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

时间:2024-11-06 22:46:40编辑:阿星

不朽的失眠 赏析

晚上失眠怎么办?

v 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具体归纳如下:

(1)平常而自然的心态。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2)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治疗。

(3)身心松驰,有益睡眠。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例如:放松功,已在民间流传,可以借助。此外,再介绍两种简而易行之法:

①闭目入静法。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②鸣天鼓法。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使之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的次数到自觉微累为止。停止弹击后,头慢慢靠近睡枕,两后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便会很快入睡了。

(4)睡眠诱导。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5)饮热牛奶法。睡前饮一杯加糖的热牛奶,据研究表明,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氨酸进入脑细胞,促使人脑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6)合适的睡姿。睡眠姿势当然以舒适为宜,且可因人而异。但睡眠以侧卧为佳,养生家曹慈山在《睡诀》中指出:“左侧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于右股间。右侧卧位反是。”这种睡眠姿势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

(7)若疲劳而难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苹果、香蕉、橘、橙、梨等一类水果。因为,这类水果的芳香味,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脑皮质抑制而易进入睡眠状态。

(8)若因出差在外,不适应环境而致失眠时,应先有思想准备,主动调适,有备无患,不致因紧张担心睡不好。同时还可采用以上助眠之法,则可避免失眠。

采用上述诸法,做到寝时不言谈,不思索;先睡心,再睡眠,即:睡前不过度用脑,上床后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安静;另外,注意卧室环境清静,空气新鲜,床铺硬软适宜,则能提高睡眠质量。睡得好,起床后精力自然充沛1


帮我写一篇名著的赏析

《傲慢与偏见》作品赏析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奥斯丁:写乡野的几户人家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是一个我国读者非常熟悉的名字。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以及据此拍摄的电影恐怕早已为大家所熟悉了。据英国广播公司最近调查统计,《傲慢与偏见》在英国人最喜爱的小说中,名列第二。《爱玛》(EMMA)是这位女作家的第四部作品,一般都认为是她最为
成熟的一部作品。

  简·奥斯丁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过着祥和、小康的乡居生活。兄弟姐妹共八人,奥斯丁排行第六。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只是九岁时,曾被送往姐姐的学校伴读。她的姐姐卡桑德拉是她毕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奥斯丁的启蒙教育却更多得之于她的父亲。奥斯丁酷爱读书写作,还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已开始以写作为乐事了。成年后奥斯丁随全家迁居多次。1817年,奥斯丁已抱病在身,为了求医方便,最后一次举家再迁。然而在到了曼彻斯特后不过两个多月,她便去世了。死后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简·奥斯丁终身未嫁。逝世时仅为四十二岁。

  奥斯丁创作的小说,几乎都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修订改写。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加上她去世后出版的《诺桑觉寺》(1818),都写于十八世纪的九十年代,通常算是她的早期作品。而《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与《劝导》(1818)则写于十九世纪,算是后期作品。这六部作品,总共不过一百五十万字(中文),数量不算多。作品初出版时,销量也不算很大。可是她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却随时间的过去而日益显得重要,以致竟有批评家认为:“作家当中其手法最接近于(莎士比亚)这位大师的,无疑就要数简·奥斯丁了,这位女性堪称是英国之骄傲。她为我们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托·巴·麦考莱语)。另一位将她与莎士比亚相比的是现代美国的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他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上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与简·奥斯丁是经久不衰。”赞赏奥斯丁的作家,从瓦尔特·司各特开始,可以说是绵延不绝,粗略一排就有:特洛罗普、乔治·艾略特、柯勒律奇、勃朗宁夫人、骚塞、爱·摩·福斯特等位。但是她的杰出与伟大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也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弗吉尼亚·吴尔芙就曾说过:“在所有的伟大的作家中,她的伟大之处是最最难以捕捉到的。”

  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简·奥斯丁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过程。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加上她的机智和风趣,她的现实主义和同情心,她的优雅的散文和巧妙的故事结构,使她的小说能长期吸引读者。”并且说:“当时(指十九世纪初)流行夸张戏剧性的浪漫小说,已使人们所厌倦,奥斯丁的朴素的现实主义启清新之风,受到读者的欢迎……到二十世纪,人们才认识到她是英国摄政王时期(1810~1820)最敏锐的观察者,她严肃地分析了当时社会的性质和文化的质量,记录了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评论家也赞佩奥斯丁小说的高超的组织结构,以及她能于平凡而狭窄有限的情节中揭示生活的悲喜剧的精湛技巧。”

  本文作者在阅读了中外评论家对奥斯丁的分析评论之后,觉得还是以上所引的简短结论最为准确精到。内中惟一未突出提到的是奥斯丁塑造人物的巨大才能(每部小说的主角都是青年女性,但她们无一雷同),以及她能站在更高角度,冷眼看待、评论这些人物(特别是她心爱的人物)的睿智目光。奥斯丁曾说过什么是好的作品。她说:“……有些作品,其中展示了才智最强大的力量;其中作者以最精心选择的语言向世人传达了对人性最透彻的了解、对这种丰富多彩的人性恰到好处的描绘,以及对机智幽默最生动活泼的抒发。”(见《诺桑觉寺》第五章末段)奥斯丁的几部作品,可以毫无愧惭地说,都是达到了这样的标准的。

  奥斯丁的语言确实出色,这在提高她作品的水准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她的对话不但符合人物性格,而且常含机锋。(奥斯丁小时候曾和家人演戏自娱,写好对白自是她的特长。)叙述描写部分语言通常徐缓舒展,与她所写的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与人物身份非常配称。作者偶尔亦用曲笔,不动声色地说几句谑而不虐的反话,使读懂的读者不禁要发出会心的微笑。(批评家瓦尔特·艾伦就说过,整部《爱玛》,“就是在嘲弄中孕育成的。”)在结构上,《爱玛》亦极匀称紧密。除了书中高潮处外,每一章亦都有精彩的“看点”。这就使得翻译者苦苦奋斗工作时,又自有乐趣,仿佛是“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相信读者在读她的书时,也会有这样的体会的。有批评家说过:“在《爱玛》中,整个主题就是女主人公痛苦的认识自身并逐渐抛开幻想的过程。”同样,在译者译,读者读的过程中,大家都逐渐认识了爱玛这一活生生,有着各种优点与缺点的形象,同时也通过这面镜子的反照,能对自我有比以前较深一些的认识。说到底,阅读文学作品最大的益处无非就是通过这一活动,帮助自己更深刻地了解自我、他人,认识社会与这个世界。爱玛的自信、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好心做坏事、不愿承认错误,还多少有点势利眼,这样的性格上的毛病,岂不是在我们自己与周围人的身上,依旧存在的吗?而且还不但存在于作为个体的人的身上,连集体的人——小至一个团体大到一个国家那里,不也是同样是会存在吗?

  《爱玛》是奥斯丁于1814年1月开始动笔的,1815年3月底写完,并于年底出版(初版本扉页上标明的是1816年)。1816年3月出版的《每季评论》上即刊出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激赏奥斯丁作品特别是《爱玛》的长文。1817年的7月18日,奥斯丁溘然去世。《爱玛》成了她生前最后一部与读者见面的小说。但读者并不知道作者是谁。直到1818年,她的作品才由她的哥哥署上真名出版。

  奥斯丁在世时,英国由摄政王统治。他的父亲乔治三世晚年精神失常,国会安排由他摄政。1820年老王去世,摄政王即位,是为乔治四世。据说他非常喜欢奥斯丁的作品,在每个住处都存有一套。他还写过一封信给奥斯丁,表示了自己的钦佩并希望她能把下一部作品献给自己。奥斯丁在一封信里说:“对亲王的感谢,我感到荣幸。”同时也多少有点违心地写了《爱玛》书前的那篇献词。据记载,摄政王藏书室的负责人曾建议奥斯丁写题材大一些的作品。奥斯丁在回信中说:“我不写传奇。我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继续走自己的路,虽然在这条路上我可能永不会再获成功。我却相信在别的路上我将彻底失败。”奥斯丁向亲属表示过,她自己能做的只是“写乡野的几户人家”,“在一小块(两英寸宽的)象牙上……用一支细细的画笔轻描慢绘。”今天,人们自然要庆幸亏得奥斯丁没有采纳那样的建议。而且她也不纯粹是“为小题材而小题材”。她也能做到小中见大。她在作品中关怀妇女、恋爱、婚姻问题,探讨社会在这些方面的谬误与偏见并从而揭示人性中的一些弱点。探讨人性,这难道能说是在写微不足道的小题材吗?古代的希腊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莫若是“认识自我”。他们在德尔菲神庙上铭刻的就是这几个字。 《茶花女》小仲马

我国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
开创了法国"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
一场俗世的爱情成全了一个漂亮女人最终的美丽。

19世纪法国优秀作品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

在中国,《茶花女》可以说是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早在100多年以前,著名翻译家林纾用文言体翻译出版了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之后,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在中国的读者群中迅速流传,深入人心。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


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小仲马一举成名之后,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1852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时,剧场爆满,万人空巷。《茶花女》也许在社会道德方面未必替小仲马争得好的评价,但却实实在在令这位作者在死后依旧名垂千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小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璧"的奇观。

大前年病中无聊,随手捡起此书躺在床上重读,竟然一口气读完,且潸然泪下。年轻时读林琴南的译本《巴黎茶花女遗事》也曾感动过,但以我现在的年纪自以为不会这样投入了,想不到小仲马还能左右我的感情,所以我要把此书列为爱读的名单中。是什么感动了我呢?主要是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女子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但妓女和公子哥的这类爱情故事在中国和外国的文学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茶花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大部分篇幅让茶花女的情人阿尔芒复述她的遭遇,最后又以她本人的日记更深地展示她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感到格外亲切。
--著名学者 袁行霈  

我读《茶花女》是向好朋友挪的十小时,从晚上八时我便拼命看,夜间一时看完,让我妹妹起来看,翌晨五时,妹妹回到床上睡觉。我一边翻看第二遍,一边走到轮渡过海去还书。还记得那晚停电,点两盏油灯。仿佛听见窗下有人哭泣,几次撩开窗帘,望着发白的小路,我已泪流满面。
--著名诗人 舒婷  

《茶花女》影响确是不小,作为一种流行,却是一百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著名作家 叶兆言  

翻译最早的法国小说

1848年,法国作家小仲马发表了他的成名作《茶花女》。小说问世后引起了极大震动,迅即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得千千万万读者为这则红颜薄命、男女悲欢的故事一洒同情之泪。这部小说的第一批中国读者当是那时在法国的为数不多的留学生。只是在小说发表半个世纪之后的1898年,由"译才并世数严林"中的林纾将其译成中文后,才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知晓。据考证,1897年某日,从法国巴黎留学归来的王寿昌,前往访见正怀家国之忧的林纾�当时国家正遭列强入侵,林纾本人又遭中年丧偶之痛 ,对他说:"吾请与子译一书,子可以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于蹙额对坐耶�"林纾听后,思之有理,才请王氏口述,自己笔录,合译了小仲马的这部小说,题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


《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起初于1899年2月以"素隐书屋"名义刻版印行;1901年又以"玉情瑶怨馆"名义再版,同样为木刻本;1903年又由文明书局用铅字排印,发行第3版。"由于这部小说内容新鲜,译笔凄婉而有情致,一时风行海内,不胫而走。"严复曾赞道:"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总之,"译本问世之后,对我国文学界大有冲击,使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爱情小说迅速被淘汰。"�见《1840~1919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中的译本《解题》 。中国的小说家们"在《巴黎茶花女遗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或摹仿之下,写出不少新意义、新结构的爱情小说"�施蛰存语 。


小仲马的《茶花女》就这样作为第一部外国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我国来了。有人统计,自1980年《茶花女》新译本问世以来,累计印数已达到百万余册。


上一篇:基督教祷告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