数字货币布局,部分国家已发行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的发行效果欠佳。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各国/地区央行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1、各国央行积极部署数字货币项目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国际清算银行在2021年初对中央银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86%的央行正在积极研究 CBDC的潜力,60%的央行正在试验这项技术,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关试点项目。2、各国/地区积极布局央行数字货币从数字货币布局来看,近年来,各国/地区央行也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但大部分国家尚未发行数字货币。各国发行或计划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特征,差异性来源于应用领域、所采用的技术等。3、少数国家尝试过发行数字货币目前,非洲、拉丁美洲等少数国家尝试过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如乌拉圭发行了数字化比索e-Peso,该国发行数字货币的原因为降低美元替代本币的程度,但试点期结束后发现,e-Peso发行对消除美元化帮助很小。4、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取得阶段性进展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14年,我国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9年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布局,2020年,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目前试点均已经落地。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字货币什么时候正式实施?
数字人民币是2020年4月开始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关于研究进展,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已经完成,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即“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由人民银行发行,是有国家信用背书、有法偿能力的法定货币。与比特币等虚拟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是法币,与法定货币等值,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而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资产,没有任何价值基础,也不享受任何主权信用担保,无法保证价值稳定。这是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最根本区别。
数字货币什么时候正式实施?
数字人民币# 2022年1月4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发,并面向全国11个城市开放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试点版)上架各大应用商店,截止目前下载量近400万。
数字人民币 类似支付宝、微信等方式的手机支付。
与支付宝、微信不同的是:
1、特点不同: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微信、支付宝钱包是第三方支付的专用工具;
2、发行方不一样: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而微信、支付宝钱包仅仅是有具备清算业务的平台创办的,没有发行货币的资质;
3、付款方式不一样:数字人民币没有网络也可以付款,但微信、支付宝钱包没有网络就没法使用了。
(简单来说就是虚拟现金、虚拟人民币,同样具有法偿性)
数字人民币(试点版)类似手机APP公测版,目前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及冬奥会场景(北京、张家口)展开试点运营。运营机构包括【摘要】
数字货币什么时候正式实施?【提问】
数字人民币# 2022年1月4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发,并面向全国11个城市开放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试点版)上架各大应用商店,截止目前下载量近400万。
数字人民币 类似支付宝、微信等方式的手机支付。
与支付宝、微信不同的是:
1、特点不同: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微信、支付宝钱包是第三方支付的专用工具;
2、发行方不一样: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而微信、支付宝钱包仅仅是有具备清算业务的平台创办的,没有发行货币的资质;
3、付款方式不一样:数字人民币没有网络也可以付款,但微信、支付宝钱包没有网络就没法使用了。
(简单来说就是虚拟现金、虚拟人民币,同样具有法偿性)
数字人民币(试点版)类似手机APP公测版,目前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及冬奥会场景(北京、张家口)展开试点运营。运营机构包括【回答】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网商银行icon(支付宝)、微众银行(微信支付)。亲,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