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功利性的教育,会危害孩子什么?
孩子立世先学做人,要把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推崇的美好品德一个一个地教给自己的孩子,让这些优良的品德在孩子的思想上扎根,比如正直,诚实,善良,守信,勇敢,勤奋,有担当,会协作等,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学习,严格要求孩子,严是爱,宽是害!教育孩子远大的理想是靠汗水实现的,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人一能之己十之,争当学霸,三更灯火五更鸡,帮助孩子打开心门。从孩子入胎开始,不同的年龄阶段应用不同的方法。学前有学前的方法,小学有小学的方法,初中、高中、大学,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升应用不同的方式功利性和短视的教育模式,缺乏了许多的健康发展。单纯的学习模式,学生不是乐学,而是苦学,课程内容设置,难度系数大,使学生思想负担重。学校教育把主要的着力点,都放在了知识的掌握上。功利性会破坏学习知识,传承文化最有意义的目标,会让孩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出现扭曲。而短视同样会毁掉学生三观,为了一些功利,强硬的教学生不该学习的内容,短时内的确成绩,荣誉都有所成就,而对于一个并不是为了“生存”或“生活”,而是为了将来生活的更“幸福”的孩子来说,还是能兼顾一下心理、人格、体质等的各方面教育可能才是最好的教育。现今功利性和短视教育的结果,让人早该反省了。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的德。德、智、体、美、劳,把人培养成有素质、有担当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家庭、社会、国家未来才有希望,急功近利导致人心浮躁,把教育当做一生一世的事业去追求,以梦想家的精神态度去追求教育的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理想,才是终极目标。
带功利性的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功利性教育是指教育参与者追求眼前的利益,背离教育法,背离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则,包括我们的社会、学校和我们的父母。在工作中具有功利性是无可厚非的,在社会中运用功利性也是技术进步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早期将功利性带入孩子的早期学习成长,孩子的心理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从长远来看,对家庭、社会的发展没有帮助。现在大部分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会问你家孩子的学习能力怎么样。你家孩子在英语、数学、作文中获奖了吗?美术、体育、音乐现在在学几级,有没有获奖证书等,学校的这种入学条件从小就让我们的孩子获奖,为了获得证书而学习,孩子们没有真正的选择。孩子们学习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标准,那孩子能学到多少兴趣和自主性呢?而且,我们的家长和社会对一所学校好不好有实际的眼光,我们家长选择一所学校的标准是看升学率,看看这所学校考上了多少名牌大学。我想问我们的家长进入名牌大学,孩子一辈子都在安心休息吗?孩子一辈子都很顺利吗?我们家长不能避免把人生想得太简单。我们家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人才,出人头地,能够自己节约,但孩子的周末补习班一定不少。甚至一些家长为孩子报了6个周末补习班,整个星期五都在为自己的兴趣班奔忙。我家长说,你给孩子报这么多补习班,是想把孩子的方方面面培养得很出色吗?你想过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吗?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比平时更高的水平。另外你们报过这么多补习班吗,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吗,考虑过他的爱好吗,孩子不讨厌学习吗?我想孩子肯定厌倦了学习。因为如果是我父母,我可能也不会高兴。即使孩子反对,我父母惯用的方式也是镇压。这就是孩子不想和你沟通的原因。因为和你说话你就不听,亲子关系可能会变坏。这种爱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扩张,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
进步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主要观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论证审慎周密,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进步主义教育虽然受到杜威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影响,但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践,不同的进步主义者在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并不一致,而且,在进步主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侧重点也不尽同。
进步主义的基本主张如下: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由于生活是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这是从教育的纵向说的;而从生活的横向来说,则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教育所有的社会成员,发展个人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必须把生长作为一切成员的理想标准。
教育课程论进步主义认为,传统的以成人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是不可取的,而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此外,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问题中学习。他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的经验和生活范围,课程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衡量课程的标准是能否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根据儿童中心的思想,他提出了自己的课程主张:
1他认为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教材引入儿童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能把两者连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
2、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教学方法论。在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上,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家十分推崇这种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育目的论。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目的在过程之中,而不是在过程之外。活动的自身便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的活动才是真实的、生动的、变幻无穷的,有意义的。反之,如果目的在过程之外,即目的是外部强加的,那么活动自身便不能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的活动便不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激发智慧,是盲目的、机械的、有害的。
道德教育论强调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指出,
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他认为教育的道德性和社会性是相通的,因此,
加强道德教育的根本举措在于给学生提供社会性的条件。
民主、自由与教育。进步主义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批判集中到一代女,就是:传统教育的实质是权威主义的,缺乏民主和自由。
所以,进步主义各项主张的精髓,就是它的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的精神。进步主义者认为,民主、自由与教育是三位一体的
进步主义教育是20世纪上半期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哲学思潮,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起源自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代表人物有帕克尔,杜威等。主要的理论和方法有前期的帕克的昆西教学法,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沃特的葛雷制和后期的以儿童中心取向的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及社会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论和实验等。主要观点有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强调合作精神的学校观。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极其思想是美国教育界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所引发的挑战的回应,是现代城市工业文明条件下改革美国教育的一种广泛努力和改革方面的选择。
主要理论与实验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众多的代表人物,进行了众多的教育实验,因此形成了一些主要教育理论,这些理论有着共同的特征,但也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别。
后期的教育理论与实验
后期因为在教育观点上的分歧,教育理论与实验也出现了不同的取向,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儿童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
1.以儿童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论和实验
(1)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是一种强调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个别教学的组织制度,注重使教和学两方面活动协调一致。要允许学生自由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预算时间,养成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在道尔顿学校里,废除了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纪制,实行公约或合同式学习。教师必须以书面形式把制定作业明确的去顶袭来,并根绝不同学科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安排,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和爱好。学生以合同形式认领学习任务,在指定作业要求的范围内按照自己能力和兴趣,自由分配时间,自由确定学习的进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与以往的教师不同,它是按照学科划分的综合场所,配备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可以自由进出。表格法用于记录学生完成指定作业的情况,以帮助学生考察学习进度,掌握实践。道尔顿制有三个原则,分别是自由、合作和个性原则,因此它不仅仅是教学改革,而且是一个基于儿童中心倾向的,试图达到多方面目的的教育实验。
(2)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文纳特卡计划的目的就是发展每个儿童的创造性与社会意识,帮助每个儿童得到全面和完善的发展。文纳特卡计划主要有五个步骤。一是针对每一个儿童的特殊情况,制定个别训练的特殊目标和标准。而是进行全面的诊断测验,以明确儿童的能力。三是编写儿童自我学习与自我订正的教材。四是学习进度个别化。五是集体活动和创造活动。文纳特卡计划反映了儿童中心的基本取向,但它更强调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培养了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意识,实现了个别教学与智力测验、表现主义与社会目标的有机结合。
2.社会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论和实验
社会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论和实验中比较著名是拉格的社会课程。实验的首要任务是从认知和社会问题两个方面确立选择编制课程的原则。一是从公认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科学家的著作中找出所使用的重要概念,分析这些概念使用的频率和重要性。第二是从当代社会重大问题中找出一些中心论题。在上述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用概念、问题和议题建立社会学科的框架。基本思路是围绕中心议题,议题进一步展开为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概念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这个框架中,从各社会科学分支广泛搜集事实、材料。这样就形成了单元式的社会学科教材。从形式上看,拉格的社会课程是单元课程,是问题中心课程,是儿童中心课程,但是在实质上又非常注重概念和思路的形成,以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正确理解为目标。因此,它兼顾了儿童中心和社会中心,兼顾了儿童和知识,兼顾了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的结构。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特点折叠编辑本段
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从19世纪末兴起。到20世纪中叶结束,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民主性折叠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杜威依据詹姆士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因此,教育应该是主动的,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联系。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意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认为那种由上级的权威者把所必须接受的东西传给下级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体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输、宣传。教师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因此,在进步主义教育家们看来,教师的“权威”只能体现在他的“经验”和“学识上。强调“儿童中心”论,反对教师的权威,不仅适应了美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呈现出鲜明的民主性特点。
多元性折叠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多元性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首先源于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多种需要:城市各种福利组织需要‘社会教育’,商业和劳工界需要‘职业教育’,而标新立异的教师则需要‘一种教学过程的新技艺’,因而,也就随之源于进步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不同需要所作的不同理解和反应。”美国教育家克雷明对于运动的多元性,曾指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全部历史技艺意味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事情;而这种种差异,只能被具有明显多样性的美国教育所包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多元性也意味着运动中教育改革与实验形式的多元性。表现为指导思想的多元性,理论基础的多元性,不同文化背景与思想来源的进步主义教育家,以及运动形式的多元性等等。运动的这种多元性特点,一方面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无论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是运动结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实用性折叠
美国教育的实用性起源于殖民地时代,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也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特点。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家主张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而不是灌输教材。进步主义教育认为传统的学习基本上是在接受知识,这种学习是无用的。进步主义教育认为要使知识有意义的话,那我们必须要用知识来做某事。因此,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家主张“从做中学”。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奠基人杜威就尤其强调教育的培养目的,就在于使有个性的人适应社会。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实用性还体现在运动的目的上,如前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在现代城市一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从根本上改革美国学校教育制度,进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儿童,使儿童真正得到自由的发展。也就是说,运动要努力使教育适应美国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正是在这一点上,运动的实用性特点表现得极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