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谢烨

时间:2024-11-07 07:21:32编辑:阿星

一首小诗的全文与出处

穿着裙子迎接雪花
我在有屋顶的杯子里
偷偷玩耍
别告诉爸爸,别告诉妈妈
小草在脚下发芽
我的笑脸是他盛开的花
用灯笼收集阳光
夜晚来临也不害怕
昨天留下的温暖脚印
被今天的大学掩埋
今天留在学天里的欢笑
明天悄悄融化
谁知道藏在被褥里的年华
谁知道开在杯子里的花
别告诉爸爸
别告诉妈妈 
出处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0756b010006t1.html


小诗四首的作者是:()

  四  小弟弟呵!  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  温柔的  无可言说的  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这首小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冰心纯真炽热的亲情以及她的“童真与爱”的哲学.小诗用一声亲热的呼唤开头,像生活中一个姐姐招呼自己的弟弟一样自然温馨.接着诗人使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的妙处,首先在于它是复合的:把小弟弟比做“星”是一层,又进一步比喻为灵魂中的星,境界就更加广阔、澄明和轻逸了.其次在于,在这个比喻中,本体“小弟弟”和喻体“灵魂中的星”之间的联系是比较远的,这之间就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能够引起读者异样的美感.与这个比喻相结合,诗人又恰当而大胆地运用了一系列的形容语:“灵魂中的星”是“光明喜乐”的,这是一种节日的气氛;“孩子”是“温柔”的,这是一种亲情的气氛;是“无可言说”的,这是一种哲思的气氛;又是“灵魂深处”的,这是一种心灵交融的气氛.这样,诗人就在短短的篇幅里,把最熟悉的和最神秘的意象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充满了哲理的美和音乐的美,蕴藏着无限的柔情和礼赞,让每一个读到这首小诗的人都为之感动,难以忘怀.


顾城为什么会恨谢烨

1993年10月8日,多家媒体报道,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上,重伤了妻子谢烨后,留下四封遗书,用一根金属芯的电线把自己套在树上自杀了。谢烨在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后,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于当天晚上不治身亡。这条新闻无疑在25年前的文学界,投下了一颗炸弹,引发震动。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疑问:顾城和谢烨曾是人人羡煞的神仙眷侣,他们是如此的相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上演?作为“童话诗人”的顾城,为什么却成了“杀人魔头”?1979年7月,顾城乘火车从上海到北京。当顾城第一次看到谢烨后,觉得整个车厢都在闪着金光,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急切地对同行的朋友说:“我仿佛看到了天使降临身边,这个女孩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为了引起谢烨的注意,顾城故意在谢烨的面前大声说话,还上前搭讪,想给谢烨画像,但被谢烨婉言拒绝了。但顾城还是趁此机会得知了谢烨的住址。在顾城的不懈努力下,两人最终还是比翼双飞,恩爱有加,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这段时间,夫妻二人到过英国,游历欧洲,走遍世界。无数个夕阳西下中,他们牵手黄昏后;无数个微雨清晨里,他们漫步林荫间。正所谓“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爱无尽处”。


顾城为什么会恨谢烨

顾城为什么会恨谢烨?提起顾城的名字,想必没有文青不知道。他作为朦胧派的代表人物,写出了非常多的代表作品,作为成名较早的诗人,在那个诗歌的黄金时期,是被当作“明星”一样崇拜的。然而,一个再有才华的人,如果人格不健全,任何人和他都建立不起健康的亲密关系,谢烨是一个善于舍己为人的女孩,只是,她在面对丈夫出轨这件事上,她纵容了丈夫和第三者,以至于善良反被善良误。一、绿皮火车初相遇,一见顾城误终生1958年,谢烨出生于上海,原生家庭属于小康家庭,父亲在博物馆上班,母亲是一个护士,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其乐融融。不得不说,有的人天生都是付出型人格,喜欢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而有的人天生就是自私型人格,喜欢牺牲别人成全自己。谢烨,天生就是一个付出型人格,她的付出型人格已经有些极端了,所以,后来的人称她为“圣母”。小时候,因为她父亲的原因,同学们都升了少先队员她升不了少先队员,她在班里是一个异类,父亲向她道歉时,她说:“没关系,我受的苦远远没有你多。”谢烨还有一个弟弟,由于父母要工作,照顾弟弟的重担就落到了她的头上,她牺牲自己读书的时间来照顾弟弟,就连同学给谢烨的零食,谢烨都要带回家给弟弟吃,对于这些,她毫无怨言,觉得很开心。谢烨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由于父母是知识分子,她自己也特别喜欢读书,在上个世纪的后半个世纪,是诗歌的黄金时期,谢烨也写诗,还发表了一些,是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谢烨一路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写作,虽然出落得亭亭玉立,但二十来岁的她依然还没有谈过恋爱,直到1979年,在火车上遇到顾城。在喧哗的火车站上,谢烨和自己的母亲、哥哥正说着话,一边说话一边笑,笑起来整个世界的花儿都开了,那种青春欢畅的情绪,感染了周围的陌生人,顾城便是其中一人。顾城静静地看着她,顾城不仅写诗还画画,他画了谢烨身边的每一个人,有老人、小孩和化工厂青年,但他没有画谢烨,因为他没有想好该怎么表达。火车路过南京站的时候,谢烨把座位让给了别人,她站到了顾城的身边,顾城觉得谢烨太亮眼了,让自己无法停留。他鼓足了勇气去和谢烨搭讪,谢烨见他手中的画板,以为他也是一个文艺男青年,于是和他交谈起来。两人谈了很多,顾城对诗歌、哲学和艺术的理解让谢烨仰慕,她感觉自己在人世间独行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找到顾城。后来,她回忆道:“那次在火车上,我们就坐得这么近,甚至更近些,周围的人都累了,睡去,东倒西歪。只有我们好好坐着,我们有许多时刻可以相遇,然而,这是最好的时刻。”火车到站之后,顾城将自己的地址抄给了谢烨,并且还对谢烨说:“你一定要来找我。”谢烨的爸爸对谢烨说:“多半是一个骗子。”如今回想起谢烨父亲的话,一语成谶。二、天才诗人与众不同的成长史顾城,1956年9月24日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个木匠兼诗人,从小,父亲就喜欢看书、写诗和作画。顾城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一种“艺术家”人格的特质,小时候的他喜欢一个人看蚂蚁和树,不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而很小的时候,他就显现出了写诗天赋:“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从小,父亲就给他念童话,


27年前,顾城杀妻后自尽,他们留下唯一的儿子如今怎样了?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顾城。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次读到顾城的诗的时候,一定会认为顾城是一个很深情的人,因为只有一个很深情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深情的诗。是的,很多人至今都不敢相信,深情的顾城会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又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他们留下唯一的孩子,如今怎样了呢?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然这样的说法用在人的身上有些过于偏激,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父辈对于后代的影响是很大的。顾城出生于1956年,他的父亲便是一名诗人,名为顾工。顾城从小就具有“诗人”的气质,他不爱凑热闹,就喜欢一个人躲在房子里看书,有的时候同学们爱听,他也会和别人讲讲自己在书中看到的故事,尤其是《三国演义》同学们都爱听,顾城也讲的最多。顾城虽然不爱说话,但是他一开口,同学们都爱听。1968年,因为条件的原因12岁的顾城便辍学回家养猪了。也正是在这一段时期,整天闷在家里的顾城,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写进了诗里。作为诗人内心里总是孤独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而作为天才诗人的内心则是要更加的孤独。好在顾城遇到了能够懂他的那个人,他的妻子谢烨。谢烨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写散文,尤其爱写诗。两人的相遇是一拍即合,于1983年结成连理。可是在二人结婚十年后,也就是1993年,因婚变顾城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致死,随后自己也自缢了。两人去世之时,还留下了一名年仅5岁的儿子,名叫木耳。因为木耳小的时候经常啼哭,顾城又要创作的原因,顾城夫妇决定将木耳送到别人家寄养。在顾城和谢烨去世之时,年幼的木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顾城的姐姐把顾城唯一的儿子木耳接到了新西兰,此后的木耳便一直在新西兰居住,接受西方教育长大,最后木耳虽然长着一副典型的东方面孔,可是却连中文都忘记了。而关于父母的记忆,更是模糊。木耳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优良基因,在学校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且顺利的考上了当地有名的奥克兰大学,只不过他选择的专业并非是文学类的,而是工程学专业。父母对他造成的唯一影响,好像就是让年幼的木耳,在没有家庭温暖、父母宠爱的家庭中长大。连第一次听说父母的故事,都是在他成年以后,姑姑才对他说的。木耳于是来到了中国,来到了父母的家乡。木耳来到中国后,见到了爷爷顾工,也就是顾城的父亲。顾工再次见到自己久别重逢的孙子,高兴的喜极而涕。带他去了很多地方游玩,吃了很多中国的特色美食。好在姑姑也曾教过木耳一些汉语,两人沟通起来也不至于太困难。此后木耳重新回到了新西兰,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上一篇:痤疮形成原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