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电影

时间:2024-11-07 04:48:29编辑:阿星

关于 伍迪.艾伦 你可能不知道的5件事

像很多大师一样,作为一个各大电影奖的常客,伍迪.艾伦却从来不参加颁奖典礼,他觉得“颁奖典礼什么的实在太傻了”。唯一出席过一次奥斯卡还是在9.11事件之后,他觉得自己的家乡纽约需要重新燃起希望。他认为艺术是不应该去比较高低的,这是很没有品味的做法。

Woody Allen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百老汇的一些报纸专栏上,16岁的伍迪.艾伦在那时就为一些专栏作家写笑话,伍迪.艾伦的原名叫做Allen Stewart Konigsberg,他不使用真名的原因是他不想让同学朋友们在专栏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伍迪.艾伦的前女友叫做米亚法萝,她曾主演过伍迪.艾伦的11部影片,并且和伍迪.艾伦有两个孩子,她领养过一位亚裔孤儿,名叫宋宜,在米亚法萝和伍迪.艾伦分手之后,伍迪.艾伦和这名叫做宋宜的也算自己养女的女人走到了一起,并且于1997年正式结婚,尽管外界对这场婚姻的非议不断,但是伍迪.艾伦自己并不认为这有什么过错,爱情就是这样的。





早年的伍迪.艾伦为报纸写笑话,后来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不自己上台讲这些笑话呢?于是在纽约的一个叫做“苦难结局”俱乐部,伍迪.艾伦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一开始他并不适应,但是后来他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都给予了他极大的好评,这也为他今后的事业铺平了道路。





在生活中,单簧管是除了拍电影之外伍迪.艾伦最喜欢的事情,在纽约城最古老的爵士乐团中,你会看到单簧管演奏家伍迪.艾伦这样的头衔,他已经演奏了几十年单簧管,每周一的晚上,他都会雷打不通的来到酒吧,坐在台上默默地吹起自己的单簧管,一曲结束之后,静静的接受着台下的掌声,比起奥斯卡殿堂的闪光灯,他更喜欢这样的氛围。


伍迪艾伦电影合集

伍迪艾伦电影合集伍迪·艾伦,著名美国导演、编剧、演员。他的影片有着非常鲜明独特的风格。有奇幻色彩、有浪漫主义、有幽默与深思。可以随着他的镜头,沉浸式漫步各国街道,观赏影片里各色的风景,品味各色的故事。1、《午夜巴黎》 8.3分Midnight in Paris (2011)2、《午夜巴塞罗那》 7.8分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2008)3、《爱在罗马》 7.6分To Rome with Love (2012)4、《赛末点》 8.1分Match Point (2005)5、《魔力月光》 7.2分Magic in the Moonlight (2014)6、《蓝色茉莉》 8.0分Blue Jasmine (2013)7、《纽约的一个雨天》 7.3分A Rainy Day in New York (2019)8、《咖啡公社》 7.2分Café Society (2016)影片经典语录:“如果是对的人,一眼就够了。”“享受生活才是真谛,勉强接受毫无意义。”“生命很短暂,而有些时刻是命中注定的。”“相遇那天,派对上播的是《Blue Moon》”“你想活在哪个时代呢?”“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雨中的巴黎。”伍迪艾伦自传:书名《毫无意义》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

如何评价伍迪艾伦作品

伍迪艾伦的电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杰作,即便不是如此,他的电影也是充满诚意的。伍迪艾伦与别的导演的影片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影片剧本多数是自己写的,很多别的导演或者会从别人手中现成拿来一个故事或者自己瞎编一个故事,伍迪就不同,他的电影的风格、内容变化就是他的一部精神自传,很多时候伍迪并不能够在一部电影里面就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往往在后来的电影才能体现,这是因为他也跟我们一样在思考,就像安妮霍尔一样。在安妮霍尔里面,伍迪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命题:如果说我们的世界是由欲望主导的,那么我们是否还值得活下去?伍迪前期电影受叔本华和弗洛伊德影响特别重,所以它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比较消极的——这并不是故作忧伤,而是连他自己也找不到解决办法。所以从安妮霍尔的无可挽回的悲剧到《我心深处》里面的极度压抑,伍迪这段时期还是比较徘徊的。我们知道伍迪是一个犹太知识分子,而且是二战之后的犹太知识分子。犹太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是信仰上帝的,他们的信仰不是我们普通的信仰、迷信,他们的信仰大部分都具有一种很高的学理水平,但都含有一个共同点:犹太人在等待弥赛亚的降临,弥赛亚将拯救世界和犹太人,使他们免于颠沛流离。从这一点看就不难理解伍迪之所以徘徊的缘故。伍迪理所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信仰,但奥斯维辛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屠杀深深地影响了他,让他产生了怀疑,即弥赛亚也许永远的不会降临,所有的信仰只不过是自我麻醉。“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祈祷”被伍迪巧妙地转化为一个虚无主义表述:既然没有所谓的正义的生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么我们不如及时行乐吧——但是,万一如此的生活还是苦大于乐呢?那么,就连“写作业也没什么意义了”(安妮霍尔)。伍迪后来的一些电影都是他的思想实验,他通过塑造故事来叩问是否有一种高于一切的东西能够支撑起我们的生存?后来他找到了,这也成为了他前期与后期电影的分界线——《曼哈顿》。伍迪通过曼哈顿发现,一个人仅仅为了生存下去就还得需要信仰。这是二战后犹太知识分子的典型路线:从反信仰回归信仰,但不是回到原地,而是更高层次的信仰。曼哈顿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一是伍迪提到约伯的故事(关于约伯问主可以看看圣经);二是提到了莫扎特,莫扎特是一个关键的意象,懂得古典音乐的人都知道莫扎特意味着什么,因为爱莫扎特就意味着爱上帝;三是提到了马克思,原话是“为什么人生值得活着?——首先,毫无疑问,为了马克思”。伍迪前期当然提到马克思,但他时还不太了解马克思的哲学,他对马克思的印象停留在希特勒与斯大林形象上,后来他才了解马克思哲学的秘密——马克思也是一个犹太人,马克思主义事实上是一种精致的神学。这在他后来的电影里面经过反复的发展,杂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普世价值,达到了不露斧凿痕迹的程度。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新的东西,本雅明(也是犹太人)有过相同的想法,即将马克思与犹太教核心结合起来,创造一种超越种族、信仰界限的普世价值观,但伍迪艾伦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用电影的方法很好的表现了出来,不像一些流俗的电影那样,那些电影通过主人翁说两句似是而非的话(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啦、柏拉图曾说过啦),充满空洞的说教意味,伍迪通过故事让人体会到那些他没有明白说出来的道理,这是一种很高的技巧,作家的技巧。伍迪有一种作家的性格,敏感、胆怯、渴望真理、自我怀疑,这也决定了他的电影多数是以一种内心拷问、自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现在伍迪的电影在尝试另一种东西,即将生活美学化,这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海德格尔的哲学是遥相呼应的,详细可以看看他的几部欧洲电影,巴黎、罗马,都旨在让人回归一种本真的生活。所以很多人说伍迪的电影已经走向死路,这事实上是对伍迪很大的一种误解,因为伍迪聊得问题不是随随便便的问题,而是永恒的问题,是亘古常新的问题。同样的误解出现在话唠上面,就像我们平常不会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个钟头是话痨一样(除非我们不理解),伍迪的台词从手写、到拍摄、到制成电影,经过层层思考,每句话都有针对性、辅助性的作用,都朝着它想要达到的目标。所以如何评价伍迪艾伦的电影?这并不仅仅是考量伍迪作品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到我们自身对我们自身境况的理解,毕竟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导演,还同时是一个宣扬信仰的传教士。


你最喜欢伍迪·艾伦的哪部电影?

我想最喜欢的应该是《午夜巴塞罗那》:生命不息艳遇不止此片让我的嫉妒之情充斥着胸腔,久久难以平复。我嫉妒安东尼奥那厮,仅仅几个月的假期就泡尽两个美国妞,看来这年头搞艺术的总是容易有艳遇。我更嫉妒那两个女人,能身在那浪漫多情的巴塞罗那,遇见一个更加浪漫多情的西班牙男人,谈一场情说一场爱。闲来拿着相机穿着拖鞋享受着午后的巴塞罗那温和的阳光,喝一杯浓烈却撩人味觉神经的葡萄酒,听西班牙吉他乐手演奏一曲动人心弦的,这小日子过的真是舒坦啊。 不过,我还是更嫉妒伍迪·艾伦这老头子,把斯嘉丽·约翰逊这桀骜性感的小妞收服为御用女郎不说,还正应了目前众文艺青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随着电影去旅行”。在英国站,老伍说了一个有如伦敦压抑的大雾多雨天气般的故事,众影迷欢呼跳跃老伍再次回归了(《赛点》)。这次,在西班牙站,在惹火浪漫的巴塞罗那,老伍继续说着又一个情欲故事,不过是这个故事就像巴塞罗那不温不火的可爱天气那般,是让人舒适的幽默感。 “随着电影去旅行”或者说“随着电影去艳遇”,这就是老伍近几年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在阴郁的伦敦还是在阳光明媚的巴塞罗那,故事的发生都离不开艳遇。老伍说,《午夜的巴塞罗那》是他写给巴塞罗那的一封情书,这是一封多么可爱的情书,没有太多华丽精彩充满激情的辞藻,是那么一封充满着甜蜜可人的小情话的情书。曾经,有人说,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而老伍是爱上一座城爱上为这座城拍一部电影,看电影的我们,则是爱上老伍爱上老伍的电影,爱上老伍电影中的那座城。 于是,这次我爱上了巴塞罗那,爱上了老伍故事中的那些男男女女。于是,因为爱,才有嫉妒或是向往。不知什么时候,老伍会爱上中国的一座城市呢。 我能够想象得出,老伍那一天来到巴塞罗那,他要了一杯红酒坐在一家简易的小酒吧的木桌前,看着过往的行人,有观光客,有当地人,有睡在房檐下的懒猫,有一切巴塞罗那所有的事物和情调。于是,他想象着两个女孩来到巴塞罗那遇到一个本地人,然后他们都相爱了,却不是简单的三角恋,而是一种特别的感情,一份特别的巴塞罗那式的感情。 所以我说,生命不息艳遇不止,对于老伍来说,就是与一座城艳遇然后为它拍一部电影,这何尝不就是多情的老伍吗。正因为这份多情,我们这些爱老伍的人们,才能如此这样,在他的每一部电影里沉醉,无论是阴暗的还是明媚的,只要是老伍的故事,总是那么可爱,这就够了。

上一篇:对生命说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