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向我们介绍了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下面《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2版) 作者:刘儒德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3 平装:32开320页 ISBN:9787561799819 定价:29.80 丛书:大夏书系 作者简介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与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序言 代序 鱼就是鱼 “心理学太抽象了,太枯燥了,没什么用!”常常有教师对我说。 “为什么?”我问。 “概念太多,也不知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么用。”他们回答说。 他们的说法多少反映了教师们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心理学的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汗牛充栋,那严肃的学术面孔让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教师们又特别重视心理学,急需心理学的科学引领。近年来,教育类报刊上频繁出现将心理效应应用于教育的文章,甚至有些文章出自教师之手,足见心理效应与教育实践的无缝链接日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和欢迎。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对此“超”链接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实际上,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就以建构主义为例吧,教师们可能被建构主义的概念术语、学术流派搞得如堕五里雾中。但建构主义的大师们常常给我们讲故事,“鱼就是鱼”就是一则著名的建构主义童话。 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奶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 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这则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 是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它们,那么教师们就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我们相信,教师们藉此能够对心理效应达成真知真信,自觉自愿地将它们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生活中、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基于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而不断创新。 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非常多,我们经过精挑细选、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这样66条,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在体例安排上,在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面,我们都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者问题情境,以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唤起读者探究正文的兴趣。而且,为了减轻读者阅读长文的认知负荷,我们在正文中间还加了一些标题,希望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我和研究生徐娟、柴松针、宗敏、刘治刚、王瑶、赵妍、牛文佳、张再青以及姜聚省老师与岳训涛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心理效应的挑选、编写、讨论和修改都凝聚着众人的心血。全书由我逐篇仔细修改、统稿和定稿。 本书采用了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材料或吸收了他们的思想,其中有些材料是二手转引,未能一一注明原始出处,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心理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中的7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1. 蝴蝶效应:
起源——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在两周后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暴。在心理学上,蝴蝶效应表现为一种不同于普通的连锁效应的,因果性不明显的情绪反应和行为。
症状——因为几天前发生的一点小小不顺利,而开始心情烦躁,在压抑和郁结状态中,小的情绪波动渐渐在心底形成轩然大波,最终以不可预见的狂躁模式爆发出来。时间累积得越久,崩溃的后果越不堪设想。
解:小小的烦躁--压抑和郁结--爆发
大的爆发有时会是小的不快的长期积累和郁结
所以不可忽略小的情绪让它郁结在心中
同时大的爆发,也许并没有明确的原因,而是小的事件的堆积、累积
2. 齐加尼克效应:
起源——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做的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他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而让另一组毫无阻碍,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尽管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非常紧张,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思绪总是被那些任务困扰,紧张状态持续存在。
症状——在接受一项工作时,人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当任务完成时紧张才会解除。而工作中的人往往不停地受到叠加任务,因此,紧张状态无时无刻存在并叠加累积,在周末假期休息时甚至都无法放松,长期疲惫不堪,最终导致神经衰弱和亚健康的出现。
解:
工作的紧张确实有点无解
不过“只有当任务完成时紧张才会解除”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任务完成紧张就会解除”
所以尽快完成任务就可以解除紧张了
同时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不会紧张的
于是紧张只存在于任务未完成而又没有做任务的间隙里
同时增强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好了
而且可以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
这样可以维持张弛间的平衡
有张有弛也很好
总之解法大致为:全身心投入尽快解决提高心理承压能力任务分解[NextPage]
3.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解:期待是一种力量也就是指心理暗示的力量潜意识的力量
4. 蔡戈尼效应:
起源——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症状——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使人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罗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解:实际上同齐加尼克效应
5、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解:其实就是一种从众效应
一个人打破窗子,则一个人承受此心理压力,两个人,则两个人分担……以此类推
大家都这样做,于是做这件事的心理压力也就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了
总觉得人的行为模式可以最简单的用内外心理压力来描述
因为行为无非是主动被动两种
主动可视为是内在心理压力驱动的结果
被动可视为是外部心理压力驱动的结果
一般而言处于内部心理压力>= 外部压力时会比较好
分析此案例
外部压力减小(都把玻璃打破了,那自己打破了也没什么)
内部压力驱动(人本来就不喜欢遵守规则喜欢放纵破坏)
内部压力>外部压力于是就产生了大家都来打破窗子的行为[NextPage]
6、晕轮效应
俄国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解:要认识到人的性格是立体的、360°的,不可以偏概全
7、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解:要意识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同时某一方面的属性是由环境和性格共同决定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原理:克文和门德勒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典型课堂的80-15-5比例。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已经发展起了适合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秩序只需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少数学生(15%)会周期性地违反规则,他们并不无条件地接受课堂规则,他们有时会与哲学规矩作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秩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使他们重新关注正确的学校行为。最后,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优秀的课堂管理者的诀窍就是,要控制不让那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副作用,维持那80%准备学习的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不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境,否则就会引起课堂的混乱,使教学难以为继。
建议方案:
1、对课堂管理不能只使用“惩罚”这一种方法。而应当一、集中精力重点发展组织策略和技术,满足80%学生的需要,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二、当学生偏离期望的行为时,教师就应当用一些精力来干预。最后,还有极少数的学生需要特殊的行为矫正,需要使用矫正技巧。
2、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魅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不要忽视提前制定课堂规则。
3、预防为主。为了预防大量行为问题的爆发,教师要采用恰当干预的手段。应当遵循两个原则: 一、最小干预。一面纠缠下去,转移了别的同学的注意力。二、不良变优良。合理处理不良课堂行为正是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课堂行为的机会。三、他律不如自律。没有孩子天生是爱捣乱的,教育是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教师的期待和关怀会很有帮助。
4、给予5%的学生额外的注意,支持和专业的行为矫正。
为矫正中学生早恋倾向,有位教师在一次讲座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记得自己年轻时,班上有一位异性,不知怎么搞的,我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然后,这位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中学生们会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这位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
运用:用“自己人效应”引出话题,吸引听众,传情达意。很多教学APP感觉很不亲切的原因之所在。比如讲故事的APP,给人的感觉很机械,即使发音很标准,但是情感就是脸谱的感觉,规规矩矩。如果演讲者在年龄、性别、籍贯、职业、地位、经历、兴趣等任何方面与听众存在相似性,都会使听众对演讲者产生亲切感与信任感,从而把演讲者与自己视为一体。这就是“自己人效应”。教学时引出话题的方式很多,而巧用“自己人效应”对话题的引出和切入,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递信息、观点时,运用“自己人效应”能更有吸引力,更易实现与听众的沟通,情感、地位、目的、经历等都能在听众中间产生“自己人效应”,引起听众的共鸣。“自己人效应”表明: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情感,那么,你就必须把听众视为与自己一体,或把自己视为听众中的一员,这样双方的心理距离就近,演讲效果就容易事半功倍。
强化“自己人效应”的途径。第一,平等观。第二,要对别人感兴趣。第三,给人以“可信度”。第四,能力、才华的魅力。第五,优化你的个性品质。
我国的社会心理学者也作了一些关于个性品质同人际吸引的关系的研究,他们在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时发现,人们在进行哪种人可以成为“自己人”的人际选择时,主要考虑的个性品质因素有这样几条:
(1)具有较好的合作性,能谦让、懂得体谅;
(2)能够就思想观点方面的问题敞开讨论而不是主观固执;
(3)思想比较成熟,可以给自己帮助;
(4)热情坦率,愿与别人谈心里话,
(5)性格活泼,爱好活动;
(6)考虑问题经常以大局利益为重,而不是自私自利;
(7)对自己应完成的工作抱有责任感,能善始善终;
(8)能正确认识自己;
(9)思维活跃,有思想,有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