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名人陈艳青成长经历 、成就
自从2006年12月在多哈亚运会夺冠后,陈艳青便离开了国家队,返回苏州继续自己的学业。由于自己年龄渐大,且在女子58公斤级别上其他队员也都有夺取奥运会金牌的实力,是否参加北京奥运会,陈艳青一直在彷徨。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她下定决心,那就是她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同时也是唯一的运动员代表。陈艳青说:“在全国能够当选党代表的举重运动员,只有我一个,说明党和人民对我的厚爱。我别无选择,一定会坚持练下去,继续为国争光。”
11岁那年,在参加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时,陈艳青被苏州举重队教练曹新明相中,此后一步一步,靠努力拼搏走向了成功,全国锦标赛、世青赛、亚运会、世锦赛等等,各类比赛的金牌堆在了她的面前。
2000年,陈艳青在获得多项赛事的冠军后,退役到苏州大学安心读书。满以为就这样告别举重生涯,教练曹新明却在2003年找到陈艳青,动员她复出迎战雅典奥运会。陈艳青于是重返举重队训练房,凭着扎实的功底和超人的毅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拿到了第一枚举重金牌。那一年,她25岁了。
随后,陈艳青再次退役回到苏州大学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专业。没想到,2005年十运会在江苏举行,地方领导上门拜访,希望她再次复出。陈艳青想:“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既然我可以在举重上做得很好,就应该努力去拼,来回报大家对我的信任。”
陈艳青不负众望,在十运会上再次夺得冠军,后来参加澳门东亚运动会,夺得金牌。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陈艳青更是以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的神奇成绩,拿下了被誉为“本次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含金量最高、意义最重、最有价值”的一块金牌。
苏州名人—陈艳青
她一头乌黑的秀发,总是扎着马尾辫。圆圆的脸上,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镶嵌在上面,嘴边总是挂着从满自信的微笑——陈艳青。她是我们苏州的一位体育明人。我非常崇拜她。 “您好!我是沧浪新城二实小《水声报》的小记者李楷烨。能否请您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出生于苏州西山镇的一个果农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有两个姐姐。1994年入选江苏省举重队。1995年全国锦标赛第四名。1995年第一届亚洲青年女子举重锦标赛冠军。1995年入选国家队。” “请问您拿到的第一块世界级金牌是在哪一年?” “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的58公斤级冠军。”陈艳青不紧不慢地回答。 “能否介绍一下,您当时是如何拿到奥运会的入场券的以及比赛时的情况?” 陈艳青沉思了一会儿,“奥运会前夕,我回了省队。进行闭关修炼,当时成绩提高了1.5公斤。在最后的选拔赛上,以247.5公斤的成绩搭上了飞往雅典的班机。” “我记得在雅典奥运会上,因为中国应拿的一块48公斤的金牌丢了,所以我当时的压力特别大。场馆内到处是加油声、助威声。我只能站在举重台上直直的盯着前方。” “在比赛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让您记忆犹新的?”我急切地问道。 “在那次比赛中我不适应日本杠,所以手上的皮被生生的磨掉了,鲜血浸湿了杠铃。我走下举重台时,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手已经惨不忍睹。直到下一位朝鲜选手抱怨杠铃太湿。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手受伤了,而且血已经浸透杠铃。”她微笑着告诉我。 听到这里,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啊,正因为陈艳青坚持不懈地练习,所以才有了她今天的成就。 陈艳青,一位女子举重运动员,她是我们家乡—苏州人的骄傲!她的名字会永载史册!
奥运冠军陈艳青退役后,为何要嫁大21岁教练?
奥运冠军陈艳青,屡次退役复出只为夺冠,功成名就后嫁大21岁教练!举重一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更是奥运夺金的重点项目,中国举重界也是产生了众多的奥运冠军,像龙清泉、石智勇、廖晖、刘春红、唐功红都是非常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他们不断地拿到金牌,为祖国争取了荣誉。而陈艳青作为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双冠王”,更是中国举重界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不过,陈艳青最终选择嫁给了比自己大21岁的教练,有点让人难以理解。陈艳青是典型的极有天赋的举重运动员,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境很贫寒,11岁的陈艳青展现出了出色的运动天赋,被国家队相中,从此开始传奇般的运动生涯。天赋异禀的她加上平日里的刻苦训练,很快便做出了一些成绩。年仅十一岁的她就已经进入了江苏省的举重队。在95年时江苏举重队就安排她参加第一届的青年女子举重锦标赛了,而陈艳青也不负众望,首次参赛就斩获冠军。而我国当时的体育事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作为地方的好苗子,陈艳青很快就被为国家队选拔人才的负责人看重。年仅十六岁的她破格进入了国家举重队。陈艳青的举重生涯充满传奇色彩,她曾经三次退役又三次复出,每一次都有着很圆满的结果。在悉尼奥运会选拔赛中,陈艳青夺得了冠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陈艳青所在的58公斤级并没有获得悉尼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她也与奥运会擦肩而过。陈艳青深受打击,在九运会仅仅取得铜牌后,选择了退役,之后来到苏州大学读书。2003年2月,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明劝说她复出,备战雅典奥运会和十运会,经过耐心的劝导,陈艳青决定复出,这一次复出,陈艳青迎来了自己的巅峰。她在雅典奥运会上顶住压力,一举获得女子58公斤级的金牌,在随后的十运会上,陈艳青再次夺金,并打破了抓举的世界纪录。在实现辉煌之后,陈艳青再次选择退役,又来到了苏州大学商学院进修学习。对于普通运动员来说退役再复出已经足够让人惊讶的了,更何况复出就拿到了奥运冠军。但是陈艳青的故事远没有结束,为了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陈艳青选择第二次复出,她在本届亚运会上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她以抓举111公斤、挺举140公斤和总成绩251公斤打破了三项世界纪录,拿下了被誉为''本次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含金量最高、意义最重、最有价值''的一块金牌。多哈亚运会后,陈艳青再度选择退役。在2007年,为了备战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陈艳青再度选择复出,恢复训练。在北京奥运会上,她不负众望,成功卫冕58公斤级的金牌,并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纪录。赛后她低调的宣布她第三次退役。引起外界关注的就是她的感情生活。陈艳青在退役之后和比自己大21岁的教练曹新民走到了一起,许多人都不看好这对情侣c的家人也非常地反对,但是陈艳青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要嫁给曹新民,最终两人也是冲破层层阻挠走到了一起。对于陈艳青和曹新明的感情,我们要以理性、客观的观点去看待,陈艳青自己说的很有道理,感情好不好只有自己才知道。
40岁奥运冠军陈艳青嫁给61岁教练,如今婚后如何?
中国体育军团在一些体育项目上很有竞争优势,比如乒乓球,女子排球,跳水,体操等,这些体育项目也相对的会获得很多国人的关注,不过也会有一些国民热度不如这几个的体育项目,比如举重。但其实中国的举重选手实力很强,在国际上获得过很多不错的成绩,而今天要介绍的就曾是中国举重界的一名运动员——陈艳青。作为举重界的女选手,陈艳青的最好成绩是奥运会冠军,而她做出最大的决定就是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教练,如今的陈艳青40岁,丈夫61岁,婚后的生活却格外幸福!职业生涯在中国体育界,练习举重的运动员应该是最辛苦的运动员之一,因为这种挑战身体极限,一举定胜负的比赛制度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成功与否全靠信念。1979年出生的陈艳青是我国一名非常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作为一名举重女选手,登上国际赛场,她已经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和汗水。1990年,小学时期的陈艳青因为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坚韧的性格被市体校的教练看中,之后的陈艳青就开始了职业运动员生涯,1994年出生陈艳青成为了省举重队的一员。1995年,16岁的陈艳青就在亚洲青年女子举重锦标赛中用实力战胜对手,获得女子举重冠军,这一年,表现出色的陈艳青进入国家举重队。十几岁的年华,陈艳青来到国家队,把青春奉献给了中国的举重事业,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陈艳青成功摘得女子58公斤级的举重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陈艳青卫冕这项举重冠军。两次参加奥运会,两次获得奥运金牌,陈艳青成为了中国举重队的明星,而她在北京奥运会过后选择退役。家庭幸福为了北京奥运会,陈艳青已经准备了很多年,快30岁的她的这枚奥运金牌来之不易,退役后的陈艳青身居要职,成为了江苏省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而她的感情也备受关注,因为她的丈夫曾经就是她的举重教练曹新民,两人相差21岁,这段感情曾遭受过质疑,但是他们已经步入了婚姻。结婚之后,陈艳青和丈夫都有个人的事业,还拥有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婚姻美满,且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很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