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五百

时间:2024-10-27 09:55:44编辑:阿星

湘军为什么能在曾国藩的领导下迅速崛起?

与八旗、绿营和传统的团练武装相比较,湘军具有以下特点: 1、招募方式上的浓厚的乡土特色。湘军以湖南人为主。在湖南人中,又以湘乡人为主,构成一种典型的地缘和血缘关系。 2、以“营”为基本编制单位。湘军以营为编组单位,营以下设4哨,每一哨设8队,分别由营官、哨官和队官统领,营以上由分统和统领领导。除陆军外,另有水师和马队。 3、上下级隶属关系上的强烈私人色彩,特别是将领的隶属关系,多以亲友、师生等私人情谊来维系。不但如此,湘军还采用层层对应的拣选方法,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官由营官挑选,队官由哨官挑选,兵勇由队官挑选,这种强烈的私人隶属关系使主官听命于曾国藩,各级层层相属,宜于指挥。但同时也造成私家兵的弊端,容易导致兵权下移。 4、各级将领多由知识分子组成。湘军将领都为科甲正途出身士大夫构成,擅长思想控制且多有济世之才。 5、筹饷方式以自筹为主。主要有捐输、饷盐、厘金、协饷、提取关税、收取杂捐等形式,同时还往往倚靠战争中的劫掠。


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有何影响?

湘军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对兵制的影响 湘军的兴起,使清代兵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湘军建立前,清朝常备军为绿营。 绿营兵为土著世业,将由铨选调补,军饷由户部拨给,兵权握于兵部,归于中央。 湘军既兴,兵必自招,将必亲选,饷由帅筹,其制正与绿营相反,故兵随将转,兵为将有。 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自成派系。 当湘军在实际上取代绿营时,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便代替了国家经制的世兵制度,近代北洋军阀的起源,实始自湘军的“兵为将有”。 对政局的影响 始于湘军的“兵为将有”对晚清政局也产生重大影响。 湘军重要将领江忠源、胡林翼、左宗棠、杨载福(岳斌)、彭玉麟、刘长佑、李续宜、曾国荃、刘蓉、刘坤一、蒋益沣、刘岳昭、刘锦棠以及后来成为淮军首领的李鸿章等,皆官至总督、巡抚等大员。 根据清代定制,总督、巡抚委以行省大权,其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和按劾、司法。 但两司听命于六部,例可专折奏事,其事权独立,惟部臣始有管辖的权力,督、抚对两司只是居于监督地位。 故六部可以控制督、抚,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 但清代这种格局到湘军将帅担任督、抚后,就发生了改变。 手中有兵有将的督抚把两司降为属官,不听部臣指令,朝廷也不得不予迁就,因而在晚清形成督、抚事权过重的局面。


上一篇:2008最新电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