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的意思是什么
尊师重道的意思是尊敬师长。也形容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读音:zūn shī zhòng dào。出处: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近义词:尊师重教、程门立雪。尊师重道造句。1、这种精神,就是人说的尊师重道的精神。2、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3、尊师重道少不了,微笑宽容待人好。4、尊师重道,团结同学的校园就是美,一种文明向上的美。5、我们要尊师重道,举止有礼,不可有耀武扬威之心。6、尊师重道是做人做事的底线。
尊师重道的意思是什么
尊师重道,意思是尊敬授业的人,重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拼音:zūn shī zhòng dào。释义: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译文:我听闻贤明的圣主,没有不尊敬师长,遵循道理的。近义词:程门立雪、尊师贵道。反义词:欺师灭祖、离经叛道。尊师重道的例句1、尊师重道在中国传统社会蔚然成风。2、我们应继续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3、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4、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5、儒家特别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强调老师的恩德与父母的恩德是一样的。6、在学习中,专业不求上进,不懂得尊师重道,缺乏道德修养。
尊师尊教的意义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对青少年进行尊师重道教育,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历史传统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荀子将君师并称,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唐代的韩愈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认为只有尊师重道,整个社会才能按照“道统”的方向顺利发展。宋代的苏轼说:“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认为教师对于发展文化,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历代提倡尊师重教、尊师敬长,古代流传下来这方面的故事许许多多。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等等。这些故事生动形象地记叙了莘莘学子不辞劳苦,虔诚拜师的历程,也展示了师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传道授业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为什么要尊师重教?
1、尊师重道在我国一直都是主流思想,也是传统文化,这一点从孔子的地位上我们就能看得出来。因为古代时候,获取知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能够传授知识的老师,当然值得大家尊重。
2、文革时期,教师这个职业受到过非常严重的打压。之前教师这个职业很受尊重,所以薪资也比一般职业高一些,文革开始后,教师就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一大批教师被迫离开这个岗位,“臭老九”这个称号难以想象是放在教师身上的。所以在后来恢复教育制度时,为重新建立尊师重教的氛围,给教师一个节日就是其中一个手段。
3、改革开放后,全国上下尊重知识、重视教育蔚然成风,教师日益受到社会尊敬。最早是 1981 年 3 月,政协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时候, 17 位政协委员提议设立教师节。在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10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直到 1984 年,北师大校长王梓坤在他举行的座谈会上倡议,今后可以每年9月在全国开展尊师重教活动。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