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责无旁贷”的意思是什么?
一、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③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
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
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二、词类活用
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
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
4、辄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倾尽,用尽)
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
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
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
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
9、力:力叮不释(名作状,用力)
10、疏: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
11、奇: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
12、裘马: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
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不好)
责无旁贷成语解释
责无旁贷成语解释: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责无旁贷,汉语成语,拼音是zé wú páng dài,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责无旁贷造句:1、祖国的繁荣和富强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2、禁绝走私,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事。3、帮助地方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是人民军队责无旁贷的义务。4、帮助弱小我们责无旁贷。5、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每个党员和干部都责无旁贷。6、农民向国家交售征购粮是责无旁贷的任务。7、维护社会安宁,是每个国民责无旁贷的义务。8、争取劳工福利,是公会责无旁贷的重点工作。9、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10、移风易俗虽然很困难,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移风易俗造句。11、移风易俗虽然很困难,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12、维护社区整洁,是每个居民们责无旁贷的事。13、整治社会治安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事。
责无旁贷是什么意思
责无旁贷的贷意思是指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出自:清史稿《卷四一八.袁甲三传》。原文:总督程_采为守土之臣,责无旁贷。释义:总督程_采为保守的我,应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示例:这件重要的事情你必须责无旁贷的去完成。扩展资料近义词1、当仁不让意思是指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主动承担起来,而不推让。出自: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原文: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释义:大臣依据义显你,竭尽忠心显示主,行之美的。当仁不让,我怎么能拒绝呢!示例:每当遇到困难的事情,他总是当仁不让冲在最前面。2、义不容辞意思是指为了道义、大局,不能推辞。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原文: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释义:子敬有恩于刘备,他说必须从;而且刘备既然是东吴的女婿,也为了道义、大局,不能推辞。示例: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