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流霞

时间:2024-11-13 02:49:36编辑:阿星

宝石流霞的介绍

西湖北岸的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矿物质,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霞缤纷,尤其是朝阳或落日霞光洒沐之时,保俶清秀,披着霞光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奕奕生辉。因而被称为“宝石流霞”。有诗赞到: 保俶清秀草木深, 汲取日月精华魂, 葛洪抱朴炼仙药, 宝石流霞满乾坤。

宝石流霞的简介

西湖的南北西都处于山岭的包围之中,群山峻岭环绕着美丽的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西湖这颗江南明珠。山体的高度虽然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它们的山体均由侏罗纪凝灰岩构成。凝灰岩是火山凝灰岩简称。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晶屑、岩屑及玻屑组成。碎屑物质小于50%,分选很差,填隙物是更细的火山微尘。质软多孔隙。这里是玻屑凝灰岩凝灰岩,晶屑以石英、长石及含三价铁较高的二氧化硅矿物组成。玻屑含量3-8%,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呈现玻璃质有赭红色的玛瑙光泽。产生于距离火山口较远地带。葛岭、宝石山为西湖北屏,从断桥、白堤北望,它们仿佛是一件放大的水石盆景。登上葛岭 、宝石山,则南望平湖,水天荡漾;北瞰万亩平畴,楼栋鳞次栉比;东则街衢商埠,市面廛充满省活力;西有青嶂千叠,一派苍翠遥接晴空。 宝石山东巅,保俶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耸的外形,与好的美人别称十分相合。这位“美人”诞生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直到明代重建时,依然保持这种与六和塔斯、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的结构。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容颜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保俶塔的来历是什么?

民间关于保俶塔的传说有好多个版本,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如下:北宋赵匡胤于开宝八年(975)灭南唐后,吴越国王钱弘俶至南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进贡。大臣们和百姓为祝福他平安归来,特建此塔,故名保俶塔。保俶塔的古今结构特点保俶塔的古今结构式样虽然都是亭亭玉立的美人,但是细看还是大有讲究。两者差别不少,古塔外部轮廓是微微膨出的弧形曲线,今塔则变成了近似直线,像是倒“V”字,似乎失去了古塔的醇厚古朴的佛塔味道。在我看来,古塔似乎更美。分清楚古今塔式的不同,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西湖旧照片的年代。现在网上可见不少西湖旧照片,大多没有明确的年代,看保俶塔的式样,便可以大致上有个判断。

保俶塔的来历

保俶塔一般认为初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建造者为吴延爽,吴延爽信奉佛教,当时为了安放唐朝高僧东阳善导和尚的舍利,建了九层高塔。

保俶塔的来历

保俶塔又名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宝石山上。

保俶塔的塔身是呈八角形的砖砌结构,宝塔第七层顶部有木制的天花板,塔身庞大。

据记载,保俶塔建后不久,北宋建立之年(960年),吴延爽因犯“谋叛罪”,被削职除名并流放。


上一篇:高血脂怎么治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