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寓意
茶有一道、二悟、三友、四气、五性、六味、七情、八难、九香、十德的寓意。晚唐刘贞亮将茶道精神称之为茶德,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
茶的寓意
中国将茶分为六大茶系: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
茶的再加工又可延伸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茶饮料、抹茶等。
在泡茶时头泡茶是不能饮用的,头泡茶是用沸水快速洗再把水倒掉,这既能起到洗茶作用,又能给茶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挥发。
荼茶的寓意是什么?
荼茶是一个大众化的网名,没特殊含义。荼是汉语词汇,多音字,可读作tú或者shū,笔画共有10画,出自《荀子·大略》: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原意指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和茅草的白花。古同“涂”。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毒(“荼”是苦菜,唐之前无茶字,荼代指茶而书中又不可解为荼是苦荼,所解为苦菜菜代指茶“毒”指毒虫毒蛇之类,喻毒害,如“~毒生灵”)。相关词汇:如火如荼拼音:rú huǒ rú tú。解释: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巴金《家》六: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
茶中悟道
相信很多人都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喝茶的圈子普遍比喝酒的圈子有钱。为什么呢?因为喝茶圈子,他们大都在聊怎么做生意,都在琢磨怎么赚钱。茶越喝越清醒,思路越开阔。
而喝酒的圈子,大都在吹牛,都觉得自己比别人牛逼,整个人都飘了起来。
茶如人生,它吸天地精华,它也受尽煎熬,风吹日晒雨淋,最后被铁锅炒被开水泡,占尽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
而茶性也如人性善变,不同的茶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冲泡方法,茶叶会呈现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水质茶色也会大有不同。它无所谓对错,只为泡出适合个人对的滋味。如人一般,不同环境也会造就不同的人,无所谓好坏。
第一口茶: 品的是刚入社会的苦涩。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一泡好茶总是先苦后甘,就像人生的味道,只有苦尽才能甘来。
第二口茶 :品的是经历成长后的沉稳。人生有起落,苦难无须多言。一泡好茶,要经历水与火的淬炼,才能释放本来的清香。就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第三口茶 :品的是去留无意的平常心。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人生如茶,就像一个大千世界,每片茶叶恰似红尘中的芸芸众生。
人在茶中越加显得清纯豁达。而茶香会潜入心扉,让人抛开浮华躁动的心,静静放松心情。
午后,在窗台上享受着阳光的沐浴,配上一壶茶,一本书,一首纯音乐,沉浸在一个人的清欢中,此时世间的一切烦恼喧嚣都与我无关。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是江湖就会有斗争,有算计。如果我们凡事斤斤计较,精于算计,就会显得太过狭隘,很难有大作为。
茶道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茶道作为自古就有的生活艺术是涵育人生修养的途径之一。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人生哲理,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人生哲理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儒道佛,即使道士、佛徙,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道。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 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中国茶道可称之为美的哲学。 其一,中国茶道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 其二、中国茶道美学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如“和”、“道”、 “气”、“神”、“气韵”、“意境”等等。 其三、中国茶道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念。 其四、中国茶道美学强调的不是从美学的一般表现形式上去欣赏和理解茶道美,而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出发,要求“涤除玄鉴”、“澄怀味象”从小茶壶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机,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悟人生百味。 其五、中国茶道美学不仅仅是茶事活动中追求美感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哲学的高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看茶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茶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一茶通三教,不可谓不高深,不可谓不博大。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用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总之,中国茶道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茶道的涵义 茶道是以饮茶为形式,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满足为主要内容的。与茶的药用和饮用比较,有质的区别。随着社会的进步,饮茶活动从单纯的喝茶满足人体生理需要,逐渐提升为品茶、茶艺、茶道,它不但满足着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茶的药用满足人们治病和健身的需求,茶的饮用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是维系有形的人的肌体健康,现代语上来说是硬件建设。而茶道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思想需求,增益文明修养、人文素养、艺术造诣、综合气质及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等等,以及更为透彻、更有意义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是人体的软件建设。 修养原是学问上精密之功夫,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是切磋琢磨,养是涵育薰陶。引伸至人生修养,约定俗成是指人的精神文化、思想品德等方面,这些无形的精神文化、思想品德可以通过行为举止反映出来,如言语、礼仪、动作、位置、姿势、服饰等。 相对应于“饮茶与人体健康”,“茶道与人生修养”是能够为茶文化人士所认同的。前者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已被现代科学解剖得细致入微,条理分明。由于它的物质特性,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认识。后者比较抽象,没有具体的形态,尚在不断的了解与认识的过程之中。饮茶有益于健康是由于茶汤中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与药理成分,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防病治病。茶道活动能涵育修养是因为茶道活动中的规范、礼仪、审美,社交特性、动手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积累等能多方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茶之道,生活之道
年轻时爱喝花茶。也不一定是爱喝花茶,那时没条件,喝花茶都不错了,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讲究啊。
茉莉花茶,劳保发的,上早班,拿过大白瓷缸子,抓一把茶投进去,拽过大暖壶先泡上一杯,然后忙工作。那时办公室在四楼,一天天噔噔噔跑上跑下,回办公室还一脑门子汗,端起大茶缸子就是一通牛饮,刚好温凉不攒的,咕嘟咕嘟半缸子水下去,也挺爽的。
后来不喝劳保茶,借光喝上招待茶-绿茶了。可没多久,劳保茶也改成绿茶了。绿茶是那种西湖龙井,估计也不是西湖地产的,要不哪来那么大的产量啊。单位里也换上了饮水机,暖水瓶“下岗”了,再不用我等小辈一手拎两三个大暖壶起早去开水房打水了。只不过饮水机的水,70多度,温吞吞的,泡什么茶都不好喝。还赶不上暖水瓶呢,打的毕竟是开水呀。好在绿茶也不需要翻滚的开水,差不多就行。
就这样,喝了好长一段时间绿茶,什么龙井、毛峰、碧螺春,还有什么条索状的、球球状的一些说不上名字的绿茶。这绿茶喝的吧,也没比花茶强哪儿去。
只是喝竹叶青,感觉还不错。用一只透明度好的玻璃高杯冲泡竹叶青,随着水流注入杯中,看扁扁的竹叶一般的茶叶,在水的润泽下,魔术般丰满起来,张开嫩嫩的芽叶,不像大写的Y那样板整,更像汉字的“丫”那样活泼,有的芽尖上还托着珍珠般的小气泡,一叶叶亭亭玉立于水中,随水上下沉浮,动感十足,水色随茶而渐入竹青,还没喝呢,就透着那么一股子清爽,入眼入心都舒心顺畅。
再后来,喝上乌龙茶,讲究也多了。乌龙茶喝的就是功夫茶,讲究的是功夫到家。第一讲究的是茶壶,最好是紫砂壶。一把壶讲究就不少,单讲究养壶一说,人与壶长相厮守,日久生情,爱不释手,相生相长,要的就是个功夫劲儿。第二讲究的是茶艺,一招一式都有讲究,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要招呼到位,知晓个来龙去脉,要的还是个功夫劲儿。第三讲究的是茶叶,再好的茶壶,再佳的茶艺,这茶要是不行,别的都白扯。我最爱冻顶乌龙。在某个冬日的午后,摆上茶海,温杯烧水,看鱼眼生成,听水沸泉涌;恭请乌龙入海,喜看水到渠成,茶汤怡人,茶香醉人;眼前一尊素色小香炉轻烟缭绕,手边一本闲来常读书乐在其中。多欢喜,多禅意,我想,这可能就是称之茶道的“道”了。
仔细琢磨琢磨,茶,讲究的不正是茶之身境、意境、心境吗。
但近来我又改喝普洱茶了。完全不是因为乌龙茶喝烦了,而是被出在茶叶上的问题惹得心烦了。据说一些不法茶农、不法茶商,为了茶叶高产或是形色俱佳,不是喷洒农药,就是添加什么东西,好好的功夫茶被他们坏了规矩,砸了牌子,把功夫茶搞成了瞎耽误功夫的玩意儿,实在可恶。
朋友说,普洱茶多是高山高树,大山密林的乔木茶树用不着打什么农药,完全自然生长,加之两个月左右的发酵,纯原生态,决不忽悠。这儿不,又喝上了普洱,随之又喜爱上了盖碗儿。盖碗儿中,独爱汝瓷一盏,把玩指掌之间,润如暖玉,釉色可人。于是,普洱喝得又是风生水起。您说,我这是又入了茶道呢,还是又着了茶的道呢?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
茶道,不就是一种生活的形式吗,不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吗,不就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吗?
我想,是的。
如何做到品茶有道?
品茶需先懂茶,品茶八要素。
以普洱茶为例:普洱茶不同于其它茶,同是普洱就有很多差异,如:生茶与熟茶的不同、产地的不同(隔山出的产都会有区别)、存放年限的不同(存放还有地点、温度、湿度不同)、古树与台地的不同、包括喝茶人本身条件的不同等等。民间常有品茶这一说,怎么才能算是一款好茶呢?在这简单的说八要素帮助大家从口感上鉴定一款好的普洱茶。
鉴茶关键要素一:汤色与茶汤入口的粘稠感
台地茶因为内质不足所以冲泡出来茶汤表现为黄绿色,喝入口中茶汤比较淡薄,而古树茶内质饱满,当年的新茶就能表现出金黄通透的汤色,而且入口有非常明显的粘稠感,其实这点很好理解,如果冲泡茶时,茶本身内含较少,那么溢出的茶叶内质就越少,汤色就不金黄通透,入口的粘稠度就低;就像米汤一样,含的淀粉越多,入口时的感觉就越粘稠。
鉴茶关键要素二:香韵
一款好茶在香韵上的表现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定要独具一格,展现出茶叶所采摘的茶山的地域性风貌特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山头的特点,所以您在品茶时,不同茶山的茶所表现出的香气一定是闻得到独特的茶香;因为各个山头的土壤矿物质成分结构不同,所以茶叶就会表现出个性鲜明的特色,比如说昔归的密香及其细的茶汤就是因为他土壤里含有独特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及其他独特的矿物质元素,但要使茶叶展现出浓郁的个性就需要茶树,树龄大,树干高,根系深,这样才能将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摄取,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茶香,所以这种独特的香韵只会产生于古树茶中;人工栽培的台地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还有耕种施肥行为,只能体现出单一的清香,而且此种清香随之后期的陈放1-2年就会消失,慢慢转为陈香;而古树茶能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比如昔归的密香及细腻柔滑之汤,刚柔并济完美茶性。一款好茶:在香韵上的选择就一定要选择香气浓郁持久,具有独特香韵,且香韵沉稳者,香韵沉稳可以在泡茶时,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可闻其公道杯香韵,是否浓郁而下沉,台地茶的香韵很难在公道杯中呈现,此种香韵越沉稳就代表其内质就越足,树龄就越大;而且此种香韵在制作时是不能做拼配的,只能采用一个山头,树龄平均的茶树采摘的茶青以纯一口料的方式,古法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